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术界关于唐代钱荒出现的时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过这样几种看法:开元二十二年(734)、建中初年(780)、贞元二年(786)及贞元三年(787)年末,迄无定论。本文通过对各种看法进行辨析,认为唐朝钱荒出现的时间在贞元三年年末。
[关键词]唐代 钱荒 发生 时间
关于唐代钱荒出现的时间,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迄无定论。本人不揣简陋,拟对各种看法进行辨析,敬请方家斧正。
一、钱荒一词的由来
钱荒这个专业术语出现在宋代。欧阳修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上书中提到“淮甸近岁号为钱荒”。从此,“钱荒”即为人们沿袭使用至今。唐朝人把金属流通货币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货币危机现象称为“钱重货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货币购买力直线上升,物价急剧下跌。唐代的人们只看到钱重货轻的表现形式,而宋朝人用“钱荒”二字说明了钱重物轻的内涵:“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二、唐代钱荒出现时间的不同看法
李锦绣教授认为,京师钱重货轻,最早见于贞元二年,其后全国均绢谷价下降(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二分册,第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乔幼梅教授认为,可以这样说,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刘秩提出“钱重物轻”(乔幼梅:《从中唐到北宋钱荒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瞿恺先生认为,两税法以前,随着商品种类、数量的增加,物价水平上升,钱荒就已出现(瞿恺:《商品经济与唐代钱荒》,《史学论丛》第2辑,1987年);黄成教授认为,在我国货币流通史上,第一次钱荒形成于唐代贞元年间(黄成:《略论唐代发生钱荒的主要原因》,《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萧清先生认为,钱荒,……最初出现于唐代中期实行两税法改革以后(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五章,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可见,关于唐朝钱荒出现的时间有这样几种看法:开元二十二年(734)、建中初年(780)、贞元二年(786)及贞元三年(787)年末。
三、唐代前期的钱重物轻
唐朝初期,伴随着社会安定、生产增加、人口蕃殖、交换和商业的日益发展,因而流通对钱币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但从当时铜币流通发展情况看,铜钱不足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出现钱重物轻现象,太宗贞观之治时出现了“米斗四五钱”的低物价情形。但这时的此种现象反被讴歌为“物殷俗阜”,而不是可怕的“公私俱乏”钱荒现象,其原因在哪里呢?这是由于处在自然经济中的封建小农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只有一般的经济需求,在租庸调制下的农民交纳的主要是实物。“大凡都计租税庸调,每岁钱、粟、绢、绵、布约得五千二百二十余万端匹屯贯石。诸色资课及勾剥所获不在其中,其度支岁计,粟则二千五百余万石,布、绢、绵则二千七百余万端屯匹,钱则二百余万贯。”所获铜钱主要是户税和其他收入,在赋税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所以物价的变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明显的,低物价对农民不会造成多少的损害,杜甫《忆昔》诗可为此而证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充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虽有溢美夸张的成份,但总不至于“公私俱乏”的地步。因此,唐代钱荒出现于开元二十二年(734)之说是不妥当的,是不可取的。
四、贞元三年(787)末之说为是
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使建立于其上的租庸调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建中元年(780),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来取代租庸调制,实施伊始,“岁敛钱二千五十余万缗,米四百万斛,以供外;钱九百五十余万缗,米千六百余万斛,以供京师”,供京师内外的钱合计3000万缗,如果这些钱都是现钱的话,可以肯定钱荒马上会发生,因政府铸钱最多的年份是每年铸钱32.7万缗,但我们不能忽略两税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即以钱计数,铜钱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计算的标准,实际征收时,并非全用铜钱,大部分折成实物交纳。这一点,可从反两税法颇为激烈的陆贽那里得到印证,“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户税折征的往往是绢帛,现钱只是一部分。在两税法实施后的六、七年间,唐朝外受吐蕃的侵扰,内有四镇连兵、泾原之乱等战事,加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铜钱的购买力没有即刻上升,反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的记载,建中初(780)米为二百文一斗,贞元元年(785)则为五百文一斗,贞元元年(785)、贞元二年(786)间,灾区有斗米千钱的情况还不少,虽然,贞元二年(786)有这样的史实:“时(贞元二年十一月)右丞元琇判度支。……琇以京师钱重货轻,切疾之,乃于江东盐院收获见钱四十余万贯,令转送入关”,但也许铜钱入关后,该种情况便告以缓解了,因在此后,物价依然高昂。贞元三年(787)秋七月,“上(德宗)复问(李)泌以复府兵之策。对曰:‘今岁……粟斗直百五十,……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粟可籴’,”也许该年秋天收成特别好,结果,贞元三年(787)年终,“自兴元(784)以来,是岁最为丰稔,米斗直钱百五十、粟八十,……”贞元三年(787)秋粟斗价且接近百五十,比之建中元年(780)米斗价二百,应该说物价还是较高的,到了这年年终获得丰收后,米斗价下跌到百五十,粟斗价八十,从此以后,粟米价格日益下跌。
可见,两税法实施后,钱荒并没有马上出现,而是经过六七年之后,即贞元三年(787)末才开始出现,据此,钱荒出现于建中元年(780)两税法实施后、贞元二年(786)、贞元年间(785-805)等说法均不恰当,刘淑珍先生之说法较为贴切。
参考文献
[1]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十六册)卷680,巴蜀书社,1991年版
[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80《食货下二·钱币》,中华书局,1977年版
[3][宋]王谠撰:《唐语林》卷3《夙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唐]杜佑撰:《通典》卷6《食货典六》《赋税下》,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版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6]参见[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4《食货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7][宋]王溥撰:《唐会要》(下册)卷83《租税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
[8][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六月记事,中华书局,1956年版
[9][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1《食货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
[关键词]唐代 钱荒 发生 时间
关于唐代钱荒出现的时间,学术界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迄无定论。本人不揣简陋,拟对各种看法进行辨析,敬请方家斧正。
一、钱荒一词的由来
钱荒这个专业术语出现在宋代。欧阳修在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上书中提到“淮甸近岁号为钱荒”。从此,“钱荒”即为人们沿袭使用至今。唐朝人把金属流通货币相对不足而引起的货币危机现象称为“钱重货轻”,其主要表现形式是货币购买力直线上升,物价急剧下跌。唐代的人们只看到钱重货轻的表现形式,而宋朝人用“钱荒”二字说明了钱重物轻的内涵:“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
二、唐代钱荒出现时间的不同看法
李锦绣教授认为,京师钱重货轻,最早见于贞元二年,其后全国均绢谷价下降(李锦绣:《唐代财政史稿》(下卷)第二分册,第七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第一版);乔幼梅教授认为,可以这样说,从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刘秩提出“钱重物轻”(乔幼梅:《从中唐到北宋钱荒问题的考察》,《历史研究》,1990年第2期);瞿恺先生认为,两税法以前,随着商品种类、数量的增加,物价水平上升,钱荒就已出现(瞿恺:《商品经济与唐代钱荒》,《史学论丛》第2辑,1987年);黄成教授认为,在我国货币流通史上,第一次钱荒形成于唐代贞元年间(黄成:《略论唐代发生钱荒的主要原因》,《杭州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萧清先生认为,钱荒,……最初出现于唐代中期实行两税法改革以后(萧清:《中国古代货币史》,第五章,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可见,关于唐朝钱荒出现的时间有这样几种看法:开元二十二年(734)、建中初年(780)、贞元二年(786)及贞元三年(787)年末。
三、唐代前期的钱重物轻
唐朝初期,伴随着社会安定、生产增加、人口蕃殖、交换和商业的日益发展,因而流通对钱币的需求是不断增加的,但从当时铜币流通发展情况看,铜钱不足的现象较为严重,导致出现钱重物轻现象,太宗贞观之治时出现了“米斗四五钱”的低物价情形。但这时的此种现象反被讴歌为“物殷俗阜”,而不是可怕的“公私俱乏”钱荒现象,其原因在哪里呢?这是由于处在自然经济中的封建小农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只有一般的经济需求,在租庸调制下的农民交纳的主要是实物。“大凡都计租税庸调,每岁钱、粟、绢、绵、布约得五千二百二十余万端匹屯贯石。诸色资课及勾剥所获不在其中,其度支岁计,粟则二千五百余万石,布、绢、绵则二千七百余万端屯匹,钱则二百余万贯。”所获铜钱主要是户税和其他收入,在赋税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所以物价的变动对农民生活的影响是不明显的,低物价对农民不会造成多少的损害,杜甫《忆昔》诗可为此而证明,“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皆充实。……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织不相失。”虽有溢美夸张的成份,但总不至于“公私俱乏”的地步。因此,唐代钱荒出现于开元二十二年(734)之说是不妥当的,是不可取的。
四、贞元三年(787)末之说为是
随着均田制的瓦解,使建立于其上的租庸调制再也无法维持下去。建中元年(780),由宰相杨炎建议推行两税法来取代租庸调制,实施伊始,“岁敛钱二千五十余万缗,米四百万斛,以供外;钱九百五十余万缗,米千六百余万斛,以供京师”,供京师内外的钱合计3000万缗,如果这些钱都是现钱的话,可以肯定钱荒马上会发生,因政府铸钱最多的年份是每年铸钱32.7万缗,但我们不能忽略两税法的一条重要原则:“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即以钱计数,铜钱在这里只是作为一种计算的标准,实际征收时,并非全用铜钱,大部分折成实物交纳。这一点,可从反两税法颇为激烈的陆贽那里得到印证,“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往者纳绢一匹,当钱三千二、三百文,今者纳绢一匹,当钱一千五、六百文。”户税折征的往往是绢帛,现钱只是一部分。在两税法实施后的六、七年间,唐朝外受吐蕃的侵扰,内有四镇连兵、泾原之乱等战事,加以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使得铜钱的购买力没有即刻上升,反而表现出下降的趋势,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书的记载,建中初(780)米为二百文一斗,贞元元年(785)则为五百文一斗,贞元元年(785)、贞元二年(786)间,灾区有斗米千钱的情况还不少,虽然,贞元二年(786)有这样的史实:“时(贞元二年十一月)右丞元琇判度支。……琇以京师钱重货轻,切疾之,乃于江东盐院收获见钱四十余万贯,令转送入关”,但也许铜钱入关后,该种情况便告以缓解了,因在此后,物价依然高昂。贞元三年(787)秋七月,“上(德宗)复问(李)泌以复府兵之策。对曰:‘今岁……粟斗直百五十,……国家比遭饥乱,经费不充,就使有钱,亦无粟可籴’,”也许该年秋天收成特别好,结果,贞元三年(787)年终,“自兴元(784)以来,是岁最为丰稔,米斗直钱百五十、粟八十,……”贞元三年(787)秋粟斗价且接近百五十,比之建中元年(780)米斗价二百,应该说物价还是较高的,到了这年年终获得丰收后,米斗价下跌到百五十,粟斗价八十,从此以后,粟米价格日益下跌。
可见,两税法实施后,钱荒并没有马上出现,而是经过六七年之后,即贞元三年(787)末才开始出现,据此,钱荒出现于建中元年(780)两税法实施后、贞元二年(786)、贞元年间(785-805)等说法均不恰当,刘淑珍先生之说法较为贴切。
参考文献
[1] 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十六册)卷680,巴蜀书社,1991年版
[2][元]脱脱等撰:《宋史》卷180《食货下二·钱币》,中华书局,1977年版
[3][宋]王谠撰:《唐语林》卷3《夙慧》,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4][唐]杜佑撰:《通典》卷6《食货典六》《赋税下》,商务印书馆,民国24年版
[5][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2《食货二》,中华书局,1975年版
[6]参见[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4《食货四》,中华书局,1975年版
[7][宋]王溥撰:《唐会要》(下册)卷83《租税上》,中华书局,1955年版
[8][宋]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卷232,贞元三年六月记事,中华书局,1956年版
[9][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51《食货一》,中华书局,197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