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世纪是医学发展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一方面有赖于一些实验室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给基础研究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循证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临床科研方法论的发展,也为高质量的临床科研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机 构】
:
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100032,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是医学发展史上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无论是基础医学还是临床医学研究都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这一方面有赖于一些实验室技术,尤其是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给基础研究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循证医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临床科研方法论的发展,也为高质量的临床科研提供了指导性原则。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分析100例韦格纳肉芽肿病(WG)患者的临床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确诊的100例W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0例患者的男女比例1.04∶1,发病年龄4~72岁,平均(39±17)岁.上呼吸道(86%)、肺脏(82%)、肾脏(70%)和眼(53%)受累常见,神经系统(12%)及心脏(11%)等相对少见.胞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cANCA)阳性率为7
目的 研究依那西普每周1次皮下注射50 mg对接受甲氨蝶呤(MTX)治疗的中国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由2部分组成:12周双盲治疗阶段和12周安全性开放研究阶段.双盲期间的随机通过临床操作随机化(CORE)系统完成.在双盲阶段,RA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依那西普50mg治疗组或安慰剂组,每周1次皮下注射给药,同时坚持一定剂量MTX给药.完成双盲治疗的RA患者在开放治疗中
由广东省佛山市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风湿科联合承办的“2009佛山风湿病论坛”于2009年3月27日至29日在佛山市创意产业园会议中心举行。
患者女,44岁.因"发现口腔黏膜肿块1年、双侧眼睑包块半年"于2008年4月1日入住我院口腔科,给予抗生素治疗.口腔颊部肿块活检,肉眼见组织呈淡红色分叶状,质中等.镜检:涎腺腺泡萎缩,导管周围浆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并可见弥漫性淀粉样变.于4月17日转入风湿科进一步诊治。
患者男,32岁.因发热2个月,胸前区不适15 d入院.患者入院2个月前开始反复出现不规则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畏寒,无寒战,稍有咳嗽,无咯痰.外院查外周血三系减少;骨髓细胞学检查:脾功能亢进;腹部彩超:脾脏肿大.予抗感染治疗1周体温一度正常,后又复升,达38.0℃,伴乏力、纳差,体质量下降5kg.近15 d来患者感心前区不适,性质无法描述,无胸闷、气急.近1年来患者脱发明显,无关节痛、皮疹
目的 探讨系统性硬化病(SSc)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此重叠综合征的认识.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2005年4月至20l0年4月确诊为SSc合并PBC的病例资料,对符合条件的9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进行分析.同时进行文献复习,与国外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①9例患者中男性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4±8)岁;以SSc起病者7例,以PBC起病者2例,二
祝贺我刊总编辑栗占国教授当选为第十五届亚太抗风湿联盟(APLAR)主席。这是国际风湿病学界对我国风湿病所取得成绩的肯定,预祝我国同仁为世界风湿学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EE)住院患者的感染情况,探讨SLE患者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2年5月至2007年7月华山医院SLE住院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感染部位及感染病原体;对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选择SLE患者感染的可疑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 533例SLE患者中发生感染130例,感染发生率为24.4%.1例患者因呼吸道感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平衡失调可能参与其异常自身免疫过程.本文就Th17细胞/调节性T细胞平衡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复发性多软骨炎(relapsing polychondritis,RPC)是一种以反复发作、广泛性、破坏性的炎性病变为特征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1],本文对我院应用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RP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