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现代体育教学要求教师把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放在中心地位,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实施个性化教学。本文对体育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策略的贯彻方法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个性化教学 策略
1.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概念
“个性”一词属“模糊的”概念或“难以定义的”概念。广义的个性指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个性即人格;狭义的个性即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本文所讨论的个性指狭义的个性,即个性倾向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教学就是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基础,以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心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让学生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学习小集体,通过合作学习、多元评价、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形成“终身体育”作为目标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法国教育家弗雷内曾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一般来说,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往往最能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个性潜能,如果个人的天赋、才能、爱好得到充分发展,就会促使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
2.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构建的理论依据
2.1心理学理论基础
人的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存在,随着生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学生的认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独立、自主的需求日趋强烈,个性表现不断丰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实际锻炼、自我意识不强等原因,学生往往随心所欲、个性摇摆不定,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成长的环境、个性特点不同,因此有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特点、动机。所以,要发展、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应实施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健康成长。
2.2社会学的个性形成基础
人际关系是个性形成的基础。活动是个性存在的方式。个性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活动是这一过程的中介。个性正是在活动中通过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逐步构建、完善和发展的。没有外部对象的活动转变为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就无所谓个性和个性的发展。一切教育活动目的实现无不依赖内化过程的完成。群体是影响、改造个性的重要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
2.3教育对个性的形成的基础
“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主要观点,也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理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素质教育个性化。素质教育是适宜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注重提高学生专题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开发人的潜能,着力培养人的个性的教育。当今的教育生机和活力,就是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更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有更多选择,让更多学生敢于去表现,让更多学生陶醉于学习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去发展自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型体育课堂的教法与学法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学生是独特的人,有着独特性,兴趣、爱好、动机、特长等方面又是各不相同的,各有侧重,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态度。
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3.1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3.2自主性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的选择,都交给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自主地结成练习伙伴、小集体等。学生可以在基本教学内容内调节学习进度,可以在基本学习内容外选择个性化活动项目。学生主动沉浸在学习中,将拥有较高的学习内在动机,具有自主学习的精神态度和行为,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3合作性
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学生通过身体的活动,去体验活动的过程,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同学的合作、帮助,才能掌握动作、完成练习。合作类型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课堂中,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3.4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也就体现了独特性。每个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社会环境等不同,在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合理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某种兴趣、爱好、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3.5创造性
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在民主、自主的氛围中成长,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挫折和困难,也能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自尊心和信心得到增强,进而不断体验,不断进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人合作探讨,心情舒畅地学习,思维活跃,同时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4.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4.1采取个性化教学备课
个性化的课前备课,是实现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个性化的课前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首先,备教材,即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的同时,坚持个性和共性相结合,不能离开教材所安排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当今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对体育锻炼提出了个性化的需求。当前,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如果遇到自己不爱的项目,学生一般就会采用敷衍、随便动两下或者直接不动的态度对待练习,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传统的跳高、跳远、跑步和做广播体操等单调的运动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即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时,要围绕学生来备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考虑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运动需求,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认真识别、承认和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4.2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不再是枯燥的讲解、示范、练习再练习的学习方式,而是运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为此在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集情、趣、智于一体的个性化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活动、角色游戏、展示形象挂图或照片和音乐多媒体等方式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课本剧,引用蕴含哲理的诗词歌赋、名言俗语,或进行出神入化的即兴表演等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个性化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后蹬跑”一课时,可以首先以个性化的导语导入新课,诸如:请划过船或观察过划船的同学想一想,船怎么就向前走了呢?为什么桨向后划,船却向前走呢?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后,老师还可以发问:有人观察过马跑过留下的蹄印吗?是不是发现马的前蹄印深,而后蹄印浅呢?为什么?同学们在跑100米时,若第一次没有穿跑鞋,第二次穿跑鞋,则第二次比第一次跑得快,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个性化富有情趣的导入设计,能激发学生对后蹬跑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因教材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因教师素质而异。
4.3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改革教学方式,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球类和游戏类等运动项目能充分表现出学生个性的主动参与和学生快乐体育运动的乐趣。在教学“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一课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整套动作,教师也可以把整套动作的顺序颠倒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尽量少采用注入式和训练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课堂内多设游戏,让学生自由放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爱好和特长,通过爱好和特长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健身方法。
4.4建立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配合等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学习中找到自己合适的锻炼方法来提高动作技能水平。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在自己设计的方案中练习。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一味地使用测验或考试,要体现出个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建立一个完整的、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提高学习的动力。
5.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策略贯彻方法
5.1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的性格或兴趣不同,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不同,学生可根据性格或兴趣等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具体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高,运动能力强;而内向型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低,运动能力也较弱。另外,学生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下棋等安静的体育项目,而有的学生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篮球、足球等激烈的体育项目。因此,在完成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后,不同性格或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可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项练习,分享体育技能,交流体育学习经验,进行体育项目比赛,等等,从而让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5.2不断总结反思自身学习成果
课后学生可以进行反思、总结,写出简单的学习笔记。在学习笔记中要认真总结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何感受和体会;是否完成了自我学习目标,若没有完成,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练习点选择不当,还是目标不切合实际,并从中得出教训,以修改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与努力方向。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教师也可查看学习笔记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心理和技术上的个性需要。
6.结语
学校体育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个性倾向性的因素,教师应结合体育的特点,寓个性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之余,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关键词: 体育教学 个性化教学 策略
1.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概念
“个性”一词属“模糊的”概念或“难以定义的”概念。广义的个性指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个性即人格;狭义的个性即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本文所讨论的个性指狭义的个性,即个性倾向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的教学就是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承认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承认学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不同爱好、兴趣和需要,并以此为基础,以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心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帮助下找到“表现自我”的领域,让学生认识自己,显示“自我”的存在,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以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形成学习小集体,通过合作学习、多元评价、教师的指导,促进学生的运动兴趣、个性发展和潜能的开发,形成“终身体育”作为目标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展示、发挥自己的个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精神,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法国教育家弗雷内曾说:“学生某一方面的成功,会促使其他方面的成功。”一般来说,发展人的个性特长,往往最能有效地开发一个人的个性潜能,如果个人的天赋、才能、爱好得到充分发展,就会促使他在其他方面获得成功。
2.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构建的理论依据
2.1心理学理论基础
人的个性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存在,随着生理的发展而发展的。学生的认识和能力不断提高,独立、自主的需求日趋强烈,个性表现不断丰富,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实际锻炼、自我意识不强等原因,学生往往随心所欲、个性摇摆不定,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成长的环境、个性特点不同,因此有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特点、动机。所以,要发展、形成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应实施个性化学习,使学生健康成长。
2.2社会学的个性形成基础
人际关系是个性形成的基础。活动是个性存在的方式。个性形成的过程实质上就是个性社会化的过程,活动是这一过程的中介。个性正是在活动中通过无数次的内化与外显逐步构建、完善和发展的。没有外部对象的活动转变为学生内部的心理活动,就无所谓个性和个性的发展。一切教育活动目的实现无不依赖内化过程的完成。群体是影响、改造个性的重要力量。组织学生参加健康的集体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
2.3教育对个性的形成的基础
“让每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主要观点,也是素质教育的中心理论。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素质教育个性化。素质教育是适宜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注重提高学生专题素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强调开发人的潜能,着力培养人的个性的教育。当今的教育生机和活力,就是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千人一面”的教育模式已不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更不适应社会进步的需求,关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方面。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有更多选择,让更多学生敢于去表现,让更多学生陶醉于学习成功的喜悦中,让更多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去发展自我。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型体育课堂的教法与学法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正处于发展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学生是独特的人,有着独特性,兴趣、爱好、动机、特长等方面又是各不相同的,各有侧重,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态度。
3.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3.1主体性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其体育锻炼习惯,重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尊重学生的情感与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自主参加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而学生才是成长的主人、发展的主体。
3.2自主性
在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方法和学习伙伴的选择,都交给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适当的练习内容、练习方法,自主地结成练习伙伴、小集体等。学生可以在基本教学内容内调节学习进度,可以在基本学习内容外选择个性化活动项目。学生主动沉浸在学习中,将拥有较高的学习内在动机,具有自主学习的精神态度和行为,充分体现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3.3合作性
体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需要学生通过身体的活动,去体验活动的过程,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同学的合作、帮助,才能掌握动作、完成练习。合作类型包括: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课堂中,给学生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参与的环境,使学生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快乐,让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的交往中学会沟通,学会互助,学会分享。
3.4独特性
每个学生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个性化学习也就体现了独特性。每个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社会环境等不同,在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是不同的,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合理指导,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某种兴趣、爱好、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
3.5创造性
个性的发展与创造性是密切相关的,学生在民主、自主的氛围中成长,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学生在活动中不断体验挫折和困难,也能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自尊心和信心得到增强,进而不断体验,不断进步。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人合作探讨,心情舒畅地学习,思维活跃,同时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4.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中个性化教学的实施
4.1采取个性化教学备课
个性化的课前备课,是实现个性化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关键。个性化的课前备课包括备教材和备学生两方面:首先,备教材,即在对教材进行个性化处理的同时,坚持个性和共性相结合,不能离开教材所安排的知识结构和教学目标。当今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对体育锻炼提出了个性化的需求。当前,大部分学生有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如果遇到自己不爱的项目,学生一般就会采用敷衍、随便动两下或者直接不动的态度对待练习,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更新思想观念,传统的跳高、跳远、跑步和做广播体操等单调的运动形式已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备课最重要的不是备教材,而是备学生,即教师在教学内容处理时,要围绕学生来备课。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育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设计课程,考虑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满足学生个性化的运动需求,解决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认真识别、承认和培养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
4.2创设个性化教学情境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现在体育教学课堂上,不再是枯燥的讲解、示范、练习再练习的学习方式,而是运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为此在课前教师要为学生创设集情、趣、智于一体的个性化教学情境,使得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通过趣味活动、角色游戏、展示形象挂图或照片和音乐多媒体等方式创设个性化的教学情境,还可以通过讲述引人入胜的故事或课本剧,引用蕴含哲理的诗词歌赋、名言俗语,或进行出神入化的即兴表演等为学生创设富有情趣个性化教学情境。例如,在教授“后蹬跑”一课时,可以首先以个性化的导语导入新课,诸如:请划过船或观察过划船的同学想一想,船怎么就向前走了呢?为什么桨向后划,船却向前走呢?示意学生举手回答后,老师还可以发问:有人观察过马跑过留下的蹄印吗?是不是发现马的前蹄印深,而后蹄印浅呢?为什么?同学们在跑100米时,若第一次没有穿跑鞋,第二次穿跑鞋,则第二次比第一次跑得快,这又是为什么呢?……这种个性化富有情趣的导入设计,能激发学生对后蹬跑的学习兴趣与探索欲望。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应因教材而异,因学生情况而异,因教师素质而异。
4.3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个性化的体育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的个性发展水平,结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改革教学方式,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以实现体育教学方式的优化组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例如,球类和游戏类等运动项目能充分表现出学生个性的主动参与和学生快乐体育运动的乐趣。在教学“篮球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技术”一课时,可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练习整套动作,教师也可以把整套动作的顺序颠倒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尽量少采用注入式和训练式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在课堂内多设游戏,让学生自由放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爱好和特长,通过爱好和特长的培养,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乐学、爱学,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健身方法。
4.4建立有利于实施个性化培养的教学评价体系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团队配合等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或小组学习中找到自己合适的锻炼方法来提高动作技能水平。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使学生愉快地在自己设计的方案中练习。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建立新的教学评价体系,不能一味地使用测验或考试,要体现出个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导向作用,建立一个完整的、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体系,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获得自信,提高学习的动力。
5.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策略贯彻方法
5.1开展个性化学习。
学生的性格或兴趣不同,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不同,学生可根据性格或兴趣等的不同,组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开展学习。具体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学生活泼开朗、反应较快、身体素质高,运动能力强;而内向型学生性格孤僻,反应较慢,一般体育素质较低,运动能力也较弱。另外,学生的兴趣也各不相同,有的学生喜欢下棋等安静的体育项目,而有的学生更喜欢富有挑战性的篮球、足球等激烈的体育项目。因此,在完成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后,不同性格或兴趣的学生在课后可组成合作学习小组,根据现有的场地器材设施条件和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项练习,分享体育技能,交流体育学习经验,进行体育项目比赛,等等,从而让不同个性特征的学生身心都能得到充分培养和发展。
5.2不断总结反思自身学习成果
课后学生可以进行反思、总结,写出简单的学习笔记。在学习笔记中要认真总结自己取得了什么成绩,遇到了什么问题,有何感受和体会;是否完成了自我学习目标,若没有完成,分析其中的原因,是练习点选择不当,还是目标不切合实际,并从中得出教训,以修改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与努力方向。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及时进行自我反思,教师也可查看学习笔记及时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和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心理和技术上的个性需要。
6.结语
学校体育具有丰富和发展学生个性倾向性的因素,教师应结合体育的特点,寓个性教育于体育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技术之余,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团结合作、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爱好,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