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是向第二個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关键是要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招。从国内看,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需要将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广范围的科技创新。因为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只有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融合起来,才能更好解决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各类挑战。
从国际看,“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打压和地缘政治摩擦等,使得中国必须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需经济的彻底转变。事实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从中芯、华为等事件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会使得整个产业受制于人,甚至威胁到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彻底解决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构建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持续科技创新的宽厚基础。中国已有1亿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多年超过4%。我国研发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发经费投入增速保持世界领先,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2019年度申请专利数量继续位列全球国家的首位。当然在发明专利方面,我们还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原创性发明专利数量偏低和质量有待提高的不足。
此外,通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将官、产、学、研有机结合,中国已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深海探测和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
受到中美两个大国竞争关系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和人员的打压和限制,不会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随着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中国在芯片等相关高科技领域必将实现重大突破,中国一定能够解决科技上的“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强国战略。
我们要构筑国家、市场和社会多方协同参与的国家创新体系。
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就需要综合利用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规模和完整产业链优势,加快构建国家、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国家创新体系。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中要发挥支持性作用。由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点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一般较长周期,需要较大的科研投入和大规模的分工和协同,更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只有集中国家力量,形成共建共享的基础平台,才能完成大规模资金投入、大量人才聚集、良好科研生态链构建等任务,形成应用研究和商业化开发的科研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在追逐超额利润的动力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但是,现实中存在的科研成果转化难度大、风险和不确定性高,以及企业发展的内卷化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在科研投入方面“望而却步”。
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是要改革现行的财税政策,加大企业科研投入的抵扣力度,同时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强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二是要加快构建和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使得一些从事研发的企业能够通过科技成果市场化交易或商业化转化获得资金继续研发。
社会中的科研机构和个体也是现代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在中国特色科研体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产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从中国科研创新的实际出发,通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改革,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产出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之间加强合作,发挥协作协同效应。另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科研产出单位和专利所有者获得合理报酬,激励创新主体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
作为一个开放型大国,我国还应该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提供高质量的科研硬件设施,打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科研环境,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十四五”时期是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只有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驱动是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
科技创新是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招。从国内看,中国经济面临着转型发展的紧迫任务,需要将要素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以创新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实现高质量、广范围的科技创新。因为只有科技创新才能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优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竞争力,只有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融合起来,才能更好解决发展新阶段中国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各类挑战。
从国际看,“逆全球化”趋势、贸易保护主义、美国对中国进行全面遏制打压和地缘政治摩擦等,使得中国必须实现外向型经济向内需经济的彻底转变。事实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从中芯、华为等事件也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就会使得整个产业受制于人,甚至威胁到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彻底解决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
构建国内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必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我国已经具备了实现持续科技创新的宽厚基础。中国已有1亿多人受过高等教育,成为了世界高等教育大国,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连续多年超过4%。我国研发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是世界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研发经费投入增速保持世界领先,投入强度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报告指出,中国2019年度申请专利数量继续位列全球国家的首位。当然在发明专利方面,我们还需要花大力气解决原创性发明专利数量偏低和质量有待提高的不足。
此外,通过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将官、产、学、研有机结合,中国已经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深海探测和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进行了战略布局。
受到中美两个大国竞争关系的影响,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和人员的打压和限制,不会阻止中国科技进步和国际竞争力提升。随着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中国在芯片等相关高科技领域必将实现重大突破,中国一定能够解决科技上的“卡脖子”问题,实现科技强国战略。
提高成果转化 打好核心技术攻坚战
我们要构筑国家、市场和社会多方协同参与的国家创新体系。
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实现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就需要综合利用中国的超大规模市场规模和完整产业链优势,加快构建国家、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国家创新体系。
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家在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项目中要发挥支持性作用。由于基础研究、前沿技术、重点技术领域的研究探索一般较长周期,需要较大的科研投入和大规模的分工和协同,更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所以只有集中国家力量,形成共建共享的基础平台,才能完成大规模资金投入、大量人才聚集、良好科研生态链构建等任务,形成应用研究和商业化开发的科研基础。
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创新要素集成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由于外部的竞争压力和内在追逐超额利润的动力会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但是,现实中存在的科研成果转化难度大、风险和不确定性高,以及企业发展的内卷化等问题,使得一些企业在科研投入方面“望而却步”。
要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一是要改革现行的财税政策,加大企业科研投入的抵扣力度,同时通过财政和税收政策激励企业加强科研投入和技术改造;二是要加快构建和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使得一些从事研发的企业能够通过科技成果市场化交易或商业化转化获得资金继续研发。
社会中的科研机构和个体也是现代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持力量。在中国特色科研体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产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从中国科研创新的实际出发,通过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改革,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产出效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同时,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之间加强合作,发挥协作协同效应。另外,还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科研产出单位和专利所有者获得合理报酬,激励创新主体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
作为一个开放型大国,我国还应该大力培养和引进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队,加强与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提供高质量的科研硬件设施,打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科研环境,不断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十四五”时期是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时期。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在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只有以科技创新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