菇类到底要不要清洗

来源 :老年博览·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菇類热量低,因富含粗纤维,可提供饱足感,也有助排便,因此经常出现在料理中。但是对于菇类如何清洗,坊间却流传不同的说法。有些厨师认为,菇很容易吸水,不建议下水洗涤,否则影响口感,最好用刷子或纸巾擦拭就好,但对于家庭主妇来说,却担心“不洗不会脏吗?”会有农药残留等疑虑。
  来源不明清洗再煮较安心
  民间的确有“菇类不用清洗”的说法,但建议食用时还是要清洗,而清洗方式需依菇类种植方式来决定,如果可以确定购买的菇类是有机菇类,那么就用流水稍微冲洗,将可能残留在表面的灰尘脏污冲洗掉就可以了。
  由于一般民众到市场买菇类时,没有办法确定菇类种植的方式,而且菇类在采收到包装贩售的过程中,是完全没有经过清洗的步骤,因碰水后就容易氧化,不易保存,会开始腐败、变质。所以菇类烹煮前,最好还是要清洗,可以把菇类放入加了盐的水中浸泡5~6分钟,把残留在菇类表面的泥土、灰尘去除,捞出后挤干水分即可烹调,食用起来也比较安心。
  松茸高价菇别洗保留原味
  有些高价的菇类,建议不要泡水清洗,如松茸、香槟菌等,因菇类的确容易吸水,吸入过多的水分会影响口感,这些高价的菇类就比较适合用刷子或纸巾擦拭,把菌杆上的泥土等去除就行,保留最原始、浓郁的香气,有些厨师甚至完全不清洗,就怕味道流失。
  由于菇类用水清洗后就开始变得湿软,因此若不马上烹调,就要避免让菇类碰水,如果已经清洗好,最好一天内要吃掉,否则容易腐烂。而在选购菇类时,若发现菇体看起来软软烂烂的,或是有渗水、变色的情况,就代表不太新鲜,不要购买。
  纤维较粗的菇手撕烹调
  菇类易熟,烹调时间不需要很长,而不同种类的菇,具有独特的香味及咀嚼感,适合的烹调方式也不同,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菇类包括香菇、金针菇、秀珍菇、杏鲍菇、鸿喜菇、美白菇等。
  菇类如同牛肉一样,纤维纹理是有方向的,顺着纤维或逆方向切,口感也会不同。在烹调方式上,杏鲍菇与袖珍菇纤维较粗,就适合用手撕,顺着纤维纹理撕下来可以保留长纤维,入口较有嚼劲。
  搭蔬菜清炒能吃出菇类鲜味
  金针菇适合凉拌,将金针菇烫熟后,可淋上酱油、自制的和风酱等,清爽的口味,加上清脆的口感,非常适合夏天食用。鸿喜菇及美白菇等条状的菇类可选择清炒,现代人注重养生,口味比较清淡,可以搭配山药、蔬菜清炒,不需要加酱油,加一点盐调味即可,更能吃出菇类的鲜味。
  在菇类放在水中浸泡清洗时,可以利用这几分钟先处理其他食材,将蔬菜切好,放在一旁备用,捞起菇类挤干水分,就可以马上开始料理。
  另外,蔬菜也没有一定要搭配哪些比较好,但建议用红椒、青椒等几种不同颜色的蔬菜,做出来的料理看起来色、香、味俱全。
  火锅吃鲜菇汆烫就可起锅
  至于经常被用来煮鸡汤的香菇,用新鲜香菇或晒干的干燥菇都可以,一般民众喜欢用香味更浓的干燥菇。若是用干燥菇,在烹调前,同样也是先泡水清洗后,再放置清水中浸泡一整晚,或至少4~5小时,香菇泡软后,可选择去蒂或不去蒂,接下来就可跟其他食材一起放入锅中炖煮。
  像金针菇、鸿喜菇等菇类,都很容易煮熟,若拿来煮汤或当火锅食材,只需要在汤里涮一下就可起锅,比较能保留菇类香气及口感。
其他文献
刷身份证或手机二维码即可进站验票乘车。在体验方便出行的同时,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没有票,怎么找座位?证件丢失了怎么办?需要报销怎么办?  据介绍,作为未来票务领域的发展趋势,电子客票将纸质车票承载的旅客运输合同、乘车、报销3个凭证功能分离,实现了运输合同凭证电子化、乘车凭证无纸化、报销凭证按需提供,提高了广大旅客的出行体验。  进站时,旅客可凭购票时使用的乘车人有效身份证件原件通过自助闸机
期刊
“纽约的中餐价廉物美,还很正宗。”这是在美华人普遍的评价。近年来,纽约的中餐紧跟国内餐饮趋势,麻辣当道—川菜馆、火锅店、湘菜馆随处可见,不仅华人喜爱,其他族裔的食客也是欲罢不能。  纽约的中餐与“李鸿章杂碎”“左宗棠鸡”这些美式中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只要吃一口,你就知道,纽约的中餐大多出自专业厨师之手,而不是来美的国人为了谋生客串厨师做出来的,更不是在中餐馆打过工的帮厨“轉正”后臆造出来的。对于这
期刊
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我和我的祖国、金色十年、学习强国、中美经贸磋商、最美奋斗者、硬核、垃圾分类、先行示范区、基层减负年、我太南了。  2019年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是基于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结合人工后期处理提取、篩选而获得。语料来源于国内16家报纸、12家电视台和7家电台1月1日至11月底的全部文本。语料规模10余
期刊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痴”。“老痴”与抑郁都是老年期易患疾病,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老年期抑郁是“老痴”的高危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抑郁症状本身也可能是痴呆综合征临床前阶段的早期变化,痴呆阶段的患者也常伴有抑郁症状。抑郁可能提供了一个“老痴”防控的临床机会,可以密切监测高危个体,并有可能引入干预措施来预防或减缓认知下降。并非所有带抑郁症状的老人都会出现认知障碍或“老痴”。  “老痴”最主要的病理改变
期刊
年轻人听得如痴如醉的新歌,在老年人耳中却像噪音一样闹心。  美国诺克斯学院环境心理学专家研究发现,人们对“怀旧经典”的喜好可以归因为心理学上的“最简暴露效应”(又称“接触效应”)。这种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往往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接觸越多,就越喜欢。比如,电视广告中千百次重复的叫卖声会令观众印象深刻,在不知不觉中对相关商品产生好感。音乐喜好也是同样的道理。  青春期至成年初期听到的音乐对一个人日后的音
期刊
梁启超有10个子女,除了第10个孩子在出生后不到6个月就夭折外,其余的9个子女在梁启超的影响下,长大后都成了各自领域里的专家。有趣的是,在孩子们小的时候,梁启超都给他们起了可爱的小名。  梁启超的长女名叫梁思顺,字令嫻,是他最爱的宝贝。平日在家里,梁启超一会称她为“娴儿”,一会又唤她“BABY思顺”,各种爱不够的感觉。偶尔,他还会表达对梁思顺的偏爱。比如,有一次在给梁思顺的信中,他就“无所顾忌”地
期刊
十多年前的一部家喻户晓的悬疑推理剧《大宋提刑官》,让人们知道了南宋有一位执法公正、断案精准的提点刑狱官—宋慈(1186—1249)。他的真实的断案事迹丝毫不逊于电视剧里的情节,充满波折,最终又能水落石出。  宋慈,字惠父,号自牧,生于南宋末年福建建阳的一个官宦之家,先后受业于朱熹的高徒吴雉和理学大家真德秀。得二人真传,他重视实践,处事审慎。南宋末年的朝廷孱弱又腐败,清正之士往往被排挤,只能在地方上
期刊
当今社会,上网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许多中老年人也爱使用智能手机、电脑等工具。最近,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文件指出,我国网民持续向中高龄人群渗透,60岁及以上群体达7.1%,整体规模已超0.5亿,8.7%的老年网民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老年心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娟告诉记者,年轻人上网更多是为了娱乐,老人则是为了加强与他人的联系,获取信息,并获得情感支持。再加
期刊
这是一个关于某人究竟能活多少年的故事。  苏州有一个卞姓老人,很关心自己的寿命,于是请术士甲上门来相面。术士甲看了看说,你可以活到八十岁。老人一听,顿时怒不可遏地说,难道我就只有这些寿命?立即把他赶出门去。  术士甲走在路上,恰好遇见了术士乙,便一五一十把刚才的情景告诉了他。术士乙点点头说,我明白了。  随后,术士乙登门拜谒了卞老,笑着告诉他說,你肯定能活到一百二十岁。谁知卞老一听,复又火冒三丈:
期刊
宋庠、宋祁是北宋著名的两兄弟,二人同举进士,皆見识广博,以文学著称,时人称为“大小宋”。若讲不同,大宋生性俭约,风骨秀重,和气拂然;小宋则喜好声色,英采秀发,风流倜傥,久观无尘气,如神仙中人。小宋文字工丽,亦饶多情致,因有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世称“红杏尚书”。  宋庠身居高位,平时皆正色立于庙堂,读书至老不倦,处世态度与宋祁绝然不同。《钱氏私志》载宋庠在朝廷时,上元夜在书院读《周易》,听人说小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