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的春节,一篇名为《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的文章,传遍了朋友圈。对于作者黄灯来说,这篇文章是她对家族历史的梳理,是她多年观察的一次偶然出场。由这个视点出发,她又将目光投向了与她生命产生关联的三个村庄:丈夫的老家丰三村、自己的出生地凤形村、和外婆生活的隘口村,对这三个村庄的回望和关照构成了她的新书《大地上的亲人》。
作为整个家族里唯一一个获得高学历的人,黄灯的成长经历,隐喻了一条逃离乡村的路径。然而堂弟的一次偶然造访,却打破了她隱匿城市、沉湎学术的平静生活。2002年的中秋,黄灯还在广州读博士,在广州打工的19岁堂弟敲开她宿舍的门,兴奋地告诉她,自己如何巧妙地躲过门卫的盘查,进入神秘的中山大学。堂弟的手里还拎着一盒“广州酒家”的精装月饼和一箱蒙牛牛奶。
黃灯坦言,堂弟的造访对她的冲击,就好像鲁迅在仙台医学院看到国人围观屠杀同胞的幻灯片。她开始反思,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中,逃离乡村的群体,是如何在知识的规训中,以个人成功的名义剥夺一种本真的感情,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精英的感觉,逐渐疏远身后的亲人。“一个出身卑微、年幼丧母的孩子,在戾气横生的坚硬现实里、在广州多年的心酸辗转中,都没有磨灭悲悯与爱的能力,她又有什么资格,每天坐在条件优渥的办公室里,写一些不知所云的论文,让知识稀释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情感。”
在黄灯看来,“他们的命运是我的另一种可能”,这样的表述并不夸张。上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里,大批国企工人纷纷下岗;在农村,无论老小,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为生存涌入城市。当黄灯在知识的包裹下不断地靠近“精英”,比黄灯小一岁的表妹,可能在工厂外摆摊贩卖最廉价的内衣和袜子;常年淹没在她记忆中的叔叔,则在为明天的早餐忧心忡忡。
因此,她试图在书中处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与和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建立一种关联,“农村滋养了这么多人才,贡献了这么多资源,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农村人,应该想办法回馈农村的父老乡亲。现在城市里的中产,面对困境一个最直觉的反应就是移民。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逃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完美的解决方案,逃得开这个地方,逃不开你内心的困惑。我觉得还是要有人留下来,建设我们的家乡,守护我们生存的土地,解决我们实实在在的问题。”
黄灯一直在反问自己,隐匿城市与知识为伍的生活与亲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挣扎和困顿,究竟哪一种才是自己需要面对的真实?这能代表成功“逃离”农村的“农二代”的普遍心态吗?反复思考后,她觉得是可以代表的。例如,以前的意义是跟传统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现在主要是跟消费主义联系在一起。一个农村人在外做一些很苦很累的工作,并不单纯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争一口气、挣个面子。如果他的婚礼特别热闹,那在整个仪式之中,他就确认了他的价值,乡亲们都对他另眼相看,觉得他很风光地把老婆娶回来了。他的人生价值来自于别人的认同,而这种认同的标准又来自现在流行的消费主义观念。
在书的最后,作者提到,乡村建设的一条可能出路,是从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中汲取养分。这样的灵感,主要来自于黄灯外婆生活的村庄隘口村近几年的变化。隘口村所在的长乐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和流传了几百年的民俗形式,内容以民间传说为主。所以长乐镇的农民性格和其他地方的农民很不一样,组织性特别强、很团结、很讲义气,也爱虚荣、爱面子,活色生香的,每个人都很“有劲儿”,有那种很质朴的、粗鲁的原始生命力。从2010年新农村建设以来,很多钱拨到村里,给村里修了很多公共场所,重新形成了村庄的公共空间,比如有了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就开始自发组织腰鼓队、跳广场舞,当地的“说故事”民俗,因为成功申请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人们也开始恢复这种形式的娱乐了。从中,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村民精神生活重新获得新的源泉的可能,也是令人欣喜的一种现象吧。
作为整个家族里唯一一个获得高学历的人,黄灯的成长经历,隐喻了一条逃离乡村的路径。然而堂弟的一次偶然造访,却打破了她隱匿城市、沉湎学术的平静生活。2002年的中秋,黄灯还在广州读博士,在广州打工的19岁堂弟敲开她宿舍的门,兴奋地告诉她,自己如何巧妙地躲过门卫的盘查,进入神秘的中山大学。堂弟的手里还拎着一盒“广州酒家”的精装月饼和一箱蒙牛牛奶。
黃灯坦言,堂弟的造访对她的冲击,就好像鲁迅在仙台医学院看到国人围观屠杀同胞的幻灯片。她开始反思,在城乡二元对立的结构中,逃离乡村的群体,是如何在知识的规训中,以个人成功的名义剥夺一种本真的感情,又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精英的感觉,逐渐疏远身后的亲人。“一个出身卑微、年幼丧母的孩子,在戾气横生的坚硬现实里、在广州多年的心酸辗转中,都没有磨灭悲悯与爱的能力,她又有什么资格,每天坐在条件优渥的办公室里,写一些不知所云的论文,让知识稀释了人之为人最基本的情感。”
在黄灯看来,“他们的命运是我的另一种可能”,这样的表述并不夸张。上世纪90年代后期,城市里,大批国企工人纷纷下岗;在农村,无论老小,越来越多的人义无反顾地为生存涌入城市。当黄灯在知识的包裹下不断地靠近“精英”,比黄灯小一岁的表妹,可能在工厂外摆摊贩卖最廉价的内衣和袜子;常年淹没在她记忆中的叔叔,则在为明天的早餐忧心忡忡。
因此,她试图在书中处理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如何与和自己同呼吸、共命运的亲人建立一种关联,“农村滋养了这么多人才,贡献了这么多资源,作为一个城市里的农村人,应该想办法回馈农村的父老乡亲。现在城市里的中产,面对困境一个最直觉的反应就是移民。我个人的经验告诉我,逃离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是完美的解决方案,逃得开这个地方,逃不开你内心的困惑。我觉得还是要有人留下来,建设我们的家乡,守护我们生存的土地,解决我们实实在在的问题。”
黄灯一直在反问自己,隐匿城市与知识为伍的生活与亲人在乡村生活中的挣扎和困顿,究竟哪一种才是自己需要面对的真实?这能代表成功“逃离”农村的“农二代”的普遍心态吗?反复思考后,她觉得是可以代表的。例如,以前的意义是跟传统的价值观联系在一起,现在主要是跟消费主义联系在一起。一个农村人在外做一些很苦很累的工作,并不单纯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为了争一口气、挣个面子。如果他的婚礼特别热闹,那在整个仪式之中,他就确认了他的价值,乡亲们都对他另眼相看,觉得他很风光地把老婆娶回来了。他的人生价值来自于别人的认同,而这种认同的标准又来自现在流行的消费主义观念。
在书的最后,作者提到,乡村建设的一条可能出路,是从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中汲取养分。这样的灵感,主要来自于黄灯外婆生活的村庄隘口村近几年的变化。隘口村所在的长乐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保留了很多传统文化和流传了几百年的民俗形式,内容以民间传说为主。所以长乐镇的农民性格和其他地方的农民很不一样,组织性特别强、很团结、很讲义气,也爱虚荣、爱面子,活色生香的,每个人都很“有劲儿”,有那种很质朴的、粗鲁的原始生命力。从2010年新农村建设以来,很多钱拨到村里,给村里修了很多公共场所,重新形成了村庄的公共空间,比如有了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就开始自发组织腰鼓队、跳广场舞,当地的“说故事”民俗,因为成功申请上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人们也开始恢复这种形式的娱乐了。从中,作者看到了传统文化复兴、村民精神生活重新获得新的源泉的可能,也是令人欣喜的一种现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