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天,我在《华商报》上读到了为纪念伊战10周年而发表的一张照片:《妈妈的怀抱》。这张照片视觉冲击力是如此之强,它的艺术感染力如此锋利深透隽永悠长,先是让我如遭雷殛,久久不能平静,后是让我反复地玩赏,思绪如潮,眼眶湿润。
冷冰冰的地板上,有一幅用粉笔画成的儿童画,充满稚气的笔触,勾画出一个面带微笑的母亲,两段粉笔就放在一边,一个小女孩脱掉鞋子,爬到画中间,头枕在妈妈胸前,蜷缩着,在她怀抱中沉沉地睡去。
一头散乱的黑发,一张白皙如玉的脸蛋,一身白色的素衣。睡得很香很香。那画悲怆而凄美。
当我在读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第一眼的印象是,照片表现的是留守儿童对母亲的思念。我非常震撼的是,艺术家那独到的构思和惊人的表现力。如此简洁的画面,如此强大的母性,如此强大的穿透力。
可当我读到这帧照片的文字的时候,我才明白,我完全误读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居然是一位伊朗艺术家的作品。这张照片在网上被疯传,让许多网友泪飞如雨。
微博上最先转发这张图片的网友表示此帖是转来的,同时在微博中讲述了这个故事。故事中说,这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是伊朗女艺术家BahareH BisheH在伊拉克的孤儿院拍摄的。
真让人叹息:艺术无国界。
这张照片在网上被微博反复手手传递,令无数人心碎。渴望爱,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在幻想的母亲怀中,她安静地睡去。网友们对这个小女孩充满了心疼。
品木丝序说,孩子的梦想很小,有妈妈的怀抱就够了,孩子就渴望妈妈的怀抱!许多已为人母的网友,看到这张图片更是泪流满面。很多网友表示,一大早打开电脑看到这个图片,顿时泪流满面。
网友菜鸟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了另一个版本,是阿拉伯文注释的,显示的故事是,妈妈和家人在轰炸中死去,可怜的阿萨迪只能这样躺在妈妈的怀抱之中,没有孤儿院的故事,也没有这么煽情。
有人在网上追寻图片的原始来源,看到了一位伊朗女艺术家BahareH BisheH在网上所发布的图片,其中便有这一张。在网上,有她很多作品,而这张在妈妈怀中入睡的图片,是在2012年的7月15日拍摄的。这张图片之下,写着“I Have a Mother……”(我有一个妈妈)。
我想,同一张照片会有不同的解读,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解读。也许这样的解读更有杀伤力。华商报上发表这张照片,是为了纪念伊战10年,为了那些家人罹难,失去母爱的孩子,为了对战争的诅咒。
中国没有战乱,中国和平而安康。可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是伊拉克全国人口的两倍,这还是2010年全国妇联发布的统计数字。
他们同样有《妈妈的怀抱》式的凄苦,为什么他们得留守?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他们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为什么他们不能享有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这不可剥夺的、与生俱来的上天赋予儿童的权利?
中国梦里不能没有“妈妈的怀抱”呀。
冷冰冰的地板上,有一幅用粉笔画成的儿童画,充满稚气的笔触,勾画出一个面带微笑的母亲,两段粉笔就放在一边,一个小女孩脱掉鞋子,爬到画中间,头枕在妈妈胸前,蜷缩着,在她怀抱中沉沉地睡去。
一头散乱的黑发,一张白皙如玉的脸蛋,一身白色的素衣。睡得很香很香。那画悲怆而凄美。
当我在读这张照片的时候,我第一眼的印象是,照片表现的是留守儿童对母亲的思念。我非常震撼的是,艺术家那独到的构思和惊人的表现力。如此简洁的画面,如此强大的母性,如此强大的穿透力。
可当我读到这帧照片的文字的时候,我才明白,我完全误读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居然是一位伊朗艺术家的作品。这张照片在网上被疯传,让许多网友泪飞如雨。
微博上最先转发这张图片的网友表示此帖是转来的,同时在微博中讲述了这个故事。故事中说,这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是伊朗女艺术家BahareH BisheH在伊拉克的孤儿院拍摄的。
真让人叹息:艺术无国界。
这张照片在网上被微博反复手手传递,令无数人心碎。渴望爱,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在幻想的母亲怀中,她安静地睡去。网友们对这个小女孩充满了心疼。
品木丝序说,孩子的梦想很小,有妈妈的怀抱就够了,孩子就渴望妈妈的怀抱!许多已为人母的网友,看到这张图片更是泪流满面。很多网友表示,一大早打开电脑看到这个图片,顿时泪流满面。
网友菜鸟说,自己在网上看到了另一个版本,是阿拉伯文注释的,显示的故事是,妈妈和家人在轰炸中死去,可怜的阿萨迪只能这样躺在妈妈的怀抱之中,没有孤儿院的故事,也没有这么煽情。
有人在网上追寻图片的原始来源,看到了一位伊朗女艺术家BahareH BisheH在网上所发布的图片,其中便有这一张。在网上,有她很多作品,而这张在妈妈怀中入睡的图片,是在2012年的7月15日拍摄的。这张图片之下,写着“I Have a Mother……”(我有一个妈妈)。
我想,同一张照片会有不同的解读,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解读。也许这样的解读更有杀伤力。华商报上发表这张照片,是为了纪念伊战10年,为了那些家人罹难,失去母爱的孩子,为了对战争的诅咒。
中国没有战乱,中国和平而安康。可中国有5800万留守儿童,是伊拉克全国人口的两倍,这还是2010年全国妇联发布的统计数字。
他们同样有《妈妈的怀抱》式的凄苦,为什么他们得留守?为什么我们不能让他们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为什么他们不能享有依偎在妈妈的怀抱里这不可剥夺的、与生俱来的上天赋予儿童的权利?
中国梦里不能没有“妈妈的怀抱”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