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文“微写作”即让学生跟随课文学写作,当堂进行小练笔。这样能降低写作的难度,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随文“微写作”的效果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其次,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扩写,根据人物动作、表情进行创造想象;最后,利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与修改。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随文“微写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同样如此。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随文“微写作”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训练要点,随文练笔是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诗歌《妈妈的爱》时,可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仿写。诗中写道:“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该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足以唤醒学生对妈妈的爱。教师要抓住让学生练笔的好时机,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爱还像什么。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很容易仿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在仿写诗歌的小练笔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件生活中妈妈关爱自己的事。这样就由写诗歌上升到写一篇记叙文。这样阶梯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
二、利用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一)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布置续写故事情节的作业,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故事发展趋势续写。如《穷人》这篇课文,教师可设置两个问题: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拉开帐看到了什么?桑娜把西蒙俩孩子抱回来,当时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求异”的基础上,思维十分活跃,写出来的文章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扩写
任何事物都是多面的。文章常留有“空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有的是作者的刻意构思,有的是剪裁行文需要,这为小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课文扩写。如《在仙台》一文,只写了藤野先生改过讲义,如何改没有写出来。笔者就以《藤野先生改讲义》为题,让学生写出藤野先生改讲义时的动作和神态。
(三)根据人物动作、表情进行创造想象
一次,学生写以《老师点名》为题目的作文时,有的学生写道:“老师今天皱着眉头走进教室,是因什么而不高兴呢?难道是我犯错误了……”有的学生写道:“今天老师绷着脸一丝笑容也没有。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仔细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神态表情,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猜测,表述心理活动。这样进行想象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他们的思维,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多形式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小组修改
因随文“微写作”的对象是小学生,其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存在多方面的毛病:或错字、误用标点,或内容不恰当、详略不得当……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该趁热打铁,对“微写作”来一次浅层的修改。此时,对学生习作中内容上的安排还不了解,所以初次修改只能停留在对错字、标点误用、语句不通顺等进行修改。方法是看和读。看,就是把作文本打开平放在桌子一个最恰当的地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看得到,小组中的同学凑在一起寻找作文上的毛病,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如错字、标点误用)就停下来讨论,找到正确答案再继续修改。读,是在小组中进行角色分工:一个读,其他人听。听到有内容上不合适的就停下来,讨论该怎么改。
小組修改的这两种方法,因媒介不同(眼睛和耳朵)着重点略有不同。看是着重寻找错字、标点误用进行修改,读则是着重修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当然,具体谁先谁后没有明确规定,由各小组自行决定。
这是小组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小组活动开展成功的信息反馈,也是小组作文再修改的一个参照标准。这一步和平时的修改略有不同。平时的评改都很全面:字、词、句、标点、内容、中心,一个不落,现在要做的却是把字、词、句、标点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只集中精力评改内容(如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另外,教师对内容上的修改也只需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出这样、那样的错误即可,不必告诉学生怎么改,怎么改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在修改讨论中去领悟。
(二)教师评价
讲评是指导“微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中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方式。其目的在于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微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学生优秀的文段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学生在作文讲评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师生将会一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不管是造句还是仿写段落,及时给学生恰当的反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巡查、翻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则要面对面地与他(她)沟通,发自内心的沟通会激发我们心底的爱,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教师要用心看学生书写的故事,用心给他们反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需要更多的鼓励,因此,教师要把看到的优点和感受告诉他(她),把不足之处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写作热情。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积累词汇、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教师要用更多的陪伴与付出帮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三)小组再修改
经过教师的切实评价,本次修改的重点应该放在内容方面:如,内容是否符合题意、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条理等。实践经验告诉笔者,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
1. 朗读范例
每次的随文“微写作”都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在修改前,就应该把这些好习作选出来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体会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从而为下一步修改提供一个参照标准。
2. 修改“微写作”
头脑里有好文章的“尺寸”后,就可以动手修改文段了。教师的评语集中了好坏的评价,在修改之前,应让学生反复读几次教师的评语,从中去找出文段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修改的方法同前一阶段一样,都是通过读和看来找到有毛病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写作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写作的潜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随文“微写作”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课文相关内容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要保证作文评价形式的多样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课堂;随文“微写作”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来说同样如此。为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随文“微写作”时,教师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每个单元都有不同的训练要点,随文练笔是一个提高写作能力的好方法。在教学诗歌《妈妈的爱》时,可让学生模仿文本进行仿写。诗中写道:“有一个很热很热的夜晚,我从梦中醒来,妈妈正给我扇着扇子,汗水却湿透了她的衣裳。啊!妈妈的爱是清凉的风。有一个很凉很凉的雨天,妈妈到学校接我,一把伞遮在我的头顶,雨水却打在妈妈的身上。啊,妈妈的爱是遮雨的伞”。该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足以唤醒学生对妈妈的爱。教师要抓住让学生练笔的好时机,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妈妈的爱还像什么。学生的想象力比较丰富,因此很容易仿写出这样的诗歌来。在仿写诗歌的小练笔的基础上,还可以指导学生写一件生活中妈妈关爱自己的事。这样就由写诗歌上升到写一篇记叙文。这样阶梯式的训练,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
二、利用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一)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续写
教师可以根据课文中的内容布置续写故事情节的作业,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故事发展趋势续写。如《穷人》这篇课文,教师可设置两个问题:渔夫听了桑娜的话,拉开帐看到了什么?桑娜把西蒙俩孩子抱回来,当时是怎样想的?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学生在“求异”的基础上,思维十分活跃,写出来的文章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二)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扩写
任何事物都是多面的。文章常留有“空白”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有的是作者的刻意构思,有的是剪裁行文需要,这为小学生的想象提供了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课文扩写。如《在仙台》一文,只写了藤野先生改过讲义,如何改没有写出来。笔者就以《藤野先生改讲义》为题,让学生写出藤野先生改讲义时的动作和神态。
(三)根据人物动作、表情进行创造想象
一次,学生写以《老师点名》为题目的作文时,有的学生写道:“老师今天皱着眉头走进教室,是因什么而不高兴呢?难道是我犯错误了……”有的学生写道:“今天老师绷着脸一丝笑容也没有。教室里鸦雀无声,同学们都仔细地注视着老师的一举一动”。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神态表情,展开想象,写出自己的猜测,表述心理活动。这样进行想象的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丰富他们的思维,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多形式评价,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小组修改
因随文“微写作”的对象是小学生,其写出来的文章必然存在多方面的毛病:或错字、误用标点,或内容不恰当、详略不得当……要改变这种现象,就应该趁热打铁,对“微写作”来一次浅层的修改。此时,对学生习作中内容上的安排还不了解,所以初次修改只能停留在对错字、标点误用、语句不通顺等进行修改。方法是看和读。看,就是把作文本打开平放在桌子一个最恰当的地方,小组的每个成员都看得到,小组中的同学凑在一起寻找作文上的毛病,遇到有问题的地方(如错字、标点误用)就停下来讨论,找到正确答案再继续修改。读,是在小组中进行角色分工:一个读,其他人听。听到有内容上不合适的就停下来,讨论该怎么改。
小組修改的这两种方法,因媒介不同(眼睛和耳朵)着重点略有不同。看是着重寻找错字、标点误用进行修改,读则是着重修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当然,具体谁先谁后没有明确规定,由各小组自行决定。
这是小组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它既是小组活动开展成功的信息反馈,也是小组作文再修改的一个参照标准。这一步和平时的修改略有不同。平时的评改都很全面:字、词、句、标点、内容、中心,一个不落,现在要做的却是把字、词、句、标点修改的“权力”还给学生,教师只集中精力评改内容(如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另外,教师对内容上的修改也只需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出这样、那样的错误即可,不必告诉学生怎么改,怎么改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在修改讨论中去领悟。
(二)教师评价
讲评是指导“微写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课堂上教师应该做到少讲多评。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在讲评过程中可采取自评、师评、互评方式。其目的在于抓住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让学生从自己的“微写作”内容和表达方式中找出不足。并且,教师可以将学生优秀的文段拿出来作范文,供其他同学观摩、借鉴,让每位学生在作文讲评中都能有所收获,了解自己文章的优缺点,从而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转换角色,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师生将会一同看到生活之源的“半亩方塘”和“天光云影”;学生将学会触摸感悟,体验生命赋予的平凡与感动,最终,获得写作能力的提高。
不管是造句还是仿写段落,及时给学生恰当的反馈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教师在巡查、翻阅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则要面对面地与他(她)沟通,发自内心的沟通会激发我们心底的爱,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柔软。教师要用心看学生书写的故事,用心给他们反馈。我们都知道,小学生作为写作的初学者,需要更多的鼓励,因此,教师要把看到的优点和感受告诉他(她),把不足之处委婉地指出来,这样既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又激发了学生更大的写作热情。综上所述,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进行词汇积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积累词汇、提高对作文的兴趣。教师要用更多的陪伴与付出帮助学生爱上写作,乐于写作。
(三)小组再修改
经过教师的切实评价,本次修改的重点应该放在内容方面:如,内容是否符合题意、详略是否得当、是否有条理等。实践经验告诉笔者,可以分两个步骤进行:
1. 朗读范例
每次的随文“微写作”都有一些比较好的作文,在修改前,就应该把这些好习作选出来朗读给学生听,让学生体会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的,从而为下一步修改提供一个参照标准。
2. 修改“微写作”
头脑里有好文章的“尺寸”后,就可以动手修改文段了。教师的评语集中了好坏的评价,在修改之前,应让学生反复读几次教师的评语,从中去找出文段的不足,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修改的方法同前一阶段一样,都是通过读和看来找到有毛病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写作的动力;有了兴趣,就有了写作的潜能。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随文“微写作”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课文相关内容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要保证作文评价形式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