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短跑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在青少年训练时期,培养运动员的正确技术是很关键的一项任务。
短跑技术主要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技术环节。起跑质量主要受运动员起跑技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和运动员赛前准备等四个方面对成绩影响。如何进行更有效地的加速跑,通过观察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的特点: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距离较长,步频并不是全程中最高的。传统的起跑后的加速跑强调步频的及早最大化易导致步长增大的困难,对短跑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加速跑阶段应注意步长与步频的合理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提高步频作为主要加速手段的理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
1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
青少年掌握技术的好坏,是将来能否达到高水平的关键。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将来要达到较高水平是不可能的。错误的技术形成动力定型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何掌握正确短跑技术呢?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动作必须掌握:
1.1 要求髋、膝、踝三关节在一个平面上蹬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脚尖向正前方。
2)腿前摆方向要正,后摆也要正。
3)膝关节是否能正确送髋。
1.2 要掌握大步幅的跑。
我国短跑运动员过去都习惯用高频率的跑法,采用高频率跑法动作比较紧张,体力消耗较大。在目前的国内、外比赛中,短跑成绩较好的人往往步幅都大。世界短跑明星刘易斯身高1.74米,体重较轻,100米步数为43步多,步幅大。我国许多身材较高的运动员仍然跑48步,甚至50步以外,相对来说步长较小。我认为步幅大有以下几个好处:
1)步幅大,频率相对慢些,有利于肌肉的休息和放松。
2)步幅大,肌肉初长度被拉长,因牵张反射,肌肉的收缩
力量增大。运动员本身能感到比较轻松。
从运动成绩增长规律看,步频增加潜力较小,而步幅增长的潜力较大。少年时期成绩提高主要表现为步长的增加,因而在青少年时期要求掌握大步幅跑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1.3 要学会用脚掌来跑。
短跑技术要求跑得富有弹性。跑的弹性好坏对步频步幅的增加有很大影响,因此少年运动员要多注意发展脚掌的力量。我们评价运动员跑的重心高低及弹性好坏,很重要的就是看其踝关节力量和脚掌落地技术。脚掌弹性高,避免了着地时的过份缓冲,跑的重心就高,反之则低。所以平时幔跑都应要求弹性跑,以发展脚掌的力量以及重视用力的感觉。
1.4 正确的摆臂与下肢的协调配合。
短跑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一致,动作才能协调。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肩部力量要专门训练。过去不注意发展肩部力量是错误的。由于肩部力量差,高速跑中摆臂动作不能加大,导致下肢的步幅小,这也是影响短跑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
1.5 掌握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也是最会放松的人。短跑运动员发展到高水平后,成绩提高很大程度上是肌肉放松能力提高的结果。我们认为:短跑运动虽是最大强度的跑,但一个动作的完成并不是肌肉最大强度的用力,由于男子100米在47步左右,需要对抗肌放松,才能使主动肌作的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练员要鼓励运动员敢于放松跑,敢于用95%的力量去跑,拼命用力只会适得其反。
2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
短跑要求肌肉有较好爆发力和动作速度。在完成某一动作时要求肌肉收缩速度快,并且轻松自如。专项素质训练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力量耐力。在100米短跑中,运动员的一条腿一般要重复24次,力量耐力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专项素质一定要按照短跑运动员所需要的多部位肌肉力量比例来发展,根据各肌群所占比例大小均衡发展。在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髋关节屈伸肌和腰腹肌力量。2)发展大腿后肌群力量。3)注意发展小腿肌群的力量,腰腹肌力量、肩带肌力量以及保持身体各肌群力量的相对平衡。
3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素质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训练方法,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巴特里慈和古力格认为短跑速度完全决定于加速度跑的能力,只有快速和长时间的加速跑,才能使运动员达到较高的奔跑速度,良好发展的短跑力量使运动员达到高速奔跑速度的先决条件。
3.1 首先要科学安排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
对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应以徒手训练和克服自身体重结合轻器械的方法为主。这样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练习,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化速度。另外应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3.2 其次青少年力量训练要遵循针对性原理。
所谓针对性原理它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身体条件、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品质等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
4 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
放松技术是运动员通过对生理、心理因素合理的调节,以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机体的合理消耗,从而优化速度结构,是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更经济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更有效地发挥最大潜力,并获得最大速度的一种方法。训练过程把握得再好,若没有通过“放松”环节来进行缓冲、调节、恢复,最终也将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若在训练中积累的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消除,很可能为下一次训练带来隐患,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受伤。对青少年训练不可小视放松训练。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以从提高训练整体效益出发,开发新的训练思路、新方法、新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短跑的技术逐步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型化分析、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而各种科学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使人们对短跑技术的认识也随着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短跑成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短跑技术主要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技术环节。起跑质量主要受运动员起跑技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和运动员赛前准备等四个方面对成绩影响。如何进行更有效地的加速跑,通过观察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的特点: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距离较长,步频并不是全程中最高的。传统的起跑后的加速跑强调步频的及早最大化易导致步长增大的困难,对短跑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加速跑阶段应注意步长与步频的合理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提高步频作为主要加速手段的理念。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抓:
1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
青少年掌握技术的好坏,是将来能否达到高水平的关键。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将来要达到较高水平是不可能的。错误的技术形成动力定型后,纠正起来就很困难,这一点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如何掌握正确短跑技术呢?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动作必须掌握:
1.1 要求髋、膝、踝三关节在一个平面上蹬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三个问题:
1)脚尖向正前方。
2)腿前摆方向要正,后摆也要正。
3)膝关节是否能正确送髋。
1.2 要掌握大步幅的跑。
我国短跑运动员过去都习惯用高频率的跑法,采用高频率跑法动作比较紧张,体力消耗较大。在目前的国内、外比赛中,短跑成绩较好的人往往步幅都大。世界短跑明星刘易斯身高1.74米,体重较轻,100米步数为43步多,步幅大。我国许多身材较高的运动员仍然跑48步,甚至50步以外,相对来说步长较小。我认为步幅大有以下几个好处:
1)步幅大,频率相对慢些,有利于肌肉的休息和放松。
2)步幅大,肌肉初长度被拉长,因牵张反射,肌肉的收缩
力量增大。运动员本身能感到比较轻松。
从运动成绩增长规律看,步频增加潜力较小,而步幅增长的潜力较大。少年时期成绩提高主要表现为步长的增加,因而在青少年时期要求掌握大步幅跑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1.3 要学会用脚掌来跑。
短跑技术要求跑得富有弹性。跑的弹性好坏对步频步幅的增加有很大影响,因此少年运动员要多注意发展脚掌的力量。我们评价运动员跑的重心高低及弹性好坏,很重要的就是看其踝关节力量和脚掌落地技术。脚掌弹性高,避免了着地时的过份缓冲,跑的重心就高,反之则低。所以平时幔跑都应要求弹性跑,以发展脚掌的力量以及重视用力的感觉。
1.4 正确的摆臂与下肢的协调配合。
短跑要求上下肢协调配合,用力一致,动作才能协调。作为一个短跑运动员,肩部力量要专门训练。过去不注意发展肩部力量是错误的。由于肩部力量差,高速跑中摆臂动作不能加大,导致下肢的步幅小,这也是影响短跑成绩提高的因素之一。
1.5 掌握高速跑中的放松技术。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也是最会放松的人。短跑运动员发展到高水平后,成绩提高很大程度上是肌肉放松能力提高的结果。我们认为:短跑运动虽是最大强度的跑,但一个动作的完成并不是肌肉最大强度的用力,由于男子100米在47步左右,需要对抗肌放松,才能使主动肌作的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教练员要鼓励运动员敢于放松跑,敢于用95%的力量去跑,拼命用力只会适得其反。
2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素质
短跑要求肌肉有较好爆发力和动作速度。在完成某一动作时要求肌肉收缩速度快,并且轻松自如。专项素质训练中有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就是力量耐力。在100米短跑中,运动员的一条腿一般要重复24次,力量耐力是至关重要的。
发展专项素质一定要按照短跑运动员所需要的多部位肌肉力量比例来发展,根据各肌群所占比例大小均衡发展。在训练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髋关节屈伸肌和腰腹肌力量。2)发展大腿后肌群力量。3)注意发展小腿肌群的力量,腰腹肌力量、肩带肌力量以及保持身体各肌群力量的相对平衡。
3 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素质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训练方法,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巴特里慈和古力格认为短跑速度完全决定于加速度跑的能力,只有快速和长时间的加速跑,才能使运动员达到较高的奔跑速度,良好发展的短跑力量使运动员达到高速奔跑速度的先决条件。
3.1 首先要科学安排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
对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应以徒手训练和克服自身体重结合轻器械的方法为主。这样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练习,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化速度。另外应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3.2 其次青少年力量训练要遵循针对性原理。
所谓针对性原理它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性别、运动水平、身体条件、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品质等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
4 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训练
放松技术是运动员通过对生理、心理因素合理的调节,以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机体的合理消耗,从而优化速度结构,是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更经济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更有效地发挥最大潜力,并获得最大速度的一种方法。训练过程把握得再好,若没有通过“放松”环节来进行缓冲、调节、恢复,最终也将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若在训练中积累的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消除,很可能为下一次训练带来隐患,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受伤。对青少年训练不可小视放松训练。
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应以从提高训练整体效益出发,开发新的训练思路、新方法、新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短跑的技术逐步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型化分析、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而各种科学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使人们对短跑技术的认识也随着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短跑成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