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习语则是民族语言中的一颗明珠,其中的内涵文化使得习语成为了汉译的重难点。为了尽可能的使译文与原文保持一致,达到传神达意的效果,大学生必须要掌握必要的习语汉译能力。本文立足于文化差异的不同,分析了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着重探讨了英语习语汉译的方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大学生;英语习语;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47-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晓霞.文化差异视角下大学生常用英语习语汉译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147-149.
课题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外语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WYG-20005)。
前言
习语通俗来说包含有俗语、谚语以及俚语等,习语作为语言发展的产物,是由人们长期日积月累得来的,它是一种形式简单、内涵精辟的词语或是短句。因此,但凡语言历史悠久的国家,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习语。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教授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无法离开文化而存在,而所谓的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1]”由此可知,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要了解语言,必须要先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都包含有丰富的习语,基于地理、历史、宗教、习俗等的不同差异,英汉习语也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此,大学生要学好英语习语翻译,首先要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文化。
一、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
习语的形成与民族地理、历史、宗教、生活还有观念都有着必然的关系。在英美国家基督教信徒居多,于是他们的语言中会有大量的习语与《圣经》有关。比如Judas kiss,表意为“犹大之吻”而内涵为居心叵测,No coming to Heaven,with dry eyes译为“眼无泪水,难进天堂”。同时,英语习语还些来源于伊索寓言、希腊神话、历史典故、著名文学之中,比如meet one’s Waterloo表意“滑铁卢”而内涵为遭遇惨败,就是来源于滑铁卢战役的历史事件。
(二)通俗性
从古至今人们从生活中创造而来的习语成千上万,且大多颇有意趣。比如over head and ear 最早是水手之间的一句行内话,表意为水从头漫到脚,然而这个习语传开来之后用于另一种情形之中,变成over head and ear in love就成了“坠入情网”之意。又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译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也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中总结得来的道理,具有传神达意之作用。
(三)和谐性
通常,习语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具有自然的和谐性,大部分英语习语一般会应用头韵或尾韵加强发音时音律的修辞美感,比如might and main(全力以赴)、wear and tear(磨损)等,还有些习语会以重叠词汇呈现出和谐性特点,如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safe and sound (安然无恙)等等。
二、英汉习语对比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文化输出载体,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精髓与文化相互交融。随着历史的沉淀积累,大量丰富的习语被流传至今受到广泛应用。基于英汉习语代表着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和内涵,我们在此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读。
(一)对应的英汉习语
对应指的习语在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在其意义和用法上基本一致,比如sour grapes 译为“酸葡萄”,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译为“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通过这些习语,我们可知英汉两国在某些层面的语言思维是统一的,这种情况下直译过来即可。
(二)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
所谓部分对应就是英语和汉语之间在意义及用法上存在部分的共同性和不同性,比如a lion in the road 譯为“拦路虎”、lucky bird 译为“幸运儿”、spend money like water 译为“挥金如土”等。中西方人们在不同生存环境下,其生活阅历、逻辑思维都是无法完全统一的,因此在英汉习语中相同意义、形式以及用法的习语极少数,只能呈现出部分对应的模式,即为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2]。
(三)非对应的英汉习语
在英汉两国的习语当中大量存在的还是惯用法不同的习语,也指非对应的英汉习语。通常这类习语不容易直译过来,英汉习语的差异主要还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
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我们的汉语中会存在很多与劳作、农作物相关的习语,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a man sows, so does he reap)、亡羊补牢(better late than never)等;而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最早以水上劳作居多,习语中就存在很多与水、鱼有关的词汇,比如all at sea是指船在海上失控漂流,而船上的人不知自己要去何处,从习语中翻译过来为“茫然不知”。
2.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宗教信仰上中英两国也是截然不同,中国早先就以信奉佛教、道教的人居多,因此在习语中会有借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临时抱佛脚(make effort at the last moment)等;而英国人多以信奉基督教为主,他们的习语中多与《圣经》相关,比如doubting Thomas表示怀疑的托马斯,在《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之后来到人们面前,十二门徒中的托马斯并未亲眼看见,于是他表示必须要看到耶稣手掌上的钉痕,否则不会相信耶稣已经复活[3]。此后人们就习惯用“doubting Thomas”来形式那些固执己见的人。 3.历史典故的差异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根深蒂固,汉语中的习语大部分以经典文化和寓言故事等为主要来源,不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比如画蛇添足(gild the lily)、守株待兔(wait for windfalls)等;而英国历史上长期受到外族侵袭,自身还对其他国家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历史背景也在习语中留下了印记,比如for all the tea in China这句短语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鉴于那个时期中国的茶叶在西方售价高昂,因此这句习语短语也就被用在否定句式上,表示“无论多高的报酬也不……”
4.地方习俗的差异
中英两国在地方习俗上也存在很多的习语差异,尤为典型的体现在动物及颜色方面。比如,猫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誉为精灵动物,习语中的“小馋喵”往往具有亲昵可爱的褒义;而在西方文化里,猫这一物种是被魔化掉的,它是巫婆施展魔法的伙伴。英语习语“She is a cat ”不能将其直译为“她是一只猫”,在这里代表的是“心毒手辣之人”;还有颜色中的蓝色(blue)在英语中通常具备不同区别的含义,比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blue films(黄色电影)。
三、英语习语的汉译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翻译是最难的一部分,而习语在语言文化中的特殊性又使得英语习语的翻译难上加难。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要切实学好英语翻译课程就必须要在文化上下功夫,熟知并积累大量的中西文化知识,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磨练并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同时要学习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英语习语的翻译更为顺畅自如。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习语汉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上直接翻译,同时保留了原文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点和语言风格。英汉民族固然不同,然而还是有少数对事物存在一致性看法的。此时,英汉互译则可应用直译的方法。当然这里的直译也并非就是字字相对的呆板翻译,而是指的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无需做过多的引申或注解,往往喻义自明。比如to go into the red译为“出现赤字”、a tooth for a tooth译为“以牙还牙”。
(二)还原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少数是从他国引入而来,就如英语中会存在汉语翻译引入得来,反之汉语亦是如此,那么这样的习语在翻译时则能使之还原本身。比如,“蓝图”译为“blueprint”、“to pour oil on the flame”被还原为“火上浇油”。
(三)意译法
意译法的应用是在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表达形式产生矛盾的情况下而使用的一种翻译方法。故此,意譯法是基于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性,译者翻译时不能保留住原本的字面意思和形象,所以要舍弃原文的表意和形象,使之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语言功能上尽量相似的手法[4]。比如,英文中的“as easy as pie”译为“易如反掌”、Each has its own merits译为“各有千秋”等等;在汉语中我们以“落花流水”比喻打得惨败,而翻译成英文则应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在钱歌川的《翻译的基本知识》一书中针对直译与意译有列举如下例子:Grey are the clouds in the sky and faded are the leaves on the ground.Bitter is the west wind as the wild geese fly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How is it that in the morning the white-frosted trees are dyed as red as a wine flushed face?It must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tears of those who are about to depart.其原文为《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塞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尽是离人泪。[5]”在此钱歌川认为将“西风”直译为“west wind”不妥,使其与前面出现的“ bitter”在西方地理文化上形成矛盾。“west wind”更如同我们的“拂面东风”,温暖而令人向往。《西厢记》里的“西风紧”则与英语中的“west wind”更为贴切,英语中通常以keen、biting、piercing等词汇用以形容“west wind”,与我们总说西北风是“寒冷、刺骨”的意思相近。著名的英国小说《块肉馀生述》中有这样一句话“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l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表译为“我在冬天见过他多少次,鼻青脸肿地站在风雪和东风中”,然而在我们看来东风与冰雪是完全无法关联的,就如英国人对 bitter与west wind无法形成联想是一个道理。因此,在这里我们最好采用意译法,如必须要保留其原文照字面翻译,则应添加注解。
(四)增译法
通常一些英语习语直译后尽管不会形成文化的矛盾冲突,然而也可能造成用语的失误,这时译者可直译其字面意思,再点出内在涵义,使之译文能够生动形象一些,从而呈现出原文的风格,此为一种形义并用且简单直接的变通方法。比如,我们的汉语言中有大量的概念化人名,但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在译文时不妨尝试利用人名音译,然后加以注解。比如“班门弄斧”可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的“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就是应用了增译法。在中国自古以来,鲁班就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然而英国的读者并非会知道,这时我们加上注解“中国的鲁班是匠人的祖先”,那么原文中所要体现的文化信息就能完全呈现出来了。
(五)省略法
在我们的汉语言当中,通常有一些习语存在对偶性,在前后意思上存在重复修辞,然而在英语中则基本少见。那么,在翻译这类习语时可利用省略法,我们只需要译出其中一个,避免让英国的读者产生误解。比如“铜墙铁壁”译为“wall of bronze”,而无需译为“wall of copper and iron”,“贪官污吏”就是“腐败官吏”之意,译为“corrupt officials”即可。
(六)转换形象法
在英汉习语中很多词汇及短语的形和义往往不同,但是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交际意义实则是一致或是相似的。为了不让译文逊色于原文之韵味,我们在翻译时可利用转换形象法来破除这些阻碍。在中国的语言文学中,形象化比喻诸多,然而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个比喻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则存在不同的喻体,这时就要遵循中英不同的文化特点,翻译时替换掉原文喻体,从而达到“形不似而神似”的翻译效果。比如a lion in the way 译为“拦路虎”、goose flesh 译为“鸡皮疙瘩”、like a duck to water 译为“如鱼得水”等等;此外,我们习惯用“雨后春笋”来比喻事物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在英语中习语为“like mushroom”译为“像蘑菇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参考文献:
[1]曹雪萍. 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英语习语翻译[J]. 陕西教育(高教),2019(7):20-21.
[2]安静. 从英语习语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6):71-72.
[3]陈丹华. 正确对待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中出现的文化差异[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4):95-95.
[4]余雅. 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0):120-121.
[5]王里会.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 魅力中国,2018(45):32.
作者简介:李晓霞(1974-),女 ,汉族,山西省万荣县,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文化差异;大学生;英语习语;汉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147-03
【本文著录格式】李晓霞.文化差异视角下大学生常用英语习语汉译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147-149.
课题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外语教育专项课题《高职院校外语教学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WYG-20005)。
前言
习语通俗来说包含有俗语、谚语以及俚语等,习语作为语言发展的产物,是由人们长期日积月累得来的,它是一种形式简单、内涵精辟的词语或是短句。因此,但凡语言历史悠久的国家,语言中都含有大量的习语。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教授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语言无法离开文化而存在,而所谓的文化就是社会遗留下来的习惯和信仰,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1]”由此可知,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因此,我们要了解语言,必须要先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悠久,其中都包含有丰富的习语,基于地理、历史、宗教、习俗等的不同差异,英汉习语也承载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如此,大学生要学好英语习语翻译,首先要了解英汉习语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文化。
一、英语习语的文化特征
(一)民族性
习语的形成与民族地理、历史、宗教、生活还有观念都有着必然的关系。在英美国家基督教信徒居多,于是他们的语言中会有大量的习语与《圣经》有关。比如Judas kiss,表意为“犹大之吻”而内涵为居心叵测,No coming to Heaven,with dry eyes译为“眼无泪水,难进天堂”。同时,英语习语还些来源于伊索寓言、希腊神话、历史典故、著名文学之中,比如meet one’s Waterloo表意“滑铁卢”而内涵为遭遇惨败,就是来源于滑铁卢战役的历史事件。
(二)通俗性
从古至今人们从生活中创造而来的习语成千上万,且大多颇有意趣。比如over head and ear 最早是水手之间的一句行内话,表意为水从头漫到脚,然而这个习语传开来之后用于另一种情形之中,变成over head and ear in love就成了“坠入情网”之意。又如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译为“双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这也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中总结得来的道理,具有传神达意之作用。
(三)和谐性
通常,习语读起来会朗朗上口、易懂易记,具有自然的和谐性,大部分英语习语一般会应用头韵或尾韵加强发音时音律的修辞美感,比如might and main(全力以赴)、wear and tear(磨损)等,还有些习语会以重叠词汇呈现出和谐性特点,如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safe and sound (安然无恙)等等。
二、英汉习语对比
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大的文化输出载体,而习语作为语言中的精髓与文化相互交融。随着历史的沉淀积累,大量丰富的习语被流传至今受到广泛应用。基于英汉习语代表着不同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和内涵,我们在此进行对比分析,希望能帮助大学生在日常英语学习中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解读。
(一)对应的英汉习语
对应指的习语在英语与汉语之间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在其意义和用法上基本一致,比如sour grapes 译为“酸葡萄”,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译为“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通过这些习语,我们可知英汉两国在某些层面的语言思维是统一的,这种情况下直译过来即可。
(二)部分对应的英汉习语
所谓部分对应就是英语和汉语之间在意义及用法上存在部分的共同性和不同性,比如a lion in the road 譯为“拦路虎”、lucky bird 译为“幸运儿”、spend money like water 译为“挥金如土”等。中西方人们在不同生存环境下,其生活阅历、逻辑思维都是无法完全统一的,因此在英汉习语中相同意义、形式以及用法的习语极少数,只能呈现出部分对应的模式,即为喻义相同而喻体不同[2]。
(三)非对应的英汉习语
在英汉两国的习语当中大量存在的还是惯用法不同的习语,也指非对应的英汉习语。通常这类习语不容易直译过来,英汉习语的差异主要还是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地理环境
中国的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因此在我们的汉语中会存在很多与劳作、农作物相关的习语,比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a man sows, so does he reap)、亡羊补牢(better late than never)等;而英国作为一个岛国最早以水上劳作居多,习语中就存在很多与水、鱼有关的词汇,比如all at sea是指船在海上失控漂流,而船上的人不知自己要去何处,从习语中翻译过来为“茫然不知”。
2.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宗教信仰上中英两国也是截然不同,中国早先就以信奉佛教、道教的人居多,因此在习语中会有借花献佛(present Buddha with borrowed flowers)、临时抱佛脚(make effort at the last moment)等;而英国人多以信奉基督教为主,他们的习语中多与《圣经》相关,比如doubting Thomas表示怀疑的托马斯,在《圣经》中讲到耶稣复活之后来到人们面前,十二门徒中的托马斯并未亲眼看见,于是他表示必须要看到耶稣手掌上的钉痕,否则不会相信耶稣已经复活[3]。此后人们就习惯用“doubting Thomas”来形式那些固执己见的人。 3.历史典故的差异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根深蒂固,汉语中的习语大部分以经典文化和寓言故事等为主要来源,不易受到外来语言的影响。比如画蛇添足(gild the lily)、守株待兔(wait for windfalls)等;而英国历史上长期受到外族侵袭,自身还对其他国家实行殖民统治,这些历史背景也在习语中留下了印记,比如for all the tea in China这句短语最早出现在十七世纪,鉴于那个时期中国的茶叶在西方售价高昂,因此这句习语短语也就被用在否定句式上,表示“无论多高的报酬也不……”
4.地方习俗的差异
中英两国在地方习俗上也存在很多的习语差异,尤为典型的体现在动物及颜色方面。比如,猫在中国文化中一直被誉为精灵动物,习语中的“小馋喵”往往具有亲昵可爱的褒义;而在西方文化里,猫这一物种是被魔化掉的,它是巫婆施展魔法的伙伴。英语习语“She is a cat ”不能将其直译为“她是一只猫”,在这里代表的是“心毒手辣之人”;还有颜色中的蓝色(blue)在英语中通常具备不同区别的含义,比如blue blood(贵族血统)、blue films(黄色电影)。
三、英语习语的汉译方法
在英语学习中翻译是最难的一部分,而习语在语言文化中的特殊性又使得英语习语的翻译难上加难。作为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要切实学好英语翻译课程就必须要在文化上下功夫,熟知并积累大量的中西文化知识,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磨练并提高自身的翻译水平,同时要学习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通过知识和技能的结合,让英语习语的翻译更为顺畅自如。下面笔者介绍几种常用的习语汉译方法:
(一)直译法
所谓直译就是在原文的内容和形式上直接翻译,同时保留了原文中的比喻形象、民族特点和语言风格。英汉民族固然不同,然而还是有少数对事物存在一致性看法的。此时,英汉互译则可应用直译的方法。当然这里的直译也并非就是字字相对的呆板翻译,而是指的按照字面意思来翻译,无需做过多的引申或注解,往往喻义自明。比如to go into the red译为“出现赤字”、a tooth for a tooth译为“以牙还牙”。
(二)还原法
在英汉习语中有少数是从他国引入而来,就如英语中会存在汉语翻译引入得来,反之汉语亦是如此,那么这样的习语在翻译时则能使之还原本身。比如,“蓝图”译为“blueprint”、“to pour oil on the flame”被还原为“火上浇油”。
(三)意译法
意译法的应用是在原文的思想内容与译文表达形式产生矛盾的情况下而使用的一种翻译方法。故此,意譯法是基于译语文化差异的局限性,译者翻译时不能保留住原本的字面意思和形象,所以要舍弃原文的表意和形象,使之译文与原文在内容和语言功能上尽量相似的手法[4]。比如,英文中的“as easy as pie”译为“易如反掌”、Each has its own merits译为“各有千秋”等等;在汉语中我们以“落花流水”比喻打得惨败,而翻译成英文则应是“to be shattered to pieces”。在钱歌川的《翻译的基本知识》一书中针对直译与意译有列举如下例子:Grey are the clouds in the sky and faded are the leaves on the ground.Bitter is the west wind as the wild geese fly from the north to the south.How is it that in the morning the white-frosted trees are dyed as red as a wine flushed face?It must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tears of those who are about to depart.其原文为《西厢记》中的名句“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塞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尽是离人泪。[5]”在此钱歌川认为将“西风”直译为“west wind”不妥,使其与前面出现的“ bitter”在西方地理文化上形成矛盾。“west wind”更如同我们的“拂面东风”,温暖而令人向往。《西厢记》里的“西风紧”则与英语中的“west wind”更为贴切,英语中通常以keen、biting、piercing等词汇用以形容“west wind”,与我们总说西北风是“寒冷、刺骨”的意思相近。著名的英国小说《块肉馀生述》中有这样一句话“How many winter days have l seen him,standing blue-nosed in the snow and east wind!”表译为“我在冬天见过他多少次,鼻青脸肿地站在风雪和东风中”,然而在我们看来东风与冰雪是完全无法关联的,就如英国人对 bitter与west wind无法形成联想是一个道理。因此,在这里我们最好采用意译法,如必须要保留其原文照字面翻译,则应添加注解。
(四)增译法
通常一些英语习语直译后尽管不会形成文化的矛盾冲突,然而也可能造成用语的失误,这时译者可直译其字面意思,再点出内在涵义,使之译文能够生动形象一些,从而呈现出原文的风格,此为一种形义并用且简单直接的变通方法。比如,我们的汉语言中有大量的概念化人名,但是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在译文时不妨尝试利用人名音译,然后加以注解。比如“班门弄斧”可译为“to show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的“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就是应用了增译法。在中国自古以来,鲁班就是能工巧匠的代名词,然而英国的读者并非会知道,这时我们加上注解“中国的鲁班是匠人的祖先”,那么原文中所要体现的文化信息就能完全呈现出来了。
(五)省略法
在我们的汉语言当中,通常有一些习语存在对偶性,在前后意思上存在重复修辞,然而在英语中则基本少见。那么,在翻译这类习语时可利用省略法,我们只需要译出其中一个,避免让英国的读者产生误解。比如“铜墙铁壁”译为“wall of bronze”,而无需译为“wall of copper and iron”,“贪官污吏”就是“腐败官吏”之意,译为“corrupt officials”即可。
(六)转换形象法
在英汉习语中很多词汇及短语的形和义往往不同,但是其中的文化内涵与交际意义实则是一致或是相似的。为了不让译文逊色于原文之韵味,我们在翻译时可利用转换形象法来破除这些阻碍。在中国的语言文学中,形象化比喻诸多,然而因为中西文化背景的差异,同一个比喻使用在不同的语境中则存在不同的喻体,这时就要遵循中英不同的文化特点,翻译时替换掉原文喻体,从而达到“形不似而神似”的翻译效果。比如a lion in the way 译为“拦路虎”、goose flesh 译为“鸡皮疙瘩”、like a duck to water 译为“如鱼得水”等等;此外,我们习惯用“雨后春笋”来比喻事物的发展速度很快,而在英语中习语为“like mushroom”译为“像蘑菇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处。
参考文献:
[1]曹雪萍. 基于英汉文化差异的英语习语翻译[J]. 陕西教育(高教),2019(7):20-21.
[2]安静. 从英语习语翻译中看中西文化差异[J]. 教育教学论坛,2016(36):71-72.
[3]陈丹华. 正确对待大学英语习语教学中出现的文化差异[J]. 课程教育研究,2013(14):95-95.
[4]余雅. 文化差异视角下英语习语翻译的归化与异化[J]. 教育教学论坛,2018(40):120-121.
[5]王里会. 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看英语习语的翻译[J]. 魅力中国,2018(45):32.
作者简介:李晓霞(1974-),女 ,汉族,山西省万荣县,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