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ker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2年2月,赵梓森出生在上海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百货公司的售货员,母亲靠做缝纫活儿、销售小商品贴补家用。赵梓森的父母虽然没读过书,但深刻感受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在艰苦的岁月中,仍然供养8个孩子都上了大学。
  赵梓森是个早产儿。童年时他个子很小,稍有风吹雨淋就会生病,两次伤寒甚至差点夺去他的生命。这让赵梓森早早就意识到:一定要有一副好身板儿。在学校里,他爱上了美术、雕刻、集邮,还喜欢做模型飞机、打乒乓球……更多的时间,他泡在足球场上,身体越来越结实。
  儿时家里买不起玩具,赵梓森就想方设法自己制作。他带弟弟一起组装矿石收音机。买不起半导体,就把矿石敲碎后用火加热使铜氧化,自制氧化铜检波器,然后钉上弹簧指针,装上耳机。
  赵梓森的数理化成绩非常优秀,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的成绩却常常距离及格线很远。所以各科成绩一综合,总排名就跌到了倒数几名。中考时,赵梓森勉强考上了高中。
  1949年,赵梓森高中毕业,该考大学了。
  中学时成绩并不突出,所以他不敢报考学费低但考取难度较高的公立大学理工科。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他最终报考了浙江大学农学院。但苦苦坚持了一年,赵梓森得出一个结论—“自己根本不是念农学的料”。
  他下定决心,重新高考。
  尽管家中经济拮据,开明的母亲还是支持了他的选择。
  第二年,赵梓森考上了复旦大学,“报的是物理系,结果因为成绩没达标,被录取到了中文系”。
  这一次,赵梓森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他放弃复旦大学,辗转来到私立的上海大同大学电机系学习。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大同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赵梓森如愿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电子通信学科,“由于专业都是自己喜爱的,所以门门功课都是优秀”。
  大学毕业后,赵梓森被分配到武汉电信学校做了一名中专教师。走上讲台,赵梓森才发现自己大学时书并没有读好:“当时课程改制,大学只读了3年,许多重要课程被压缩了,开始教书后才发现,学生用的苏联教材我都不懂。”
  于是,课余时间赵梓森就在家自学,从大一的课程开始,重学微积分、概率论、外语,一直到把研究生课程都学完。
  为了看懂国外的杂志、与外国人讨论交流,赵梓森每天新背20个单词,再把前一天背过的单词重背一遍,上午、下午各背一次。3个月下来,他背完了一本简明英语词典。几年后,赵梓森对自己充满信心。
  领导见他喜欢科研,便把学校的3个实验室交给他负责。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的他如鱼得水。指导学生做实验之余,他就做自己感兴趣的实验,还常常思考:这个实验结果为什么是这样?如果用别的方法能不能做?“这样我的知识水平很快就提高了。”赵梓森说。
  中学时代就锻炼出了很强的动手能力,毕业后坚持学习,又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两翼”并举,很快,赵梓森就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1969年,国家邮电部将立项研究多年却长期鲜有突破的“大气激光通信项目”转给武汉邮电学院(原武汉电信学校)。
  项目紧急,实验所需的重要设备平行光管却要一年以后才能到货,这种情况下,赵梓森从小练就的“土法”派上了用场—他利用太阳光做平行光源,代替平行光管进行校正,仅用了两天项目就有所突破。
  一年多工夫,项目组实现了大气传输通信距离从8米到10公里的飞跃。大家欣喜万分,赵梓森却很冷静:大气传输光通信技术受天气影响大,一旦碰上雨、雪、雾等天气,就无法正常通信。“总不能一下雨下雪老百姓就不打电话吧!”赵梓森意识到,大气传输光通信是条死胡同,必须寻求新的方法。
  1972年底,赵梓森从一本国外的杂志上看到美国正在研究“光纤通信”—利用玻璃丝来通信。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会引起一场通信技术的革命。
  今天人们习以为常的光纤通信,当时在很多专家看来都是“天方夜谭”。但认准的事赵梓森一定要干。在单位厕所旁的盥洗室里,他们搭建了一个简易实验室,利用一台破旧的机床、几个电炉、几只烧瓶,开始了研制工作。
  功夫不負有心人。历经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挫折,1976年3月,赵梓森的团队拉出一根7米长的玻璃细丝,这是中国的第一根石英光纤。1979年,中国第一根具有实用价值的低损耗光纤面世。3年后,中国老百姓真正开始利用光纤通话。2018年,武汉邮科院研发的光纤,只用一根便可实现67.5亿对人同时通话,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光通信技术强国,市场份额占到全世界一半以上。
  (摘自《中国青年报》2019年11月25日,杨贺勤荐)
其他文献
在古代,城池对一个国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很多战争都围绕着对城池的争夺而展开。从一些影视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城池攻防战十分残酷:攻城方一边架起梯子向城墙上攀爬,一边用攻城锤撞击城门;守城士兵用火烧、用石头和木头砸、用热油浇、用弓箭射,采用各种方法御敌,就是不推倒那摇摇欲坠的攻城梯。这样的场景经常让我着急得不得了:为什么那些久经战事的古代士兵不直接推倒梯子呢?  其实,并不是士兵不想推倒梯子,而
期刊
“储蓄”一词最早见于《尉缭子?治本》:“民无二事,则有储蓄。”据推断,《尉缭子》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不过,“民无二事,则有储蓄”中的“储蓄”并非指储蓄金钱,而是指积存各种谷物。  中國古代储蓄金钱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用扑满。扑满是用泥烧制的储钱罐,这种钱罐只有入孔,没有出口,其作用是积少成多,零存整取;另一种是窖藏——把金钱放入坛罐内,封好后埋入地下或者其他隐秘之处。  至于专门办理储蓄业务的
期刊
在数码相机、智能手机和各种后期制作软件普及的现代,影像的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假照片层出不穷。如果你不想被愚弄,就要拥有识别图像真假的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分辨出照片的真假呢?  用好物理知识  只要作假,总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其中一个最容易突破的点是看照片中的光线、阴影和反射是否正确,这些在照片中是最难作假的。  就拿图1这张照片来说:两个人站在一栋建筑外交谈,建筑上的玻璃大门反射出了他们和
期刊
陈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2大影星”中唯一一位以反派成名的演员,他用精湛的演技塑造了黄世仁、南霸天等让观众过目难忘的反派角色。晚年他成为一名出色的喜剧演员,和儿子陈佩斯一起开启了一个喜剧时代,还成功转型为国内最早的独立制片人。  “1945年,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筹拍大型歌剧《白毛女》,陈强瞄准了杨白劳这个角色。因为之前在舞台上演过很多老头,他对杨白劳这种忠厚善良的农民形象驾轻就熟,很早就在心里盘算着要
期刊
汉语博大精深,有许多看似平常的词语其实都不简单,细究起来有其深厚的文化渊源。譬如卖关子——“关子”为何物,为啥能卖呢?  “关子”有多种含义。  一是指通关节、说人情的人。《新唐书》里有:“有所求请,先赂关子,后达于逢吉,无不得所欲。”  二是指南宋的一种纸币,是绍兴元年(1131年)婺州出于籌措军费的目的印造的。商人以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的榷货务兑换铜钱或者盐引、茶引等(类似于现在
期刊
辽宁沈阳的姜树伟退休后不甘于过悠闲日子,小时候就有航天梦的他,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把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历经14个月,他造出了一架“歼15”战斗机模型,“真正为梦想奋不顾身地去搏了一次”。  姜树伟退休前做园林绿化工作,爱好根雕、石雕,动手能力很强。一次,在参观了沈飞博览园后,他萌生了造“歼15”战斗机模型的想法。他从钢材市场买来镀锌板,按比例切割出了飞机机身板、机翼板、机尾板等。從事家装的弟弟被姜树
期刊
所谓方便食品,就是事先加工好的食物成品或半成品。这种食品存放容易,携带方便,烹制简单,吃起来快捷,像面包、麻花、油条、藕粉、方便面、罐头、速冻水饺、速溶奶粉等,都是方便食品这个大家族中的一员。  古代也有方便食品。较早的方便食品是流行于南北朝时期的餢鍮。其做法是发一大盆面,堆在案板上搓,搓出来一个庞大的圆环,然后下油锅炸,炸到两面焦黄后捞出来控油。挂到墙上,远远望去跟大车轮子似的。  宋朝有一种方
期刊
湖北武漢举办的“地球的花房”濒危植物油画展,画作全部出自66岁的郭秀芳之手。走进展厅,红花文殊兰、蕊木、凌霄、含笑等不少珍贵品种的绘画作品映入眼帘,仿佛走进了一个稀有植物博物馆。  郭秀芳是一位植物爱好者。退休后,她花了10余年时间自学植物学和绘画。她了解到中国现有野生植物物种中约有6000种处于濒危状况,有相当大一部分种质资源(包括古老的地方品种、野生近缘植物等)在野外已经不存在,所以她想用画笔
期刊
纪念币五花八门,你能想象,巧克力、比萨、薯片等等都曾出现在纪念币上吗?  盛产巧克力原料的非洲国家加纳于2008年发行了纪念瑞士三角巧克力诞生100周年以及巧克力技师特奥多尔?托布勒的银币。该银币设计为正方形,采用了彩色制造工艺,居中的部分是用经典模式分割的巧克力块,还有满嘴巧克力的特奥多尔?托布勒的卡通形象。  随着技术的进步,2014年,库克群岛推出了长方形巧克力块样式的仿真型银币。银币外观模
期刊
伊瓜蘇瀑布位于巴西和阿根廷的界河伊瓜苏河下游,距伊瓜苏河与巴拉那河汇流点约23千米,上游水流量巨大。由于地势的巨大落差,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宏大的峡谷瀑布群。在当地语言中,“伊瓜苏”就是“巨大的水”的意思。伊瓜苏瀑布宽约4000米,突兀的岩石和茂密的树木将它分割成270多股大大小小的瀑布和急流,落差达60~82米。在一些地方,还有两层叠加的瀑布。  伊瓜苏瀑布气势磅礴,水声阵阵不绝于耳。浪花飞溅而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