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雀叫了一整天”是时间的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骨子里的慢。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是锥心的慢。
木心的《从前慢》,是一种随意精致的慢,是慢到人心疼的慢,是要带你穿越到过去的那种慢。
是的,曾经的乡村,每一棵草似乎都能牵扯出细细的阳光,阳光织成的大被软软地铺在小路上。村里的青年和姑娘、大爷和大妈、爷爷和奶奶们全都走在绵软的小路上,那里通往集镇。或提了鸡蛋,或赶了猪崽儿,或空了手去,不买,也不卖,纯粹闲逛。他们如一尾鱼,游进一条人头攒动的拥挤小河沟,瞬间淹没于流水之中。
那时村里人多,庄稼少,一到农闲就没事干,除了赶集,几乎没其他娱乐。集镇不长,两排青瓦房夹成一条巷子就成市。从一头挤到另一头,用不了十分钟,但赶集人却能赶出精彩来。小伙子看上了哪位姑娘,就会围着姑娘打转。两个婆婆聚在一起,就只谈儿媳妇。几个老爷们拼在一堆,就开对方玩笑。更多人是瞎聊。时间多得很,聊着聊着扯远了,过会儿又有人再拉回来。
赶集人不看时间,他们看太阳。太阳不落西,他们不回家。回家干啥?一家人干瞪眼。上街窜下街,拉人喝杯茶算是奢侈的。说干话,说得白沫子翻天仍不休,就是没人说离开。那年月,大伙儿有大把时间供挥霍。
从前慢,从前很慢。没电话,拍电报又贵。不赶急,就写信。写信好,写信后就剩下等待,只要有等待就有盼头。走几里地去投递,邮车也慢,慢如蜗牛,你无法催,因为不知找谁催。信投出去了,什么时候到达,什么时候回信,那由不得你,唯一只有等,耐心等。“等”这个字,在那时使用频率最高。
写信算雅事,写信代表有文化。有文化,就可骄傲地代人写信。代人写信也是一件趣事,口述人早早把要说的话打好腹稿,端坐人前,一句一句说与代写信人听,仿佛代写人就是他的父母、亲戚、朋友、儿女等。代写信人正襟危坐,把自己当成蒲松龄,专门来收听故事的,来收听人倾诉的,来传达小伙與姑娘爱情的,听着听着,写信人都进故事了,窥秘密了,思绪走远了,等人一停顿,便一气呵成,把代信人的意思全部诉诸笔端。
我也曾在一盏15瓦昏黄灯泡下,一张张铺开过信纸,一次次旋开过笔筒,一点点蘸上过蓝黑墨水,一个字一个字地给远方写信,也写过没有收件人地址的信。那些信有长有短,就如日子一样,没个准。也有写坏了的,涂改得面目全非的,也有撕了重来的。真好,信可以撕了重来,而有些事却不能。陈慧琳歌里“烧掉日记重新来过”的滋味,我也曾深陷其中过。
岁月一慢,行走也慢。在乡村,人多,路也多,路还窄,走不了车,也没车可走。出入皆步行,步行好,空气好,熟人多,遇上了,摆摆龙门阵,或坐下来下盘棋。山中一日,世上千年。那感觉,任谁都能体味到。去一趟县城不易,得步行十多里,去镇上赶班车,步行时如果运气好,能在路上遇到拖拉机搭一程。或遇火三轮,拉货的那种,搭个人没问题,只要搭上这种车就算洋盘了。赶班车人也多,挤呀挤,买票挤,上车挤,抢座挤,站位如插笋,人挨人,没缝隙,若死去的沙丁鱼,不呼吸,在山路摇晃三个小时方能到县城。闲逛两小时,买完所需,得赶紧去买返程票,然后又挤座。回到乡下全身绝对散架,一觉睡到自然醒。那日子充实得比筑水库的堤岸都紧。
那时,清风慢,落叶慢,溪流慢,路途慢,光影慢,梦里慢,思绪慢,岁月慢,连回忆都慢。
那时,夜里慢,月色慢,流星慢,日光慢,午后慢,炊烟慢,生活慢,慵懒慢,连欢笑都慢。
这世上有许多东西,逝去了,回头才发现其珍贵。
比如说梵高的《向日葵》,比如说木心的《从前慢》,比如说以前的那些如阳光一样缓慢走动的所有日子。
(选自《上观新闻》)
【赏析】
不要被世俗的生活迷乱双眼,好好把握住内心深处的感动,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着急大步奔跑,也许奔跑很酷,但静下心来,放缓脚步,感受一下虫鸣鸟啼、炊烟袅袅、落日光影的慢生活,你会发现另外一种美好。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是骨子里的慢。
“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是锥心的慢。
木心的《从前慢》,是一种随意精致的慢,是慢到人心疼的慢,是要带你穿越到过去的那种慢。
是的,曾经的乡村,每一棵草似乎都能牵扯出细细的阳光,阳光织成的大被软软地铺在小路上。村里的青年和姑娘、大爷和大妈、爷爷和奶奶们全都走在绵软的小路上,那里通往集镇。或提了鸡蛋,或赶了猪崽儿,或空了手去,不买,也不卖,纯粹闲逛。他们如一尾鱼,游进一条人头攒动的拥挤小河沟,瞬间淹没于流水之中。
那时村里人多,庄稼少,一到农闲就没事干,除了赶集,几乎没其他娱乐。集镇不长,两排青瓦房夹成一条巷子就成市。从一头挤到另一头,用不了十分钟,但赶集人却能赶出精彩来。小伙子看上了哪位姑娘,就会围着姑娘打转。两个婆婆聚在一起,就只谈儿媳妇。几个老爷们拼在一堆,就开对方玩笑。更多人是瞎聊。时间多得很,聊着聊着扯远了,过会儿又有人再拉回来。
赶集人不看时间,他们看太阳。太阳不落西,他们不回家。回家干啥?一家人干瞪眼。上街窜下街,拉人喝杯茶算是奢侈的。说干话,说得白沫子翻天仍不休,就是没人说离开。那年月,大伙儿有大把时间供挥霍。
从前慢,从前很慢。没电话,拍电报又贵。不赶急,就写信。写信好,写信后就剩下等待,只要有等待就有盼头。走几里地去投递,邮车也慢,慢如蜗牛,你无法催,因为不知找谁催。信投出去了,什么时候到达,什么时候回信,那由不得你,唯一只有等,耐心等。“等”这个字,在那时使用频率最高。
写信算雅事,写信代表有文化。有文化,就可骄傲地代人写信。代人写信也是一件趣事,口述人早早把要说的话打好腹稿,端坐人前,一句一句说与代写信人听,仿佛代写人就是他的父母、亲戚、朋友、儿女等。代写信人正襟危坐,把自己当成蒲松龄,专门来收听故事的,来收听人倾诉的,来传达小伙與姑娘爱情的,听着听着,写信人都进故事了,窥秘密了,思绪走远了,等人一停顿,便一气呵成,把代信人的意思全部诉诸笔端。
我也曾在一盏15瓦昏黄灯泡下,一张张铺开过信纸,一次次旋开过笔筒,一点点蘸上过蓝黑墨水,一个字一个字地给远方写信,也写过没有收件人地址的信。那些信有长有短,就如日子一样,没个准。也有写坏了的,涂改得面目全非的,也有撕了重来的。真好,信可以撕了重来,而有些事却不能。陈慧琳歌里“烧掉日记重新来过”的滋味,我也曾深陷其中过。
岁月一慢,行走也慢。在乡村,人多,路也多,路还窄,走不了车,也没车可走。出入皆步行,步行好,空气好,熟人多,遇上了,摆摆龙门阵,或坐下来下盘棋。山中一日,世上千年。那感觉,任谁都能体味到。去一趟县城不易,得步行十多里,去镇上赶班车,步行时如果运气好,能在路上遇到拖拉机搭一程。或遇火三轮,拉货的那种,搭个人没问题,只要搭上这种车就算洋盘了。赶班车人也多,挤呀挤,买票挤,上车挤,抢座挤,站位如插笋,人挨人,没缝隙,若死去的沙丁鱼,不呼吸,在山路摇晃三个小时方能到县城。闲逛两小时,买完所需,得赶紧去买返程票,然后又挤座。回到乡下全身绝对散架,一觉睡到自然醒。那日子充实得比筑水库的堤岸都紧。
那时,清风慢,落叶慢,溪流慢,路途慢,光影慢,梦里慢,思绪慢,岁月慢,连回忆都慢。
那时,夜里慢,月色慢,流星慢,日光慢,午后慢,炊烟慢,生活慢,慵懒慢,连欢笑都慢。
这世上有许多东西,逝去了,回头才发现其珍贵。
比如说梵高的《向日葵》,比如说木心的《从前慢》,比如说以前的那些如阳光一样缓慢走动的所有日子。
(选自《上观新闻》)
【赏析】
不要被世俗的生活迷乱双眼,好好把握住内心深处的感动,珍惜身边的一切。不要着急大步奔跑,也许奔跑很酷,但静下心来,放缓脚步,感受一下虫鸣鸟啼、炊烟袅袅、落日光影的慢生活,你会发现另外一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