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是高中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数学学习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成绩。基于新时代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要求,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构建知识网络。对此,本文便从这几方面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空间想象;建模;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79-02
在新时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同时由于数学知识不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借助相关数学模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核心素养还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此,笔者根据经验,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策略探讨,以供参考。
1 适当利用信息科技,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实际上是学习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一个过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相关关系的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新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对数学抽象能力的掌握放在第一位,所谓数学抽象就是在相关数量及图形关系中得到相关概念,这需要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信息科技进行教学。
如在教授《立体几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相应的几何图形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随后让学生根据展示的图形的位置关系,讲述图形之间的垂直、平行等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归纳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点,学生根据自身对相关概念的理解,通过身边事例得出数学规律,巩固自身的数学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相应的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相应的解释[3]。数学抽象思想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步骤,抽象思维可以用来反应数学的本质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多层次、全方面的知识系统。
2 实行课堂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建模能力
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同时,教师还需意识到,对一些抽象知识,仅靠空间想象与科技是远远不够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利用数学模型讲述相关例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利用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通过构建合理模型解决问题。
如教师在讲述《圆锥曲线》相关内容时,由于这一内容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讲述,适当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建立相关的解题模型。教师可以通过尺规作图在黑板上画出相关图形,标注重要的条件,使学生发现隐藏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设置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合理的数学模型,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模型问题,逐渐尝试验证数学模型,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达到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3 适当进行分层教学,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这个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着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概括知识点。同时可以利用演绎推理,将相关结论的完成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如教师在讲述《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经常使用的有关三角函数的公式等,让学生思考相应角度与相应边的关系。随后教师讲述一般的三角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基础情况,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不断巩固学生基础。随后教师再由一般公式向特殊公式引导学生,利用演绎的方法,讲述二倍角、半角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问题,锻炼学生对相关三角函数的应用能力。教师还要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理解记忆,通过相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 理论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只有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才能算是掌握了知识。所以,高中数学教学还需要结合高考例题,使学生逐渐熟悉相应的高考题型,从而帮助临界生突破瓶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如在讲述等差数列的内容时,以全国一卷第九题为例: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an,分别是多少?由于S4=0 S4=4a1+6d=0,a5=a1+4d=5可以得出d=2,a1=-3,那么an=2n-5。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间很重要,对单选题,只要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他的可以不看,同时在考场上也应适当采用排除法。
如全国一卷第十一题:关于函数有下述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由题意可知,②不对,①对,所以直接排除其他选项,选择C。结合高考题型讲述做题技巧,综合相关知识帮助高中生突破瓶颈,学会相应的解题技巧,从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首先应利用信息技术讲述相应的教学内容,利用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解决抽象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创设情景,结合实际创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后教师还需适当结合高考例题,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不断内化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玉慈.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逻辑推理及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牛伟强.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3]安麗萍.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空间想象;建模;逻辑推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19)34-0179-02
在新时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改变教学策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同时由于数学知识不易理解,所以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可以借助相关数学模型进行讲解,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核心素养还要求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对此,笔者根据经验,进行以下几方面的策略探讨,以供参考。
1 适当利用信息科技,增强空间想象能力
数学实际上是学习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的一个过程,只有不断提高学生对相关关系的理解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2]。新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把培养学生对数学抽象能力的掌握放在第一位,所谓数学抽象就是在相关数量及图形关系中得到相关概念,这需要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为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教师可以适当利用信息科技进行教学。
如在教授《立体几何》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将相应的几何图形直观的展现给学生,随后让学生根据展示的图形的位置关系,讲述图形之间的垂直、平行等关系。同时教师可以归纳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点,学生根据自身对相关概念的理解,通过身边事例得出数学规律,巩固自身的数学知识。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对相应的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以相应的解释[3]。数学抽象思想是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步骤,抽象思维可以用来反应数学的本质特点,帮助学生形成多层次、全方面的知识系统。
2 实行课堂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建模能力
增强学生空间想象能力、锻炼学生抽象思维的同时,教师还需意识到,对一些抽象知识,仅靠空间想象与科技是远远不够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利用数学模型讲述相关例题。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利用模型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最终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通过构建合理模型解决问题。
如教师在讲述《圆锥曲线》相关内容时,由于这一内容不易理解,教师可以建立相关模型进行讲述,适当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建立相关的解题模型。教师可以通过尺规作图在黑板上画出相关图形,标注重要的条件,使学生发现隐藏条件。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积极与学生进行互动,设置相关的问题,供学生思考解题思路,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合理的数学模型,以此提高学生对数学模型的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模型问题,逐渐尝试验证数学模型,不断改进和完善模型,提高学生的建模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达到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要求。
3 适当进行分层教学,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学科核心素养是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习而逐步形成的这个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就需要教师着手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运用类比、推理、归纳、概括知识点。同时可以利用演绎推理,将相关结论的完成进行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从根本上增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进而增强数学应用能力。
如教师在讲述《三角函数》相关内容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如经常使用的有关三角函数的公式等,让学生思考相应角度与相应边的关系。随后教师讲述一般的三角余弦函数与正弦函数,通过提问掌握学生基础情况,将基础知识进行分类整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不断巩固学生基础。随后教师再由一般公式向特殊公式引导学生,利用演绎的方法,讲述二倍角、半角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置相关问题,锻炼学生对相关三角函数的应用能力。教师还要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理解记忆,通过相关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4 理论实践相结合,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知识只有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才能算是掌握了知识。所以,高中数学教学还需要结合高考例题,使学生逐渐熟悉相应的高考题型,从而帮助临界生突破瓶颈,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如在讲述等差数列的内容时,以全国一卷第九题为例: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an,分别是多少?由于S4=0 S4=4a1+6d=0,a5=a1+4d=5可以得出d=2,a1=-3,那么an=2n-5。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间很重要,对单选题,只要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他的可以不看,同时在考场上也应适当采用排除法。
如全国一卷第十一题:关于函数有下述四个结论,正确的有:
由题意可知,②不对,①对,所以直接排除其他选项,选择C。结合高考题型讲述做题技巧,综合相关知识帮助高中生突破瓶颈,学会相应的解题技巧,从而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教师首先应利用信息技术讲述相应的教学内容,利用数量关系与图形关系解决抽象问题,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创设情景,结合实际创建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建模能力;同时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教师还应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最后教师还需适当结合高考例题,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不断内化知识,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林玉慈.高中数学课程中的逻辑推理及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牛伟强.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9.
[3]安麗萍.高中生数学抽象素养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