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估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国耐药结核病患者使用BDQ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9月某院接受含BDQ治疗方案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10例(14.5%)为XDR-TB;63例(91.3%)完成24周含BDQ治疗,2例在治疗期间分别死于心脏骤停、呼吸衰竭,3例退组,1例失访.39例(56.5%)患者报告了108次不良事件,大部分不
【机 构】
: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结核病诊疗中心,湖南长沙410007;郴州市二医院结核科,湖南郴州423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含贝达喹啉(BDQ)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MDR-TB)/广泛耐药结核病(XDR-T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国耐药结核病患者使用BDQ提供临床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2018年3月-2019年9月某院接受含BDQ治疗方案的结核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治疗期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共纳入69例患者,其中10例(14.5%)为XDR-TB;63例(91.3%)完成24周含BDQ治疗,2例在治疗期间分别死于心脏骤停、呼吸衰竭,3例退组,1例失访.39例(56.5%)患者报告了108次不良事件,大部分不良事件被归为1级或2级(75次,69.4%),最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为QT间期延长.治疗基线痰培养阳性29例(46.0%),第8、12、24周痰培养阴转率分别为93.1%(27例)、100.0%(29例)、93.1%(27例),2例患者痰培养于24周时复阳;痰培养阴转中位时间为24 d(四分位间距:14~61 d).52例合并肺部空洞患者中,48例(92.3%)完成24周含BDQ治疗,12、24周空洞闭合率分别为37.5%、64.6%.结论 与传统治疗方案相比,24周含BDQ的治疗方案可以提高MDR/XDR-TB患者痰培养阴转率和空洞闭合率,但需重视QT间期的监测管理.
其他文献
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名第一,肿瘤发生转移往往预示患者预后不良.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淋巴转移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淋巴管生成是促进肿瘤淋巴转移的重要环节.本文综述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探讨肿瘤微环境与淋巴管内皮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并总结了目前关于非编码RNA对于肿瘤相关淋巴管生成调控机制的研究及进展,以期为NSCLC相关淋巴管生成的研究与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85%.接受手术的NSCLC患者的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从Ia1期的92%到IIIb期的26%,持续下降的生存期使其临床上有强烈的精准辅助治疗需求,以根除分子残留病灶(molecular residual disease,MRD).目前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作为提示MRD的分子指标逐渐从实验室走向临
目的 探讨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评估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CRAB血流感染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以2013年1月-2020年8月某院确诊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性分为耐药组(CRAB组)与敏感组(CSAB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的不同将CRAB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在确诊后48 h内的PCT、CRP水平,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其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陪护人员自身的接触行为.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7月对2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DRO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直接观察.由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使用自行设计的观察量表记录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其自身的接触情况和频次.结果 陪护人员最常接触的为患者(89.82%),其次为近患者区(88.94%).陪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包括床栏(80.09%)和床面(68.58%).陪护人员自我接触时触摸口罩和躯干的比率分别为46.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