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多媒体技术的普遍使用必将给教育、教学方式带来重大变革。本文主要论述的是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实验效果,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探究。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影响并促进着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变革。在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呢?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中,便会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来自地球的力”一课时,通常是这样引入的:老师手里拿一个物体,然后松手,物体会落到地面。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物体下落呢?这种情境太过平淡,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采用的方法就很多。比如,教师可采集一些视频片断:体育比赛中,正从高台跳下的跳水运动员;篮球比赛中,从篮筐中下落的篮球等。这些都是受重力作用现象比较典型的素材。用大屏幕放出来,学生的注意力就马上集中起来。这时教师可以恰到好处的问: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
又如,在学习 “家庭电路”一课时,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美丽的夜景和各种家用电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这种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不受地域和其它条件的限制,短时、高效而又明确的把很多丰富、典型的事例生动的呈现出来。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实际生活的场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其实并不深奥,只要善于发现,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常见的难点主要表现在问题抽象、物理过程复杂。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完美的进行,或者由于实验效果较差,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若能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教学课件引入课堂进行辅助、模拟,就能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微观为宏观,使复杂的物理过程条理化、清晰化、动态化,便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大气压强"这节课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一般来说,学习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两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感受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让拉两个半球的马从2匹增加到4匹、8匹,最后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音乐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分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可见,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教师可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便能从实验中找出物理规律。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抽象问题形象化,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在中学物理中,经常需要讲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由于时间、空间或条件的限制,单靠语言、文字、教具等传统媒体都难以实现,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例如:在研究电流的形成时,对自由电子的移动情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只能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说明导体中有电流。利用多媒体模拟此过程,制作电子定向移动的课件,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导电的实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过去“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的物理概念或复杂的物理过程,通过声音、图形、动画等多媒体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使他们通过形象的思维,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 使课堂容量最大化,课堂教学最优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学习,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如何在一节课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物理知识,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即使老师一刻不停地讲到最后一分钟,信息的容量也相当有限;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出现疲劳,效率也不高。在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后,一改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呆板方式,通过清晰的文本、生动的声音、鲜明的图像、精美的动画视频等媒体的展示,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归纳和总结;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时应注意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而忽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优点,只有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整体优化效果。
其次,要注意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不能盲目用多媒体技术去替代物理实验,因为实验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不能用课件代替老师和黑板,因为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使用时要“巧用”。所以,物理教师要想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除了精通教材,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和演示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有效地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推动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完善和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费世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安徽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我们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影响并促进着我们中小学教育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变革。在物理教学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物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物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呢?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更大程度地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课堂变得绚丽多彩,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中,便会精神饱满,思维活跃,最大程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唤起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在学习“来自地球的力”一课时,通常是这样引入的:老师手里拿一个物体,然后松手,物体会落到地面。接着教师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使物体下落呢?这种情境太过平淡,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采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采用的方法就很多。比如,教师可采集一些视频片断:体育比赛中,正从高台跳下的跳水运动员;篮球比赛中,从篮筐中下落的篮球等。这些都是受重力作用现象比较典型的素材。用大屏幕放出来,学生的注意力就马上集中起来。这时教师可以恰到好处的问:这些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给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
又如,在学习 “家庭电路”一课时,通过一系列的图片展示美丽的夜景和各种家用电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物理与生活是那么的贴近。这种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设情境的方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非常普遍。它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不受地域和其它条件的限制,短时、高效而又明确的把很多丰富、典型的事例生动的呈现出来。此外,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实际生活的场景,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其实并不深奥,只要善于发现,物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提高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教育理念。
二、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在物理教学中,常见的难点主要表现在问题抽象、物理过程复杂。由于受实际条件的限制,很多实验都无法完美的进行,或者由于实验效果较差,给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若能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把教学课件引入课堂进行辅助、模拟,就能化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变微观为宏观,使复杂的物理过程条理化、清晰化、动态化,便于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例如,"大气压强"这节课是初中物理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一般来说,学习马德堡半球实验时,把两个马德堡半球合在一起,抽掉里面的空气后叫两个学生拉一下,拉不开,就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但是,究竟大气压强有多大?学生感受不深。采用多媒体,可以在课堂里模拟300多年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让拉两个半球的马从2匹增加到4匹、8匹,最后到16匹,再配以紧张而有节奏的音乐伴奏,直到"啪"的一声,把两个半球拉开,声像并茂,把学生带入了现场实验情景,所有学生都十分投入。采用多媒体对马德堡半球进行分析讲解,强化了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可见,有了多媒体技术的参与,教师可在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便能从实验中找出物理规律。
三、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有利于抽象问题形象化,加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丰富多彩有趣生动的物理实验,让学生分析归纳物理概念及规律。在中学物理中,经常需要讲一些抽象的物理概念,由于时间、空间或条件的限制,单靠语言、文字、教具等传统媒体都难以实现,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类问题。
例如:在研究电流的形成时,对自由电子的移动情况,比较抽象,学生很难理解,只能观察到小灯泡发光,说明导体中有电流。利用多媒体模拟此过程,制作电子定向移动的课件,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导电的实质,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过去“千言万语”也不一定能叙述清楚的物理概念或复杂的物理过程,通过声音、图形、动画等多媒体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使他们通过形象的思维,逐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优化了课堂教学。
四、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 使课堂容量最大化,课堂教学最优化。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学习,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如何在一节课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物理知识,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单纯依靠老师的一张嘴,即使老师一刻不停地讲到最后一分钟,信息的容量也相当有限;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会出现疲劳,效率也不高。在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后,一改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呆板方式,通过清晰的文本、生动的声音、鲜明的图像、精美的动画视频等媒体的展示,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动脑、动手、动口、归纳和总结;又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大大增加课堂的容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能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首先,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管用什么方法,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各种能力和培养良好习惯。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时应注意课堂上要不要使用,何时使用,备课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来选择,并反复推敲,确实有利于教学,才可应用,不能一味地追求整堂课用录像、课件等手段机械地教学,而忽略了传统教学中教师"言传身教"的教学优点,只有它们之间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才能使课堂教学取得整体优化效果。
其次,要注意多媒体的不可替代性。物理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学中不能盲目用多媒体技术去替代物理实验,因为实验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不能用课件代替老师和黑板,因为它毕竟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要注意它的使用范围和局限性,使用时要“巧用”。所以,物理教师要想使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除了精通教材,熟练掌握课件的制作和演示之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设计好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总之,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物理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更深刻,有效地促进了实验教学的改革,推动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发展,完善和优化了物理课堂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促进了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扈中平,《现代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费世平,《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基础》,安徽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