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0144-01
很多同学对学习历史有这样的体会:历史看看容易懂,记记容易忘,考考分数低。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都觉得历史知识记不住?许多老师都会告诉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有效地理解历史知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把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是理解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面就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的思路作一阐述。
1从历史知识的一般结构把教材内容问题化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握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都是从历史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结果、影响、性质等方面去归纳,这是微观上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在学习教材内容时,首先应围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上述方面进行问题化处理。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可以把教材内容设计成下列问题:鸦片战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战争的进程、结果如何(标志性时间、事件)?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性质?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对"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2以"论从史出"的思维把教材重要结论观点问题化
历史知识具有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特点。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写上具有史料与史论相统一的特点,前者是后者的感性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理性升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最基本思维方式。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结论和观点都是以史实为基础得出的,由此我们要学会对教材重要观点和结论从史实角度加以论证,知其所以然。这样,通过对结论的论证,既加深了对结论的理解,也有助于对重要史实的记忆。如,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课前提示"中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三个基本结论,我们可以用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三个结论,这样本课的主要内容就转化成了三个论证性问题。又如,为什么说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等等。这样的问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培养学科思维。
3运用比较思维,对重要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性问题化
比较思维是历史学习中一种思维层次较高的学习思维。对重要历史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特性,是揭示历史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思维对重要历史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历史的比较思维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①全面性比较:即对所比较的历史对象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比较。如,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比较内容可包括:背景、过程、组织、领导、纲领、方式、目标、结果、影响等) 。②某一方面比较:如,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在斗争目标上有什么异同?③共性的比较: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哪些共同之处? ④特性的比较: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斗争目标和方式上有何不同之处? ⑤纵向性比较:如,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个革命阶级采取的土地政策有什么不同特点?原因是什么?⑥横向性比较:如,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都实施了"新"的经济政策,试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4运用材料分析思维,对教材提供的材料情景问题化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中有丰富的历史情景材料,这些情景材料对教材的主体内容和难点问题作了具体生动的补充说明,有助于我们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我们对教材各种材料进行深入研读、分析,是把握重、难点的重要途径,而对材料进行问题化处理是细读、精读和读透材料的有效方法。如(以人民版教材为例),关于近代西方"代议制"概念,这是一个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对我们高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是学好必修(一)专题七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首先阅读教材上提供的两则材料(一是"知识链接——代议制";另一是"资料卡片"关于代议制政府的优越性评价),并联系前面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进行思考:①什么叫代议制?②它最主要的程序是什么?③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④它与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相比有什么优越?经过这两则材料的问题化处理,我们对代议制概念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5运用"史鉴"思维,对重要历史问题从现实角度进行问题化
"以史为鉴"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终目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会"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如,①近年来德、日两国政府对待少数军国主义残渣泛起的态度明显不同,有何历史原因?②当前全球金融风暴与上世纪3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有什么共同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等等。
6运用矛盾思维,对历史发展中的矛盾现象进行问题化
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揭示矛盾,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去发现、揭示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并探究其原因和实质。如,①孙中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但在辛亥革命时期不敢明确反帝、甚至民国成立初承认帝国主义在华权益,这是为什么?这种矛盾现象反映什么本质问题?②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一方面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充当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你如何理解?等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的"疑问"能使我们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内化为主动探究的动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理解历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郭景扬、林丙义《历史教育心理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3]余胜泉、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等"建构主义"理论文章
很多同学对学习历史有这样的体会:历史看看容易懂,记记容易忘,考考分数低。为什么我们很多同学都觉得历史知识记不住?许多老师都会告诉你,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要死记硬背。那么有什么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有效地理解历史知识呢?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认为,把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是理解历史知识的有效方法。下面就如何对教材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的思路作一阐述。
1从历史知识的一般结构把教材内容问题化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握一个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都是从历史背景(原因、条件)、过程(时间、地点、人物、内容等)、结果、影响、性质等方面去归纳,这是微观上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内容。因此,我们在学习教材内容时,首先应围绕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上述方面进行问题化处理。如,学习"鸦片战争"内容时,可以把教材内容设计成下列问题:鸦片战争是在怎样的背景下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直接原因又是什么?战争的进程、结果如何(标志性时间、事件)?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对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如何看待这场战争的性质?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对"鸦片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就有了一个总体的把握。
2以"论从史出"的思维把教材重要结论观点问题化
历史知识具有具体性和规律性的特点。现行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在编写上具有史料与史论相统一的特点,前者是后者的感性基础,后者是前者的理性升华。"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最基本思维方式。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结论和观点都是以史实为基础得出的,由此我们要学会对教材重要观点和结论从史实角度加以论证,知其所以然。这样,通过对结论的论证,既加深了对结论的理解,也有助于对重要史实的记忆。如,必修(一)专题一第1课"课前提示"中关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三个基本结论,我们可以用具体史实来说明这三个结论,这样本课的主要内容就转化成了三个论证性问题。又如,为什么说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等等。这样的问题化,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培养学科思维。
3运用比较思维,对重要历史事件或现象进行比较性问题化
比较思维是历史学习中一种思维层次较高的学习思维。对重要历史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其共性和特性,是揭示历史发展本质和规律的有效方法。因此,我们在学习历史中要善于运用比较思维对重要历史内容进行问题化处理。历史的比较思维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思考:①全面性比较:即对所比较的历史对象的各方面内容进行全面比较。如,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比较内容可包括:背景、过程、组织、领导、纲领、方式、目标、结果、影响等) 。②某一方面比较:如,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在斗争目标上有什么异同?③共性的比较: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哪些共同之处? ④特性的比较:如,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斗争目标和方式上有何不同之处? ⑤纵向性比较:如,中国民主革命时期,各个革命阶级采取的土地政策有什么不同特点?原因是什么?⑥横向性比较:如,20世纪20、30年代,苏俄和美国都实施了"新"的经济政策,试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4运用材料分析思维,对教材提供的材料情景问题化
现行高中历史新课程教材中有丰富的历史情景材料,这些情景材料对教材的主体内容和难点问题作了具体生动的补充说明,有助于我们对教材重、难点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我们对教材各种材料进行深入研读、分析,是把握重、难点的重要途径,而对材料进行问题化处理是细读、精读和读透材料的有效方法。如(以人民版教材为例),关于近代西方"代议制"概念,这是一个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历史概念,对我们高一学生来说难度较大,而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又是学好必修(一)专题七的重要基础。为此我们可以首先阅读教材上提供的两则材料(一是"知识链接——代议制";另一是"资料卡片"关于代议制政府的优越性评价),并联系前面所学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进行思考:①什么叫代议制?②它最主要的程序是什么?③它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④它与雅典直接民主政治相比有什么优越?经过这两则材料的问题化处理,我们对代议制概念就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
5运用"史鉴"思维,对重要历史问题从现实角度进行问题化
"以史为鉴"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最终目标。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关注社会、关注现实,学会"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和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如,①近年来德、日两国政府对待少数军国主义残渣泛起的态度明显不同,有何历史原因?②当前全球金融风暴与上世纪30年代的世界大危机有什么共同的原因?罗斯福新政(内容、特点)对我们有何启示?等等。
6运用矛盾思维,对历史发展中的矛盾现象进行问题化
历史发展过程中充满矛盾,揭示矛盾,是认识事物本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去发现、揭示历史发展中的矛盾,并探究其原因和实质。如,①孙中山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但在辛亥革命时期不敢明确反帝、甚至民国成立初承认帝国主义在华权益,这是为什么?这种矛盾现象反映什么本质问题?②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一方面给中国带来沉重灾难,阻碍中国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又"充当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不自觉的工具",你如何理解?等等。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始于问题"。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习过程的"疑问"能使我们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内化为主动探究的动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我们理解历史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2]郭景扬、林丙义《历史教育心理研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
[3]余胜泉、杨晓娟《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等"建构主义"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