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得心理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经说:“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因此说,孩子的教育应该是重中之重。有些家长渴望孩子“成龙成风”,也确实在孩子身上花费了不少心血。有的在吃、玩上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有的为孩子智力投资省吃俭用,慷慨大方。但是他们却忽略了孩子的平时的养成教育。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孩子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因此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来认知世界。古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新生开学进行一周军训,让学生体验独立生活的感受,在开学第一周进行常规养成教育,向学生宣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教育时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让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如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位、别人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见到老师要问好……只有具体规范化了,学生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引导下,逐渐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继而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形成自觉遵守。当然,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在学生阶段,德育工作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国伟大的教育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坏习惯,就会使孩子受害终生;相反,养成了良好的习惯也会使孩子受益终生。因此作为学生,尤其是中学生,他们还处于较原始的感知阶段,必须靠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来认知世界。古代著名的大学者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因此,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出发,并抓住先入为主的规律向学生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新生开学进行一周军训,让学生体验独立生活的感受,在开学第一周进行常规养成教育,向学生宣读《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相关的规章制度。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教育时让学生明确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让学生从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如用完的东西要放回原位、别人帮助了你要说声谢谢、见到老师要问好……只有具体规范化了,学生才能入耳入脑入心。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艰巨的长期的细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能寄望一朝一夕就可一蹴而就,必须持之以恒,不断强化,反复抓,抓反复。如通过长期的反复宣传、实践,就能逐渐了解、熟悉校纪班规,继而多数学生在老师的提醒下、引导下,逐渐由被迫遵守形成一种习惯遵守,再继而继续的深化实践,最终才能形成自觉遵守。当然,育人,并不是说在学校一个样,回到家却是另一个样。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必须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师一学生一家长”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在学生阶段,德育工作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任务是艰巨的,必须从小事做起,从大处着眼。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未来的孩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担负起培养教育孩子的重任,为提高民族道德素质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