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践证明,分组实验教学高效与否,直接关系到小学科学教学效果。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在这方面缺少有效的方法,常常导致实验课比较混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何组织好小学分组实验教学,提高小学科学教学成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细化分工 明确要求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分组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安排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活动,主要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但由于不是教师直接授课,往往学生过于活跃和随意,甚至有的学生游离于实验活动之外,这就大大影响了分组实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就要对学生明确两点:
一是细化小组分工。一般每个小组控制在五人左右,可以指定或选出组长一名、材料员一名、记录员一名,大家各司其职。当然,这些职务也不是固定的,小组成员可以一个学期或一个月轮换一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二是明确实验要求。为了实验有序、有效,在每次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如:在进行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的分组实验之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杯子、细管子、瓶塞、试管、滴管和红墨水,讓他们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看一看水受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设计好方案后,教师要让他们在做实验时注意几点:小组要分工合作;小心热水,注意安全;仔细观察水柱的变化;认真填好实验记录单。
不难看出,小学科学分组实验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实验分工、实验过程指导以及实验安全提示。
二、精心准备 科学把控
孩子们喜欢玩,喜欢新奇的物品,在科学课分组实验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准备各种实验器材,既有实验所需的器材,又有实验盒和实验记录单、学习单等。但在实验之前,学生往往会被新鲜的实验器材所吸引,有的甚至在一直摆弄,影响课堂秩序与效果,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与公开时机很重要。
关于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师可以这样做:按小组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实验盒(方形或圆形的塑料盒);然后把实验要用到的器材按种类分装在塑料袋、信封中并封口,再按实验先后顺序放在实验盒里;最后,用纱布盖在实验盒上,并把它放在各个小组的座位中间,便于学生在实验时收取。这样准备实验器材既方便了学生,又避免他们因好奇而乱动实验器材。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些实验材料还可以放在讲台,需要时,由各组长到讲台领取。
由于材料呈现的次序不同,产生的实验效果不同,教师应根据进程适时让各组成员从实验盒内拿出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拿出后,仍然用布盖上实验盒。这样,既保证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实验探究,又可避免学生随意乱动器材。比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的分组实验是:“观察、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师的教学程序如下:
(1)板书:“根据你平时对土壤的观察,你认为土壤中有什么?”
(2)请各组材料员从桌上的大实验盒中取新鲜土壤、观察盒和实验记录表。
(3)请学生仔细观察土壤,然后说出自己的发现。各组记录员把大家的发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做好实验记录的小组可以到讲台领取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4)学生交流观察新鲜土壤的收获。教师板书:“土壤里有水分、沙子、动植物死后分解的残留物……”
(5)让学生借助镊子、牙签,仔细观察干燥的土壤,问:“你在土壤里发现了什么?能给它们分类吗?”
(6)根据学生的观察及发现,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干燥的土壤中有沙砾、沙、粉沙、黏土等。
(7)请材料员拿出半杯水,把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观察。
(8)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板书:干燥的土壤中还含有空气。
这样的科学实验课可以很容易做到规范有序、合理高效。当然,在分组实验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各小组操作的进程、组员的表现、实验材料的使用与管理等,并进行有效调控,提升实验的效率。
三、分享探究 有效归整
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迅速而有效地收回。这里所说的收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回学生的注意力,进行下一个环节——汇报实验结果与分享探究。二是收回实验器材,保持桌面干净。这两方面又是紧密关联的,只有要求各组材料员及时收回分组实验的器材,才可以有效收回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顺利进行下一个汇报环节。这样做,孩子们的注意力不仅能迅速集中,而且实验时间能得到有效控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分组实验教学,需要小学科学教师认真思考与实践。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金湖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一、细化分工 明确要求
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有效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分组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安排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的实验活动,主要是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但由于不是教师直接授课,往往学生过于活跃和随意,甚至有的学生游离于实验活动之外,这就大大影响了分组实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分组实验之前,就要对学生明确两点:
一是细化小组分工。一般每个小组控制在五人左右,可以指定或选出组长一名、材料员一名、记录员一名,大家各司其职。当然,这些职务也不是固定的,小组成员可以一个学期或一个月轮换一次,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锻炼。
二是明确实验要求。为了实验有序、有效,在每次进行分组实验之前,教师都要让学生明确实验要求,如:在进行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观察水在受热和遇冷后的体积变化”的分组实验之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杯子、细管子、瓶塞、试管、滴管和红墨水,讓他们用这些材料来设计一个可行的实验方案,看一看水受热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设计好方案后,教师要让他们在做实验时注意几点:小组要分工合作;小心热水,注意安全;仔细观察水柱的变化;认真填好实验记录单。
不难看出,小学科学分组实验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实验分工、实验过程指导以及实验安全提示。
二、精心准备 科学把控
孩子们喜欢玩,喜欢新奇的物品,在科学课分组实验中,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准备各种实验器材,既有实验所需的器材,又有实验盒和实验记录单、学习单等。但在实验之前,学生往往会被新鲜的实验器材所吸引,有的甚至在一直摆弄,影响课堂秩序与效果,因此实验材料的准备与公开时机很重要。
关于实验材料的准备,教师可以这样做:按小组数准备相应数量的实验盒(方形或圆形的塑料盒);然后把实验要用到的器材按种类分装在塑料袋、信封中并封口,再按实验先后顺序放在实验盒里;最后,用纱布盖在实验盒上,并把它放在各个小组的座位中间,便于学生在实验时收取。这样准备实验器材既方便了学生,又避免他们因好奇而乱动实验器材。根据教学的需要,有些实验材料还可以放在讲台,需要时,由各组长到讲台领取。
由于材料呈现的次序不同,产生的实验效果不同,教师应根据进程适时让各组成员从实验盒内拿出相应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拿出后,仍然用布盖上实验盒。这样,既保证了学生集中注意力参与实验探究,又可避免学生随意乱动器材。比如教科版五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第四课《土壤中有什么》的分组实验是:“观察、寻找土壤的成分。”教师的教学程序如下:
(1)板书:“根据你平时对土壤的观察,你认为土壤中有什么?”
(2)请各组材料员从桌上的大实验盒中取新鲜土壤、观察盒和实验记录表。
(3)请学生仔细观察土壤,然后说出自己的发现。各组记录员把大家的发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做好实验记录的小组可以到讲台领取放大镜,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4)学生交流观察新鲜土壤的收获。教师板书:“土壤里有水分、沙子、动植物死后分解的残留物……”
(5)让学生借助镊子、牙签,仔细观察干燥的土壤,问:“你在土壤里发现了什么?能给它们分类吗?”
(6)根据学生的观察及发现,结合学生发言,板书:干燥的土壤中有沙砾、沙、粉沙、黏土等。
(7)请材料员拿出半杯水,把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观察。
(8)让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板书:干燥的土壤中还含有空气。
这样的科学实验课可以很容易做到规范有序、合理高效。当然,在分组实验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各小组操作的进程、组员的表现、实验材料的使用与管理等,并进行有效调控,提升实验的效率。
三、分享探究 有效归整
分组实验结束后,教师要迅速而有效地收回。这里所说的收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收回学生的注意力,进行下一个环节——汇报实验结果与分享探究。二是收回实验器材,保持桌面干净。这两方面又是紧密关联的,只有要求各组材料员及时收回分组实验的器材,才可以有效收回学生的注意力,进而顺利进行下一个汇报环节。这样做,孩子们的注意力不仅能迅速集中,而且实验时间能得到有效控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重视实验教学,努力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做好每一个实验。”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组织好分组实验教学,需要小学科学教师认真思考与实践。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金湖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