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孩子参加过公益活动吗

来源 :幼儿教育·父母孩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li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公益?幼儿是否有必要做公益?
  幼儿做公益的途径有哪些?
  幼儿做公益的意义是什么?
  幼儿应该怎样做公益?
  ……
  对家长们关心的问题,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向浙江省2所幼儿园的165位幼儿家长作了调查。
  问题 什么是公益
  公益,是公共利益事业的简称,指有关社会公众的福祉和利益。做公益,指的是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一般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公益基金、公益网站等途径,以直接参与、捐赠、公益广告、公益歌曲等方式进行。
  我们的调查中显示,有6成多的家长会带孩子做公益,而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有意愿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可见,家长们对幼儿做公益持肯定态度。那么,家长们带孩子参加公益活动有哪些困难呢?家长们认为,最主要的是公益活动的信息缺乏,公益活动的类型太少。此外,也有一半的家长因为“没有时间”而无法带孩子参加活动。
  问题 幼儿做公益的途径
  公益的形式和种类很多,一般来说,可分为四个层面:1.救助灾害、救助贫困、扶助残疾人等困难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活动;2.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3.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4.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我们列举了适合幼儿参加的公益形式:与动物有关的爱心活动;去特定的场所送爱心(如养老院、孤儿院等);给需要帮助的人进行资助,捐款捐物;爱心义卖;旧物回收;与环境有关的爱心活动(如环保宣传、到景区捡垃圾、清洁社区街道、植树等);与社会性事件或节日有关的志愿服务(如“公益日”宣传)等。
  其中,“爱心义卖”(占48%)和“旧物回收”(占40%)是幼儿参与最多的公益活动,这些活动与“物”直接相关,方便儿童参加。而只有不到一成的幼儿参与过“与社会性事件或节日有关的志愿服务”(占9%),此类活动需要参与者具有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识,并对其人际交往水平和自我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要求,不方便儿童参加。
  家长最愿意带孩子参加的公益活动是“送爱心”(占46%)、“捐款捐物”(占45%)等,这些活动多与“爱心”有关,有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品质。同时,对于“与社会性事件或节日有关的志愿服务”(占20%),家长们愿意参与的比例也要远高于实际参与的比例,原因可能是此类活动可以让孩子增长见识。
  由此可见,在参与公益的形式方面,现实情况与家长意愿之间存在差异。现实参与的活动多是方便儿童参加的,并且儿童对活动做出了实际的贡献,而家长意愿的活动则偏向于能给孩子带来益处的,能让孩子在活动中成长和有收获的。这说明,我们要把公益活动的诉求和家长的诉求结合起来,使孩子既方便参与,又有所收获。
  调查显示,大部分幼儿参加公益的频率集中在半年一次(占33%)和一年一次(占38%),有13%的幼儿可以做到一个月一次,这说明幼儿做公益不需要家长花太多的时间。
  我们认为,家长不需要過于在意幼儿参与公益活动的形式和频率,而要看重幼儿参与活动的意识和过程。其中,“意识”指的是培养幼儿的公益精神,“过程”指的是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比如只是凑热闹,还是真的在做事情)、学习所得等。家长们可以对身边能够接触到的公益活动类型进行梳理,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同时,家长们也可以向幼儿园教师或教育专家请教幼儿参与社会性活动时的发展特点和引导方式,将公益活动看作幼儿社会实践的一个部分。
  问题 幼儿做公益的意义
  幼儿与公益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往往是诸多公益机构开展公益项目的对象之一。另一方面,幼儿阶段具有特殊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具体表现为自我意识萌发,对外界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通过感知、实践和具体的表象实物来认识事物,爱模仿等,这些特点决定了做公益对幼儿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有助于促进其各方面发展。
  因此,幼儿做公益的意义除了要履行公益的基本职责、培养公益精神外,还有很多公益之外的学习和教育意义。调查显示,家长们认为,幼儿做公益的主要意义在于“从小”“培养爱心”和“责任心”,可以“锻炼孩子”,增长他们的“见识”,发展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培养公益精神
  公益精神指的是公益主体基于一定的关怀和利他意识,面向特定社会群体或人类发展共同关注问题而有所作为的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格品质。然而,由于幼儿社会经历少,自我意识和自我为中心思想严重,现代家庭教养方式中存在较多的“娇惯纵容”现象,使得幼儿的“关怀和利他意识”不足,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参加公益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公益知识和行为的普及,提高幼儿参与的兴趣,在参加的过程中不断树立和强化他们的公益精神。
  促进社会化
  幼儿参加公益活动,更多是通过感受、实践、模仿等方式进行学习,以提高其自身的社会化水平。“孩子在活动中学会了什么”,也是家长们最关注的事情(占58%)。因此,幼儿做公益的另一意义在于促进社会化。
  社会教育是学前儿童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参与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幼儿可以学习如何通过语言正确地表达自我,并与他人进行沟通,学习适应生活和社会的能力,培养社会的初步认知感,培养爱心、同情心和责任心,培养团结互助意识和参与精神。在明确这些目的后,家长们需要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引导,避免幼儿做公益的形式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长的公益精神、公益意识和社会性水平也很重要,因为家长对幼儿影响最直接、最大,是幼儿的模仿对象。
其他文献
图画故事书是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材料。本文从图画故事书的特点及其内涵出发,以图画故事书《下雨了》为例,对图画故事书的美术、文学和哲学特性进行解读。 Picture Storyboo
司徒梅读者:rn从来信所反映的受鉴者资料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①受鉴者既往身体健康,无精神失常史,奉公守法,无犯罪前科,个性偏内向;②3年前遭遇车祸,发生严重脑挫伤,
对于中国院线电影来说,许鞍华导演,李樯编剧的《黄金时代》在电影本体的叙述模式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同时也是一部充满了人文探索精神的影片.该片主要讲述了民国女作家萧红传
知道吗?溜溜梅老师最爱做的事是吃.结果因吃得福,我发现了一个作文秘密:好题目像一串喷香的肉串,牵着读者的鼻子向前走,不读完全文就会馋得不行.
期刊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学生作为语文学习活动的主体,首先要能够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主动想要学习语文,他才能充分发挥能动性,去认识和实践。从整体来看,要始终让学生对语文有亲近感,这本并不是一件难事,语文学科的形象性、审美性、综合性等使得这门学科天然与人相近。只是需要提防在繁琐的教学中、令人充满挫败感的评价中,让学生对语文课失去了兴趣,或是只剩下恐惧。而在每节课的具体设计上,或者创设情境
期刊
中国当代移民题材电视剧,呈现了跨界迁移的伟大社会运动,其镜头或对准当下,或延伸至历史,试图展示移民的运动历程,也展示移民心灵的地图,其生产出来的意识形态,有的起了号角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小生命降临,同时也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去。对于死亡,大多数人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恐惧,因为逝者将永远告别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我小时候在得知外公去世的消息时,虽然对于死亡的概念迷惑不解,但却从爸爸妈妈那悲伤的眼神中明白了:一个亲人的离去意味着,我再也见不到他了,而他再也见不到我了。  另一个世界的他,还好吗  在神话传说中,人们把离开人世构想为去往另一
期刊
目的 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效果.方法 收集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6例.在常规治
要对互联网的未来发展作出正确的预测并不容易.任何传统的分析思维在互联网面前往往会陷入碰壁的境地.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本土化是乡土课程资源最重要的特点之一.乡土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