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蒜窝,是熟悉又亲切。
无论春夏秋冬,包好饺子,下出锅来, 觉得少一点东西的时候,就会搬出蒜窝来,将蒜砸成泥,加点醋和香油,边蘸边吃,真香啊。
要吃蒜,还就是砸的,刀切的整瓣的,都不过瘾,没那个味儿。
在单位附近有好几家水饺店,我发现,提供蒜泥的店里的饺子总是要好吃点,贵点,顾客还多点,而不提供蒜泥的店,饺子味也差,价格也上不去,顾客也少。
记得在经八路北面的那个小区里有一家饺子店,蒜泥是现吃现砸,叮当叮当,生意特别火。
当然,现在不少店里已经不用这土办法了,而是用蒜蓉机打,打得也很碎,但味道,总觉得是差远去了,没那股子原始的蒜香。
这也就怪了,同样都是碎蒜沫,味道咋就差那么大呢?
或许是, 万物都得需要淬炼,都得需要千锤万砸才能成人成精的缘故吧。
也正是因为有了蒜蓉机,蒜泥不断机械化了,所以蒜窝就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从而转型为了一种文物。
这倒也好,起码是身价提高了。
在英雄山文化市场,有好多摊位卖蒜窝的,精心的老板还在里面养了菖蒲、铜钱草什么的,甚是好看。
心动,问问价格,还真不菲,要二三百呢。
没要,觉得不值,价格太高了。
去南山搞笔会,写完字要去吃饭的时候,看到一家门口放着几个石槽,待进到院里一看,还有不少好东西,其中就有一个老蒜窝,大,品相好。
问主人卖不。
主人说就是捣腾这个的,怎么不卖?
多少钱?
主人想想,说,是亲戚带你来的,就给个成本价吧,一百块钱。
我朋友还真是他亲戚。
朋友靠近我,小声地说,他这是杀熟啊,太离谱了,不能要!
可不嘛,蒜和蒜窝这么好,都姓蒜,还祖祖辈辈地砸呢,这也是杀熟。这个世界都在杀熟。
有个朋友欠我钱, 不但不还,还把我往传销窝里拉,说挣了钱就算还我账了。
我我我——我不呸!
他这把杀熟刀,比在蒜窝里砸蒜还狠。
做坏事没有不亏心的,蒜窝也肯定亏心,它知道几千年来,对不住蒜,所以,退出历史舞台,也算了却了它的心愿。
让人当文物供着多好,远离嘈杂,远离是非,神仙想成的事它成了,再好不过的好!
有天去济南大学玩,突然想起那里还有个七贤文化市场,估计能捡漏子。
偌大的市场,转了两圈,就我一个客人。
东西最多的,还是门口的一家,看上了一个小石槽,有残,残得忒笨,不艺术,心里痒痒了好几阵还是没要,仍然是相中了蒜窝。
蒜窝很多,大小不一。
我问老板,多少钱一个。
老板说,几天没开张了,就实在价,你也别还了,40 块钱一个。
果然——便宜!
但还得卖乖。
20 块钱一个吧?
不行不行,少一分也不卖!
笑笑,好吧!
挑好了俩,有古气,品相好,扫微信付了款,提着就走了。
回到家,把俩家伙放桌上,仔细端详,像相对象一样,一次还相俩,感觉真好。
端详够了, 一个放上水插花,一个放上土种竹,往案上一摆,格调啊!
蒜窝不深不浅,乾坤住在里面。听那叮当声响,还有净丑生旦。
多好玩的蒜窩啊,这么有趣的味道,无论它在不在舞台,无论它是不是文物,都无不是一段精美的故事,耐人寻味。
无论春夏秋冬,包好饺子,下出锅来, 觉得少一点东西的时候,就会搬出蒜窝来,将蒜砸成泥,加点醋和香油,边蘸边吃,真香啊。
要吃蒜,还就是砸的,刀切的整瓣的,都不过瘾,没那个味儿。
在单位附近有好几家水饺店,我发现,提供蒜泥的店里的饺子总是要好吃点,贵点,顾客还多点,而不提供蒜泥的店,饺子味也差,价格也上不去,顾客也少。
记得在经八路北面的那个小区里有一家饺子店,蒜泥是现吃现砸,叮当叮当,生意特别火。
当然,现在不少店里已经不用这土办法了,而是用蒜蓉机打,打得也很碎,但味道,总觉得是差远去了,没那股子原始的蒜香。
这也就怪了,同样都是碎蒜沫,味道咋就差那么大呢?
或许是, 万物都得需要淬炼,都得需要千锤万砸才能成人成精的缘故吧。
也正是因为有了蒜蓉机,蒜泥不断机械化了,所以蒜窝就开始退出历史的舞台,从而转型为了一种文物。
这倒也好,起码是身价提高了。
在英雄山文化市场,有好多摊位卖蒜窝的,精心的老板还在里面养了菖蒲、铜钱草什么的,甚是好看。
心动,问问价格,还真不菲,要二三百呢。
没要,觉得不值,价格太高了。
去南山搞笔会,写完字要去吃饭的时候,看到一家门口放着几个石槽,待进到院里一看,还有不少好东西,其中就有一个老蒜窝,大,品相好。
问主人卖不。
主人说就是捣腾这个的,怎么不卖?
多少钱?
主人想想,说,是亲戚带你来的,就给个成本价吧,一百块钱。
我朋友还真是他亲戚。
朋友靠近我,小声地说,他这是杀熟啊,太离谱了,不能要!
可不嘛,蒜和蒜窝这么好,都姓蒜,还祖祖辈辈地砸呢,这也是杀熟。这个世界都在杀熟。
有个朋友欠我钱, 不但不还,还把我往传销窝里拉,说挣了钱就算还我账了。
我我我——我不呸!
他这把杀熟刀,比在蒜窝里砸蒜还狠。
做坏事没有不亏心的,蒜窝也肯定亏心,它知道几千年来,对不住蒜,所以,退出历史舞台,也算了却了它的心愿。
让人当文物供着多好,远离嘈杂,远离是非,神仙想成的事它成了,再好不过的好!
有天去济南大学玩,突然想起那里还有个七贤文化市场,估计能捡漏子。
偌大的市场,转了两圈,就我一个客人。
东西最多的,还是门口的一家,看上了一个小石槽,有残,残得忒笨,不艺术,心里痒痒了好几阵还是没要,仍然是相中了蒜窝。
蒜窝很多,大小不一。
我问老板,多少钱一个。
老板说,几天没开张了,就实在价,你也别还了,40 块钱一个。
果然——便宜!
但还得卖乖。
20 块钱一个吧?
不行不行,少一分也不卖!
笑笑,好吧!
挑好了俩,有古气,品相好,扫微信付了款,提着就走了。
回到家,把俩家伙放桌上,仔细端详,像相对象一样,一次还相俩,感觉真好。
端详够了, 一个放上水插花,一个放上土种竹,往案上一摆,格调啊!
蒜窝不深不浅,乾坤住在里面。听那叮当声响,还有净丑生旦。
多好玩的蒜窩啊,这么有趣的味道,无论它在不在舞台,无论它是不是文物,都无不是一段精美的故事,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