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半路出家的品牌经理人,学的不是跟品牌有关的专业,却因偶然的机会,参与策划了建设中国100所优级大学即 “211工程”后,结缘为中山爱多企业品牌服务, 从此走上了职业品牌经理人的生涯。
在8年的品牌职业生涯中,我感悟到高深的理论无疑可以支撑起象模象样的各种品牌推广计划,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一个成熟的品牌经理人不是理论堆砌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
2002年我被邀请到汕头一家中国最大的胶合板企业任品牌经理一职,初来乍到,即被老板委以整合品牌形象的重任。我决定亲自跑市场,以获取一线资料,作为形象建设的依据。老板规劝道:你何苦呢,我请你来是要你抓好品牌建设,管好广告工作,跑市场很辛苦,你有那样的精力吗?我拿出公司的VI手册给他看:一个牌子,却有3个不同版本的VI手册,而且VI在企业终端的应用既不统一也不规范,那么在全国呢?我们的品牌形象到底是什么?如果品牌形象是模糊的,如何依靠它来配合可行的销售策略达到提升销售业绩的目的?
老板最后答应了。当我置身于水深火热的市场,亲自和经销商、建材超市经理人员,一线销售业务人员以及消费者交谈后,我才发现统计出来的市场信息与公司内部人员出差上报的报表有着极大的出路:
——同一个区域市场,产品价格不统一,扰乱了市场不说,还激起了经销商的纷争。
——专卖店形象不统一,不仅影响到各销区的业绩,更严重的损害了品牌形象。
——客户无资料建档,更无让消费者满意的售后服务。
回到企业,我感到迷茫和不安,如实汇报只会令自己雁失剪阵,孤立无援,因为以上所有的状况都是由目前在职的销售人员一手实施、执行的。想来想去,我决定在销售会上迂回作战,以“通过提升品牌形象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激情,进一步提升个人的销售业绩”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此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果然,会后大家不仅非常支持我即将开展的品牌形象整合工作,还热情的给予了许多配合,这为我斧正公司品牌建设已有的迷糊、混乱状态,尽快建立规范的品牌工作打下了基础。
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多与人沟通,为我日后品牌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03年我离开这家企业,又担任了日化、陶瓷卫浴企业的品牌总监。每到一个企业,我总是以“磨”的精神将品牌工作“活化”、“人化”,做到“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迂回监守品牌战略”。
其实,在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品牌理论者,但为什么很多人失败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适应企业固有的“文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企业,品牌经理所面临的往往不仅仅是让一个品牌诞生、维护、提升的问题,更要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制度的种种纰漏等不利因素的困扰。所以,要做好这个职位,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技能外,还得依靠丰富的阅历与博智的头脑来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既要关注产品与市场等品牌问题,也要靠自己的公关能力推动与相关部门的密切沟通,包括寻求老板等决策层的支持,将过硬的专业能力架构在良好的人际网络关系中,逐步将品牌工作带到游刃有余执行落实下去的通道。
一个品牌经理人的市场策略不能闭门造车,执行策略时更不能“书生意气”,而是要不断的磨砺,综合运筹,排除种种因企业内部管理滞后、无序造成的干扰,建立适合该企业实际情况的品牌策略和运作体系。“乱中求治”、“治中求稳”、“稳中求策”,拓宽自己与企业合作的信赖渠道,并快速地使自己成长起来。这是中国品牌经理人必须掌握的修炼原则。
作者简介:莫加 从事品牌工作8年有余 现任新中源集团派拉素卫浴市场总监
在8年的品牌职业生涯中,我感悟到高深的理论无疑可以支撑起象模象样的各种品牌推广计划,但是在现实的执行中,一个成熟的品牌经理人不是理论堆砌出来的,而是“磨”出来的。
2002年我被邀请到汕头一家中国最大的胶合板企业任品牌经理一职,初来乍到,即被老板委以整合品牌形象的重任。我决定亲自跑市场,以获取一线资料,作为形象建设的依据。老板规劝道:你何苦呢,我请你来是要你抓好品牌建设,管好广告工作,跑市场很辛苦,你有那样的精力吗?我拿出公司的VI手册给他看:一个牌子,却有3个不同版本的VI手册,而且VI在企业终端的应用既不统一也不规范,那么在全国呢?我们的品牌形象到底是什么?如果品牌形象是模糊的,如何依靠它来配合可行的销售策略达到提升销售业绩的目的?
老板最后答应了。当我置身于水深火热的市场,亲自和经销商、建材超市经理人员,一线销售业务人员以及消费者交谈后,我才发现统计出来的市场信息与公司内部人员出差上报的报表有着极大的出路:
——同一个区域市场,产品价格不统一,扰乱了市场不说,还激起了经销商的纷争。
——专卖店形象不统一,不仅影响到各销区的业绩,更严重的损害了品牌形象。
——客户无资料建档,更无让消费者满意的售后服务。
回到企业,我感到迷茫和不安,如实汇报只会令自己雁失剪阵,孤立无援,因为以上所有的状况都是由目前在职的销售人员一手实施、执行的。想来想去,我决定在销售会上迂回作战,以“通过提升品牌形象来提高经销商的销售激情,进一步提升个人的销售业绩”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以此获得绝大多数人的认同。
果然,会后大家不仅非常支持我即将开展的品牌形象整合工作,还热情的给予了许多配合,这为我斧正公司品牌建设已有的迷糊、混乱状态,尽快建立规范的品牌工作打下了基础。
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多与人沟通,为我日后品牌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2003年我离开这家企业,又担任了日化、陶瓷卫浴企业的品牌总监。每到一个企业,我总是以“磨”的精神将品牌工作“活化”、“人化”,做到“灵活处理人际关系,迂回监守品牌战略”。
其实,在中国并不乏优秀的品牌理论者,但为什么很多人失败了?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他们不能适应企业固有的“文化”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在中国企业,品牌经理所面临的往往不仅仅是让一个品牌诞生、维护、提升的问题,更要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企业制度的种种纰漏等不利因素的困扰。所以,要做好这个职位,除了必须具备的专业理论技能外,还得依靠丰富的阅历与博智的头脑来平衡各方面的关系,既要关注产品与市场等品牌问题,也要靠自己的公关能力推动与相关部门的密切沟通,包括寻求老板等决策层的支持,将过硬的专业能力架构在良好的人际网络关系中,逐步将品牌工作带到游刃有余执行落实下去的通道。
一个品牌经理人的市场策略不能闭门造车,执行策略时更不能“书生意气”,而是要不断的磨砺,综合运筹,排除种种因企业内部管理滞后、无序造成的干扰,建立适合该企业实际情况的品牌策略和运作体系。“乱中求治”、“治中求稳”、“稳中求策”,拓宽自己与企业合作的信赖渠道,并快速地使自己成长起来。这是中国品牌经理人必须掌握的修炼原则。
作者简介:莫加 从事品牌工作8年有余 现任新中源集团派拉素卫浴市场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