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已经过去了20年,但那一天的经历,黎毓馨回忆起来,依然清晰得仿佛是在昨天。
当750公斤重的巨石终于被移开,盖板开启的瞬间,他一眼看到正中央那件锈迹斑斑的铁函。虽然泥水和泥浆浑浊了瘗埋之物的真面目,但在场的每个人都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大家都很清楚,秘藏了千年的稀世珍宝得以重见天日,意味着中国的考古发掘很可能会迎来新的重大发现。
这时,一位守候在旁的媒体记者瞅准时机,给黎毓馨递上了一个数码相机,请求他帮忙按一下快门。举手之劳,黎毓馨没有多想,照做后便继续投入到发掘工作当中。却不料这随手一按的图片,成为了当日最大的新闻……
这就是2001年3月11日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它与雷峰塔遗址考古发掘一道被评为同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更为特别的是,此次考古发掘系全程现场直播,云集了全国30多家媒体、近百名记者,成为了彼时轰动海内外的文化盛事。
而当年任职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黎毓馨,正是镜头聚焦下雷峰塔地宫考古发掘的领队。之后,雷峰塔地宫出土文物入藏浙江省博物馆,他也被调至该馆工作。作为浙博历史文物部主任,他长期潜心于对文物背后吴越国文化的研究。2021年,中国现代考古学迎来100周年。日前,当得知《中国收藏》杂志记者拟就雷峰塔的考古发掘邀请他做一期专访,“想问什么都可以,全在我脑子里装着,太难忘了!”黎毓馨说。
因为那一天,是属于杭州田野考古的“高光时刻”。
雷峰塔与白娘子传说
《中国收藏》:对于大众来说,对雷峰塔最大的好奇就是白娘子的传说了。您能否介绍一下这当中的历史背景?
黎毓馨:雷峰塔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俶修建,大概于公元972年开始建造,977年建成,初名皇妃塔。钱俶建塔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瘗藏佛舍利,用这种方式祈求国家安定。
雷峰塔建成的第二年,吴越国纳土归宋,钱俶也到了北宋都城开封。十年后,他在今天的河南邓州去世,享年60岁。
雷峰塔之所以著名,与白娘子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有很大关系。这个故事萌芽于南宋《淳祐临安志》,其所记载的故事首次将雷峰塔与蟒蛇扯上关系。到了明代冯梦龙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中,白蛇的故事就非常丰满了,而且与雷峰塔直接挂钩。清代乾隆年间,戏剧作家方成培在民间故事的基础上,进一步将白蛇的传说改写成《雷峰塔传奇》,把蛇妖改为忠诚、痴情、美丽、善良的蛇仙,并且加入了诸如断桥、端阳、水漫金山等等故事情节。几经改造的白蛇传故事得以在民间广泛流转,成为我国四大传说之一。
《中国收藏》:雷峰塔被破坏又是出于什么原因?
黎毓馨:历史上雷峰塔遭遇了两次非常大的破坏。第一次是北宋末年,方腊起义撤离杭州的时候,将塔周围的木构沿廊,包括里面的寺庙显严院彻底烧毁了。
第二次破坏基本上可以认定是明代末年的嘉靖年间。据明史记载,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倭寇围攻杭州城,著名古刹昭庆寺被毁;第二年倭寇又大举进犯,杭州被围,由此推断雷峰塔可能就是在这一年被倭寇所焚毁的。
我们还有两个依据:一个是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初刻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对西湖的山水和古迹的记载非常详细,只字未提雷峰塔被焚毁。另一个是万历年间,宁波画家周龙绘《西湖全景图》。这幅画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画中雷峰塔已经成为了残塔模样。根据画上题记,这幅画作于戊申年,也就是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倭寇进犯的时间是发生在这两部作品出现时间之间的,它们是雷峰塔在嘉靖年间被毁坏的佐证。
《中国收藏》:既然雷峰塔如此著名,遭遇毁坏后为何迟迟未能重修,直至倒塌?
黎毓馨:从嘉靖年间遭毁到1924年倒塌,这当中又经过了300多年。一般来说,佛塔被毁坏以后历代都会修建,但为什么这期间雷峰塔没有重修?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白蛇传的故事逐渐定型,民间百姓反而期望它倒塌。
过去民间盛传雷峰塔的塔砖对农蚕、辟邪、宜男有奇效,所以这期间很多人都来盗挖。杭州园林文物局曾专门编了一本《西湖志》,里面就记载了清末民国初,当时的政府为了保护雷峰塔曾经砌了一道石墙。而在我们后来的考古发掘中的确也发现了它。但这么一道低矮的墙,实在挡不住盗砖的人。加上年久失修,到了20世纪初,雷峰塔已呈现欲倒之势。
著名诗人徐志摩在他的日记中写过的一段话,对当时雷峰塔状态有着形象描述。他说:1918年9月29日,路上我们逛了雷峰塔,我从不曾去过,这塔的形与色与地位,真有说不出的神秘的庄严与美。然后他又说:塔里面四大根砖柱已被拆成倒置的圆锥体形,看着危险极了。
诗人描述的景象距离雷峰塔倒塌仅相隔了6年。1924年9月25日下午1点40分,雷峰塔终于不堪重负,轰然倒塌。
《中国收藏》:从雷峰塔倒塌到2001年的考古发掘,这当中它经历了什么,能给我们举个例子吗? 黎毓馨:雷峰塔倒塌以后,大量的塔砖暴露在地表,其中就有藏经砖,即砖的侧面挖了一个深度为10厘米的孔,与佛经的宽度恰恰匹配。钱俶在建塔的时候,专门用雕版印刷了8万4千卷《宝箧印陀罗尼经》,一块藏经砖中藏有一卷这样的佛经,大家可以想像藏经砖的数量多么惊人。
在杭州方言中,金与经为同一个发音。因此雷峰塔倒塌后,很多人误认为砖内藏有金子,引发了极高的捡砖热情。再加上长期暴露在地面,风吹雨淋,造成了这些藏经砖中佛经的大量流散。等到七八十年后我们进行考古发掘时,只在藏经砖的孔洞里发现佛经腐朽的痕迹,非常可惜。
而流存下来的这些《宝箧印陀罗尼经》,现在主要保存在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上海博物馆与浙江省博物馆。值得一说的是,雷峰塔倒塌后,人们发现藏经砖里有佛经,进而视其具有祈福功能,因此倍加珍贵,争相获取,催生了仿制品的出现。所以今人的收藏中类似的仿品也有不少。
雷峰塔的刻经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表明了吴越国当时的雕版技术特别发达。事实上,雕版印刷的经文实物保留至今的非常少,通过雷峰塔发现的刻经,可以弥补我们对雕版发展史上很重要的文化现象的了解。
當佛塔地宫重见天日
《中国收藏》:是什么样的契机决定对雷峰塔遗址和地宫进行考古发掘?
黎毓馨:雷峰塔和保俶塔遥相呼应,是西湖标志性的建筑。没有了雷峰塔,西湖十景就缺了一角。由此各界人士对雷峰塔重建的呼声一直很高。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就认为:“雷峰塔圮后,南山之景全虚。”我们常说盛世建塔,我想,能够在新时代重建雷峰塔,当然是一件顺乎人心的雅事。
2000年3月下旬,经过古建、文物、园林等众多专家周密论证的重建计划终于提上了议程。当中确定了几条基本原则,首要的就是原址重建,恢复雷峰夕照的景区,并强调重建绝不能以遗址破坏为代价。
雷峰塔倒塌以后形成了一个小山包,看不到基本形态。我们要了解它的大概面貌、结构是什么,为重建提供依据和参考就必须进驻其中,开展相关的考古发掘工作。这项工作经过了国家文物局的严格程序审批,是当时非常重要的文化工程。
《中国收藏》:从建筑的角度来说,佛塔地宫有何讲究?
黎毓馨:当年的考古发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0年2月至7月,主要是遗址发掘。当时我们清理了将近1万方的残砖废土,基本暴露了雷峰塔塔身的形制和结构。
第二阶段是地宫发掘,相对来说就比较简单了。但我们寻找地宫花费了很长时间。最终在2001年3月11日,从上午9点到次日凌晨3点,大约花费了18个小时清理完地宫。
地宫也被称为龙宫或龙窟,它是佛塔专有,为一般的宫殿、楼阁、坛庙所不具备的。在古代印度,佛塔为瘗埋佛祖舍利所用,但并非深埋地下,而是直接藏在塔身里面。佛教传入中国后,逐渐和中国的丧葬习俗结合,地宫由此产生。它是佛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位于塔心部位的塔基正中央下方。
佛塔地宫的形成在中国有个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北魏时期,将安放舍利的石函放置在塔基正中心;第二阶段是隋代,在石函周边砌砖或者石墙,这是地宫雏形的初现。到了唐代,特别是武则天时期,真正的地宫出现了。它与墓葬形制非常一致,塔里有金棺和银椁,完全仿造了中国古代墓葬葬俗。
佛塔地宫最有名的是唐代法门寺塔地宫,我们称之为横穴式地宫,它是经常可以开启的。因为按唐代礼仪,作为国家重要的祭祀制度,地宫每30年开启一次,所谓“迎回来再送回去”。然而在南方,佛塔地宫的性质就不一样了,是开口朝上的竖穴式,像一口井一样。一次掩埋,永不再开启。
《中国收藏》:当年的地宫考古发掘,您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黎毓馨:雷峰塔的地宫在建塔初年就已经埋在其塔基内部。从塔心的地面算起,往下挖2 . 6米的深度,才可以触及到地宫的盖板。其中1.3米是砖头叠压,还有1.3米是夯土夯实。当时我们发现,上面的塔砖有人为挖掘过的痕迹,但应该是因为太深,偷盗者最终放弃了,这是值得庆幸的。
盖板上面又压了一块重达750公斤的巨石。坦白说,打开盖板后,我们事先也没想到雷峰塔地宫竟会这样小——有效空间大约为60厘米×60厘米见方,深度只有72厘米,根本站不下一个人,操作空间非常有限。也正是因为如此,为了将铁函打包取出来,我们不得不打通一堵墙,如此才能通过人工力量将其安全转移到浙博的库房中再打开。
当时是现场直播,发掘工作的一举一动都在电视镜头下。印象最深的就是吊这块750公斤重的大石头。我们专门请了电影机械厂经验丰富的师傅来帮助起吊。其实为了确保工作的顺利,头一天就做过现场测试,师傅觉得绝对没问题。结果不可思议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天葫芦吊机出现了故障,一块巨石就那么悬在半空中,令人十分揪心。如果这个石头砸下来,等于宣告了发掘工作的失败。 幸好我们备有预案,值得称赞的是,两位非常有经验的文保人员也积极给出了解决办法——大家在地宫口架起了密密麻麻的槽钢,准备妥当后,轰地一声巨响,石头砸在了槽钢上。再迅速将其往边上一堆,险情终于排除掉了。这是我至今都记忆犹新的一幕。当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著名考古学家徐苹芳先生亲临现场指导工作,吊机出现故障的时候,他正在直播室做嘉宾。徐先生也是我的老师,后来他告诉我,看到那一幕,他也为我们感到担心极了。回想起来,如果没有工作人员丰富的经验,或许那一天的工作又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吧。
《中国收藏》:还记得打开盖板后,让您最为好奇的“第一眼”吗?
黎毓馨:盖板打开,情况就显得比较轻松了。我一眼看到中间的铁函,锈迹斑斑;然后又看到一件非常高大的佛像,也是后来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的龙柱佛释迦牟尼说法像。这尊佛像立在铁函和墙壁之间,发现的时候,其背光顶部有一片嵌金的木片,非常精致。
看第一眼的时候我就觉得很奇怪,心想莫非这是在模仿皇帝头上华盖流苏的造型?随着发掘的深入,有种判断在我心中越来越清晰:这很可能是因为建造过程中遭遇了暴雨,地宫完全被水淹没,木质文物随着积水飘到了最高位置;又慢慢经过多年,在某个时间段水位逐渐下降,这块木片于是刚好搁在了佛像顶上的背光上。有人调侃它是“ 豆腐渣工程”,这有失偏颇。即便南方地区多雨,山顶的水位相对也不会这么高。因为这块木片,加之铁函的生锈,让我们感觉到了从积水到退水的过程,应该是在地宫被掩盖、塔身尚在建造时发生的情况。
南宋文化源头在吴越
《中国收藏》:您如何评价雷峰塔地宫出土的文物?
黎毓馨:别看雷峰塔地宫空间小,但出土文物的数量不但非常多,也非常精致,编号文物达70余件。我在做考古报告的时候,按材质基本分成了十个大类。其中最大的文物是铁舍利函。第二类是14件金银器,当中最重要的是奉安佛螺髻发的银阿育王塔,现在是浙博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另外还有千秋万岁鎏金银盒、一条非常完整的鎏金银鹦鹉纹腰带,另外还有很多臂钏、钗簪与镂空饰件,技术都非常高超,而且不少器物是首次出土。
第三类是鎏金铜像,共发现5件。其中一尊是我前面提到的龙柱佛释迦牟尼说法像。它是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吴越佛教文物,68厘米的高度在中国古代青铜造像中也算是比较大的体量了;第四类是玉器和玛瑙饰件,代表文物有玉善财童子,展现了五代时期玉雕工艺的最高成就,也是目前出土的五代时期玉器中唯一一件善财童子造像。此外,还出土了中国考古发掘中唯一一枚玉制开元通宝钱。
其余类别则包括漆木器、铜镜、玻璃器、料珠、丝织品和经卷。数量最多的是铜钱,总共发现3400余枚,早至西汉半两钱,晚至北宋宋元通宝。
这批文物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8件,从精美程度上来说,完全能够与法门寺出土文物相媲美,这也说明当时吴越国的手工业制造是相当发达的。
《中国收藏》:说到吴越国,我们了解到,近年来您一直致力于吴越文化的研究普及,能聊聊您的感受吗?
黎毓馨:作为钱俶的祖父,钱镠是吴越国第一位国王,他在唐末乱世中凭借自己的文韬武略,以钱塘江为界,将浙江东西合二为一,建立了吴越国。他当时采取的政策就是臣服中原王朝,不搞独立,文人治国,保境安民,稳稳地在东南地区得到了发展。
钱镠墓出土的文物非常丰富,很多被收藏在临安博物馆。从中我们可以一窥当时吴越国经济的发达。比如其生产的秘色瓷器,一边通过海外进行交流,另一边向北方输出,显见其外贸的强大。
作为杭州临安人,钱镠出身低微,却凭自己的智慧和打拼建立了王国,又把政权通过子孙继承下去。一直到钱俶顺应历史潮流,纳土归宋,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少有的。这两年围绕吴越国,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在我心中,吴越文化是南宋文化的源头,没有吴越国,也就没有后世南宋和后代文化的延续,它值得被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