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历史人为地模糊起来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tt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在书房里随手翻捡过旧的期刊,无意中被刊载在1999年第4期《十月》上季羡林先生写的《台游随笔》吸引住了,一路读下去,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在《台游随笔》“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一节中,季先生写道: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适之先生,做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
  但实际上,胡适早在1948年12月15日下午与江冬秀就从南苑机场乘蒋介石派去的专机,于当日晚飞离北平到达南京明故宫机场。12月17日下午,胡适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参加了由在南京的北大同学会举办的“北大五十年校庆大会”。会上,胡适一再声言自己“实在没有面子再在这里说话”。陈雪屏会后致电北大同人:“今日校庆,此间校友集会,校长讲话,痛哭失声……”这段史实,《北大学校史》和1948年12月18日《申报》都有记载,按说季先生不会不知,但为何描述得如此清晰,又有如此天壤之别?
  对此,季先生在这篇文字的《后记》中作了如下解释:
  文章写完了。但是开头所写的1948年12月在孑民堂庆祝建校50周年一事,脑袋里终究还有点疑惑。我对自己的记忆能力是颇有一点自信的,但是说它是“铁证如山”,我还没有这个胆量。怎么办呢?查书。我的日记在文革中被抄家时丢了几本,无巧不成书,丢的日记中正巧有1948年的。于是又托高鸿查胡适日记,没能查到。但是,从当时报纸上的记载中得知胡适于12月15日已离开北平,到了南京,并于17日在南京举行北大校庆50周年庆祝典礼,发言时“泣不成声”云云。可见我的回忆是错了。又一个“怎么办呢?”一是改写,二是保留不变。经过考虑,我采用了后者。原因何在呢?我认为,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是一个现实,我脑筋里的回忆也是一个现实,一个存在形式不同的现实。既然我有这样一段回忆,必然是因为我认为,如果适之先生当时在北平,一定会有我回忆的那种情况,因此我才决定保留原文,不加更动。但那毕竟不是事实,所以写了这一段“‘后记”’,以正视听。
  笔者之所以将季先生的这段文字原文照抄,因为在笔者阅读中,这是绝无仅有的一例:一方面也知道自己的回忆不是事实,但又保留不变,用一个“后记”加以解释。仔细推敲,支撑季先生不改原文的,是他坚信胡适如在北平,其所作所为一定会如他所描述的那样。一是“众所周知”,胡适是不赞成共产主义的。但是,他同样也反对三民主义。在他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政治就是美国。这同他的个人经历和哲学信念有关。他们实验主义者不主张什么“终极真理”。而世界上所有的“主义”都与终极真理相似,因此他反对。他同共产党并没有深仇大恨。他自己说,他一辈子没有写过批判共产主义的文章,而反对国民党的文章则写过。二是胡适1948年离开北平后,“在南京也没有能呆多久,‘百万雄师过大江’以后,他也逃往台湾。后来又到美国去住了几年,并不得志,往日的辉煌犹如春梦一场”,不复存在。回到台湾,“最初也不为当局所礼重。往日总统候选人的迷梦,也只留下一个话柄,日子过得并不顺心”。由此,季先生坚信,1948年末胡适如在北大参加校庆,一定会如他所写,“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但事实正相反。胡适在南京因为“不能与多灾多难之学校同度艰危”而痛哭失声,可见胡适的政治倾向和政治态度。早在12月13日,胡适就在北大写了《北京大学五十周年》一文,文中胡适认为北大“在这区区五十之中,已经过了许多次大的灾难,吃过不少的苦头。他是‘戊戌新政’的产儿,但他还没生下地,那百日新政早已短命了,他就成了‘新政’的遗腹子。”“北大的三十周年(1928年)纪念时,他已变成了北平大学的一个学院了。他的四十周年(1938年)纪念是在昆明流离时期举行的”。“现在我们又在很危险很艰苦的环境里给北大做五十岁生日,我用很沉重的心情叙述他多灾多难的历史,祝福他长寿康强,祝他能安全渡过眼前的危难。正如同他度过五十年中许多次危难一样”(曹伯言、季维龙编著:《胡适年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
  至于胡适始终没有人阁,最后只做了中央研究院院长,并非胡适不得志,而是出于其一贯主张。蒋介石,国民党对胡适始终礼重有加:北大校长,驻美大使,中央研究院院长。1947年2月4日,蒋介石通过傅斯年写信告知胡适,拟请他担任国府委员兼考试院长。2月6日,胡适收信后立即给傅斯年复信告之:“我在野——我们在野——是国家的,政府的一种力量,对外国,对国内,都可以帮政府的忙,支持他,替他说公平话,给他做面子。若做了国府委员,或做了一院院长,或做了一部部长……结果是毁了我三十年养成的独立地位,而完全不能有所作为。结果是连我们说公平话的地位也取消了。”
  反对共产主义是胡适一贯的主张,不完全是受“终极真理”的学术影响。早在1919年7月,胡适就在《每周评论》上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认为,“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其指向性十分明确。至于与共产主义与共产党的关系,也不是如季先生所写的那样。
  1945年8月24日,抗日战争刚结束,胡适就致电毛泽东,希望“中共领袖诸公,今日宜审察世界形势,爱惜中国前途,努力忘却过去,瞻望将来,痛下决心,放弃武力,准备为中国建立一个不靠武力的第二政党。公等若能有此决心,则国内十八年之纠纷一朝解决:而公等二十余年之努力皆不可致因内战而完全消灭。”不仅如此,1947年7月,胡适又在《独立时论》发表《两种根本不同的政党》,认为共产党属于党员没有言论行动自由的政党。
  不难看出,季先生的判断和描述都是站不住脚的,既不符合胡适的政治立场,也与历史事实相悖。由此想到季先生曾是《胡适全集》的主编,并写有一篇长达一万七千字的总序。总序的副题是:“还胡适以本来面目”。说实话,我真为季先生的总序担心。从台湾访问回来后,季先生又应约为《学林往事》写了一篇关于胡适的文章,副标题为“毕竟一书生”,认为前一篇总序的副标题说得太满了,此处弥补一下。但是,胡适一生都不是季先生意义上的“书生”,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有着明确政治主张和立场的历史人物。我们不能因为过去对胡适的一味批判,今天就仅凭个人意愿,把胡适描绘成一个对北平解放喜形于色,带有红色倾向的知识分子!
  联想到目前日益盛行的口述历史,在传媒的推动下,正不断以新的姿态走上严谨的历史前台,使得枯燥的历史变得生动的同时,也使一些不久的历史变得人为的模糊起来。笔者不免为季先生的那段文字担心:倘粗心之人未细看后记,或天长日久书籍残损只余正文,成为历史的误会,实在是一种遗憾。
  
  (本文编辑:李 焱)
其他文献
很多学者认为,散文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只是在文学实践中约定俗成而运用的文类概念。这里谈的散文,主要是指在文类演变中“被剩余”的文体,首先它是现代散文;其次它剔除了“诗歌、小说、戏剧”等“纯文学”作品;“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传记、演讲辞”等“非文学性”的“实用文章”亦不在其列;它还圈出了“回忆录、序言、杂文、散文诗”等文体特征较清晰的亚文类,最后剩下的那些“文学性”较为显著的“杂文学”作
有一种对梁任公先生“热心肠”的所谓“深层次”解读,是将梁实秋先生所记的梁任公先生演讲使用的三则材料用“爱国”二字捆在一起,从而得出“热心肠”即“炽热的爱国情怀”的结论来。这种解读,作为个性化的阅读自无可厚非,但从教师之口宣泄到课堂,作为集体硬性的标准化分析和标签式的理解,绑架到学生的阅读思维上,则是荒谬而残酷的。不仅因为这种解读本是毫无依据的荒诞式联想,更因为它直接封杀了学生阅读的想象,开启了学生
一、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传记,把握基本事实,了解戴安澜将军的人生轨迹。  2.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3.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难点  1.品读关键性语句,把握传主的性格特点及其背后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2.了解中国一脉相承的千古英雄爱国情,激发青年学子的情感共鸣。  三、任务分析  《将军赋采薇》是
我在今年5月号《博览群书》杂志上读到杨建民先生的《巴金与鲁迅著作的注释》一文,巴金先生对鲁迅著作注释的严格认真态度令我感动。不过,杨文确认的巴金与鲁迅首次见面的日期,我认为是不对的。巴金一生崇敬鲁迅,但与鲁迅见面的次数并不多,因此巴金第一次会见鲁迅的日子就更必须正确考定。  杨文写到:  1976年3月,有人准备向巴金了解他与鲁迅的交往情况,王仰晨便作书介绍。不久,巴金给王仰晨复函:“上次带书的两
略懂一点砚史的人,对林正青和林佶这两个名字都不会感到太陌生。《中国人名大辞典》载:“林正青,佶子。”有人据此介绍说“林正青,又名林佶子”,令人愕然。出现这种低级错误的竟是由权威机构、权威人士主持编印出版的列为“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的《文房四宝·纸砚》,令人不解。  《文房四宝·纸砚》印刷精美,介绍故宫珍藏名砚141方,释文不过三四万字,错字却不少。如“划石骨”错作“划石骨”,“毅理”错作“壳
师: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唐朝的和尚,他带着一只本领高强的猴子,一头憨态可掬的胖猪,一条吃苦耐劳的沙鱼,骑着一匹神奇通灵的白马,去往西天佛国求取真经。一路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这就是名著……   生:《西游记》。   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西游记》,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请同学们翻开七上语文教材132页名著导读《西游记》。   师:通过自读预习课,老师了解到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西游记》。哪位同学告诉我
在人类文化的演变过程中,空间与地域既是不同群体的生存场所也是彼此区分和关联的边界。对中国传统而言,在王朝“大一统”的政治区划里,自古通行的是中央与各地的等级布局。这一特点,即便在西洋的“现代化”模式似乎已被引进多年之后,依然能在本土的社会场景中四处见着。于是,一旦研究者们进入从北京到各省的“田野”考察,即不难发现这种大一统的空间布局,并由此找到其古今相通的内在连接。  本文描述四川省的一个地方,希
17世纪初叶,一件小小的发明引起了欧洲人的巨大兴趣。一石激起千层浪,它引发的巨大历史效应,推进了科学,震撼了世界,迄今未见衰歇。这就是望远镜的发明。   这说明了一个历史活动,不管它多么细小、多么偶然,往往是许许多多的历史活动和它们所面临的各种历史条件、创造的种种历史效应直接或间接地交汇而成的。而它所形成的历史效应又取决于大大小小的历史条件和这些条件的历史效应的互动。事物间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关联,
邹元江的博士论文《中西戏剧审美陌生化思维研究》是在八年前顺利通过答辩的,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他当时并没有表现出丝毫成功的喜悦,反而显得心事重重。我读过他的论文初稿,知道他在小学、中学阶段就主演过多部全本戏曲和话剧大戏,大学时还创作过多部话剧和电影剧本,发表过多部中篇小说,但没料到他在美学和哲学上也钻研得如此之深,并且将这些高深的学问与他的戏剧剧场体验结合得如此紧密。自那以来,整整八年,他和我闭口不谈
如何抓好经典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高中语文教师热议的话题。本课试图从引导学生领会禅趣、参悟佛理的角度,来审视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熏陶和浸染中了解禅宗故事和佛家思想,并辩证看待其价值和局限,同时引导学生鉴赏宋诗的理趣,并进行读写结合的思维训练,由此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设计思路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中国文化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