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火的北极

来源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R66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极圈正在经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野火季。虽然在5月到10月间,北半球的野火很常见,但2019年开始的时间比往年都要早,并持续打破排放纪录。随着气温上升和降水模式的变化,野火带来的风险不断加大,持续时间也变得更久。熊熊燃烧的火焰将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污染物释放到了大气中。仅在2019年6月,北极的大火就向大气中排放了5000万吨二氧化碳——相当于瑞典全年的总排量。这一数字也超过了2010年至2018年间同期北极大火排放量的总和。
  “前所未有”的北极野火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数据,2019年6月是地球上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西伯利亚部分地区6月份的平均气温比1981年至2010年的平均气温高出近10℃。2019年7月4日,阿拉斯加的气温达到创纪录的32℃。在很大程度上,这股热浪令西伯利亚、格陵兰岛、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野火肆虐,从太空中可以看到这些地方冒出的滚滚浓烟。2019年6月底,欧洲的热浪还引发了德国、希腊和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的野火。
  正在燃烧的北极大火在阿拉斯加和西伯利亚最为严重,其中一些大火的规模足以覆盖近10万个足球场。2019年仅在阿拉斯加,哥白尼大气监测局就记录了近400起野火,每天都有新的火灾发生。
  极端干燥的地面,不寻常的高温,再加上热闪电和强风,导致火势迅速蔓延。同时,北极的火焰正在消耗长期以来的碳储存。森林地面中裸露在地表解冻变干燥的泥炭令火焰得以持续燃烧,泥炭地富含碳的有机物的燃烧会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环境地理学家托马斯·史密斯说,泥炭火灾可以像香烟一样闷烧,一次持续几个月。这就是变暖的北极大部分地区正在发生的状况。专家们利用卫星图像捕捉泥炭火灾的“热点”,泥炭火灾的燃烧时间比普通森林火灾要长得多。它有时可能并不会产生巨大的火焰,但就所损耗的燃料而言,它是我们所知最大的火灾。泥炭地会燃烧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在几周内,一场大火就能烧掉也许数百年时间累积的碳封存量。
  泥炭是由苔藓等有机物分解而成,当受以足够的压力时,泥炭会硬化成煤。在健康的生态系统中,富含水分的泥炭地实际上可以防止野火的蔓延,但当泥炭干涸时,它会变得非常易燃。这些火灾不仅会导致气候变化,还会损害当地的生态系统,使植被暴露在恶劣的化学物质之下,并威胁到动物种群。这个野火季,超过1300万公顷的森林被烧毁。据环保活动人士称,仅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就可能有1.3万只动物死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地球天文台2019年7月29日发布的一张自然彩色卫星照片显示,7月21日俄罗斯11个地区在炎热干燥的夏季发生了野火。
  除了直接来自燃烧的威胁,野火还向大气中释放有害污染物,包括颗粒物和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非甲烷有机化合物等。尽管大部分受影响的地区人口稀少,但是风可以将燃烧物质产生的颗粒和气体从源头扩散数千英里,覆盖更多人口稠密的地区,让其笼罩在烟雾之中。据《莫斯科时报》报道,烟雾已经笼罩了一些俄罗斯城市,让人难以呼吸。当地居民已在Change.org网站上发起请愿,要求当局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该请愿书有40多万人签名。2019年7月,大气科学家圣地亚哥·加索在Twitter上估计,西伯利亚大火在中亚和北亚地区造成了45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烟雾覆盖。
  原始的北极环境特别敏感和脆弱,现在温度上升的速度比其他大多数地区都快。烟雾颗粒落在冰雪上,导致冰雪吸收原本会反射的阳光,从而加速冰雪融化,加速北极变暖。北极的火灾也增加了永久冻土进一步融化的风险,从而释放出甲烷,甲烷也是一种温室气体。
  俄罗斯49个地区中有11个正在经历野火,阿拉斯加发生了多达400起火灾。在阿拉斯加,大火已经烧毁了约206万英亩的土地,而在格陵兰岛,持续多日的西西米乌特市大火发生在异常温暖和干燥的一段时间内,此前广袤的格陵兰冰盖早早开始融化,比平常提前了一个月。
  西伯利亚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的森林火灾面积已增至100万公顷。
  不幸的是,在西伯利亚北这样极难接近的地区,消防队员几乎没有办法扑灭大火。在这里,唯一能够扑灭大火的力量就是雨。阿拉斯加的情況稍微好一点,那里的急救人员可以涉足深远的南部地区,但是“北极正在燃烧”这个事实短期内几乎没有任何能动摇的迹象。
  随着气候变暖,更多的灌木将出现在北极地区,这一趋势可能会因火灾的出现而加速。海洋生物实验室的资深科学家高斯·谢弗说,“根据卫星的探测,在过去的30年里,北极地区明显出现了绿化”。一些科学家预测,北极冰冻苔原的大部分最终将变成森林。
  气候变暖下的西伯利亚
  气候变化使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层正在消融。这对生活在地球上这片最寒冷的居住区之一的人和动物来说,后果是可怕的。
  由于包括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在内的北极地区的升温速度至少是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永久冻土正在加速融化。这片土地曾以挖掘出整只冰冻猛犸象而闻名,现在越来越多的动物尸骨显现出来。近来这里挖掘出一只露着牙齿、皮毛斑驳的更新世狼,怒目而视,似乎准备要猛扑过来。因为被深埋在西伯利亚东北部的雅库特地下65英尺的永久冻土中,它已经怒视了约3.2万年。
  永冻层的融化,以及全球变暖引发的其他变化,正在重塑雅库特这个被称为“冬季王国”的偏远地区。雅库特是地球上有人类居住的最寒冷的地区之一,而且幅员辽阔,占俄罗斯近20%的国土;雅库特如果独立,将会是世界第八大国家。它位置偏远,交通也不稳定,人口不到100万。当地人开玩笑说,每个居民都可以拥有一个湖泊。
  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现象,但这种变化在俄罗斯尤为明显。俄罗斯的永久冻土覆盖了该国约三分之二的地区,深度可达近1英里。
  永冻层的消失使地形发生了改变,房屋和谷仓下沉沦陷。这里几乎每年春天都会发生严重的洪水灾害。洪水冲蚀了本已很少的土路,并将尸骨从坟墓中席卷出来,整个村庄陷入被永久性淹没的威胁之中。海浪侵吞着越来越少的冰冻北极海岸线。   雅库特的33个区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面积,其中中科雷姆斯克区在遥远的东北部,完全位于北极圈以内,面积只比希腊略小一点,只有8000名居民,居住在10个村庄里。几个世纪以来,该地区一直是偏远地区的代名词。1744年,伊丽莎白女皇将第一个著名的政治犯流放到中科雷姆斯克,用了一年的时间才从圣彼得堡市到达这里。
  在中科雷姆斯克,以前夏天从6月1日持续到9月1日,但现在夏天开始的时间提前了几周,结束的时间又推迟了几周。永久冻土研究所的费多罗夫说,雅库茨克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几十年来已经从零下10摄氏度上升到零下7.5摄氏度。冬季温度的上升和夏季的延长正在逐步融化雅库特90%的冻土。土地上层冻土在夏天融化,冬天结冰的深度范围最多已延至10英尺,而过去只有3英尺。河岸上被侵蚀的峭壁使许多地方暴露出来,比如长久埋藏狼头的地方。
  永冻层的融化和降水量的增加使土地更加湿润。雪和雨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形成了一个保温层,加快了地下解冻的速度。浮冰下的水现在几乎每年5月都会引发肆虐的洪水。纳利木斯克位于中科雷姆斯克以北11英里,已经连续5年被洪水淹没。
  以往每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吐鲁番黑鸭会如约而至。2019年5月1日就开始有候鸟降落,吐鲁番鸭却少了很多,突然来了一群陌生的鹅。在其他地方,野生驯鹿的迁徙路线已经改变,而那些不常见的昆虫和植物却出现在森林里。
  纳利木斯克的猎人曾经把他们的鱼和猎物储存在冻土层中22英尺深的洞穴里,他们把那里当做一个天然的冰箱。现在洞穴的墙壁融化,开始滴水,里面储存的肉都腐烂了。他们不得不购买肉,“购买”而不是“狩猎”对他们来说是很羞耻的。在更遥远的北方,居民们不愿放弃他们被水淹没的河边村庄,因为害怕失去他们的主食——白鱼。62岁的尼古拉·马卡科夫正在建造一座新房子。他的老房子已经下沉了4次,连门都打不开了。老房子地下水渗出,腐蚀了地板,地板在冬天结冰后,屋里变得更冷了。多年前,这条乡村公路笔直向前,沿途排列着小木屋和牛棚。现在坑坑洼洼的泥泞小道在小丘间蜿蜒,几乎不像一条路了。废弃的房屋倾斜成奇怪的角度。他的新房子建在离地面16英尺深的柱子上,那里仍然有冻土。
  曾经有33个家族定居在乌本·奎约尔村的北部,这个村庄有750人。当村民的的牛棚和篱笆不斷倒塌后,有10户搬了出去。剩下的人感到四面楚歌。为了找到平坦干燥的土地来种植干草,农民们不得不离家越来越远。
  1901年,第一头完整的原始猛犸象在中科雷姆斯克区附近河岸的原始冻土层中被发现,小镇为纪念此事件,在小镇的盾牌上雕刻了一头漂亮的红色猛犸象。但是永久冻土的融化暴露了更多的巨型多毛动物,由于农业和狩猎业的衰落,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寻找它们。由于挖掘冻土动物是非法的,所以猎人们都在秘密寻找。
  10年来,贝约佐夫卡村几乎每年春天都会被洪水淹没,300名居民被迫乘船花费数周去购买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为了生存,最终他们被迫接受了“五年”工程,就是让这个村庄向山上移900码。在这个地区,只有贝约佐夫卡有Even人口聚居,Even是正在逐渐减少的土著部落之一,他们是驯鹿牧人,直到1954年才在政府的推动下定居下来。他们说着不同的语言,每个氏族都继承了自己的祖先歌曲。“有时候,人们会说要放弃这个村庄,但他们并不想搬出去,”中科雷姆斯克地区的北方原住民协会主席说。“他们会失去一切,连文化也会消失。”
  在遥远的莫斯科,政府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雅库特各地的村民只能依靠自己的储备来适应气候变化。即使是像永久冻土研究所这样的国有机构,也缺乏评估永久冻土全部损失所需的复杂的实地工作办法。他们很难监测产生的其余副作用,比如新解冻的土地上的微生物产生了多少甲烷,加剧全球变暖。他们对其他环境问题也无能为力,包括野火席卷了雅库特和其余西伯利亚地区数百万英亩的偏远森林。
  雅库特的市长萨达纳·阿夫克苏伊娃说,下沉的地面已经损坏了大约1000栋建筑,被损坏的道路和人行道需要不断修复。随着雅库特永久冻土层的融化,一些土地下沉,把地形变成了一个由小丘和洼地组成的热喀斯特地形。它可以进一步下沉,变成沼泽,然后变成湖泊。从空中看,热喀斯特就像巨大的疣体在折磨着地球。这使得在以前平坦的土地上耕作或放牧成为了不可能。
  〔本刊责任编辑 马星星〕〔原载《世界博览》2019年第17期〕
其他文献
满广志是谁?  “红军”为什么要活捉他?  “跨越—2019朱日和”系列演习正在紧张进行,“踏平朱日和,活捉满广志”的口号再次刷屏网络。今年暮春时节,《环球人物》采访组奔赴内蒙古,在风沙肆虐的朱日和基地“活捉”了满广志,采访和亲历了蓝军旅的训练日常。  大概从2015年开始,网友编了各种各样的段子,说朱日和把最强“红军”逼疯,满广志是全陆军最“恨”的男人,等等。涉及朱日和、满广志的自媒体标题几乎没
小君是个职场新人,工作上勤奋,心地也不坏,就是有一点不好:爱插话,爱急不可耐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提醒过她这点,小君总是不以为然地说:“我这人就这样,有话就爱说,大大咧咧的,不喜欢藏着掖着。”  这天公司号召大家为一位生大病的员工捐款,老板带头捐了2000元,大家见了纷纷称赞。小君却撇撇嘴,说:“我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的人做善事只是为了救赎自己曾经犯下的罪恶。”  一言既出,办公室内一片寂静
顺利入住  洛加·罗伊斯博士正要入住一家宾馆,前台服务员客气地问:“先生,请问您开门是准备用磁卡,还是用视网膜扫描?”  洛加博士毫不犹豫地答道:“扫描,左眼。”  服务员按下了一个按键,扫描器的探头伸了出来。洛加前倾着身子靠上去,左眼对准了探头。服务员随口说道:“好像更多人愿意用磁卡开门呢。”洛加博士说:“扫描器代表了未来发展的方向,比用磁卡要安全。”说话间,扫描完毕,他提起行李准备去房间。  
卫国战争期间,苏联军队中有100多万名女兵。她们当中有不少人参加了游击队和地下组织,年龄从15岁到30岁不等,她们从事的兵种遍及各个领域:飞行员、坦克手、冲锋枪手、狙击手、机枪手……这些女兵不但以护士和医生的身份治病救人,还跟男人一样奋勇杀敌。  战争结束后,女兵还得面对另一场战争。她们藏起自己的作战手册和伤残证明,因为她们得重新学会微笑,重新学会穿高跟鞋,还得嫁为人妻。而男人们却忘了这些曾经并肩
“由于有了毛泽东,所以才有后来的陈毅”  陈毅最早知道毛泽东的名字,是在法国,时间为1919年冬。当时陈毅随四川勤工俭学学生在法国巴黎。陈毅的哥哥陈孟熙回忆:  我们到巴黎不久,由四川重庆出发的勤工俭学学生也来了,邓小平同志就是那个时候来到法国的。稍后,徐特立同志也带了一批湖南籍的学生来到巴黎和我们住在一起,同徐老一起来的,还有蔡和森、蔡畅、蔡老夫人、向警予等人……我和仲弘(即陈毅)同湖南籍的同学
支书的娘住院了。毛不拔想,有件事需要支书帮忙,自己必须去探病。  不拔打探到大家去探病时都是提着一箱奶,一箱超市内最贵的奶。于是,他搬下自己藏在立柜顶上的那箱奶。那箱奶和他们提的奶是一个牌子的。前些日子,不拔的娘病了,小姨来探病时就提来了那箱奶。小姨走后,卧床不起的娘哼哼着说要喝奶,不拔说:“娘,咱没长着喝奶的嘴!你知道那奶有多贵吗?把它存放起来,以后有用哩!”不拔的话,深深刺痛了娘的心。  一日
卡车像疯牛一般撞上来的刹那,郑直眼疾手快地将妻子推下路基。  郑直被撞得如鸟一样飞起,跌落在路边的灌木丛中。  肇事的卡车呼啸着逃匿。  急救室里,医务人员围着郑直紧张地忙碌着。郑直身子不能动,意识却很清楚。院长对郑直的妻子说:“内脏没有问题,有轻微的脑震荡。主要的问题是腿骨头断了,需要手术。”  有人说肇事车辆已经找到,是司机酒后驾驶。  郑直的妻子摇摇头,反驳道:“我和郑直躲避了几次,那车就是
若尔盖草原海拔近4000米,因为这里可能发现野生动物的踪迹,所以我常来这里写生。那一天,在烈日下越走越渴的我,终于来到一处牧民家暂作休息。牧民们异常热情,几个懂汉语的牧民还和我拉起家常。当聊到野生动物时,他们说起了草原上关于野狼的故事……  几天前,草原上一只公狼偷了牧民的羊。盗猎者得知此事后,设下陷阱,抓住了公狼,母狼则吃下猎人投放的毒肉“殉情”而死,留下的一窝狼崽被人掏走……狼夫妻的遭遇引发了
老韩和老伴有两个儿子,全在城里,一个经商一个做官,一家人身体健康、和和气气,可以说是生活安定、家庭幸福,在村里十分受人尊敬。可是,有一桩事像一根刺一样一直牢牢扎在老韩心里,那就是在村里出席重要宴席时,自个儿一直坐不了上席。  每当村里有重大喜事,例如新建了一座大桥、新修了一条公路,老少爷们都会自发行动起来,“打平伙”以示庆祝,用现在的话说就是AA制,可是,每次坐上席的都是汪大頭。汪大头是村主任,头
上个世纪30年代初,土匪出身的别廷芳当上了司令,看到西峡口巡检司古色古香的衙床后,他非常眼馋,暗暗发誓:老子也要做一张像样的衙床,当一个超过巡检司的人物!令人想不到的是,别司令接下来的悲欢离合、起伏生死,竟与小小的衙床勾连在了一起!  床不离七  别廷芳着手让人做衙床,并且亲自盯着。床选用槭树做成,“槭”与“七”(妻)同音,床上有妻,日子有味。衙床长六尺七,宽四尺七,穿樘横木是七根,靠背立柱也是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