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作为影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使得教育均衡发展的进展与效果直接受其流动的影响。教师均衡流动可适度消除这些弊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教师均衡流动;研究状况;实际状况;对策
一、教师均衡流动的概念和意义
1.教师均衡流动的概念
教师均衡流动是借鉴国外经验的本土化产物,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要,促进教育公平,由政府、教育部门或学校举办的教师合理化流动活动。首先,它是由政府、教育部门或学校举办,教师为执行主体;其次,它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和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为目标,再次,相对稳定的时期有利于教师均衡流动活动的发展进行。
2.教师均衡流动的意义
2.1教师均衡流动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教师流动是教师个体追求工作效率最优化,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性决策。有学者认为: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发挥,需其工作岗位与自身志向、兴趣符合度高的条件方能人尽其才。
2.2教师均衡流动是优化师资结构的重要手段
教师流动是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使学校有选择地挑选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加快教师间的竞争机制,使教师自身在优胜劣汰中积极主动学习,组建合理优化的教师队伍。
2.3教师均衡流动是增强学校活力的重要保障
学校是开放、包容、积极的,而不是一个孤立、静止、封闭的地方。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均衡的教师流动状态,使得学校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功能和活力得到及时的补给。
二、我国教师均衡流动意向的研究状况
1.论文类
随着教育均衡理念的深入,师资均衡是制约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教师流动”、“教师流失”、“教师交流”为题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检索。情况统计如下:
从上表看出,关于教师合理流动的期刊类论文和学位论文曾上升趋势,人们对教师合理流动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高。
2.著作类
2005年至2010年,教师均衡流动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中。我国第一本以“教师流动”为题名的学术专著是彭小虎编著的《社会变迁与教师流动》。
除专著外,部分教育类著作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教师合理化流动。如孙远航、郭文哿主编著的《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著的《区域教育探索》(第五辑)和李汪洋、秦元芳编著的《教育管理学》等。
3.教师均衡流动的理论基础
经文献整理,关于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多是借用其他领域理论,如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理论”;经济学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苏文静认为“人才的流动是人力资源调整与配置的过程,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彭礼等认为:“从需要出发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
三、我国教师均衡流动意向的实际状况
要保证各地的教师质量合格同时数量足够,了解教师流动现状是趋向均衡的前提条件。本文在综合参考已有调查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教师流动在流动趋势、主体、渠道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流动的趋势
我国教育的师资配置方面,出现了“单向上位流动”现象,目前教师流动呈整体上升趋势,但流动比例仍相对较低且盲目无序、单一失衡。
2.流动的主体
蔡明兰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地域群体、年龄群体、性别群体、职称群体教师对推行“定期流动制”持不同意愿与态度;祝平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调出数量和比例上高居首位;城市流动教师多为初中和小学教师,高中教师流动相对较低。”
3.流动的渠道
教师内部流动形式主要有工作调动、支教等,一般表现为教师合理流动;教师外部流动则不然,通过考公务员或转业等方式离开教师岗位,打扰到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四、促进教师均衡流动的基本对策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流动问题发展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规范有效、有序、均衡流动的良好机制。
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教师流动失衡无序的态势,这背后既有历史性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前者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逐步加以解决,而后者主要是靠政府在公共政策制订及制度安排上来改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只有内外部力量即学校、政府、社会及教师本人共同施力形成合力,才能解决问题。
学校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切实减轻教师压力和负担,提高教师生活水准;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社会应树立人性的教师观,关心教师的真实生活,宽容对待教师职业;教师自身也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觉悟,真心实意为中国教育事业作贡献。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才能真正让中国教育更好,才能促使教师的均衡流动。
参考文献:
[1] 陈美娇.浅谈我国教师均衡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才智(中旬),2012(5):336.
[2] 张天雪,邓旭.《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的文本检视》[J].《集美大学学报》2011.4(12):13-16.
[3]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祝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性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5] 贺敏.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建构的着力点探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6):58-60.
关键词:教师均衡流动;研究状况;实际状况;对策
一、教师均衡流动的概念和意义
1.教师均衡流动的概念
教师均衡流动是借鉴国外经验的本土化产物,为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分配、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要,促进教育公平,由政府、教育部门或学校举办的教师合理化流动活动。首先,它是由政府、教育部门或学校举办,教师为执行主体;其次,它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和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为目标,再次,相对稳定的时期有利于教师均衡流动活动的发展进行。
2.教师均衡流动的意义
2.1教师均衡流动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有效途径
教师流动是教师个体追求工作效率最优化,实现自身价值的理性决策。有学者认为:人最大限度的潜能发挥,需其工作岗位与自身志向、兴趣符合度高的条件方能人尽其才。
2.2教师均衡流动是优化师资结构的重要手段
教师流动是学校师资队伍结构调整的主要手段,一方面可以使学校有选择地挑选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一方面可以加快教师间的竞争机制,使教师自身在优胜劣汰中积极主动学习,组建合理优化的教师队伍。
2.3教师均衡流动是增强学校活力的重要保障
学校是开放、包容、积极的,而不是一个孤立、静止、封闭的地方。学校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均衡的教师流动状态,使得学校原有的平衡被打破,功能和活力得到及时的补给。
二、我国教师均衡流动意向的研究状况
1.论文类
随着教育均衡理念的深入,师资均衡是制约教育公平实现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者利用中国知网(CNKI),以“教师流动”、“教师流失”、“教师交流”为题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文献检索。情况统计如下:
从上表看出,关于教师合理流动的期刊类论文和学位论文曾上升趋势,人们对教师合理流动问题的关注度逐步提高。
2.著作类
2005年至2010年,教师均衡流动进入教育研究者的视野中。我国第一本以“教师流动”为题名的学术专著是彭小虎编著的《社会变迁与教师流动》。
除专著外,部分教育类著作直接或间接地论述了教师合理化流动。如孙远航、郭文哿主编著的《薄弱学校改造与发展》、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编著的《区域教育探索》(第五辑)和李汪洋、秦元芳编著的《教育管理学》等。
3.教师均衡流动的理论基础
经文献整理,关于教师流动的理论基础多是借用其他领域理论,如社会学的“社会流动理论”;经济学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中,苏文静认为“人才的流动是人力资源调整与配置的过程,是整个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环节;心理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彭礼等认为:“从需要出发研究农村中小学教师流失问题是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
三、我国教师均衡流动意向的实际状况
要保证各地的教师质量合格同时数量足够,了解教师流动现状是趋向均衡的前提条件。本文在综合参考已有调查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认为我国教师流动在流动趋势、主体、渠道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点。
1.流动的趋势
我国教育的师资配置方面,出现了“单向上位流动”现象,目前教师流动呈整体上升趋势,但流动比例仍相对较低且盲目无序、单一失衡。
2.流动的主体
蔡明兰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发现,不同地域群体、年龄群体、性别群体、职称群体教师对推行“定期流动制”持不同意愿与态度;祝平分析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调出数量和比例上高居首位;城市流动教师多为初中和小学教师,高中教师流动相对较低。”
3.流动的渠道
教师内部流动形式主要有工作调动、支教等,一般表现为教师合理流动;教师外部流动则不然,通过考公务员或转业等方式离开教师岗位,打扰到正常教学秩序,影响教育教学质量。
四、促进教师均衡流动的基本对策
“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师流动问题发展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规范有效、有序、均衡流动的良好机制。
研究者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教师流动失衡无序的态势,这背后既有历史性原因,也有制度性原因,前者需要通过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逐步加以解决,而后者主要是靠政府在公共政策制订及制度安排上来改善;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只有内外部力量即学校、政府、社会及教师本人共同施力形成合力,才能解决问题。
学校树立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切实减轻教师压力和负担,提高教师生活水准;政府加强制度建设,加大对教育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投入;社会应树立人性的教师观,关心教师的真实生活,宽容对待教师职业;教师自身也应积极主动提高自身觉悟,真心实意为中国教育事业作贡献。只有全社会形成合力,贡献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才能真正让中国教育更好,才能促使教师的均衡流动。
参考文献:
[1] 陈美娇.浅谈我国教师均衡流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才智(中旬),2012(5):336.
[2] 张天雪,邓旭.《教师流动问题研究的文本检视》[J].《集美大学学报》2011.4(12):13-16.
[3] 陈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4] 祝平.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外部性研究[D].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5] 贺敏.中小学教师流动机制建构的着力点探究[J]. 教育学术月刊. 2009(6):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