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大舌头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uckxsb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给我们介绍说古人爱笔谈,就是不说话,写在纸上。我想象一下这样的气氛,觉得很斯文,但是有点怪。可至于为什么不说话却偏偏要写在纸上,语文老师又讲不清楚。作为一个书法爱好者,我觉得肯定是他弄错了。应该是过去文人们像王羲之们都住在深宅大院,串个门啥的比较远,他有个儿子去看朋友不就是走了一夜才走到么?所以就写在纸上,让仆人们跑来跑去,替他们完成谈话。我觉得这些想象合情合理,但老师说我扯淡。老师说,那是写信。不过他也勉强承认,书信也是笔谈的一种。
  后来看《儿女英雄传》,安老爷说:“如今我们拿份纸笔墨砚来,大家作个笔谈——只不知姑奶奶可识字不识?”原来连不知道对手识不识字都敢“笔谈”,看来这笔谈也高级不到哪里。但是笔谈的功用我算是明白了,就是为了保密,怕隔墙有耳。一点斯文气息也无,成了敌特了。
  但不管怎么说,在我投笔从戎(我老师说我是辍学当兵)之后,我跟父母还真正笔谈过几回。我第一封信的抬头写的是“爸、妈”,结果收到我爸的回信,抬头居然写的是“××我儿”,而且通篇能用古典白话的绝不用现代白话。我父亲是个农村小镇的手工艺人,只读到小学四年级。这让我十分惭愧,立即去寻找战友的《书信大全》,才知道给父母写信的文言文抬头应该是“父母亲大人”。当然,这都是形式主义,新兵时期写家信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写信是件伤感的事。只有写信的时候,部队生活和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才会同时涌上心头,才会把艰苦的军队生活和贫穷的家庭生活进行详细的对比,然后得出自己虽然很豪迈其实很委屈的结论。所以,后来就不怎么给父母亲大人写信了。
  不过,我坚持写信还是坚持得很好的,一直坚持到手机走入寻常百姓家的时候。当然,这种坚持很难。因为我喜欢在信里谈点人生什么的。我的一位同学在我们后来见面的时候,几近哀求地跟我说:别写信了好么?你还相信名人名言么?十几年前我为同学这句话不好意思了很久。手机出现以后,我一度觉得短信颇有笔谈的意思,但我實在不喜欢在手机键盘上按呀按的。我的一个朋友一天能发300多条短信。我们都担心他的指肚也要磨出茧来。我们一帮人最爱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多大点事呀,还要戳巴到卫星上。
  网络时代以后,你不笔谈简直就是化外之人。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人人都成了大舌头:我儿子都上幼儿园了,他还称我是“同鞋”,我随便说句他不愿意听的话,就问我“肿么了”。回想当初,如果我的父亲大人尚在,我给他写信,问他“最近肿么样,不要酱紫”,然后再来句“我写完鸟”,他一定会和我断绝父子关系的。我相信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就算我是他儿子,30多岁的人了,也不能撒娇成这样子。所以,我越来越喜欢视频聊天了。既不用像安老爷那样担心对方文盲,而那种能见面的距离感又刚刚好给我一种笔谈的斯文假象。
  (姜明序摘自《时文e汇》)
其他文献
一年,成龙受环球小姐选美会邀请,到南非去评判。  大赛完毕后,当局请成龙去看野生动物,并答应让他猎杀一头,以做此行之高潮。  酒店派了两个管家给成龙,一个黑人,一个白人,他们是兼司机、导游及狩猎伴侣。第二天他们叫醒成龙,上路去也。  经过数小时的路程,来到一片周围一望无际的原野,黑人管家忽然煞住了古普车,跳了下来。用手指往一堆排泄物中一插,拿到鼻前闻一闻,黑人管家叽哩咕噜。  “有一群豺狼一小时前
期刊
快乐使者0ups(乌普斯)来自一个没有争吵和烦恼的星球,有一顆纯净的心,他在我们这个星球上遇到了带着各样的烦恼的人类,他和遇到的生物们对话,用意想不到的方式传递给地球人关于爱、快乐、幸福的思考方法,表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  画者康妮·沃尔夫,是德国知名艺术家、插画家,担任着德国慕尼黑、柏林和法兰克福等地艺术中介的总监。文字撰写者库尔特·霍尔滕胡伯,他的构思为乌普斯系列注入了灵魂。很小的时候他就
期刊
少年时,我曾做过一个游戏,将父亲用了好多年的那柄斧头,偷去埋在挖野菜的山梁上,然后栽了两棵小树作为记号,设想着再过几年挖出来,看斧头会变成什么样子。后来在外地上学、谋生,就忘了这件事,忘记了被我埋掉的那柄斧头。  年岁一长,便渐渐回忆起往事来,也就记起了在我平淡的少年岁月里,深埋的那个斧头。  那年回家,我在那个山梁上找到了两棵高大的橡子树,我当时栽的那两株小树正是橡子树。在两棵树之间,我小心翼翼
期刊
从钢琴老师家出来,春夜正好,像件薄薄的黑绢衫子,亲密贴身。有路灯把夜色稍微推开一段,像是撸上去的袖管。  我一路问小年课上讲了些什么,我听完一堆“八分音符”叮嘱她,“要好好学钢琴呀。”她点头:“嗯,我长大了要当钢琴老师。”她紧接着又说,“我也要好好学英语。要不然我去美国,大家听不懂我讲话怎么办?”很抱歉,她五岁,已经很自然地有了美国梦。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就这么直接地以儿童体现。  我又加一句:“围
期刊
一口温润暖在心。  “我喜欢喝羊骨头炖的汤。”  “我喜欢喝鲫鱼炖的汤。”  “我喜欢喝鸡架子炖的汤。”  “我喜欢喝妈妈炖的汤。”  “喂……”  这是冬天时常发生的谈话之一。  煲一锅说得过去的汤,其实是件容易的事,只需干净的器皿和材料,以及充分的耐心,你就可以得到比例正确的水、盐、脂肪、蛋白质及其余微量成分的混合液体,实在没有什么稀奇。甚至从投入产出比来说,汤这玩意的诚意似乎远逊于其他食物。
期刊
B市最繁华的商业楼发生了爆炸案,大侦探福尔摩斯立即赶到现场,经过一番侦查后,他的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但还是被敏锐的华生捕捉到了。  “你发现凶手了?”华生小心地问道。福尔摩斯突然想考考这位助手,他灵机一动,说道:“我给你两个提示,你来推测一下哪个结论是正确的。  前提条件是:1.所有的在场人员都是嫌疑人;2.一些嫌疑人是凶手。  结论有:  A. 沒有一个凶手是在场人员。  B. 所有凶手
期刊
比如那路边的流浪小狗,  投向我的一個眼神……  他们常常捉弄我,  让我莫名欢喜,却又莫名伤心。
期刊
读三年级时,我们开始学英文。我们用的教科书不是别的,而是爸爸所作的《开明英语读本》,里面有丰子恺画的插图。我们跟着先生念:Good Morning. Goodbye.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What's this? A cock. This is a cock. What's this? A hen. This is a hen. What's that? A
期刊
大学时代的我跟土鳖似的,从来不敢主动与人打招呼,怕一说话就露了怯。遇见熟人最多傻傻地笑一下,然后迅速低头。毕业前夜,一位老师在毕业册上给我留言:“毕业了,你还有一门能力挂科——搭讪!”  我也意识到这个问题,走进社会后,便开始刻意大声地跟人打招呼,严格要求自己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搭讪量。最初我只找年长的人实验,而且台词无比八股老套:“大爷,吃了没?”渐渐地尝到了甜头,胆子大了,就开始面向广大异性搭讪
期刊
①  兩只狗聊天。一只狗说:“前两天我和主人一起去林子里打猎。突然,前面钻出来一头大黑熊。”  “那你们怎么办啦?”另一只狗急忙追问。  “别提啦!我主人吓得枪都掉了。我一看,马上就扑了过去……”  “真没想到你会这么勇敢!”另一只狗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  “我不是朝熊扑了过去。我是扑到了主人的怀里,然后大喊:‘快跑!’你这个傻瓜!”  ②  两只小狗在街上闲逛,走到了一家肉店门前,一只小狗对另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