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相应而言,矿产资源作为我国资源的重要部分,需求逐日剧增。随着而来的就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本文结合露天矿山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展开分析,提出一些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对于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矿山,开采,环境,影响,措施
分类号:P618.41
1.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
1.1水资源受到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水主要有矿井水、洗矿废水、矿区的生活污水等。受煤矿开采自身特点的影响,矿区污水排放量大,全国每年因为开采矿产所排放的废水占工业废水总量的11.4%,比重很大。同时开采矿产资源所产生的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大量的煤粉等悬浮物、BOD、COD、石油类的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矿区的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有机物,这些物质造成的危害大,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并且,这些物质成分复杂,危害大,这些都对环境的造成了严重污染,并且这些物质很难分解,持续时间长,危害影响时间久。
1.2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在矿产的开采过程中,混入矿产中的岩石、露天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的岩石比较多,这些固体废弃物含碳量低,利用率低,并且在采矿过程中产生量大,容易在矿区周围的地表等地方大量堆积。全国累计堆有矿山废弃岩石1500多座,总积存量约为45亿吨,占地l - 3平方米以上,而且每年约以1亿吨的速度递增,不断增长的废弃岩土危害很大,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1.3大气污染
在矿山开采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比如瓦斯、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以及煤尘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施工的矿工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矿区附近的居民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其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化合物还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4造成矿区生物的多样性损失
在矿区采矿过程中,由于废渣的大量排放,堆积在表面,植被被破坏,土壤退化,这些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很严重的。由于矿区周边环境的破坏,矿区的植物、动物生存都有一定的影响,矿区往往寸草不生,很少有生物生存,导致生态系统非常单一,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采矿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伤害都很严重。采矿破坏大量的地表植被,同时地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会压埋植被,造成树木倾斜。采矿破坏大量植被,导致食草动物失去食物来源,数量减少,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另一方面,嗓声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使得动物生活环境恶化,引起动物的大量迁徙,导致数量减少,危害生态平衡。同时,在矿区受损的生化系统要恢复起来是极其缓慢的,据推测约50~100年,所以矿区开采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往往是不可挽回的。
1.5矿区自然灾害增多
在矿区的开采过程中,开采单位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经常易发生泥石流和矿区沙漠化的灾害。首先,由于采矿对于原本地形地貌有一定的破坏,废弃的石渣多,这些废弃的岩土在原有地形被改变,土壤承受能力低的情况下极易演变成泥石流,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一些沟道和坡地环境中,密度虽然小,但是发生的频率高,对矿区人员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对环境的破坏加剧。同时,矿区开采造成地表的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矿区土地的肥力下降,长期受到自然风化等作用趋向沙漠化,对于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建立矿山环境保护机制
政府重视是实现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关键。为此,要切实加强政府对地质环境的管理,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矿业经济发展同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真正把矿山地质环境当作“事关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
2.2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涉及面逛、专业性强,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强化执法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保护、依法治理,努力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同时,要建立一支素质高、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切实履行政府监督职能,坚持对违法开采、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的土程项目进行依法干预、否决和惩处,以实现有效保护、改善地质环境。
2.3强化对矿山采矿活动的全程管理
首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在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同时,必须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把好采矿准入关。其次,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规范采矿行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经审查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程,加强采矿过程中的地质环境监测、预报工作;加强闭坑矿山的审查和管理,矿山闭坑时要对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进行验收。第三,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创新,鼓励研发、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作的质量和效果,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行为。
2.4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体系
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是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的必要条件。对有矿权责任人的矿区,落实矿山企业责任,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落实情祝予以返还和奖惩,以经济手段保护地质环境,确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应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统筹管理,专款专用;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切实用到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上来,严禁资金挪用,杜绝浪费。
2.5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预测及信息化技术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双重属性。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强的工作,必须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用科学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土作。要围绕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治理难点,与科研单位或有关院校联合攻关,降低防灾、减灾成本和资金投入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灾情传递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矿区地质环境空间数字采集设施和信息系统网络,利用先进的遥感、全球定位、卫星通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高地质防治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2.6注重综合治理提高综合效益
地质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是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综合采取行政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统筹规划,统观全局,统一行动,实现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御效益最大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矿产开采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矿产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然后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规范矿山开采,只有这样,才能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保护环境。与此同时,政府与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不断促进矿产开采朝着绿色、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华;;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2]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本刊编辑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4]李昕;关众;李岚;;浅析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J];露天采矿技术;2011年04期
关键词:矿山,开采,环境,影响,措施
分类号:P618.41
1.矿产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
1.1水资源受到污染
矿产资源的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水主要有矿井水、洗矿废水、矿区的生活污水等。受煤矿开采自身特点的影响,矿区污水排放量大,全国每年因为开采矿产所排放的废水占工业废水总量的11.4%,比重很大。同时开采矿产资源所产生的废水成分比较复杂,含有大量的煤粉等悬浮物、BOD、COD、石油类的污染物、重金属以及放射性物质,矿区的生活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细菌、病毒、有机物,这些物质造成的危害大,对水资源的污染十分严重。并且,这些物质成分复杂,危害大,这些都对环境的造成了严重污染,并且这些物质很难分解,持续时间长,危害影响时间久。
1.2对土地资源的危害
在矿产的开采过程中,混入矿产中的岩石、露天开采过程中的各种废弃的岩石比较多,这些固体废弃物含碳量低,利用率低,并且在采矿过程中产生量大,容易在矿区周围的地表等地方大量堆积。全国累计堆有矿山废弃岩石1500多座,总积存量约为45亿吨,占地l - 3平方米以上,而且每年约以1亿吨的速度递增,不断增长的废弃岩土危害很大,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影响严重。
1.3大气污染
在矿山开采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气体,比如瓦斯、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以及煤尘等,这些有害气体不仅对施工的矿工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如果这些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对矿区附近的居民也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其中二氧化碳、硫化氢的化合物还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对地球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1.4造成矿区生物的多样性损失
在矿区采矿过程中,由于废渣的大量排放,堆积在表面,植被被破坏,土壤退化,这些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很严重的。由于矿区周边环境的破坏,矿区的植物、动物生存都有一定的影响,矿区往往寸草不生,很少有生物生存,导致生态系统非常单一,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采矿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噪声污染,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伤害都很严重。采矿破坏大量的地表植被,同时地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会压埋植被,造成树木倾斜。采矿破坏大量植被,导致食草动物失去食物来源,数量减少,从而影响整个食物链。另一方面,嗓声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使得动物生活环境恶化,引起动物的大量迁徙,导致数量减少,危害生态平衡。同时,在矿区受损的生化系统要恢复起来是极其缓慢的,据推测约50~100年,所以矿区开采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往往是不可挽回的。
1.5矿区自然灾害增多
在矿区的开采过程中,开采单位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经常易发生泥石流和矿区沙漠化的灾害。首先,由于采矿对于原本地形地貌有一定的破坏,废弃的石渣多,这些废弃的岩土在原有地形被改变,土壤承受能力低的情况下极易演变成泥石流,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一些沟道和坡地环境中,密度虽然小,但是发生的频率高,对矿区人员的生命带来严重威胁,对环境的破坏加剧。同时,矿区开采造成地表的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导致矿区土地的肥力下降,长期受到自然风化等作用趋向沙漠化,对于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建立矿山环境保护机制
政府重视是实现有效保护矿山地质环境的关键。为此,要切实加强政府对地质环境的管理,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纳入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矿业经济发展同地质环境保护相结合,真正把矿山地质环境当作“事关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认真抓好。
2.2健全监督管理体系
矿山地质环境管理涉及面逛、专业性强,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强化执法力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依法保护、依法治理,努力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同时,要建立一支素质高、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切实履行政府监督职能,坚持对违法开采、破坏地质环境、诱发地质灾害的土程项目进行依法干预、否决和惩处,以实现有效保护、改善地质环境。
2.3强化对矿山采矿活动的全程管理
首先,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在编制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同时,必须制定与之相配套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把好采矿准入关。其次,在矿山开发过程中,规范采矿行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严格监督检查;严格按照经审查批准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程,加强采矿过程中的地质环境监测、预报工作;加强闭坑矿山的审查和管理,矿山闭坑时要对地质环境的恢复治理进行验收。第三,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创新,鼓励研发、引进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土作的质量和效果,规范技术标准和技术行为。
2.4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体系
建立和完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是实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目标的必要条件。对有矿权责任人的矿区,落实矿山企业责任,强化资金使用与管理;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落实情祝予以返还和奖惩,以经济手段保护地质环境,确保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保证金应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统筹管理,专款专用;在主管部门的监督下,切实用到地质环境保护和恢复治理工程上来,严禁资金挪用,杜绝浪费。
2.5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预测及信息化技术研究
矿山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双重属性。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强的工作,必须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高度重视科技进步与创新研究,遵循客观规律,用科学指导地质灾害防治土作。要围绕矿区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和治理难点,与科研单位或有关院校联合攻关,降低防灾、减灾成本和资金投入的风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矿山地质环境管理、矿山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灾情传递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矿区地质环境空间数字采集设施和信息系统网络,利用先进的遥感、全球定位、卫星通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提高地质防治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2.6注重综合治理提高综合效益
地质环境保护是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内容之一,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是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把矿区地质环境保护和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当地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综合采取行政措施、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统筹规划,统观全局,统一行动,实现地质环境保护与灾害防御效益最大化。
3.结束语
总而言之,矿产开采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矿产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矿产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然后通过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规范矿山开采,只有这样,才能在获得经济收益的同时保护环境。与此同时,政府与企业需要共同努力,不断促进矿产开采朝着绿色、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晓华;;我国煤炭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研究[A];煤炭科学与技术研究论文集[C];2010年
[2]贾瑞生;矿山开采沉陷三维建模与可视化方法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3]本刊编辑部;;我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1年03期
[4]李昕;关众;李岚;;浅析矿山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治理[J];露天采矿技术;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