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该文阐述了在改革不同阶段对大学生群体就业的影响机理,分析了改革初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并且根据新变化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1-0005-03
2013年以前的经济调控政策是注重需求调控,通过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以提升社会的有效需要,虽然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但这也掩盖了社会的供求矛盾,损害了经济体本身所具有的优胜劣汰功能,造成部分行业产出严重过剩,经济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产业、创新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着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落后产业职工转移、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新型就业人群增加等一系列变化和新问题,这些变化关系到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国内一些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过相关研究,例如,钱瑶等指出“经济发展、产业调整”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因素[1]。李佳敏主要围绕“意识、意向、态度、标准、困惑、影响”等6个维度深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问题[2]。肖璐等运用“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社会资本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3]。戚务念指出就业制度等宏观环境对大学生获取职业有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4]。徐帅[5]、胡俊秀[6]等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鲜有针对供给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的阐述,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机理,然后探讨了改革初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围绕着去产能、提效率和促发展三大目标展开,改革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和就业形式,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也亦不相同。
1.1 传统产业退出,新兴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较为有限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从供给角度实现去产能战略,通过限产去倒逼企业进行结构升级,但在去产能的初期,一些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衰退,原有的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威胁,提供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更加稀少。对于新兴行业,一方面这些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吸纳劳动力能力需要时间来提升;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造成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频发。
1.2 新旧产业转换速度决定大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效果逐渐体现,一方面,大量传统的产业必将逐渐退出市场,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涌现,政府的就业安置压力将倍增;另一方面,大量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兴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发展,这些新兴行业的崛起可以为社会提供大批要求高、待遇较好的新型就业岗位。如果社会新旧产业的转换速度较快,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用人需要,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将会逐渐体现出来。与传统的素质一般的产业工人相比,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创造力,更能适应新的生产模式,从而使得就业率快速提升。
1.3 产业转换倒逼高校学科调整,提高专业的市场对接率 教育必须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同时,高校的专业设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自身的专业构成进行合理的调整,重点培养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供给协调度才能快速提升,人才供求矛盾才会逐渐缩小,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
2.1 经济结构调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让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减少产能,而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就业人数多,下岗再就业压力大。据民革中央的调查数据,预计将有1000万劳动力需要转移。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制约着就业岗位需求增加,据统计,2010年我国就业净增值达到1365万的峰值,而后开始逐年下降,2014年降至1070万人[7]。其次,从整体上看,虽然我国劳动力总体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数并没有减少,并且在最近几年中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都达到了700万以上。但由于一些行业的退出,导致就业岗位随之减少,加上高新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专业型、高技术型人才需求增加,对一些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不乐观。从而导致了总体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
2.2 新兴行业人才供不应求,传统行业求职竞争较大 改革必然涉及行业的新旧交替和企业的技术革新,面对以往政策导致的供需失衡局面,政府强调从供给的角度来调整产品供给,避免盲目和过度生产,以化解产能过剩。一方面,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企業的发展将受到限制,传统产业逐渐退出市场,将减少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使得传统行业竞争力变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还处于前期发展过程中,市场对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将增加,使得新兴行业的人才供不应求。
2.3 第三产业带动GDP稳定增长,创新型、专业型人才需求增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平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李克强总理指出:新经济的覆盖面很广泛,不仅仅指三大产业中的“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而且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而在供给侧改革的前期,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完成对供需结构的平衡发展。由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第一产业的GDP由原来的9.4%降低至8.9%,而第二产业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并于2012年时与增长的第三产业处于持平状态。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在2015年时占GDP总数的50%以上。伴随着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提供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对从事专业性不强的劳动人员的需求呈下降趋势,对掌握专业性强的劳动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大学生群体正是掌握较强专业技能的最佳人选。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并且需要大量具有文化素养的劳动人员,而高校毕业生群体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与发展第三产业所需的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创新意识相符合,因此,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并积极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的现状相类似,呈现出“供需错配”的现象。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工作人员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高校对专业设置和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首先,高校需要进行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避免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要紧跟市场需求,开设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色专业: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与技能训练要进行合理的整合,选取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剔除原来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而轻视技能训练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育之间要相互兼顾,融合发展;最后,应该积极探索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3.2 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者的创新服务理念 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所出现的问题,既有因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时出现的问题,也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服务时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构建完整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是关键,一方面要求就业指导者必须明确服务理念,强调以“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标准,能够准确地把握政策,将政策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精准的预判,并对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将信息进行数据化整合,最终将数据反馈给设置专业的部门,以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化。
3.3 重视就业教育,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教育指的是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依据自己的个人才能选择出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从根本上说,就业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寻找就业岗位给予相应的帮助,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防止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的就业问题。首先,高校需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涯,以保证大学生在大学的教育中都可以享受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技能训练,提高寻找工作时的心理素质和求职技能。其次,采取多种形式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例如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机制,邀请企业资深的管理专家对大学生进行不定期、针对性的工作指导。再次,大学生应合理的利用外部资源,大学生的实习实践仅仅依靠学校资源收效甚微,因此大学生必须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满足根据各自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毕业发展方向[8]。
3.4 推行“双创”政策,培训就业的新增长点 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是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劳动力数量基数大,并且近两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都超过700万。但就业仍旧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可以说,这一成效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行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还应将创新创业与就业服务两者相互融合,以创业的形式带动整体的就业。为此,一是搭建“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推动一批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二是激发创新活力,发展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3.5 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但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一些地方没有正确的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加快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师资源与教学设备的投入,促进学校同相关知名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的积极性,并加大对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4 结语
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改革必将触动到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为解决经济长期存在的供求失衡,产业结构低级的顽疾。如何有效化解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本文首先阐述改革在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然后,结合数据发现改革初期,新增岗位少,就业形势严峻;新兴行业人才供不应求,传统行業求职竞争较大;创新型、专业型人才需求增加等是就业的新态势。最后,从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就业技能培训;推进“双创”政策和教育结构调整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瑶,胡君辰,吴小云.影响上海大学生择业意愿的环境因素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3):59-263.
[2]李佳敏.社会转型期择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归因[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47-54.
[3]肖璐,范明.社会资本的城乡差异及其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15(2):38-43.
[4]戚务念.新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J].重庆高教研究,2015(5):76-86.
[5]徐帅.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3):32-34.
[6]胡俊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12):69-71.
[7]刘昌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及政策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16(9):25-32.
[8]翟波.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33):100-102. (责编:张宏民)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大学生;就业;影响机理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8)01-0005-03
2013年以前的经济调控政策是注重需求调控,通过不断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以提升社会的有效需要,虽然有效地促进了就业,但这也掩盖了社会的供求矛盾,损害了经济体本身所具有的优胜劣汰功能,造成部分行业产出严重过剩,经济转型升级困难重重。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就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将发展方向锁定为新兴产业、创新领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我国就业形势面临着新增就业岗位减少、落后产业职工转移、对专业型创新型人才需求增加、新型就业人群增加等一系列变化和新问题,这些变化关系到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国内一些学者对此问题也进行过相关研究,例如,钱瑶等指出“经济发展、产业调整”是影响大学生择业、就业的重要因素[1]。李佳敏主要围绕“意识、意向、态度、标准、困惑、影响”等6个维度深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问题[2]。肖璐等运用“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法”探讨了社会资本的不同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3]。戚务念指出就业制度等宏观环境对大学生获取职业有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4]。徐帅[5]、胡俊秀[6]等探讨了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构建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鲜有针对供给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的阐述,为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影响机理,然后探讨了改革初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最后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围绕着去产能、提效率和促发展三大目标展开,改革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具有不同的经济效益和就业形式,对于高校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也亦不相同。
1.1 传统产业退出,新兴产业提供就业岗位较为有限 面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党中央提出从供给角度实现去产能战略,通过限产去倒逼企业进行结构升级,但在去产能的初期,一些就业吸纳能力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衰退,原有的产业工人面临失业威胁,提供给刚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更加稀少。对于新兴行业,一方面这些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吸纳劳动力能力需要时间来提升;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社会的人才需求不匹配造成毕业生供求矛盾突出,导致毕业即失业的现象频发。
1.2 新旧产业转换速度决定大学生的就业率 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的效果逐渐体现,一方面,大量传统的产业必将逐渐退出市场,大量剩余劳动力逐渐涌现,政府的就业安置压力将倍增;另一方面,大量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兴产业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快速发展,这些新兴行业的崛起可以为社会提供大批要求高、待遇较好的新型就业岗位。如果社会新旧产业的转换速度较快,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能够符合社会发展的用人需要,大学生的就业优势将会逐渐体现出来。与传统的素质一般的产业工人相比,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创造力,更能适应新的生产模式,从而使得就业率快速提升。
1.3 产业转换倒逼高校学科调整,提高专业的市场对接率 教育必须以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宗旨,在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变迁的同时,高校的专业设备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对自身的专业构成进行合理的调整,重点培养经济新常态下社会需要的专业性、技能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校自身的竞争力。同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高校专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社会的人才需求与高校的人才供给协调度才能快速提升,人才供求矛盾才会逐渐缩小,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好。
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期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
2.1 经济结构调整,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 首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让一些产能过剩行业减少产能,而这些行业基本上都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企业就业人数多,下岗再就业压力大。据民革中央的调查数据,预计将有1000万劳动力需要转移。另外,由于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导致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减少,制约着就业岗位需求增加,据统计,2010年我国就业净增值达到1365万的峰值,而后开始逐年下降,2014年降至1070万人[7]。其次,从整体上看,虽然我国劳动力总体数量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但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人数并没有减少,并且在最近几年中高校的毕业生人数都达到了700万以上。但由于一些行业的退出,导致就业岗位随之减少,加上高新产业的发展,市场对专业型、高技术型人才需求增加,对一些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依旧不乐观。从而导致了总体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形势严峻的现状。
2.2 新兴行业人才供不应求,传统行业求职竞争较大 改革必然涉及行业的新旧交替和企业的技术革新,面对以往政策导致的供需失衡局面,政府强调从供给的角度来调整产品供给,避免盲目和过度生产,以化解产能过剩。一方面,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企業的发展将受到限制,传统产业逐渐退出市场,将减少一定规模的就业岗位,使得传统行业竞争力变大。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还处于前期发展过程中,市场对高素质、高技术型人才的需求将增加,使得新兴行业的人才供不应求。
2.3 第三产业带动GDP稳定增长,创新型、专业型人才需求增加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平稳发展发挥积极作用。李克强总理指出:新经济的覆盖面很广泛,不仅仅指三大产业中的“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而且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而在供给侧改革的前期,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加快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同时完成对供需结构的平衡发展。由于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第三产业占我国GDP的比重也越来越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2011年至2015年,第一产业的GDP由原来的9.4%降低至8.9%,而第二产业呈现缓慢降低的趋势并于2012年时与增长的第三产业处于持平状态。从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来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并且在2015年时占GDP总数的50%以上。伴随着第三产业的稳定发展,各种新兴行业不断涌现,提供的就业渠道也越来越多,社会对劳动者的需求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第二产业对从事专业性不强的劳动人员的需求呈下降趋势,对掌握专业性强的劳动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大学生群体正是掌握较强专业技能的最佳人选。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最多,并且需要大量具有文化素养的劳动人员,而高校毕业生群体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着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与发展第三产业所需的现代科学知识以及创新意识相符合,因此,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给了大学生们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并积极地促进了大学生的就业。 3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3.1 调整高校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现阶段,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和经济发展的现状相类似,呈现出“供需错配”的现象。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而用人单位却招不到合适工作人员的尴尬局面。这就要求高校对专业设置和传统的培养模式进行合理的改革。首先,高校需要进行专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避免学生在选择工作时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局面,要紧跟市场需求,开设一些符合时代要求的特色专业:其次,高校对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习的专业内容与技能训练要进行合理的整合,选取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剔除原来以专业理论知识为主而轻视技能训练的教育模式。这就要求高校在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育之间要相互兼顾,融合发展;最后,应该积极探索企业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
3.2 构建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指导者的创新服务理念 现阶段关于大学生就业所出现的问题,既有因为对大学生专业知识教育和技能培养时出现的问题,也有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服务时所出现的问题。因此,构建完整高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是关键,一方面要求就业指导者必须明确服务理念,强调以“学生就业能力”作为检验工作效果的标准,能够准确地把握政策,将政策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对社会的发展趋势进行精准的预判,并对未来的人才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并将信息进行数据化整合,最终将数据反馈给设置专业的部门,以保证专业设置的合理化。
3.3 重视就业教育,强化就业技能培训 就业教育指的是帮助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对社会实际需求进行合理的分析,并且依据自己的个人才能选择出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职业。从根本上说,就业教育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同时还需要对学生寻找就业岗位给予相应的帮助,而且还要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有效防止由于各方面原因而导致的就业问题。首先,高校需要将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大学生涯,以保证大学生在大学的教育中都可以享受到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技能训练,提高寻找工作时的心理素质和求职技能。其次,采取多种形式以强化就业技能培训。例如可以采取校企合作机制,邀请企业资深的管理专家对大学生进行不定期、针对性的工作指导。再次,大学生应合理的利用外部资源,大学生的实习实践仅仅依靠学校资源收效甚微,因此大学生必须合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此来满足根据各自的意愿选择不同的毕业发展方向[8]。
3.4 推行“双创”政策,培训就业的新增长点 随着“双创”政策的不断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是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我国劳动力数量基数大,并且近两年的大学毕业生数量都超过700万。但就业仍旧保持一定的增长率。可以说,这一成效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行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还应将创新创业与就业服务两者相互融合,以创业的形式带动整体的就业。为此,一是搭建“互联网+”创业服务平台,推动一批企业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技术,建设一批创新创业基地;二是激发创新活力,发展创新型企业,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3.5 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 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国际地位,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也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大量专业型、技能型人才。但是,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一些地方没有正确的认识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投入不足,基础薄弱,办学条件较差;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教学质量不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应加快职业教育结构的调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要重视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加大教师资源与教学设备的投入,促进学校同相关知名企业搭建合作平台的积极性,并加大对技能型专业人才培养的力度。
4 结语
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适应发展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改革必将触动到大学生的基本权益和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然而,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重点是为解决经济长期存在的供求失衡,产业结构低级的顽疾。如何有效化解改革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率?本文首先阐述改革在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机理。然后,结合数据发现改革初期,新增岗位少,就业形势严峻;新兴行业人才供不应求,传统行業求职竞争较大;创新型、专业型人才需求增加等是就业的新态势。最后,从高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就业技能培训;推进“双创”政策和教育结构调整等角度提出解决对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新时代下提升大学生的就业水平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钱瑶,胡君辰,吴小云.影响上海大学生择业意愿的环境因素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8(3):59-263.
[2]李佳敏.社会转型期择业价值取向的现状、归因[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47-54.
[3]肖璐,范明.社会资本的城乡差异及其对大学生择业的影响[J].教育与经济,2015(2):38-43.
[4]戚务念.新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变迁[J].重庆高教研究,2015(5):76-86.
[5]徐帅.新形势下高校就业服务体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33):32-34.
[6]胡俊秀.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与完善[J].教育与职业,2015(12):69-71.
[7]刘昌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及政策选择[J].上海经济研究,2016(9):25-32.
[8]翟波.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1(33):100-10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