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D-二聚体及子宫动脉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来源 :中国妇幼保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外周血D-二聚体(D-D)及子宫动脉血流监测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北京市密云区医院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妊娠期高血压患者73例为妊娠期高血压组,子痫前期患者64例为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59例为重度子痫前期组.另选同期在该院分娩的正常孕妇98例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各组外周血D-D水平,子宫动脉S/D值,分析患者不同孕期子宫动脉S/D值与外周血D-D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10~14孕周及30 ~34孕周的D-D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和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10~14孕周的D-D水平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10~ 14孕周及30~34孕周的S/D值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和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妊娠期高血压组,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10~14孕周及30~34孕周的子宫动脉S/D值与其外周血D-D水平均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 外周血D-D与子宫动脉的血流监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可有效反映患者的实际病情,同时还可以辅助临床诊治及预后评价.临床上可考虑将这两种检测方式用于联合监测,从而为诊治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科学防治结核病的重中之重是了解其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通过掌握其传播规律、耐药机制及有效实施科学决策下的结核病控制策略和措施,从而达到控制结核病的目的.然而由于结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