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和潮流。它将建构出新的教学结构、教学环境和教学模式,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的教学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在进行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时,要对其有深刻的认知,才可以促进教育的信息化与现代化。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全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和潮流已经变成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面对这样的教育变革,需要我们对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发挥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的功能。
1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的现状分析
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成为全世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最重要的议题。我国也开展了一些与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有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偏向信息技术
在进行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逐渐替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制作的课件将大量事先整理好的信息“灌输”给学生,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而是把信息技术夸大化,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学习课件制作与应用,没有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本质,从而导致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脱节。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2 注重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听、记教师口授、板书的信息进行学习,教师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仍是以教为主,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教师还是在台上唱独角戏,很少考虑与学生的互动。只是将书本变成了课件,将黑板变成了屏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变成了现代的信息手段。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扮演聆听者的角色,而没有进行主动学习。
1.3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整体偏低
高校中一部分年长的教师因为欠缺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而放弃使用这种工具,仍旧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与时俱进使得教学过于单调。而有一部分年轻教师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认为所用的信息技术越高就越能做到课程整合,教学效果也越好,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这些状况导致了教育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教育技术水平偏低的教师难以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环境,为了整合而整合,使得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受到了影响。
1.4 课程资源与计算机网络结合不足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优质学习与课程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的良好结合是分不开的。二者的良好结合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技术、观念、资金等原因,一些高校的校园信息资源并不丰富,且更新较慢,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这使得师生与很多优质的信息资源无缘相见,并且师生也难以共享一些课程资源,就难以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也难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况。
2 关于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的思考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并非只是在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获取信息与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最优化的教与学。针对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对二者的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
加强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如数字教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可解决课程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结合不足的问题,还能为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物质条件。在进行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时,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硬件设备越齐全,其整合效果就越好,而是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实现最优的效果,要优先进行与教学密切相关设备的建设。
2.2 搭建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是搭建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而硬件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各种相应的应用软件平台的参与。与高校各种业务相关的软件平台,包括资源平台、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和通讯平台。如在搭建资源平台时,注重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化。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创建和分享各类课件、图片、视频等文件,实现知识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共享和创新。而软件平台的运行需要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撑,如管理信息资源可支持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可支持教学平台等,因而在搭建各种应用软件平台的同时,需要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
2.3 加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
由于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对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了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效果。因此在进行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必须加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对教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高校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等方面加强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正确认识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不再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等。
2.4 结合学科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如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而且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也是不同的,它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也不一样,因此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同一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应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中的环节来建构能实现其良好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能较好实现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有“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合作式”教学模式。如在进行科学性知识的教学时,使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5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转变其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追求的是有意义学习,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学习者必须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体现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其有促进作用。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件,对其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文本资料、图像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这反过来促进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
3 结束语
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的进程中需要对其现状有所了解,并通过加强对高校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搭建,加强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结合各学科特点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只有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侯伟冬,王霏.高校信息技術与课程整合现象之我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2]杨诚德.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设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叶依如,叶晰.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04).
[4]温志华.成人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策略[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赵丽琴,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化。
作者单位:成都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106
关键词: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整合
中图分类号:TP3-4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全世界教育改革的总趋势和潮流已经变成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面对这样的教育变革,需要我们对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有更加深刻的认知,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发挥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基地的功能。
1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的现状分析
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成为全世界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最重要的议题。我国也开展了一些与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有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1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偏向信息技术
在进行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多媒体教学逐渐替代了传统的黑板教学。但是大部分教师只是通过制作的课件将大量事先整理好的信息“灌输”给学生,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并没有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而是把信息技术夸大化,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学习课件制作与应用,没有理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的本质,从而导致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脱节。过于重视信息技术,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1.2 注重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过听、记教师口授、板书的信息进行学习,教师灌输,学生被动的接受。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过程中教师的教学仍是以教为主,虽然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了信息技术手段,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教师还是在台上唱独角戏,很少考虑与学生的互动。只是将书本变成了课件,将黑板变成了屏幕,将传统的教学手段变成了现代的信息手段。教学过程中过于重视教师的教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学生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扮演聆听者的角色,而没有进行主动学习。
1.3 高校教师教育技术水平整体偏低
高校中一部分年长的教师因为欠缺信息技术应用技能而放弃使用这种工具,仍旧使用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与时俱进使得教学过于单调。而有一部分年轻教师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认为所用的信息技术越高就越能做到课程整合,教学效果也越好,但是往往适得其反。这些状况导致了教育技术水平整体偏低。教育技术水平偏低的教师难以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环境,为了整合而整合,使得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效果受到了影响。
1.4 课程资源与计算机网络结合不足
实现学生的个性化优质学习与课程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的良好结合是分不开的。二者的良好结合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使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但是由于技术、观念、资金等原因,一些高校的校园信息资源并不丰富,且更新较慢,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互动。这使得师生与很多优质的信息资源无缘相见,并且师生也难以共享一些课程资源,就难以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也难以改变学生被动接受信息的状况。
2 关于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的思考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并非只是在于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师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更好地获取信息与知识,从而解决教学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最终实现最优化的教与学。针对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存在的问题,对二者的建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2.1 加强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
加强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如数字教室、数字化校园建设等,可解决课程资源和计算机网络结合不足的问题,还能为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供物质条件。在进行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时,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学校的具体情况进行建设数字化硬件环境,实现课程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是硬件设备越齐全,其整合效果就越好,而是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实现最优的效果,要优先进行与教学密切相关设备的建设。
2.2 搭建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
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础是搭建各种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软件资源库。而硬件作用要想充分发挥出来,需要各种相应的应用软件平台的参与。与高校各种业务相关的软件平台,包括资源平台、教学平台、管理平台和通讯平台。如在搭建资源平台时,注重网络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能够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化。通过这个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创建和分享各类课件、图片、视频等文件,实现知识和信息的有效管理、共享和创新。而软件平台的运行需要教育教学资源的支撑,如管理信息资源可支持管理平台,教学资源可支持教学平台等,因而在搭建各种应用软件平台的同时,需要建设教育教学资源库。
2.3 加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
由于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过程中,高校教师对其存在着错误的认识,从而影响了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效果。因此在进行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时,必须加强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要对教师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高校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相关知识等方面加强培训,使得教师能够正确认识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不再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正确使用信息技术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并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等。
2.4 结合学科特点建构新型教学模式
每个学科都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如物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系统性、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等,而且各学科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等也是不同的,它们在进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策略也不一样,因此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同一种教学模式。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应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结合教学中的环节来建构能实现其良好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其中能较好实现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有“探究式”教学模式和“合作式”教学模式。如在进行科学性知识的教学时,使用“探究性”教学模式,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2.5 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转变其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融入教学,必然导致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追求的是有意义学习,这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学习者必须构建新型的学习方式,体现其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而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其有促进作用。如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课件,对其相关的视频、音频资料、文本资料、图像资料等进行自主学习,而不是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这反过来促进了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此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过程中,高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转变。
3 结束语
在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的进程中需要对其现状有所了解,并通过加强对高校数字化硬件环境的建设,应用软件平台和教育教学资源库的搭建,加强对高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培训,结合各学科特点建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以及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只有提高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有效融合,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及培养学生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侯伟冬,王霏.高校信息技術与课程整合现象之我见[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1(05).
[2]杨诚德.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建构设想[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5).
[3]叶依如,叶晰.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研究[J].温州医学院学报,2009(04).
[4]温志华.成人高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与策略[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0(01).
作者简介:赵丽琴,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化。
作者单位:成都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 6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