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北方玉米杂交制种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是干旱缺水,土壤肥力瘠薄,伏天干旱与高温,持续时间长,产后技术服务与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本文结合我国北方雨养旱作农业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思考,提出对上述主要制约因素的解决措施与对策。
1.制约因素
1.1春季干旱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年性的旱情频繁,春季风沙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降水稀少,土壤水分蒸发快,墒情亏缺严重,给春播作物,特别是玉米的播种出苗带来极大困难。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拉水点浇播种,时有缺苗断垄现象发生,有时等雨后再播种,造成播种期延后,推迟了整个生育期。
1.2伏前干旱
北方出现伏天干旱概率大,但近年来,气候变化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伏旱提前,有60%的时间出现伏前干旱现象,而伏前这段时间正是制种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干旱直接抑制玉米正常生长,使玉米植株发育迟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阻,造成植株高低不整齐,母本果穗形成大小、长短不一。父本雄穗分枝不一致,花粉量大大减少,且发粉生活力下降,有时还可形成小花败育。导致母本受精结实率低,形成花棒和秕穗,从而降低玉米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1.3伏天干旱
北方雨养旱作农业区的制种玉米进入灌浆期后,是一年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玉米植株高大,叶面蒸发量大,是玉米一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拔节到灌浆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抽雄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是对水分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吐丝期和散粉期更为敏感。若此时干旱缺水,玉米博物积累就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玉米籽粒形成质量低,产量下降。
1.4土壤瘠薄
目前,农村牲畜量少,有机肥极缺,基本上使用化学肥料,而且氮、磷、钾三要素均未配方使用。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有时氮过剩、磷缺乏,导致土壤瘠薄,某些元素失调,从而使制种玉米生长发育不正常,抗旱、抗病能力差。影响授粉受精,穗小、粒小、粒重降低,出现秃顶和空秆。
1.5产后管理技术不到位
北方制种玉米成熟收获期为9月15—30日,这段时间降雨相对较多,光照条件较差,早霜来临较频繁,而此时正值大田作物收获、冬小麦播种时期,制种农户劳动较多的季节,往往忽视了制种玉米的管理技术,对制种玉米收获、扒皮、晾晒不及时使玉米遭受霜冻,堆放时间过长形成发烧、霉变,降低品质及发芽率。
2.对策与思考
面对制约北方制种玉米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我认为需要从抗旱耕作、增施有机肥、收获后期的技术服务与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思考。
2.1抗旱耕作
北方农业生产属雨养旱作农业区,绝大部分的制种玉米靠自然降水生产,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不少的抗旱耕作技术。
一是冬春季用石磙镇耱保墒。二是机械深耕土壤,充分接纳自然降水。三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墒,在土壤解冻后,及时翻耕土壤,采用提前覆膜,保住土壤中的有效水分,降低蒸发量,到时打孔播种,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
2.2科学施肥
施农家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结合秋季耕地一次性施放农家肥45—肥以60吨/公顷,纯氮150—200公斤/公顷,五氧化二磷120—150公斤/公顷。氮磷比以1:0.6—1:0.8为宜。
2.3选用高质量的亲本种子
高质量的亲本种子是生产高质量杂交玉米种子的前提,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按照玉米新本种子的综合繁殖高产技术提高亲本的纯度,保纯是生产优质杂交种子的必备条件。
2.4安全隔离,合理密植
玉米制种基地要集中连片,隔离安全。一般采用自然屏障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隔离必须达到300米以上,防止异源花粉的入侵而造成生物混杂。
玉米制种田规格播种合理密植是保证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基本措施。根据本地土壤肥力水平决定合理的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严格区分父、母本种子,适期播种,播深一致,力争一次播种抓全苗。在制种玉米生育期,根据双亲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控;保证花期相遇良好。
3.加大玉米制种生长后期及收获后的管理力度
3.1玉米制种田生长后期管理
在玉米成熟期及时组织制种户割除玉米果穗上部植株及叶片,既增加了牲畜的饲草来源,又利于果穗充分后熟及脱水,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色泽,以及种子的商品性。
3.2玉米收获后的管理
在玉米果穗收获后晾晒果穗时要做到薄、高、勤,即超薄摊放晾晒、高处放置、勤翻晒勤换位置,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利用后期有限的光照条件加速脱水,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商品性的关键措施。
3.3精选加工
在脱粒前把果穗摊在场地,再次进行果穗中的去杂去劣,然后进行脱粒、精选加工,清除秕瘦、虫蛀、霉变、破碎等种子,提高种子的纯度与净度。
1.制约因素
1.1春季干旱
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区十年九旱,尤其是近几年来全年性的旱情频繁,春季风沙大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降水稀少,土壤水分蒸发快,墒情亏缺严重,给春播作物,特别是玉米的播种出苗带来极大困难。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拉水点浇播种,时有缺苗断垄现象发生,有时等雨后再播种,造成播种期延后,推迟了整个生育期。
1.2伏前干旱
北方出现伏天干旱概率大,但近年来,气候变化明显,北方大部分地区伏旱提前,有60%的时间出现伏前干旱现象,而伏前这段时间正是制种玉米生长的关键时期,这时干旱直接抑制玉米正常生长,使玉米植株发育迟缓,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受阻,造成植株高低不整齐,母本果穗形成大小、长短不一。父本雄穗分枝不一致,花粉量大大减少,且发粉生活力下降,有时还可形成小花败育。导致母本受精结实率低,形成花棒和秕穗,从而降低玉米制种的质量和产量。
1.3伏天干旱
北方雨养旱作农业区的制种玉米进入灌浆期后,是一年最热的三伏天,这段时间玉米植株高大,叶面蒸发量大,是玉米一生需水量最大的时期,拔节到灌浆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50%,抽雄前10天至开花后20天是对水分敏感的临界期,特别是吐丝期和散粉期更为敏感。若此时干旱缺水,玉米博物积累就无法正常运行,导致玉米籽粒形成质量低,产量下降。
1.4土壤瘠薄
目前,农村牲畜量少,有机肥极缺,基本上使用化学肥料,而且氮、磷、钾三要素均未配方使用。土壤有机质逐年减少,有时氮过剩、磷缺乏,导致土壤瘠薄,某些元素失调,从而使制种玉米生长发育不正常,抗旱、抗病能力差。影响授粉受精,穗小、粒小、粒重降低,出现秃顶和空秆。
1.5产后管理技术不到位
北方制种玉米成熟收获期为9月15—30日,这段时间降雨相对较多,光照条件较差,早霜来临较频繁,而此时正值大田作物收获、冬小麦播种时期,制种农户劳动较多的季节,往往忽视了制种玉米的管理技术,对制种玉米收获、扒皮、晾晒不及时使玉米遭受霜冻,堆放时间过长形成发烧、霉变,降低品质及发芽率。
2.对策与思考
面对制约北方制种玉米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我认为需要从抗旱耕作、增施有机肥、收获后期的技术服务与管理等诸多方面,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思考。
2.1抗旱耕作
北方农业生产属雨养旱作农业区,绝大部分的制种玉米靠自然降水生产,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积累了不少的抗旱耕作技术。
一是冬春季用石磙镇耱保墒。二是机械深耕土壤,充分接纳自然降水。三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保墒,在土壤解冻后,及时翻耕土壤,采用提前覆膜,保住土壤中的有效水分,降低蒸发量,到时打孔播种,地膜覆盖栽培采用全膜覆盖和半膜覆盖。
2.2科学施肥
施农家肥为主,氮、磷、钾肥配合,结合秋季耕地一次性施放农家肥45—肥以60吨/公顷,纯氮150—200公斤/公顷,五氧化二磷120—150公斤/公顷。氮磷比以1:0.6—1:0.8为宜。
2.3选用高质量的亲本种子
高质量的亲本种子是生产高质量杂交玉米种子的前提,直接影响到杂交种子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按照玉米新本种子的综合繁殖高产技术提高亲本的纯度,保纯是生产优质杂交种子的必备条件。
2.4安全隔离,合理密植
玉米制种基地要集中连片,隔离安全。一般采用自然屏障隔离和空间隔离,空间隔离必须达到300米以上,防止异源花粉的入侵而造成生物混杂。
玉米制种田规格播种合理密植是保证种子质量与产量的基本措施。根据本地土壤肥力水平决定合理的种植方式与种植密度,严格区分父、母本种子,适期播种,播深一致,力争一次播种抓全苗。在制种玉米生育期,根据双亲生长发育规律及时调控;保证花期相遇良好。
3.加大玉米制种生长后期及收获后的管理力度
3.1玉米制种田生长后期管理
在玉米成熟期及时组织制种户割除玉米果穗上部植株及叶片,既增加了牲畜的饲草来源,又利于果穗充分后熟及脱水,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色泽,以及种子的商品性。
3.2玉米收获后的管理
在玉米果穗收获后晾晒果穗时要做到薄、高、勤,即超薄摊放晾晒、高处放置、勤翻晒勤换位置,采用不同方式有效利用后期有限的光照条件加速脱水,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及商品性的关键措施。
3.3精选加工
在脱粒前把果穗摊在场地,再次进行果穗中的去杂去劣,然后进行脱粒、精选加工,清除秕瘦、虫蛀、霉变、破碎等种子,提高种子的纯度与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