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行不言之教”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再次读到老子的这句话,不由得驻足良久。这句话,蕴含了深刻的育人之道,它提供了一种管理、教育学生的新思路。
  【关键词】学生工作 不言之教 教育
  从事教育工作以来,经常听到同事存在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老师越管,学生越烦;老师越凶,学生表现越差;抑或有同事抱怨,学生工作久了,自己心理都存在阴影和问题。同样,当我在工作中,面对自己的满腔热情、一番好意,学生仍然无动于衷所带来的挫败感时,我开始思考:教育是否应该探索新的思路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管窥老子之道,这位饱含智慧的先哲,强调以柔克刚、柔可克刚的观点,“行不言之教”,是将柔运用到教育上:真正的圣人,如果想教化他人,不用刻意去做什么事、说什么话,而是本身就能让我们从他身上学到很多启示和教育。作为一名普通学生工作者,既非圣人,也只想成功教化好学生,而两年来的学生工作给我这样的体会:管理不如教育,教育不如影响。管理只是学生工作的初级阶段,它能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规章制度;教育则更进一步,它成功说服了学生对某一件事情的赞同;而影响,则是另一个层次,它不仅让学生从心底里对某件事情由衷的认可,而且会在今后的人生中时刻提醒、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将之作为一种习惯。殊途同归,不言之教就如同“润物细无声”的影响;是教育的至高境界。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够化为春雨,无声却卓有成效的影响一名学生呢?
  首先,行不言之教要求老师在与学生沟通时“居善地”。面对学生时,要有一种服务意识,懂得换位思考,尊重学生。如果根本不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所为,那么在与学生进行沟通时,说再多也是徒劳。试想:如果一个人根本不了解你的状况,却对你提出一大堆“热心”的意见建议,你会采纳吗?因此,我们要做一个“居善地”的老师,耐性的倾听,客观的分析,以一种服务的姿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非“想当然”的认为学生存在什么问题,应该按照你的思路去如何解决。
  再次,行不言之教要求老师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90后的学生往往心理脆弱,同时又很有个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待学生存在的“问题”,毫不留情,横加指责,甚至挥以老拳,活脱脱以“教育警察”身份出现,不仅难以起到教育的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招致学生的反感,从而使得教育的效果适得其反。而这“给了学生好心,却不给学生好脸”的教育者本人也会受到深深的挫败感。如果辩证、理性的看待所谓的“问题学生”,或许“问题”后,掩盖的是学生宝贵的个性和优点。我们需要在欣赏个性的同时,帮助他们修正一些毛病。这就是“无言之教”“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对待学生的个性,如何抛弃有色眼镜,这需要老师具有开放的心态,时刻提醒自己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步伐。
  再次,行不言之教,要求教育工作者本身具有“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信条,以高尚的人格来要求自己。空洞的言词是苍白的,如果一件事情,自己做不到,却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到,难免会底气不足。一位班主任言辞正色的批评一名学生,不要在公众场合吸烟,然而,就在他对学生大谈吸烟如何危害健康的时候,该学生却漫不经心的反问:“那你自己不也吸烟吗?”该班主任哑口无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通过语言,更会通过行为产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要想学生有一碗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想学生有一碗干净的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干净的水。因此,必须时刻反省自身的一言一行,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真正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才能在“不言”中,通过行为成功的教育、影响学生。
  最后,行不言之教要求教育中融入“爱”。不言之教,包含着大爱,看似不言,却是以最朴实、真挚的情感滋润受教者的心田。因为有爱,才会有理解、包容、欣赏、责任。成绩表现差的学生,要做到“化腐朽为神奇”,爱是最好的法宝。有一个学生,经常迟到旷课,找到他时,脸上写满冷漠和不屑。我没有劈头盖脸的斥责他,而是侧面了解,透过同学我得知他父母离异了,而且患有严重的鼻炎,影响到了他的睡觉思考,有辍学的打算。在打消疑虑后,我陪他去医院做了激光手术,安排同学轮流照顾他,后来,该生恢复了健康,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再没有了迟到旷课现象。是啊,哪怕没有高深的学问、不懂繁杂的育人技巧,但是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温馨的抚慰,都可能让学生铭记终生,甚至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
  时代在变迁,教育在变革,曾经的棍棒教育、打骂教育、简单粗暴的工作方式在当下已经不合时宜。面对一群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学生,让我们用心、用爱、用理性、用智慧去对待他们吧,借鉴老子之道,行不言之教,育德才兼备之人!
  【参考文献】
  [1]王玉孝,司惠国,张爱军,金林生. 老子道德经.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2]朱永新. 新教育. 文化艺术出版社.
其他文献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思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教育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一个好的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作为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呢?  第一,要让学生明确什么
会计学是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会计教学不仅要向学生全面系统地传授会计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而且更注重培养他们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去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实际操作能力。于会计教学之中运用模拟教学法,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  模拟教学,就是借鉴和移植自然科学中的实验机制、实验理论和实验方法,在社会实践性较强的有关学科教学中,科学合理地使用,指导学生利用模拟实验室或模拟资料,完成模拟活动,比如模拟会
雷克雅未克冰岛路政署内,彼得·马修森坐在办公桌后透过眼镜看着我,热情地笑了笑。  不过,马修森坚定地说:“开始之前,让我们先讲清楚——我可不信精灵。”  我挑了挑眉毛,转过头去看他办公桌上的电脑屏幕。上面有一份临近小镇修建公路的施工规划图。图纸上画着两个黄圈儿,一个是“精灵教堂”,一个是“精灵礼拜堂”。马修森叹了一口气,沮丧地承认:“唉。我们冰岛并不总是要给精灵让路。不过,具体到这个项目,我们得到
《魔童降世》,哪吒归来,点燃了暑期档的大屏幕。有评论说,哪吒是逆夭改命,中国动画也要逆天改命。这一评论用心虽好,却对中国动画发展历程缺乏了解。中国动画诞生时是光彩熠熠的“灵丸”,而不是灰头土脸的“魔丸”。虽然经蒙尘,也难掩辉煌。  中国第一部动画诞生于1926年。比世界第一部动画片的诞生只晚了20年。中国动画不仅起步早,而且起點高。  40年代由万氏兄弟制作的《铁扇公主》,是亚洲第一部有声动画长片
项目概述  师德项目以教师专业道德中的三个基本范畴(幸福、仁慈、公正)为专业主题,支持石景山区教育工会已有的“生命·爱·尊重”主题教育活动,以专家专业引领与教师修养促进相结合的方式,将各主题师德教育活动分年度推进,使之成为各学年师德建设的主线,切实推进全区绿色教师队伍建设。项目组主要在专家讲座以及教师自我学习方面提供专业帮助(如编写相关案例手册、推荐有关书籍、参与相关活动等),并协助教委开展相关工
《学习是一种信仰:  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  贺雄飞著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6  定价:28.00元    《学习是一种信仰:犹太人教育和创造力的奇迹》通过对群星璀璨的犹太人和诺贝尔奖中的“犹太现象”的深入分析,阐述了“学习是一种信仰’和“观念改变世界”这些犹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并通过对犹太人创造力和精英教育的深刻剖析,揭示了数百位犹太天才成功的奥秘。    所谓的“常春藤”或“常春藤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先进的音乐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中得到了积极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将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相融合如同锦上添花,使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使得学生在“乐”中学“乐”。  【关键词】多媒体;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融合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由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
项目概述  2010年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委合作启动绿色教育发展实验区项目。基于绿色教育理念的名校品牌建设是此次合作项目的一项重要内容,项目为期3年(2010年-2013年)。共有8所学校参与此项目,包括北京市京源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实验学校、北京市石景山区八角北路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古城第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爱乐实验小学、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北京市石景山区师范附属
【摘要】面对新接手的班级,无论学生的性格习惯还是行为特点,作为班主任都需要去摸索。如何运用唤醒教育在班级建设中发光发热,使组建新集体的时候事半功倍,是文章的论述重点。文章尝试从实际操作案例中总结经验,初探方法以便推广。  【关键词】唤醒教育;组建新班;实际运用一、唤醒教育的概念  说起唤醒教育,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唤醒”二字,到底要唤醒什么?唤醒学生生命中的主动求知与探索的欲望。其实我们人总有一种生
宋紹义 著 蒋佳慧 绘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20.1  36.00元  宋绍义  工学博士,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讲师,从事编程一线教育工作多年,善于把编程知识通过有趣的事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进行普及。  蒋佳慧  2016-2020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艺术与科技专业。曾参加过第二届全国大学生气象科普大赛,江苏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荣获第五届紫金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入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