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非言语交际作为人类交际的一个重要部分,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的成效与其运用有很大的关系。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各种非语言交际手段的恰当运用传递了丰富的信息,促进了良好的交流与沟通。本文介绍了非言语交际,指出了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非言语交际在教学中如何加以应用。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重要性 应用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方式。人类学家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系统中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Leger Brosnahan说:“交际中的一半以上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信号传递的。”而Ross和Birdwhistell及Samovar都声称,在面对面的交际中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语言行为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语言交际,过分强调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这种偏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得也很明显,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运用语言给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上缺乏或很少进行有效的非语言交际,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本文主要探讨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旨在使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密切关系,在实践中注意运用非语言手段来辅助教学,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主要内容
非语言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出没行为、声音暗示、穿着妆扮和其他装饰等。它是交际者运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非语言交际使用的代码为非语言信号——整个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作与表情,以及交际者双方的空间距离等,主要产生视觉、感觉和触觉效果。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并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体态学。体态学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涵义,它包括很多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触等。其中,手势是体态语的核心部分。
2.体距学。体距学是人们在交际时保持相互间的身体距离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特定涵义。体距的变化可以影响交际,起到加强交际效果的作用,其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超越语言的作用。交际者的年龄、性别、关系、文化决定了体距的远近,这其中又以文化因素和关系因素最为重要。
3.副语言。副语言是指一些超出语言特点的附加现象,它是由嘴发出的可用来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各种“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如哈哈大笑、唉声叹气、啧啧称赞等。讲话时语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也属于副语言的范畴。
二、非言语交际的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意学习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特
别是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生间缺乏有效的非语言交际,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差。非语言交际被看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物,远没有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的存在是对有声教学的积极配合和补充,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首先,非言语交际的信息传递量大,在某一交往过程中,不少于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其次,非言语交际对学生期待心理和接受效率有着深刻影响,因为非语言交际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丰富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再者,非言语交际的适当运用,可以拓宽作品的审美途径,达到课堂的静态美与动态美互生互长的奇妙境界。英语课是一门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表达形式非常丰富,而且运用频率很高,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三、教师如何将非语言交际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与沟通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行为进行的,恰当运用非语言交际,对搞好教学有重要意义。非语言交际内容十分丰富,经常用于教学的有以下几种:(1)体态语,即身体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等;(2)人际距离,与学生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可在学生身上产生很强的情感效应;(3)伴随语言,如音调、音量、音高等。在课堂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非语言交际调控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可通过目光来观察和控制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时,教师的视线应该经常发生变化,将视线落到每个学生身上,如果发现走神或搞小动作的学生,就用眼睛注视他,学生在接到这个信息后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空间距离调控课堂教学。教师所站的位置、座位排列、距离远近,都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时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围坐在一起,这样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我走到每个小组旁边倾听指导,效果非常好。再次,教师运用语气变化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而不用心听课时,就可以有意变换语气或者突然停止讲课来加以制止。
2.通过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进行信息反馈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密切注意学生的体态神情,捕捉反馈信息,可以判断学生对授课内容是否感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或程度,并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表情很投入,说明很感兴趣,完全理解了。相反一些细小的表情或动作,如皱眉、低头不语或茫然的眼神表明他们没有理解,教师还应该作进一步解释,或者换一种方式解释。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迅速了解教学的效果,使教师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活动。
3.利用体态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种情况:同样的题材,有的教师讲起来兴趣盎然,而有的教师讲起来却索然无味。学生要是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在这方面,体态语和伴随语言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生动的语言,配上丰富的表情、适当的姿势可以把学生带入所讲课文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恰当的体态语可以丰富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几年的教学中以及与学生课后的交谈中,我发现,老师如果整堂课表情严肃,或面无表情,就无法与学生产生互动,将会使其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或抵触情绪;而相反,一个肢体语言丰富的老师,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深深地吸引学生。老师鼓励的目光会使学生增强信心,微笑让学生倍感温暖,恰当的肢体动作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教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和母语行为的文化差异。例如“跺脚”这一动作,汉语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而英语表示“不耐烦”。又如汉语中发“嘘”声表示“反对;责骂;轰赶”,英语却是“要求安静”。按照中国的习惯,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会鼓掌,表示“谢谢或友好感情”。而在英语国家,为自己鼓掌,会被认为是不谦虚的表现。
同一种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学生若不了解这些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在实际交流中就难免会误解,发生文化冲突。例如,我们通常根据汉字“八”字造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表示“八”,可这个造型在美国人看来却是“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打手势要特别小心,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引起意外的效果。二战期间,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做的一个手势曾引起了轰动。一次当他出席一个场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会,他一露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做了一个表示“victory”(胜利)的“V”形手势——用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做这个手势时,手心要对着观众。不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把手背对着观众了。群众当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他所做的手势表示的那不是“胜利”,而是“侮辱、轻视”之意。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
从交际角度来说,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目的语的语言交际手段,而且要掌握辅助语言交际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因此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受到重视。
首先,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民族典型的非语言交际习惯,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模仿和运用,中国教师要把自己扮成一个“外国人”,展示非语言交际手段影响学生。其次是创造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练习掌握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习惯,真正做到学为己用,学有所得。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视听设备,让学生经常观看一些经选择的英语国家的电视、录像和影片,在真实语境中通过图像的潜移默化接受熏陶,从而提高用英语思维、传达信息的能力。如有条件,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是一个最好的途
径,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和学习他们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既地道又自然。
五、结语
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息息相关,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促进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把非语言交际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参考文献:
[1]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0,(3).
[2]熊金才.非言语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3]樊葳葳.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大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4]程慕胜.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吴为章.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 大学英语教学 重要性 应用
人类交际包括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两种方式。人类学家伯德惠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系统中的人在对话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了一个量的估计,认为语言交际最多只占整个交际行为中的30%左右。Leger Brosnahan说:“交际中的一半以上信息是通过非语言信号传递的。”而Ross和Birdwhistell及Samovar都声称,在面对面的交际中通过语言传达的信息仅占35%,而非语言行为所传达的信息高达65%。可见非语言交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然而,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只注意语言交际,过分强调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了非语言交际。这种偏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表现得也很明显,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只注重运用语言给学生传授知识,课堂上缺乏或很少进行有效的非语言交际,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活力。本文主要探讨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关系,旨在使广大英语教师进一步了解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的密切关系,在实践中注意运用非语言手段来辅助教学,训练和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
一、非语言交际研究的主要内容
非语言交际是指通过使用不属于语言范畴的方法来传递信息的过程,包括使用语言和文字以外的一切传递信息的方式,如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空间利用、出没行为、声音暗示、穿着妆扮和其他装饰等。它是交际者运用身体的自然特征和本能向对方传递信息、表达特定语意的过程。非语言交际使用的代码为非语言信号——整个人体或人体某一部分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动作与表情,以及交际者双方的空间距离等,主要产生视觉、感觉和触觉效果。非语言交际与语言交际并存,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非语言交际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体态学。体态学研究人们交际时身体各部分动作的模式所表示的涵义,它包括很多非语言行为,如面部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触等。其中,手势是体态语的核心部分。
2.体距学。体距学是人们在交际时保持相互间的身体距离并由此体现出来的特定涵义。体距的变化可以影响交际,起到加强交际效果的作用,其作用有时甚至可以超越语言的作用。交际者的年龄、性别、关系、文化决定了体距的远近,这其中又以文化因素和关系因素最为重要。
3.副语言。副语言是指一些超出语言特点的附加现象,它是由嘴发出的可用来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各种“声音”来传递信息的,如哈哈大笑、唉声叹气、啧啧称赞等。讲话时语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也属于副语言的范畴。
二、非言语交际的应用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意学习语言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交际能力特
别是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非语言交际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师生间缺乏有效的非语言交际,学生非语言交际能力差。非语言交际被看做是一个可有可无的附属物,远没有发挥它应该发挥的作用。
非言语交际的存在是对有声教学的积极配合和补充,在大学课堂教学中占据着极重要的位置。首先,非言语交际的信息传递量大,在某一交往过程中,不少于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其次,非言语交际对学生期待心理和接受效率有着深刻影响,因为非语言交际所显示的意义要比有声语言丰富得多,而且深刻得多。再者,非言语交际的适当运用,可以拓宽作品的审美途径,达到课堂的静态美与动态美互生互长的奇妙境界。英语课是一门以交际为目的的语言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非言语表达形式非常丰富,而且运用频率很高,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的效果,是教学艺术性的重要体现。
三、教师如何将非语言交际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过程。这种交流与沟通是通过语言和非语言两种行为进行的,恰当运用非语言交际,对搞好教学有重要意义。非语言交际内容十分丰富,经常用于教学的有以下几种:(1)体态语,即身体动作姿势和面部表情等;(2)人际距离,与学生保持适当的空间距离可在学生身上产生很强的情感效应;(3)伴随语言,如音调、音量、音高等。在课堂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利用非语言交际调控课堂教学
首先,教师可通过目光来观察和控制学生,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时,教师的视线应该经常发生变化,将视线落到每个学生身上,如果发现走神或搞小动作的学生,就用眼睛注视他,学生在接到这个信息后就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空间距离调控课堂教学。教师所站的位置、座位排列、距离远近,都有不同的作用。例如,我在组织学生课堂讨论时把他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围坐在一起,这样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我走到每个小组旁边倾听指导,效果非常好。再次,教师运用语气变化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发现学生在下面交头接耳而不用心听课时,就可以有意变换语气或者突然停止讲课来加以制止。
2.通过学生的非语言行为进行信息反馈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密切注意学生的体态神情,捕捉反馈信息,可以判断学生对授课内容是否感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或程度,并且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需要。如果学生表情很投入,说明很感兴趣,完全理解了。相反一些细小的表情或动作,如皱眉、低头不语或茫然的眼神表明他们没有理解,教师还应该作进一步解释,或者换一种方式解释。由此可见,非语言信息可以帮助教师迅速了解教学的效果,使教师能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活动。
3.利用体态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观察到这种情况:同样的题材,有的教师讲起来兴趣盎然,而有的教师讲起来却索然无味。学生要是对所学的东西不感兴趣,自然也就没有动力去学,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搞好教学的前提。在这方面,体态语和伴随语言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教师生动的语言,配上丰富的表情、适当的姿势可以把学生带入所讲课文的意境,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恰当的体态语可以丰富想象力,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在几年的教学中以及与学生课后的交谈中,我发现,老师如果整堂课表情严肃,或面无表情,就无法与学生产生互动,将会使其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或抵触情绪;而相反,一个肢体语言丰富的老师,会使课堂气氛活跃,深深地吸引学生。老师鼓励的目光会使学生增强信心,微笑让学生倍感温暖,恰当的肢体动作能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4.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大学英语教学不只是教授语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及跨文化非语言交际的能力,让学生了解目的语和母语行为的文化差异。例如“跺脚”这一动作,汉语表示“气愤;恼怒;灰心;悔恨”,而英语表示“不耐烦”。又如汉语中发“嘘”声表示“反对;责骂;轰赶”,英语却是“要求安静”。按照中国的习惯,观众和听众鼓掌,表演或讲话人也会鼓掌,表示“谢谢或友好感情”。而在英语国家,为自己鼓掌,会被认为是不谦虚的表现。
同一种非语言行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所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学生若不了解这些非语言行为的差异,在实际交流中就难免会误解,发生文化冲突。例如,我们通常根据汉字“八”字造型,大拇指和食指张开表示“八”,可这个造型在美国人看来却是“二”。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打手势要特别小心,动作稍有不同,就会与原来的意图有所区别,引起意外的效果。二战期间,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做的一个手势曾引起了轰动。一次当他出席一个场面盛大而又重要的集会,他一露面,群众对他鼓掌欢呼。邱吉尔做了一个表示“victory”(胜利)的“V”形手势——用食指和中指构成“V”形。做这个手势时,手心要对着观众。不知邱吉尔是不知道还是一时失误,把手背对着观众了。群众当中,有人鼓掌喝倒彩,有人发愣,有人忍不住哈哈大笑。因为他所做的手势表示的那不是“胜利”,而是“侮辱、轻视”之意。
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教会学生运用非语言交际手段
从交际角度来说,学习外语不仅要掌握目的语的语言交际手段,而且要掌握辅助语言交际的非语言交际手段。因此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受到重视。
首先,教师应适时地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民族典型的非语言交际习惯,让学生有所了解,并在教学中进行模仿和运用,中国教师要把自己扮成一个“外国人”,展示非语言交际手段影响学生。其次是创造情景,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练习掌握英语国家的非语言交际习惯,真正做到学为己用,学有所得。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视听设备,让学生经常观看一些经选择的英语国家的电视、录像和影片,在真实语境中通过图像的潜移默化接受熏陶,从而提高用英语思维、传达信息的能力。如有条件,与英语国家的人接触是一个最好的途
径,在有意无意之间模仿和学习他们的非语言交际行为,既地道又自然。
五、结语
非语言交际与大学英语教学息息相关,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促进英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把非语言交际提到重要日程上来。
参考文献:
[1]吴国华.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外语学刊(黑龙江大学学报),1990,(3).
[2]熊金才.非言语代码的跨文化交际功能.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5).
[3]樊葳葳.跨文化交际教学研究大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9,(2).
[4]程慕胜.北京外语.教学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5]吴为章.普通语言学教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