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是无言的服务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kang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朋友的儿子从警官学校毕业,分到沈阳一派出所当民警。某次见面,他问我:“叔,你说我也入职了,该看点什么书好?”我没打奔儿,脱口而出,“看点儿心理学方面的书,哪怕你不干警察,对你都有好处。”
  心理学书是我喜欢看的类型书之一。18岁那年,沈阳新华书店在中山公园举行书展,我去了,买了一本《创造心理学》,非常好看。后来不知被谁借走了,再没还。我想再买一本,却说啥也买不到了,很遗憾。
  这几年,心理学方面的书越出越细,什么《重口味心理学》《说谎心理学》《拖延心理学》等等。有一本叫《设计心理学》,作者是美国的认知心理学家唐纳德·A·诺曼。设计还牵涉到心理?纳闷儿,买来瞧瞧。
  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柳冠中先生给这本书作的推荐序,标题为“设计是无言的服务”。此言极是。你如果看过央视“交换空间”和上海卫视“梦想改造家”,就会知道,好的设计确实会带给人很大方便和愉悦。
  有人说,厨房设计超过10平方米,就是对主妇的不尊重。说这话的人或许是女权主义者。中国美院教授,担任过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常务副院长的杭间先生,似乎也认同此理。他给这本书作的第二篇推荐序,就强调了设计时的“小”。他认为,“小”是一种更伟大的关怀。
  作者本人观点就更明确了。他开篇就告诉读者:你在使用某物品时遇到麻烦,那不是你的错,是设计出了问题。这话说得很对。一把折叠水果刀,要想掰开很费力气,恨不得用牙咬用脚踹,就是设计出了问题。
  作者举例说:要想防止在使用照相机时,把电池或记忆卡插错位置,导致机器受损,就应当在设计时,使这些部件只能有一种插入方式,或是设计出不论怎样都能正常工作的相机。他给出经验:当物品上贴有使用说明,诸如“由此推开”“请事先切断电源”,就表明该物设计很糟糕。
  忽然想起一位明白人说过,好的幽默漫画应该不着一字。既不用通过文字,只看图画,就能看懂,让人会心一笑。在这方面,两者似乎有一些相通。想想看,商品上到处是使用性文字说明,你是不是得烦死?
  这本书分七章:日用品中的设计问题;日常操作心理学;头脑中的知识与外界知识;知道要做什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设计中的挑战;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作者断言:我发现人们并不总是笨手笨脚,也并非总是出错,他们只是在操作那些构思和设计都很糟糕的产品时才会出错。
  1990年代初,我去位于沈阳东南部的辽宁省人民医院看病。进去就出不来了,门诊大楼迷宫似的。我以为就我一个人方向感紊乱,后来发现,不止一个人问我,大门在哪儿?你说这设计有多糟糕。后来这家医院翻盖了,去年去了一次,看病人,比以前好多了,至少能让我找着大门了。
  看看这本书,对照一下中国产品的设计,挺有感触的。
其他文献
婚礼是人生的盛典。由于民族习俗的不同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全球各地流行着各式各样的婚俗,可谓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亚美尼亚:人们放飞两只白鸽,以示爱情和幸福。新娘穿着红色丝绸的服装,头戴饰有羽毛的纸翼。人们还可向新娘投掷硬币。  比利时:新娘可以将其姓名绣在手帕上,在婚礼举行日随身携带上。婚礼后,将手帕装入镜框保存,直到家族中的另外一个姑娘结婚。  百慕大:百慕大岛民在他们的多层婚礼蛋糕的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