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孕期超声指标对复杂性单绒毛膜双胎的预测价值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u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早孕期超声指标对复杂性单绒毛膜双羊膜囊(monochorionic diamniotic, MCDA)双胎的临床预测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超声诊断为MCDA双胎的孕妇。根据是否发生复杂性MCDA(包括TTTS、sIUGR、TAPS等),将其分为正常MCDA双胎组、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TTTS)组、选择性宫内生长受限(selective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sIUGR)组和双胎贫血-红细胞增多序列(twin anemia-polycythemia sequence, TAPS)组。分别记录各组孕11~14周超声的双胎颈项透明层(nuchal translucency, NT)厚度、头臀长、脐带插入位置、静脉导管频谱等资料。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

(1)纳入本研究的MCDA双胎共430例,包括TTTS组152例,sIUGR组142例,TAPS组7例,正常MCDA双胎组129例。TAPS组病例数较少,未行进一步分析。(2)TTTS组双胎NT差异大于正常MCDA双胎组[(21.5±16.0)%与(14.6±13.5)%,t=-3.533,P<0.001]。双胎NT差异预测TTTS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为0.649。分层分析显示,MCDA双胎NT差异20%是最佳预测界值,其预测TTTS的敏感度为57.9%,特异度为70.6%。(3)sIUGR组双胎NT和头臀长差异大于正常MCDA双胎组[NT:(27.8±21.3)%与(14.6±13.5)%,t=-5.556,P<0.001;头臀长:(8.6±6.9)%与(5.4±4.4)%,t=-3.144,P=0.002],脐带插入差异发生率高于正常MCDA双胎组[47.9%(68/142)与13.9%(18/129),χ2=35.929,P<0.001]。双胎NT和头臀长差异预测sIUGR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5和0.649。对MCDA双胎NT和头臀长差异进行分层分析发现,双胎NT差异预测sIUGR的界值为20%,敏感度为53.1%,特异度为72.1%;双胎头臀长差异预测sIUGR最佳界值为10%,敏感度为34.7%,特异度为83.8%。以双胎NT、头臀长和脐带插入差异为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双胎脐带插入差异是sIUGR的危险因素(OR=7.165,95%CI:2.637~19.472)。

结论

早孕期MCDA双胎NT差异>20%时,发生TTTS的风险增加。双胎头臀长差异>10%,或NT差异>20%,亦或脐带插入异常,是发生sIUGR的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1例30岁Turner综合征女患者,合并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轻-中度)、主动脉缩窄。完善相关检查后,于2016年10月20日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主动脉瓣成形+升主动脉及半弓人工血管置换+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分流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随访2年余,患者高血压消失,已恢复正常工作、生活。Turner综合征合并多种高危因素导致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胸降主动脉缩
期刊
目的分析评价腔内治疗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远期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1999年12月至2012年6月在我中心行腔内治疗的21例创伤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治疗效果及随访结果。男18例,女3例;年龄19~67岁,平均42.7岁。致伤原因包括车祸17例,高处坠落伤4例;合并高血压病7例,糖尿病4例,高脂血症4例,慢性缺血性心脏病2例。血气胸14例,肋骨骨
目的探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孙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需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危险因素。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共144例行孙氏手术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纳入研究。将可能与术后AKI需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相关危险因素先行单
转移性肺癌或中央型肺癌常见,患者通常无法实施一期手术切除。回顾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治疗的所有肺癌患者临床资料,从中选择已发生转移的或无法一期手术切除的患者,选择接受免疫治疗后6个月内接受肺叶切除术的患者,采集患者所有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最终12例患者入组,主要诊断为肺癌6例,转移性黑色素瘤4例。使用的免疫治疗药物主要为尼鲁单抗4例、派姆单抗4例和伊匹单抗2例。所有患者接受末次药物治疗至
期刊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跳跃性N2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为肺癌手术治疗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手术治疗120例N2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龄(58.36±11.34)岁。36例为跳跃性N2转移,约占N2淋巴结阳性患者的30%。48例有吸烟史或明确的二手烟接触史。收集患者术前、术后临床资料,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跳跃性N2转移的非小细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ⅡB相关因子1(TFⅡB-related factor 1,Brf1)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96例NSCLC患者手术标本和病例资料。首先通过Western blot和RT-qPCR比较Brf1在NSCLC组织和癌旁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f
目的应用X线胸片量化评价法评估漏斗胸患者的胸廓情况,探讨Nuss手术的效果及其对胸廓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2月行漏斗胸Nuss手术的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标准选取47例患儿,测量Nuss手术前、取支架术后1周内、取支架术后6个月以上胸部X线胸片胸廓径线,3组数据与正常同龄儿童的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47例患儿均顺利完成Nuss手术及取支架手术,随访30~36个月,
期刊
目的总结术中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对北京安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2009年3月至2017年12月术中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治疗的所有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和随访。结果共14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13例,女1例,年龄(41.0±14.8)岁。住院期间死亡1例,近期并发症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迟发心包积液行心包开窗术1例。随访(32.3±22.2)个月,
本文报告1例因母胎Rh血型不合导致胎儿溶血病病例的多次宫内输血治疗过程和妊娠结局。患者前次妊娠孕29周因胎儿水肿行引产术,未进行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本次妊娠孕24周发现胎儿水肿,诊断胎儿溶血病(重度贫血)。经过5次宫内输血后,胎儿水肿、贫血得到改善,于孕33周剖宫产分娩。其新生儿诊断溶血病,转新生儿科治疗1个月,一般情况良好出院。随访至1岁,生长和智力发育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