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德育;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A)—0007—01
德育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劳动者。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干扰、阻碍着德育教育的发展。
1. 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不够,措施不力。社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社会不健康的文化,不健康的金钱观念等都严重地侵蚀着青少年学生幼稚的心灵。
2. 现阶段,一些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强,追求升学率,对学校工作的评估,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对“好学生”的评定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和方法,从而使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教育管理部门都是以“升学率”来评价教育单位的优劣和教育工作者的成绩,以学科成绩评定“好学生”,使学校不能正确完整地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教师忙于教书,忽视育人。为确保“升学”尽量为学生写好的操行评语,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上也尽量为学生升学考虑。教师上课时一心一意传授专业知识,其他一概不说。这样教师去家访的少了,甚至不家访,教师不了解多数学生的思想,学校与家长联系少,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与社会处于半隔绝状态。
3. 家庭教育薄弱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进行教育或教育不力,教育不当。有的家中无温暖,使孩子总想到社会上寻找代替家庭温暖的场所,过早步入社会,上当受骗,最终害人害己。有的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形成狭隘的思想意识,任何事都以我为中心。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引发了孩子抵触和怨恨情绪,有些孩子甚至逃离家庭,浪迹社会。
针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抓学生的基本思想素质,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抓起。
1. 重视预防教育。学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是表象的,看问题比较孤立和片面,抵制不良风气、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明确。有些人对不良的诱惑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会陷入泥潭。因此,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讲革命传统和英雄模范事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组织课外活动,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同时联系司法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力,形成一定自我保护意识。
在开展上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狠抓养成教育。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很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讲,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可使一个人善于思考,会思考,善于学习,会学习,最终走向成功之路。一个有不良习惯和行为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学生的行为习惯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要利用班会、文艺演出等一切机会对他们灌输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等思想。对学生的在校日常生活规范要求,如不准随地扔纸屑、爱护树木、打水打饭自觉排队、不能大声喧哗等,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坏境。
2.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调动社会、家庭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应责无旁贷地担起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责,社会和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网络体系。因为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会冲淡甚至抵消学校的教育效果。
学校应要求教师切实搞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其家庭教育情况,在德育教育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一切机会对家长进行培训,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3. 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整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不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和所在地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密切联系,加强学生校外生活的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2(A)—0007—01
德育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德育教育的目的是让全体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劳动者。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干扰、阻碍着德育教育的发展。
1. 社会各方面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关心不够,措施不力。社会不正之风严重影响着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和效果。社会不健康的文化,不健康的金钱观念等都严重地侵蚀着青少年学生幼稚的心灵。
2. 现阶段,一些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强,追求升学率,对学校工作的评估,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对“好学生”的评定还没有一套科学、完整的体系和方法,从而使社会、学校、家长甚至教育管理部门都是以“升学率”来评价教育单位的优劣和教育工作者的成绩,以学科成绩评定“好学生”,使学校不能正确完整地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学校教师忙于教书,忽视育人。为确保“升学”尽量为学生写好的操行评语,在“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上也尽量为学生升学考虑。教师上课时一心一意传授专业知识,其他一概不说。这样教师去家访的少了,甚至不家访,教师不了解多数学生的思想,学校与家长联系少,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脱节。学校与社会处于半隔绝状态。
3. 家庭教育薄弱也是影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个主要因素。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不进行教育或教育不力,教育不当。有的家中无温暖,使孩子总想到社会上寻找代替家庭温暖的场所,过早步入社会,上当受骗,最终害人害己。有的家庭对孩子娇生惯养,孩子从小形成狭隘的思想意识,任何事都以我为中心。家长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引发了孩子抵触和怨恨情绪,有些孩子甚至逃离家庭,浪迹社会。
针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充分调动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功能,遵循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抓学生的基本思想素质,按照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从基本的行为规范教育抓起。
1. 重视预防教育。学生可塑性强,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是他们观察事物是表象的,看问题比较孤立和片面,抵制不良风气、防止上当受骗的意识薄弱,道德观念不明确。有些人对不良的诱惑缺乏应有的警惕,往往会陷入泥潭。因此,我们要经常对学生讲革命传统和英雄模范事迹,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组织课外活动,开展辩论会、演讲会等活动,同时联系司法部门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典型案例,帮助他们提高辨别力,形成一定自我保护意识。
在开展上述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狠抓养成教育。学生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个很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来讲,其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可使一个人善于思考,会思考,善于学习,会学习,最终走向成功之路。一个有不良习惯和行为的人,很难成就一番事业。学生的行为习惯直接体现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上,而且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要利用班会、文艺演出等一切机会对他们灌输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尊敬师长等思想。对学生的在校日常生活规范要求,如不准随地扔纸屑、爱护树木、打水打饭自觉排队、不能大声喧哗等,共同创造良好的学习坏境。
2. 充分利用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调动社会、家庭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学校是育人的主阵地,应责无旁贷地担起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重责,社会和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网络体系。因为不良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会冲淡甚至抵消学校的教育效果。
学校应要求教师切实搞好家访工作,了解学生的个性,掌握其家庭教育情况,在德育教育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利用一切机会对家长进行培训,积极争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
3. 发挥社会各方面的作用,形成整体的教育网络。学校和当地有关部门联系,不定期到学校对学生进行法律、交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同时和所在地的党政机关、群众团体密切联系,加强学生校外生活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