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部分,它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新的课程,已经成为教学中的弱点和难点。怎样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发挥作用,进行创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对数学教学有非常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小学数学综合实践互动课开展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创新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添加综合实践活动有关内容,目的是将数学实践活动从课堂之外搬入课堂内,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是教育改革之需求,更是教育改革之必然。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后,取得了非常多的好成绩,而为了更好地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还应不断进行创新。这里说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考虑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比较全面的生活体验对学生展开具有价值性的实践课程。新课改提出之后,小学数学应该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潜在弊端分析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课不重视
目前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通常都是一带而过,一些教师把综合实践课改成学生自学内容,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甚至有些教师会将综合实践课直接删除。这种现象说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视野比较狭窄,无法真正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意义。
(二)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定位模糊不清
经过多次参加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情况,会发现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备课上,争取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呈现出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将小学数学实践课改成数学知识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小学数学实践课的定位不清楚,教师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轻视实践活动,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探索知识与发现的能力不重视。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应用中已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学生在数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高自身探究能力,掌握数学的知识,实现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与直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自在的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研究新课改内容,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感性经验,极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扩展数学思维能力。
(二)实践结合理论,灵活运用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应做到丰富多彩,特别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趣的课堂教学气氛,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更容易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为体现出“丰富多彩”,便需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即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下,灵活运用教材。
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为案例进行分析。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总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应用到多媒体技术以播放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元、角、分,但是从相关资料记载中得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几乎没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关内容,且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和认识,一旦下课所有的知识点都抛到九霄云外,到了第二天复习又回到了未学习状态。基于此,教师需整合经验,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内涵,对其进行创新,即要求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到一起,而不是一味强调实践。如,同学们,请你们告诉老师1元等于多少角、多少分呢?小明手上有十元钱,他想去学校小卖部买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可是小卖部阿姨告诉他,最便宜的铅笔和笔记本已经卖完了,只剩下3元1支的铅笔和5.5元1本的笔记本了,请告诉老师小明如果买了铅笔和笔记本,还有钱剩下吗?紧接着便邀请2名学生上台,1名学生扮演小明,1名学生扮演小卖部阿姨,由实践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元、角、分三者间的关系。
显然,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向学生解释元、角、分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即摒弃一味強调实践的做法,而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整合到一起,不止涉及本章节有关知识,还复习了“加减”等知识。由此不仅对新旧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运算能力。
(三)重视引导作用,采取规范性操作
数学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可以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此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其中需要规范自己的操作,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最终目标与成果,数学实践活动课通常包括五个环节。
1.确定活动主题与目标
在数学活动课开展之前我们会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但是学生不清楚这项实践活动的目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入适当的活动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应该具有目标性。
2.制定活动规则以及分配活动任务
任务就是确立活动的行为规范,做到活动目的具体化。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大家协商之后确定活动规则与任务,提升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提高学生遵守活动以及完成任务的自觉性。
3.通过分组形式展开实践课教学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可以帮助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与责任,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小组成员共同提高。
4.在分组活动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必要时应该协调小组成员的人际关系。教师还应该观察各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做好记录,之后对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5.对实践课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小组报告实际情况,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需要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抓住小组成员的情感与态度。
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即便是这样,相同的应用方式同样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需不断对教学内容、方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六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1):48-49.
[2]张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8.
[3]丁杨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报告[J].教育科研论坛,2010(02):26-27.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实践;创新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添加综合实践活动有关内容,目的是将数学实践活动从课堂之外搬入课堂内,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是教育改革之需求,更是教育改革之必然。自综合实践活动课纳入小学数学教学中后,取得了非常多的好成绩,而为了更好地跟随时代发展步伐,还应不断进行创新。这里说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考虑学生的实际经验,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强调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通过比较全面的生活体验对学生展开具有价值性的实践课程。新课改提出之后,小学数学应该怎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目前教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潜在弊端分析
(一)学校对综合实践课不重视
目前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教学中通常都是一带而过,一些教师把综合实践课改成学生自学内容,无法对学生进行指导,甚至有些教师会将综合实践课直接删除。这种现象说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程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学生的分数,视野比较狭窄,无法真正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重要意义。
(二)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定位模糊不清
经过多次参加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情况,会发现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备课上,争取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呈现出更多的数学知识。教师将小学数学实践课改成数学知识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小学数学实践课的定位不清楚,教师长时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中轻视实践活动,重视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学生探索知识与发现的能力不重视。
二、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创新策略
(一)转变教学观念
数学综合实践课是一门新型的教学模式,在不断应用中已经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解决学生在数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提高自身探究能力,掌握数学的知识,实现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与直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与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让学生可以进行自由自在的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深刻研究新课改内容,深刻理解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感性经验,极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扩展数学思维能力。
(二)实践结合理论,灵活运用教材
综合实践活动教材应做到丰富多彩,特别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而言,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征,有趣的课堂教学气氛,尤其是课堂教学内容更容易让他们集中注意力,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为体现出“丰富多彩”,便需不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即在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下,灵活运用教材。
以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为案例进行分析。在以往教学活动中总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应用到多媒体技术以播放幻灯片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元、角、分,但是从相关资料记载中得知,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几乎没涉及综合实践活动课有关内容,且学生只是在课堂上对相关知识点有所了解和认识,一旦下课所有的知识点都抛到九霄云外,到了第二天复习又回到了未学习状态。基于此,教师需整合经验,深入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内涵,对其进行创新,即要求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到一起,而不是一味强调实践。如,同学们,请你们告诉老师1元等于多少角、多少分呢?小明手上有十元钱,他想去学校小卖部买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可是小卖部阿姨告诉他,最便宜的铅笔和笔记本已经卖完了,只剩下3元1支的铅笔和5.5元1本的笔记本了,请告诉老师小明如果买了铅笔和笔记本,还有钱剩下吗?紧接着便邀请2名学生上台,1名学生扮演小明,1名学生扮演小卖部阿姨,由实践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元、角、分三者间的关系。
显然,教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向学生解释元、角、分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即摒弃一味強调实践的做法,而是将理论和实践有机整合到一起,不止涉及本章节有关知识,还复习了“加减”等知识。由此不仅对新旧知识进行了巩固,而且还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学生运算能力。
(三)重视引导作用,采取规范性操作
数学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可以自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此过程需要教师的引导,学生在其中需要规范自己的操作,实现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最终目标与成果,数学实践活动课通常包括五个环节。
1.确定活动主题与目标
在数学活动课开展之前我们会确定实践活动的主题,但是学生不清楚这项实践活动的目的。因此,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需要引入适当的活动主题,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应该具有目标性。
2.制定活动规则以及分配活动任务
任务就是确立活动的行为规范,做到活动目的具体化。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大家协商之后确定活动规则与任务,提升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提高学生遵守活动以及完成任务的自觉性。
3.通过分组形式展开实践课教学
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可以帮助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与责任,加强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小组成员共同提高。
4.在分组活动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教师在教学中纠正学生的不规范行为,必要时应该协调小组成员的人际关系。教师还应该观察各小组成员的活动情况,做好记录,之后对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5.对实践课进行活动评价与总结
在教学活动中,需要小组报告实际情况,之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教师需要评价小组成员的表现,抓住小组成员的情感与态度。
结语
总而言之,综合实践活动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但即便是这样,相同的应用方式同样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因此,需不断对教学内容、方式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胡六林.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1):48-49.
[2]张齐.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延边大学,2018.
[3]丁杨华.“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策略研究”课题报告[J].教育科研论坛,2010(02):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