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馆是基层文化娱乐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是由国家编制而设置的事业机构,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的前沿阵地。
关键词:文化娱乐;先进文化;准确定位;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64-02
一、提高认识,努力营造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一是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需要解决文化服务工作的经费投入。文化馆是公益性群众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它主要是以社会效益的形式展现,并不是以经济指标来可以衡量。因此,将基层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文化领导体制和投资体制,保障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和经费。
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成为资源并按市场规划要求获得“双重”效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的效能,可以培育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人的文化精神。长期以来基层文化工作实际上是在上级行政指令中来完成和实现,体现的是行政文化性质。当今的文化应当是以一种资源的形式展现于市场,应掌握和使用好大众资源,充分发挥文艺的创作、传播、培训这“三位一体”的职能作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党的十七大精神客观要求文化体制的创新发展。党的十七大作出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这有利于调动文化馆各专业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要通过加大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力度,从行政管理的模式中分离出来走向市场,创建适合文化特点的管理体制与模式。
四是提高文化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培训艺术人才。要有效合理配置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固定化”和专业人才的“市场化”。工作是面向基层、活跃在农村,人员的“进出”很少流动,人们习惯的忽视了文化馆是一个文艺人才聚集的地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文化工作者在政治上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思想行动上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业务上要打造自身文化底蕴;在艺术上要加强对文艺骨干和爱好者的培养。
二、准确定位,遵循“立足群众文化,全力服务中心” 的核心思想原则
“一个产品要打开市场、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产品定位。”这是定位学的原理。围绕基层文化馆的定位,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指导原则。坚持群众文化的正确方向,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作为政府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专业文化机构,应当承担着建设先进文化的职责,这是定位基层文化工作的首要原则。我县在进入夏秋季时节,全县乡镇都要开展各自鲜明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广场活动。从县城举行的专场晚会转移服务到乡镇;从乡镇举办的节庆服务转移到村寨的大舞台,处处都能服务到、看得到享乐文化的身影。
二是服务原则。满足群众整体性、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和政府赋予文化馆的基本职能。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面向群众,用文化的力量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县确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核心的实践服务活动目标,通过实施“文化强乡强镇”的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实践原则。充分发挥文化娱乐、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促进和提高群众思想、文化、智力、身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健康发展。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和研究中心,要有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阵地,有一支能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队伍,有一系列面向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的实践阵地。
四是创新原则。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馆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它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和和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就是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精神,推陈出新,培养群众所关注和接受的先进文化。我县创作演出的舞蹈、歌曲《粑棒舞》、《玉水河之歌》;毛南族民间舞蹈《毛南神韵》;苗族民间舞蹈《跳月舞》;布依族舞蹈《浪马神韵》等优秀剧目,迎得群众的好评。在创新文化强乡强镇的公益惠民活动中,实现了由“政府买单,群众看戏”转变为“部门出资,农民看戏”,推进了文化活动事业的创新。
五是满意原则。群众对基层文化馆工作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的重要尺码,也是能不能获得地位的根本体现。从文化馆性质上讲,它是公益性群众文化阵地。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中,要根据政府的中心工作需求,充分考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使群众满意。我县在国家扩大内需项目中,新建17个综合文化站,项目总投资408万元,总建筑规模为5100平方米,每个乡镇300平方米,给各乡镇配备一批文化设备,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乡一广”的目标,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并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三、服务基层,发挥基层文化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一是发挥基层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多样化,群众文化由过去的“教育型”转化为“休闲与消遣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结果。市场经济中,免不了一些不良的东西会招引群众,污染社会风气和群众文化生活。如何用正确的宣传舆论引导人, 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人,用健康的文艺节目教育人。我县启动的“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公益文化活动,县政府为全县121个行政村、10个镇(乡)文化站、部分民间艺术团和学校发放了文化惠民流动音响150套。通过在实践中探索,我县各文艺团队的发展脱离了政府扶持,走入市场运作。塘边镇八音艺术团演出90多场,收入27万元以上,通州镇金色艺术团演出近80场,收入25万元以上,卡蒲毛南族风情文艺队等一批乡镇艺术团演出足迹遍及周边县(市)及省外广西、湖南。
二是提高基层文化人才素质,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对宣传文化艺术品味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馆利用人才发展优势,让各门类齐全的艺术人才以点促面,辐射全社会各阶层及领域。县政府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创新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乡、村两级文化广场,镇乡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农家书屋为农村带来了书香气息,提升了农民文化生活品位,将农民群众由牌桌拉到了书桌,读书声冲淡了麻将声。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教育有坚实的基础,顺应国情、民情和时代的主旋律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政府采购为主导的“幸福进万家”公益文化活动,成功让“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项目,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响亮品牌。
参考文献:
[1]《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16期霍连利;
[2]《新时期如何搞好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神州》2013年第18期陶环;
[3]《平塘县文化馆2014年工作总结》。
关键词:文化娱乐;先进文化;准确定位;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2-0164-02
一、提高认识,努力营造文化工作的基本环境
一是人民群众对先进文化的迫切要求,需要解决文化服务工作的经费投入。文化馆是公益性群众性的文化事业机构,它主要是以社会效益的形式展现,并不是以经济指标来可以衡量。因此,将基层文化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文化领导体制和投资体制,保障基层文化工作的组织和经费。
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成为资源并按市场规划要求获得“双重”效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宣传教化和陶冶性情的效能,可以培育人的品质,塑造人的灵魂,丰富人的精神内涵,提升人的文化精神。长期以来基层文化工作实际上是在上级行政指令中来完成和实现,体现的是行政文化性质。当今的文化应当是以一种资源的形式展现于市场,应掌握和使用好大众资源,充分发挥文艺的创作、传播、培训这“三位一体”的职能作用,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三是党的十七大精神客观要求文化体制的创新发展。党的十七大作出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发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号召。这有利于调动文化馆各专业人员积极性,有利于各专业特长发挥、专业人员能进能出的良性竞争机制、管理机制和分配机制。要通过加大改革和职能转变的力度,从行政管理的模式中分离出来走向市场,创建适合文化特点的管理体制与模式。
四是提高文化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努力培训艺术人才。要有效合理配置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固定化”和专业人才的“市场化”。工作是面向基层、活跃在农村,人员的“进出”很少流动,人们习惯的忽视了文化馆是一个文艺人才聚集的地方。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要求文化工作者在政治上要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在思想行动上要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业务上要打造自身文化底蕴;在艺术上要加强对文艺骨干和爱好者的培养。
二、准确定位,遵循“立足群众文化,全力服务中心” 的核心思想原则
“一个产品要打开市场、保持永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进行产品定位。”这是定位学的原理。围绕基层文化馆的定位,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指导原则。坚持群众文化的正确方向,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质量和品位。作为政府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的专业文化机构,应当承担着建设先进文化的职责,这是定位基层文化工作的首要原则。我县在进入夏秋季时节,全县乡镇都要开展各自鲜明特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广场活动。从县城举行的专场晚会转移服务到乡镇;从乡镇举办的节庆服务转移到村寨的大舞台,处处都能服务到、看得到享乐文化的身影。
二是服务原则。满足群众整体性、最基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党和政府赋予文化馆的基本职能。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面向群众,用文化的力量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县确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核心的实践服务活动目标,通过实施“文化强乡强镇”的文化惠民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实践原则。充分发挥文化娱乐、认识、教育和审美的功能,促进和提高群众思想、文化、智力、身体素质,促进整个社会文明健康发展。文化馆作为群众文化的活动中心、辅导中心和研究中心,要有一个功能相对齐全的阵地,有一支能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队伍,有一系列面向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的实践阵地。
四是创新原则。创新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馆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它面临的重要工作任务就是不断发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风格和和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创新就是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精神,推陈出新,培养群众所关注和接受的先进文化。我县创作演出的舞蹈、歌曲《粑棒舞》、《玉水河之歌》;毛南族民间舞蹈《毛南神韵》;苗族民间舞蹈《跳月舞》;布依族舞蹈《浪马神韵》等优秀剧目,迎得群众的好评。在创新文化强乡强镇的公益惠民活动中,实现了由“政府买单,群众看戏”转变为“部门出资,农民看戏”,推进了文化活动事业的创新。
五是满意原则。群众对基层文化馆工作满意不满意,是检验工作的重要尺码,也是能不能获得地位的根本体现。从文化馆性质上讲,它是公益性群众文化阵地。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中,要根据政府的中心工作需求,充分考虑群众在文化方面的实际需要,使群众满意。我县在国家扩大内需项目中,新建17个综合文化站,项目总投资408万元,总建筑规模为5100平方米,每个乡镇300平方米,给各乡镇配备一批文化设备,实现“一乡一站、一村一室、一乡一广”的目标,形成县、乡、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并发挥公共服务职能。
三、服务基层,发挥基层文化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
一是发挥基层文化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物质生活的日益提高,人们思想文化观念的多样化,群众文化由过去的“教育型”转化为“休闲与消遣型”,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结果。市场经济中,免不了一些不良的东西会招引群众,污染社会风气和群众文化生活。如何用正确的宣传舆论引导人, 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陶冶人,用健康的文艺节目教育人。我县启动的“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公益文化活动,县政府为全县121个行政村、10个镇(乡)文化站、部分民间艺术团和学校发放了文化惠民流动音响150套。通过在实践中探索,我县各文艺团队的发展脱离了政府扶持,走入市场运作。塘边镇八音艺术团演出90多场,收入27万元以上,通州镇金色艺术团演出近80场,收入25万元以上,卡蒲毛南族风情文艺队等一批乡镇艺术团演出足迹遍及周边县(市)及省外广西、湖南。
二是提高基层文化人才素质,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发展,富裕起来的人们对宣传文化艺术品味的追求越来越高,文化馆利用人才发展优势,让各门类齐全的艺术人才以点促面,辐射全社会各阶层及领域。县政府把握时代脉搏,开拓创新人民群众文化工作的新局面,乡、村两级文化广场,镇乡综合文化站、村农家书屋全部建成,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农家书屋为农村带来了书香气息,提升了农民文化生活品位,将农民群众由牌桌拉到了书桌,读书声冲淡了麻将声。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中国文化教育有坚实的基础,顺应国情、民情和时代的主旋律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县政府不断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开展以政府采购为主导的“幸福进万家”公益文化活动,成功让“幸福进万家—文化精品乡村行”跻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创建项目,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响亮品牌。
参考文献:
[1]《创新基层文化活动的探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年第16期霍连利;
[2]《新时期如何搞好基层群众文化管理工作》《神州》2013年第18期陶环;
[3]《平塘县文化馆2014年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