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不少学生缺乏自信心,无法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依赖于老师、补习班的帮助、辅导。久而久之,他们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形成了不良的依赖心理。他们缺乏自信,没有主见。具有依赖性格的学生,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发展下去有可能形成依赖型人格障碍,由此可见,依赖心理危害不浅。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去帮助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呢?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其次,让他们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健康心理,还需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不离不弃地去感化他们。而且要建议家长给予配合、指导、宽容,给孩子改过的机会。同时要放开孩子的手脚,鼓励并支持其去磨炼、学习,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面对问题,体验生活,增强独立的自信心,成长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接班一个月,我发现孙丽莹是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孩子,她在不在教室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儿。为此,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鼓励她上课积极发言,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来,如果需要我帮助,尽管说……整个过程她没说一句话,只在谈话结束时点了点头。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她似乎没什么变化。我决定让她每天到我这儿来做课堂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有意让她说说每一道题的思考过程。几天下来,我发现她的口头表达能力不错,便对她说:“其实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如果你能和老师、同学多交流,表达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她半信半疑地问:“老师,这是真的吗?”我点点头说:“老师发现你平时很少说话,上课也不主动发言,为什么?”她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眼神里流露出顾虑。看到我信任的目光,她讲起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小时候她很喜欢讲故事,读幼儿园时还获得过一等奖呢。可是上小学以后,有一次在班上讲故事时,她忘记了内容,同学们都笑她,教师或许先前寄予她夺冠的希望,见她名落孙山,忍不住埋怨了她几句。为此她偷偷地哭了一个晚上,从此失去了自信。听她讲完后,我鼓励她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变得活泼多了,也能主动和我聊天了。可她的学习成绩仍上不去,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我想,也许是她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仍没有消除。于是,每节数学课上,我都给她一两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一定要她大声回答,让全班同学都听见,否则重说一遍;每天,我都会和她一起总结一天的学习情况,找出进步的地方,并表扬她;对于欠缺之处,我总是帮她分析原因,指出前进的方向,以便于帮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找回失去已久的自信。
学生缺乏自信和极少体验成功,与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有很大关系。为此,当学生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或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时,我们都要作出及时的、肯定的评价。这样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做对也要表扬、鼓励。另外,一旦这些学生失败了,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转败为胜的机会,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
  
(铁力市第一中学)
  
                        
                    
                            
                        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依赖心理的危害,增强他们的独立意识。其次,让他们在生活中树立行动的勇气,恢复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作为教师不仅要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健康心理,还需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关心、帮助和鼓励,不离不弃地去感化他们。而且要建议家长给予配合、指导、宽容,给孩子改过的机会。同时要放开孩子的手脚,鼓励并支持其去磨炼、学习,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面对问题,体验生活,增强独立的自信心,成长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接班一个月,我发现孙丽莹是个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孩子,她在不在教室似乎没有什么两样儿。为此,我与她进行了一次长谈,鼓励她上课积极发言,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来,如果需要我帮助,尽管说……整个过程她没说一句话,只在谈话结束时点了点头。
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她似乎没什么变化。我决定让她每天到我这儿来做课堂作业。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我有意让她说说每一道题的思考过程。几天下来,我发现她的口头表达能力不错,便对她说:“其实你的口头表达能力很强。如果你能和老师、同学多交流,表达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她半信半疑地问:“老师,这是真的吗?”我点点头说:“老师发现你平时很少说话,上课也不主动发言,为什么?”她小心翼翼地抬起头,眼神里流露出顾虑。看到我信任的目光,她讲起了自己的心事。原来,小时候她很喜欢讲故事,读幼儿园时还获得过一等奖呢。可是上小学以后,有一次在班上讲故事时,她忘记了内容,同学们都笑她,教师或许先前寄予她夺冠的希望,见她名落孙山,忍不住埋怨了她几句。为此她偷偷地哭了一个晚上,从此失去了自信。听她讲完后,我鼓励她说:“你能行,老师相信你!”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变得活泼多了,也能主动和我聊天了。可她的学习成绩仍上不去,字也写得歪歪扭扭。我想,也许是她学习上的心理障碍仍没有消除。于是,每节数学课上,我都给她一两次回答问题的机会,并且一定要她大声回答,让全班同学都听见,否则重说一遍;每天,我都会和她一起总结一天的学习情况,找出进步的地方,并表扬她;对于欠缺之处,我总是帮她分析原因,指出前进的方向,以便于帮她在全班同学面前找回失去已久的自信。
学生缺乏自信和极少体验成功,与感受不到老师的关注有很大关系。为此,当学生有了一些小小的进步,或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力所能及的工作时,我们都要作出及时的、肯定的评价。这样就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在课堂教学中,优等生一遍做对了题目要表扬,学困生经过订正做对也要表扬、鼓励。另外,一旦这些学生失败了,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转败为胜的机会,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
(铁力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