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田里的窑洞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an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园有此物,一解吾乡愁。
  外来人到了莫沟村必先看苗家书馆,进苗家书馆总忍不住抬头看看镌刻在门楣上的几个大字——耕读传家。斑驳的笔迹似乎正诉说着这家窑洞书馆曾经历过的沧桑。
  田边的院子
  踏入书馆,眼前是另一番景致,进门是布满铁锈的门环和整齐划一的书架,移步则是民國风情的照片,转角处又见传统书法名帖,再向前却成了充满童趣的彩色桌椅,一转眼又见窑洞裸露的黄土……流连其间,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之间来回穿梭,犹如梦幻。而书馆外,一大片金黄金黄的油菜花田正散发着悠悠清香,飘向书馆。两年前,也是油菜花开放的季节,彭志华第一次在这片油菜花背后发现这座院子。那时,这里还是一个瓦上长满野草,地上布满碎石瓦砾,被人遗忘的荒废之地。尽管坍塌了一半,但彭志华还是从这个足有8个窑洞的院落看出了不凡的气势。高墙上的痕迹、雕花的窗棂、院落中的大树,无不彰显它所经历过的一些不凡的人和故事。“就是它了!”当地政府计划打造一个乡村文化复兴项目,并将这一任务交给彭志华。为了给书馆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他已经考察了6个村子。
  原来这些窑洞曾为民清时代一户苗姓大户人家所有,清代时以漕运生意起家,置办了这份家业。民国时还举办过私塾,解放后又改称小学。“所以,私塾、小学、书馆,也算是一脉相承,初衷不变。”彭志华希望书馆能唤回乡村里青春的记忆,留住想离开村里的年轻人。
  “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什么希望了,而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如果连仅存的这一点都不珍惜,就真没希望了。”彭志华希望通过和村里年轻人的共同努力,让这种文化传承发芽新生。
  新生的书院
  带着希望,彭志华决定从院子开始改造,将种子埋下。改造书馆之初,彭志华带领一众当地手工匠人,将泥土一点一点拨去,直到从一面泥土墙背后的门拱上扒出“耕读传家”四个大字。彭志华如获至宝,将其小心保护起来。原来文革期间,为了保护这座宅子,有心的村民用土坯墙将大门封住,因此才免遭一劫。“我们发现这个门拱雕得非常精美,当时觉得非常震撼,也为这份幸运感动。因为中国的根在乡村,传统文化的根也在乡村,很多家庭的家训就是‘耕读传家’,希望既能敬畏耕作的辛苦,也不忘读书修身治国平天下。乡村文化就是这样生生不息地传承下来的。”
  刚开始,村民们并不知道彭志华要做什么。即使有,也不理解。因此,彭志华在书馆附近“另起炉灶”,开办了“和睦家园大讲堂”,经常邀请专家和村民一起讨论。一段时间后,奇迹出现了,村民开始主动参与到项目改造中来。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书馆很快建好。一位70多岁的老工匠让彭志华感动,“希望这里也有城市才有的图书馆,尽管儿女们只是每年春节才回家居住几天。”
  如今苗家书馆已成为村里的一个亮点,而且免费开放吸引了不少村民和外来人。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写作业;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翻翻老黄历,拉拉家常;而书馆的一些专业书籍,则为周围企业的工人们提供了另一个学习园地;游客也把这里当做临时歇脚、享受安静的地方。因为这是当地政府的一个文化扶持项目,书籍多来自政府和企业捐赠,而工作人员也由当地政府所派,所以书馆的运营成本几乎为零。“看书是件好事,就怕他们不去,怎么可能收费呢!”在彭志华初期的规划中,书馆24小时开放;但后来发现晚上一个人也没有,就改为12小时。“其实苗家书馆只是整个项目改造的一小部分。”彭志华已经为莫沟村绘制了更大的蓝图,他希望以书馆为支点,把乡亲们的积极性撬动起来,吸引年轻人回归,也吸引外来人,将莫沟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宜居乡村。而且目前这一蓝图在彭志华的画笔下初见轮廓。
  “苗家书馆是个起点,但我希望它将来能成为外来人安放心灵的地方,成为旅途的终点!”彭志华望着正迎风摇曳的油菜花田舒心地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