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我国提高了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提出了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理念,高校英语专业也是如此。但是由于英语专业的特殊性,导致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困难重重,要想突破这种困境,就必须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的批判思维能力,从而创建新型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阻碍与突破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都在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使高校在迎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成了一个不得不去重视的问题。由于不同专业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略有差异,所以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能直接套用其他专业的经验,应该走属于自己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培养遇到的阻碍
(1)课程设置不合理。国家要求高校英语专业不仅教导学生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便学生在步入社会会能够熟练的进行英语读写和表达。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种,初级阶段指的是低年级的4个学期,主要培养英语的听力、快速阅读能力和英语基本运用技能,使学生具备简单的英语读写能力,属于英语能力的灌输阶段,课程主要以基本能力训练课为主;高级阶段是高年级的4个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上也是如此,開设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高级写作课程、翻译理论课程等。虽然这种培养模式也涵盖了实践知识,但是仅仅是纸上谈兵,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只是由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需求。
(2)英语专业特点约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英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也都设立了英语专业,成为了我国教育科目中较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但是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不具备竞争优势。
(3)缺少创业型教师。要想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就必须要具备创业型的教师。但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较为重视学生语法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也知识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英语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他知识的教学。而且大部分英语教师自身就不具备创业理念,所以在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上更是捉襟见肘,为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阻碍。
二、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设置。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若是没有语言,人类将无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思维,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加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具备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拥有分析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模式中,较为重视语言的信息含量和语言的沟通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思维方式。
为了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就必须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上增加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将单一的英语知识教学,转变为综合技能培训的教育模式,实现对学生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程设置以英语知识基础课程为基础,配合英语知识实踐课和学生知识拓展课,通过课程改革的契机,实现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并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创业素质培养进行有机结合,让思维能力培养贯彻英语教育的始终,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2)培养教师的批判思维能力。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专业,也没有接受过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也缺少批判思维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就要先培养教师的批判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具备批判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完成课堂的授课内容以外,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英语实践中,在拉近与学生关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力。
(3)构建创业平台。在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构建创业平台,增加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满足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构建英语专业创业平台,高校可以与英语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如英语翻译机构、语言培训机构等,加强批判思维能力与英语专业知识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去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实现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创新型人才是社会所需,而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但是因为英语专业的特殊性质,导致人才培养过程受到了阻碍。为了突破人才培养的限制,解决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的问题,就必须要改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还要重视教师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创业平台,从而实现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琳,梁晓波. 英语教学对拔尖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6):78-81.
[2]李曼曼,马红梅,王毅. 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困境和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7):204-205+210.
[3]田蕾. 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技视界,2013,(32):216.
关键词: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阻碍与突破途径
目前,我国高校都在培养创业型人才,这使高校在迎来了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作为高校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首要问题,如何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成了一个不得不去重视的问题。由于不同专业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略有差异,所以英语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能直接套用其他专业的经验,应该走属于自己的创业型人才培养之路。
一、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培养遇到的阻碍
(1)课程设置不合理。国家要求高校英语专业不仅教导学生英语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以便学生在步入社会会能够熟练的进行英语读写和表达。目前我国高校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种,初级阶段指的是低年级的4个学期,主要培养英语的听力、快速阅读能力和英语基本运用技能,使学生具备简单的英语读写能力,属于英语能力的灌输阶段,课程主要以基本能力训练课为主;高级阶段是高年级的4个学期,主要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应用能力,课程设置上也是如此,開设了培养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高级写作课程、翻译理论课程等。虽然这种培养模式也涵盖了实践知识,但是仅仅是纸上谈兵,课程设置较为单一,只是由教师进行“填鸭式”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创业素质培养的需求。
(2)英语专业特点约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英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我国大多数高校中也都设立了英语专业,成为了我国教育科目中较为重要的科目之一。但是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单一,使得英语专业毕业生在步入社会后不具备竞争优势。
(3)缺少创业型教师。要想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就必须要具备创业型的教师。但是目前高校英语专业较为重视学生语法和读写能力的培养,教师也知识按照教学内容,进行英语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其他知识的教学。而且大部分英语教师自身就不具备创业理念,所以在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上更是捉襟见肘,为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阻碍。
二、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1)完善课程设置。语言是思维的产物,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若是没有语言,人类将无法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没有思维,语言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随着思维能力的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会随之不断加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具备一定信息量的基础上,拥有分析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但是在传统的高校英语教育模式中,较为重视语言的信息含量和语言的沟通能力,而忽视了语言的思维方式。
为了培养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就必须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上增加思维能力训练课程,将单一的英语知识教学,转变为综合技能培训的教育模式,实现对学生分析能力、整合能力、综合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程设置以英语知识基础课程为基础,配合英语知识实踐课和学生知识拓展课,通过课程改革的契机,实现英语专业的实践教学,并转变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手段,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与创业素质培养进行有机结合,让思维能力培养贯彻英语教育的始终,满足课程改革的需求。
(2)培养教师的批判思维能力。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英语专业,也没有接受过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也缺少批判思维能力。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就要先培养教师的批判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具备批判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式。在完成课堂的授课内容以外,还要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英语实践中,在拉近与学生关系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力。
(3)构建创业平台。在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为学生构建创业平台,增加学生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满足国家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构建英语专业创业平台,高校可以与英语专业相关的企业联系,如英语翻译机构、语言培训机构等,加强批判思维能力与英语专业知识的联系,从而更好的去利用英语进行交流,实现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创新型人才是社会所需,而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是高校未来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但是因为英语专业的特殊性质,导致人才培养过程受到了阻碍。为了突破人才培养的限制,解决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的问题,就必须要改变教学理念,调整课程设置,还要重视教师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构建创业平台,从而实现高校英语专业培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张晓琳,梁晓波. 英语教学对拔尖创新人才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3,(26):78-81.
[2]李曼曼,马红梅,王毅. 英语专业创业型人才批判思维能力培养的困境和对策[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07):204-205+210.
[3]田蕾. 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技视界,2013,(32):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