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虫之家

来源 :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k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家,所有家庭成员,无论男女老少,每个人都有同样的癖好:手不释卷。几乎没有什么事可以让我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把书暂时放到一边,去处理某件不能拖延的事情。当然,这并不表示,我们根本不去理会这些事。我们只是认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放下手中正读得津津有味的书。人们当然也有可能把一件事做得很好,同时又不耽误另一件事,不是吗?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们常常难免会出点小差错——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比方说,祖父坐在一张舒适的高背椅里抽着烟斗,手里拿着一本书,正在专心致志地读。过了一会儿,他伸手把烟灰敲到面前桌上的烟灰缸里,但是,严格说来,那并不是个正经的烟灰缸,而是一个花瓶。结果烟斗敲击花瓶时发出来的声音,却提醒他早该服咳嗽药了,于是,他下意识地一把抓起花瓶,对着嘴,一下喝个精光。“嗯,嗯,”他还自言自语地说,“今天的咖啡煮得真浓——可惜凉了点儿。”
  祖母坐在另一间房里的沙发上,鼻梁上架着副眼镜,双手不停地织着毛线,可同时怀里还放着一本书。她边读书边织毛线,一针接一针,不停地织——她到底想织什么呢?当然是一只袜子。不,严格说来,这根本不是一只正经的袜子,倒更像一条毛茸茸的大蟒蛇,它弯弯扭扭地盘在地板上。趁着翻动书页的工夫,祖母从眼镜框的上边随意向外瞟了一眼,喃喃自语地说:“我就知道,我们家又着火了,但是消防队员也不该把橡皮管乱堆在我们的房间里呀!”
  父亲是位肖像画家。有一次,他站在工作室的画架前,为一位贵妇画像。这位女士坐在父亲面前的模特台上,头戴美丽的镶边花帽,怀里抱着一只娇贵的哈巴狗。父亲只用一只手画画,因为另外那只手捧着他正在读的书。他一边画画,一边看书。当他终于把画画完时,那位体面的女士连忙起身,兴冲冲地走到画架前,准备欣赏自己的美貌。那的确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画。但是,严格说来,有些地方看起来还是有点不对头,因为父亲画画时把那位女士的脸与她怀里那只哈巴狗的脸正好弄反了。所以这位贵妇怒气冲冲地走了,当然,这张画她也没有买下。“唉!”父亲伤心地叹了口气说,“不是自吹,我还觉得画得还挺像呢。”
  又比方说,母亲在厨房里准备午饭,幸亏她忘了把煤气灶点着,要不午饭会烧糊的。因为她做饭的时候,一只手拿着一本正在看的书,另一只手拿了把勺子。她一边看书,一边用勺在锅里搅。但是,严格说来,她手里拿着搅东西的其实并不是把正经的勺子,而是一个温度计。过了一会儿,她把温度计举到耳边,摇了摇头说:“又慢了一个小时,这样我当然无法准时开饭啦!”
  再比方说,大姐(她十四岁)坐在外面的走廊里打电话,她把听筒紧紧压在耳朵上。谁都知道,电话这玩意儿压根儿就是为十四岁的姐姐这类人发明的。因为耳边要是没了听筒,全世界所有这个年纪的姐姐都会因为缺少外界信息而活不下去的,就像潜水员没有人工呼吸器就会缺氧一样。姐姐一边打电话,一边看书。尽管这样,她却能听清楚女友说的所有好玩的事。但是,严格说来,也许她并没有听得太清楚,因为她打电话根本就没有拨过电话号码。这样约过了两个小时后,她才漫不经心地问:“这个‘嘟嘟’是谁呀?你怎么一直在喋喋不休地说他的名字呢?”
  有一次,小弟(他十岁)正在去上学的路上,当然,他手上也拿了一本书在读。这一路要坐很长一段时间的电车,在车上哪还有比看书更有意思的事情呢?电车一路摇摇晃晃,轰轰隆隆,一会儿往上,一会儿往下,却根本没有离开原地。但是,严格说来,他乘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电车,而是我们大楼的电梯。小弟压根儿忘了走出电梯。过了好几个小时,他还没有赶到学校附近的车站。他愁眉苦脸地说:“这次老师肯定又不会相信我的解释。可是每次迟到的确不能怪我。”
  我们家最小的家庭成员是一个还躺在摇篮里的婴儿。在我们家,当然连婴儿也会看书。他和家里其他人一样,手里也拿着一本书在看,只是这本书比别人的书更小些,也更轻些。因为这是本专门给婴儿看的书。他另一只手上拿着奶瓶,因为他会很认真地去做自己分内的事——好好吃奶,快快长大。这样,他不久就可以去读那些更大更沉些的书。但是,严格说来,他手上拿的并不是真正的小奶瓶,而是一只大墨水瓶。而且他也没有喝瓶里的东西,而是偶尔往他的小脑袋上倒一点。他并不在乎这些,只是当一块大墨汁滴到他正在读的那页书上时,他才大哭起来,嚷着(我希望大家相信,我们这个会念书的小人儿,说话也肯定清楚流利):“谁能帮我开一下灯呀?怎么到处都那么黑!”
  我们家的猫也像大部分猫一样,肩负着逮老鼠的使命。这项使命是它生命的全部意义之所在。所以,它常常会久久地趴在房间左后方衣柜旁的老鼠洞口。不过,就连它的爪子旁也放着一本书。因为在那种漫长的等待中,还有什么比看书更好的事呢?(谁要是相信猫能够看书,那么看见它说话就不会感到奇怪了。)像我刚才说过的,它一直坐在老鼠洞前。但是,严格说来,那根本不是正经的老鼠洞。因为当猫在看书的时候,老鼠早就在它身边转悠了,还把它往前面推了一下呢。所以,猫现在其实是坐在电插口前。过了一会儿,它想起该逮老鼠了,便看都不看用爪子往里抓了一下,它的尾巴立刻喷出火花。“喵!”它惊恐地叫了一声,“这本书真够刺激的,读起来还真像过电一样!”
  我们家的雨蛙呆在玻璃缸里。它有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在梯子上爬上爬下,以此来预报天气。如果不是在看书的话,它一向是很尽责的。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家的蛙也有自己的书。它的书只有邮票那么大,而且是防水的。(至于这只蛙会看书,能说话的事我就不用多说了。)非常遗憾的是,因为雨蛙总是在看书,所以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它的本职工作中。但是,有时它也会突然良心不安,这种不安会提醒它自己所肩负的职责。为了表示他并没有把工作完全抛在脑后,它会突然爬上梯子,湿淋淋的爪子还拿着书;或是无缘无故地急急忙忙从梯子上蹿下来。但是,严格地说,它并没有一步一步爬梯子,而是爪子不着梯,踩了个空,“稀里哗啦”地从高处滚下来。它呱呱地叫着,揉着绿色的小腿说:“我看天气要变了,很快要降温了。”
  我们家中唯一不读书的成员偏偏是书虫。它住在第八册大百科全书中。不,它不读书。在它眼里,这些书只是食物。所以,它的书评通常只限于评价哪些书“好吃”,哪些书“不好吃”。也正因为如此,家里其他人也没有把它看成真正的家庭成员。
  也许有人会问:我和其他家庭成员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亲戚关系呢?我得承认,其实这点连我自己也搞不清楚。严格说来,我根本不认识这些人,我悄悄告诉你们吧,连我自己也几乎不相信,他们真的存在。也许我在这里讲的整个故事,都是我自己编造的。因为当我写下这个故事时,旁边也放着一本书哩。
  所以,现在我只能建议你们也这么做。严格说来,你们已经这么做了。否则,你们就根本不会看这本书了。好吧,沉住气,慢慢往下读吧!
  (摘自《米切尔·恩德作品集》)
其他文献
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一生宦海沉浮。提到他,大家首先会想起他多次被贬后所著大量诗文,但他曾于被贬期间兴办最早的“希望工程”,恐怕鲜有人知。  苏轼最后被贬于海南的儋州,这也是在“乌台诗案”后,苏轼所遭遇到的最为严重的一次贬谪。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苏轼参透人生,笑看人生的风起云涌,虽多次被贬,却创作了大量诗作,这也是人生的另一收获。而在海南,他还有另一人生更有意义更有价值的创举
期刊
“修皮鞋——套鞋——凉鞋——布鞋——补伞啵?”乡下的街头巷尾,常常能看到修鞋匠挑着担子,一边走,一边吆喝着。随着一声声吆喝,不时有人将烂鞋、烂伞送到摊担前。一番讨价还价后,修鞋匠坐下来,围布往腿上一摊,生意就开始了。  修鞋匠俗称皮匠。过去,喜欢满垄满街跑做上门生意,如今大多习惯设点经营了,即固定在一个地方,等顾客上门,“愿者上钩”。  在荷叶塘农贸市场旁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就有这样一个修鞋坊。八
期刊
1.凿壁偷光  形容贫寒之士刻苦夜读的典故。出自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此典又可写作“凿壁借光”“凿壁借辉”“穿壁借光”“偷光凿壁”,或简称“凿壁”“偷光”“匡壁”等。  2.映月读书  比喻在生活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坚持读书的典故。事出《南齐书·孝义传·江泌》:“(江)泌少贫,昼日斫屧(做鞋子),夜读书,随月光握卷升屋(登上
期刊
欧洲中古世纪天鹅是候鸟,经过一个庄园,那个庄园的人觉得这个天鹅实在太美了,便决定不让它飞走。喂它好吃的食物,它吃饱了还是飞走。那人觉得心有不甘,想出一些办法来养天鹅:一开始是剪翅膀,把它羽毛剪掉,剪掉它就不能起飞。可剪掉以后,天鹅一张开很丑。后来欧洲的贵族终于想出一个方法。天鹅起飞要跑100公尺才可以飞起来,在水上跑100公尺,所以那个水池只要做90公尺它就飞不起来。果然天鹅就没办法起飞,就养起来
期刊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一生酷爱读书,于读书上也颇有心得。他认为,学习的成就并不在于天资是否聪慧,而在于自身的刻苦努力以及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读书方法。  提倡慎选精读。先选定一本书,然后反复阅读,有的书他甚至读过几十遍。直至真正懂得了书中的道理,才肯把这本书放下。他在《板桥自序》中说:“板桥居士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惟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他极不赞成那种走花观花式的
期刊
秦勇是中国著名摇滚乐队黑豹的原主唱,不羁的个性、飘逸的长发、高亢的嗓音,使他成为当时很多年轻人的偶像。2005年,正处于事业最高峰时,秦勇出人意料地选择了退隐乐坛。直到9年后的今天,这个谜底才终于解开——  明星爸爸悄然隐退的秘密:  唯有爱不能等待  作为著名摇滚音乐人,秦勇是中国摇滚乐历史上不可磨灭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曾先后任“五月天”乐队、“一九八九”乐队主唱。1994年他加入黑豹乐队,担任
期刊
我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梁启超,一生的最大业余爱好就是读书。他五岁的时候就能读《三字经》,虽然那是还有很多字认不全,但并不妨碍他的阅读,因为父亲已口授他学会背诵了。八岁的时候就能提笔作文了,九岁的时候就能一口气写下一千字的文章。梁启超一生博览群书,被公认为是我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梁启超17岁中举后,拜康有为为师,康有为也是一个有空就手不释卷的爱读书的人,在老师的影响下,梁启超
期刊
那年,我在离家二十多里的县城读初中。  六月的一天黄昏,我在操场上看书,听见几个女生叽叽喳喳说着“父亲节”的话题。这样的洋节日,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感觉新鲜又好奇。  想着父亲含辛茹苦养育我不容易,第二天正好是六月的第三个周日——父亲节,我便决定给父亲买个礼物,回家送给他,表达我的感激和祝福。  暮色四合,我来到校外的夜市。看来看去,没有买到合适的。家里供我读书已很拮据,我的生活费都是父母从牙缝里挤
期刊
空巢家庭的生活简单而又乏味。  说其简单,是因为子女上了大学,那望子成龙的压力一下子从肩上缷了下来。刚开始显得相当轻松快乐。说其乏味,是因为时间一久,心疲身乏,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生活总不是滋味。  忙时烦躁,闲时发慌。妻子说一天到晚陀螺似的转着,有时也有些烦,可充充实实的,还真没有时间让自己不高兴。自从儿子像小鸟一样离窝飞走了,做父母的心虽有了一份牵挂,但这份牵挂因路途遥远不及而没有了着落,致使
期刊
我从小就对书情有独钟,母亲现在还说我,看到书就会扑上去。一个“扑”字里,得有多少热爱啊!我猜想,如果1岁时让我“抓周”,我一定舍弃了脂粉首饰等,毫不犹豫地奔了书“扑”去。  因为爱书,所以我一直有一种“书店情结”。多少年里,我最大的理想就是开一家书店。记得那年我上初一,第一次来到小城的一家新华书店,第一次看到那么多书,我都不知道“扑”向哪里了。东南西北,上上下下,到处是书。我觉得自己像一条鱼,“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