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思政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能够有效整合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突破时空场域限制,运用多样教学形式,协同多方育人力量,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方式,形成教学内容多元融合的大范围、“三全育人”的大格局、立德树人的大模式。因此,办好“大思政课”就需要在用活教学素材、干实社会实践、建强教师队伍、做好机制保障上下功夫。
关键词:“大思政课”;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宫长瑞,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研究员;张乃亮,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生活中来讲”。[1]总书记这番语重心长、意蕴深刻的讲话充满着对办好“大思政课”的殷切期望,为思政课摆脱传统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的模式,从“没有生命”和“干巴巴”转变为“活生生”和“有滋有味”,指明了方向。从学理上理解好、把握好“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点,找准“大思政课”的发展路径,对深化思政课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
(一)教学内容富含多样思政要素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激荡的时代大背景下,“大思政课”应时而生、应时而用。“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突破了恪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限制,对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效延伸。“大思政课”巧妙地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大致找准思政知识点和学科之间的切入点,精准地融合各个学科富含思政要素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要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合力,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将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既面对历史,又针对现实,还面向未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接、现实与未来的有效衔接;充分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既扎根中国,又融通中外。“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涵盖量大,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等方方面面。因而,“大思政课”是教学内容富含多样思政要素的课。
(二)思政教师协同多方育人力量
“大思政课”的教师不仅包括校内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校党政管理人员,还包括校外带有思政色彩的育人力量,如家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社会各界优秀人士等,形成育人合力。例如:在疫情防控中,各行各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入了镜头、上了讲台、讲了故事,用鲜活的教学素材讲了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总而言之,“大思政课”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单打拳”“独角戏”,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组合拳”“大合唱”。“大思政课”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搭建而成的社会思政课、学校思政课、家庭思政课,其有效实施得益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参与和通力协作。换言之,“大思政课”是思政教师协同多方育人力量的课。
(三)教学活动蕴藏多种思政形式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任务、使命。“大思政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思政课的守正和创新,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开设的一门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扩展。“大思政课”是“移动”的课、“行走”的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联结,共同构成了“大思政课”,既抓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又抓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打破了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藩篱。“大思政课”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于一体,集网络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于一体,贯穿于课堂活动、日常生活、学术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或文化活动等,涵盖大中小学的各个阶段,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大思政课”凭借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实现“过去”和“未来”持续在场,“共时”和“历时”互动并存 [2],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二、“大思政课”的显著特点
(一)内容要素:多元融合的大范围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教学内容的大范围。“大思政课”的一大特色是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一领域,坚持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大思政课”充分挖掘了文学、历史学、政治学、艺术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各学科带有思政要素的学科知识理论,整合并优化了课程资源,融合了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思维工具等,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教育人、影響人、改变人,科学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底色发挥“大思政课”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强大功能,力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以德育人、以智启人上下功夫、见实效。“大思政课”的一大亮点在于教学内容面向古今中外,引导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拓宽国际视野,厚植爱国情怀,形成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汇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伟力。例如: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大思政课”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人,运用疫情防控中的鲜活事例塑造人,在国内国外的比较中运用思政元素影响人,进而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情怀。总之,“大思政课”突破了思政课程的局限,打破了学科壁垒,形成了学科合力,体现了“大思政课”教学内容要素多元融合的鲜明特征。
(二)时空场域:“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大思政课”突破了传统思政课的时空和地域局限,构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首先,“大思政课”不再是思政课教师的“单曲独奏”,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交响合奏”,凸显了全员育人的大格局。其次,教学形式多样是“大思政课”的突出特征,“大思政课”联结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和见识,并观照实践,回应现实关切,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实际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智慧。“大思政课”不仅在“理”的层面说服人、影响人、引导人,而且以“理”为“行”的科学指南,在“行”的层面教育人、塑造人、改造人,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凸显了全方位育人的鲜明特征。最后,“大思政课”采用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时时发挥育人功效。因此,从时空场域的角度上看,“大思政课”具有“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三)本质属性:铸魂育人的大模式
“大思政课”是教育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育人力量多方,具有大格局、大目的的大课。“大思政课”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在什么样的时间和地点、以什么样的载体和方式、讲什么样的内容,各个环节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始至终肩负着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责任。“大思政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培养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可见,“大思政课”始终以“立好德”为根本,以“树好人”为核心,“立好德”“树好人”贯穿于“大思政课”的整个过程,“大思政课”始终把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总之,“大思政课”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领域的多维性、育人力量的多方性等鲜明特征,从本质属性上来看,具有铸魂育人的大模式特征。
三、“大思政课”的发展路径
(一)用活教学素材,上好“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不能拿着文件宣读,这为“大思政课”进耳、入脑、印心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用活教学素材是改变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只靠课本的模式,讲好一堂深刻、真切、出彩、动人、走心的“大思政课”和提高“大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的关键。
用活教学素材,既要结合历史,又要观照现实,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3] “四史”教育是领悟中国精神、激发使命担当的重要法宝,也是强化“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法宝[4]。历史是清醒剂,深刻地认识历史才能牢牢地把握现实,因此要充分发挥历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找准思政教育与党史的契合点,讲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正是鲜活的思政素材,教学素材要观照现实,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见人、见事、见生活,用鲜活的身边事、身边人上好“大思政课”,让英雄模范、先进典型、抗疫英雄进课堂,把“大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学到学生的大脑里、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在启智润心的“大思政课”中引导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焕发出“大思政课”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紧握时代发展脉搏是“大思政课”的“营养剂”,上好“大思政课”要巧用社会热点问题,如讲好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中的伟大感人事迹,解答学生的疑惑,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使得“大思政课”常讲常新,接地气、弘正气、凝人心,既“明理”又“解渴”。讲好“大思政课”既要扎根中国,又要面向世界,运用国内外鲜活生动的事例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自信、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担当,在“大思政课”中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总之,讲好“大思政课”要用活思政素材,结合历史和现实,关联国内与国外,润物无声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春风化雨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干实社会实践,学好“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不能将干巴巴的理论知识“扔”给学生,不能一味地灌输一些“死知识”,它离不开社会大课堂,否则将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因此,要干实社会实践,力戒形式化和表面化,推动社会实践走实、走深、走远,让“大思政课”成为移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中学深悟透。
“大思政课”要坚持理论与实践贯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紧扣地方和学校的特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抓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使得社会实践从大处着眼、在小处落脚,把社会实践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得,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代温度、体悟家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在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增强强国志向。红色教育基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沃土”,“大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用活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教育基地的思政元素,讲活历史故事、讲好英雄事迹,传承好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使学生增强情感共鸣、涵养家国情怀,在情感共鸣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使“大思政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思政课”要找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使得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互为支撑、融为一体,干实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大思政课”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带动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达到“知信合一”“学用合一”“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三)建强教师队伍,讲好“大思政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深刻揭示了教师对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性。而“大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新模式、新舞台,办好“大思政课”更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综合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思政课”的内容要素是多元融合的大范围,因此,不仅要形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大队伍,而且要形成具有知识厚度和宽度的教师大队伍。第一,教师不仅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还要对多元化的知识理解透彻。教师要打破学科壁垒,摒弃学科偏见,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以透彻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赢得学生、打动学生,理直气壮讲好“大思政课”。第二,“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授课对象众多、特点不同,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使得“大思政课”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因此,教师要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得“大思政课”既有“原味”,又有“鲜味”。上好“大思政课”是一门艺术,表达方式不灵活难以增强“大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使学生想听、爱听,更难以使“大思政课”入脑、印心、见行。因此,教师要在授课语言上求新,追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使“大思政课”既有内容,又有艺术,更有感情,能够真正启智润心。 总之,办好“大思政课”不仅要建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队伍,还要严把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大思政课”教师。
(四)做好机制保障,開好“大思政课”
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能为“大思政课”披上“保护衣”、打好“保护伞”、筑牢“安全门”,这是“大思政课”有效进行的关键。
“大思政课”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模式,授课主体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非思想政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人员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或组织都共同服务于“大思政课”的建设[5]。由此可见,办好“大思政课”需要实现授课主体融通,这就需要打造“大思政课”教师互通、合作、交流的平台,相聚一室、共备一堂课应成为教师的“家常饭”,共同学习、共同商讨应成为教师的“家常事”。为此,做好机制保障十分关键。具体而言,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同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其次,要有坚实的物质保障。“大思政课”以理论授课为主体,以实践授课为补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授课主体,以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补充。而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需要保证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因此要配齐配足“大思政课”的经费,为办好“大思政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最后,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关于“大思政课”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办好“大思政课”提供制度保障。“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政治性强是其首要特点,在“大思政课”的讲授中要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内容的任意性,因此,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保证“大思政课”的顺利进行。此外,“大思政课”是协同育人的大模式,需要加强工作制度、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大思政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1).
[2]于祥成,陈梦妮.高校微思政:内涵、特征与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7-95+2.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4]冯霞,刘进龙.“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2):118-122.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0-58.
关键词:“大思政课”;教学资源;教学形式;发展路径
作者简介:宫长瑞,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兰州大学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研究员;张乃亮,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生活中来讲”。[1]总书记这番语重心长、意蕴深刻的讲话充满着对办好“大思政课”的殷切期望,为思政课摆脱传统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的模式,从“没有生命”和“干巴巴”转变为“活生生”和“有滋有味”,指明了方向。从学理上理解好、把握好“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点,找准“大思政课”的发展路径,对深化思政课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大思政课”的基本内涵
(一)教学内容富含多样思政要素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激荡的时代大背景下,“大思政课”应时而生、应时而用。“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突破了恪守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教学限制,对传统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有效延伸。“大思政课”巧妙地利用学科之间的联系,大致找准思政知识点和学科之间的切入点,精准地融合各个学科富含思政要素的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中蕴含的思政要素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破学科壁垒,形成学科合力,发挥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将历史、现实和未来有机结合起来,既面对历史,又针对现实,还面向未来,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对接、现实与未来的有效衔接;充分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政元素,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既扎根中国,又融通中外。“大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涉及面广、涵盖量大,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劳动教育、道德与法治教育等方方面面。因而,“大思政课”是教学内容富含多样思政要素的课。
(二)思政教师协同多方育人力量
“大思政课”的教师不仅包括校内的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和学校党政管理人员,还包括校外带有思政色彩的育人力量,如家庭、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先进模范人物、社会各界优秀人士等,形成育人合力。例如:在疫情防控中,各行各业奋战在抗疫一线的人们入了镜头、上了讲台、讲了故事,用鲜活的教学素材讲了一堂鲜活的“大思政课”。总而言之,“大思政课”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的“单打拳”“独角戏”,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的“组合拳”“大合唱”。“大思政课”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搭建而成的社会思政课、学校思政课、家庭思政课,其有效实施得益于社会、学校、家庭的广泛参与和通力协作。换言之,“大思政课”是思政教师协同多方育人力量的课。
(三)教学活动蕴藏多种思政形式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涵、任务、使命。“大思政课”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对传统思政课的守正和创新,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开设的一门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式的扩展。“大思政课”是“移动”的课、“行走”的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教学活动有机联结,共同构成了“大思政课”,既抓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又抓牢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打破了理论学习与实践之间的藩篱。“大思政课”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于一体,集网络思政、文化思政、实践思政于一体,贯穿于课堂活动、日常生活、学术活动、党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或文化活动等,涵盖大中小学的各个阶段,贯穿于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大思政课”凭借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实现“过去”和“未来”持续在场,“共时”和“历时”互动并存 [2],做到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二、“大思政课”的显著特点
(一)内容要素:多元融合的大范围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教学内容的大范围。“大思政课”的一大特色是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一领域,坚持了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大思政课”充分挖掘了文学、历史学、政治学、艺术学、经济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各学科带有思政要素的学科知识理论,整合并优化了课程资源,融合了其他学科的观点、方法、思维工具等,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教育人、影響人、改变人,科学利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底色发挥“大思政课”影响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强大功能,力图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和以德育人、以智启人上下功夫、见实效。“大思政课”的一大亮点在于教学内容面向古今中外,引导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增长知识见识,拓宽国际视野,厚植爱国情怀,形成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汇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磅礴伟力。例如: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大思政课”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引导人,运用疫情防控中的鲜活事例塑造人,在国内国外的比较中运用思政元素影响人,进而彰显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情怀。总之,“大思政课”突破了思政课程的局限,打破了学科壁垒,形成了学科合力,体现了“大思政课”教学内容要素多元融合的鲜明特征。
(二)时空场域:“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大思政课”突破了传统思政课的时空和地域局限,构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格局。首先,“大思政课”不再是思政课教师的“单曲独奏”,而是学校、家庭、社会的“交响合奏”,凸显了全员育人的大格局。其次,教学形式多样是“大思政课”的突出特征,“大思政课”联结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使学生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增长知识和见识,并观照实践,回应现实关切,有效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引导学生学会解决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实际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贡献智慧。“大思政课”不仅在“理”的层面说服人、影响人、引导人,而且以“理”为“行”的科学指南,在“行”的层面教育人、塑造人、改造人,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有机结合,凸显了全方位育人的鲜明特征。最后,“大思政课”采用了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时时发挥育人功效。因此,从时空场域的角度上看,“大思政课”具有“三全育人”的大格局。 (三)本质属性:铸魂育人的大模式
“大思政课”是教育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多样、育人力量多方,具有大格局、大目的的大课。“大思政课”不管用什么样的形式、在什么样的时间和地点、以什么样的载体和方式、讲什么样的内容,各个环节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自始至终肩负着引导学生成长成才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责任。“大思政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培养责任担当、厚植爱国情怀,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可见,“大思政课”始终以“立好德”为根本,以“树好人”为核心,“立好德”“树好人”贯穿于“大思政课”的整个过程,“大思政课”始终把为党育人的初心、为国育才的立场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总之,“大思政课”体现出内容的丰富性、领域的多维性、育人力量的多方性等鲜明特征,从本质属性上来看,具有铸魂育人的大模式特征。
三、“大思政课”的发展路径
(一)用活教学素材,上好“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不能拿着文件宣读,这为“大思政课”进耳、入脑、印心提供了基本遵循,指明了努力的方向。用活教学素材是改变照本宣科、千篇一律、生搬硬套、只靠课本的模式,讲好一堂深刻、真切、出彩、动人、走心的“大思政课”和提高“大思政课”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的关键。
用活教学素材,既要结合历史,又要观照现实,把“大思政课”讲得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3] “四史”教育是领悟中国精神、激发使命担当的重要法宝,也是强化“四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法宝[4]。历史是清醒剂,深刻地认识历史才能牢牢地把握现实,因此要充分发挥历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找准思政教育与党史的契合点,讲好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讲清楚、讲透彻、讲明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正是鲜活的思政素材,教学素材要观照现实,因时而进、因事而化、因势而新,见人、见事、见生活,用鲜活的身边事、身边人上好“大思政课”,让英雄模范、先进典型、抗疫英雄进课堂,把“大思政课”讲到学生的心坎里、学到学生的大脑里、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在启智润心的“大思政课”中引导学生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焕发出“大思政课”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紧握时代发展脉搏是“大思政课”的“营养剂”,上好“大思政课”要巧用社会热点问题,如讲好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中的伟大感人事迹,解答学生的疑惑,回应学生的现实关切,使得“大思政课”常讲常新,接地气、弘正气、凝人心,既“明理”又“解渴”。讲好“大思政课”既要扎根中国,又要面向世界,运用国内外鲜活生动的事例进行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彰显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故事、中国自信、中国特色、中国道路、中国担当,在“大思政课”中培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栋梁之材。
总之,讲好“大思政课”要用活思政素材,结合历史和现实,关联国内与国外,润物无声地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问题,春风化雨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干实社会实践,学好“大思政课”
“大思政课”不能将干巴巴的理论知识“扔”给学生,不能一味地灌输一些“死知识”,它离不开社会大课堂,否则将会失去生机与活力。因此,要干实社会实践,力戒形式化和表面化,推动社会实践走实、走深、走远,让“大思政课”成为移动的课堂,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中学深悟透。
“大思政课”要坚持理论与实践贯通,让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紧扣地方和学校的特色、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紧抓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使得社会实践从大处着眼、在小处落脚,把社会实践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有所思、有所获、有所得,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与热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代温度、体悟家国情怀、激发爱国情感,在实践中培养奉献精神、锤炼品格、增长才干、增强强国志向。红色教育基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的“沃土”,“大思政课”要充分利用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用活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教育基地的思政元素,讲活历史故事、讲好英雄事迹,传承好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等,使学生增强情感共鸣、涵养家国情怀,在情感共鸣中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使“大思政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大思政课”要找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契合点,使得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互为支撑、融为一体,干实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大思政课”的认同感、获得感、满足感,带动学生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达到“知信合一”“学用合一”“知行合一”的教学效果。
(三)建强教师队伍,讲好“大思政课”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这深刻揭示了教师对于办好思政课的重要性。而“大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新模式、新舞台,办好“大思政课”更要发挥教师的关键作用。
“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而是综合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大思政课”的内容要素是多元融合的大范围,因此,不仅要形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大队伍,而且要形成具有知识厚度和宽度的教师大队伍。第一,教师不仅要具备多元化的知识,还要对多元化的知识理解透彻。教师要打破学科壁垒,摒弃学科偏见,具备深厚的知识素养,以透彻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赢得学生、打动学生,理直气壮讲好“大思政课”。第二,“大思政课”之“大”在于授课对象众多、特点不同,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使得“大思政课”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因此,教师要具备以不变应万变的能力,在不同的场合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使得“大思政课”既有“原味”,又有“鲜味”。上好“大思政课”是一门艺术,表达方式不灵活难以增强“大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使学生想听、爱听,更难以使“大思政课”入脑、印心、见行。因此,教师要在授课语言上求新,追求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使“大思政课”既有内容,又有艺术,更有感情,能够真正启智润心。 总之,办好“大思政课”不仅要建成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教师队伍,还要严把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大思政课”教师。
(四)做好机制保障,開好“大思政课”
科学有效的机制保障能为“大思政课”披上“保护衣”、打好“保护伞”、筑牢“安全门”,这是“大思政课”有效进行的关键。
“大思政课”是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的育人模式,授课主体涉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非思想政治课教师,学校各部门人员以及其他与教育相关的人或组织都共同服务于“大思政课”的建设[5]。由此可见,办好“大思政课”需要实现授课主体融通,这就需要打造“大思政课”教师互通、合作、交流的平台,相聚一室、共备一堂课应成为教师的“家常饭”,共同学习、共同商讨应成为教师的“家常事”。为此,做好机制保障十分关键。具体而言,首先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各方协同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其次,要有坚实的物质保障。“大思政课”以理论授课为主体,以实践授课为补充;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授课主体,以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补充。而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都需要保证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因此要配齐配足“大思政课”的经费,为办好“大思政课”提供充足的物质保障。最后,要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关于“大思政课”的法律法规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办好“大思政课”提供制度保障。“大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模式,政治性强是其首要特点,在“大思政课”的讲授中要避免语言的随意性和内容的任意性,因此,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以保证“大思政课”的顺利进行。此外,“大思政课”是协同育人的大模式,需要加强工作制度、评估制度、奖惩制度、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大思政课”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N].人民日报,2021-03-07(1).
[2]于祥成,陈梦妮.高校微思政:内涵、特征与进路[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87-95+2.
[3]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N].人民日报,2021-02-21(1).
[4]冯霞,刘进龙.“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维审视[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2):118-122.
[5]王学俭,石岩.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