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颡鱼,俗称嘎鱼、嘎牙子、黄姑、黄腊丁、黄鳍鱼等。种类较多,有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盎塘黄颡鱼、中间黄颡鱼、细黄颡鱼、江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分布于我国河川、湖泊、沟渠等水域中,是一种优质名贵经济鱼类。该鱼产量大、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药用价值较高,在国内外市场深受欢迎,特别是大规格的鲜活鱼供不应求。据分析,每100克鱼可食部分中含蛋白质16.1克、脂肪2.1克、碳水化合物2.3克、钙154毫克、磷504毫克,且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尤以谷氨酸、赖氨酸含量较高,具有消炎、镇痛等疗效,因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而且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也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在自然水域中,黄颡鱼生长速度慢,上市规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市场发展。因此,黄颡鱼的人工养殖势在必行。
(一)以投喂鲜活小鱼虾主养
1、池塘清整
池塘以2-5亩(1亩=1/15公顷)为宜,平均水深1.8米,池塘淤泥厚约30厘米,注排水条件良好,池塘必须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池塘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至1.5米。培肥塘水后再放种。
2、放种
放种规格当然越大越好,一般收购自然界野生苗放种,规格为15克/尾以上,如果是放养人工繁殖的苗种,规格一般为5-8厘米。再按常规搭配一些鲢、鳙、草、鲫等,以利于控制池塘水质,提高池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放种数量南北方也不一样,由于北方生长期短,放养密度以1000-1200尾/亩为宜。南方水温高,生长期也较长,所以放养密度以500尾/亩为宜。
3、饲养管理
根据黄颡鱼吞食的特点,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在池塘投喂适口的鲜活小鱼、虾,让其自由觅食,最好的鲜活小鱼以鲮鱼、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鱼、鲫鱼等为好,其次是四大家鱼的苗种。池塘池水的透明度应控制在20-30厘米。每20天每亩用15-2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控制池水pH值以创造有利黄颡鱼生长的环境。池塘内周围适当放一些水浮莲以适应黄颡鱼白天在池底栖息,晚上游出水面觅食的生活习性。这样精心管理的池塘,每亩可收黄颡鱼50-250千克左右的产量。此种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产量和经济利益。
(二)以投喂饲料为主,辅以海水冰鲜鱼和淡水小鱼虾养殖黄颡鱼
对池塘和放种要求同以投喂鲜活小鱼虾主养方式相似,但密度可以增加(1500尾-2000尾/亩),达到精养的水平,提高单位产量。饲养管理要求更严格,管理更细致。在池塘下风头设置5平方米左右的投饲点,投饲点用20目左右的网片围圈,网片高出池塘最高水位3-5厘米,离池底距离50厘米左右。经过驯化,黄颡鱼可从底部进来集中摄食,并达到抢食的程度。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摄食情况,观察投饲点有无残饵,适当调整投饲量,也可根据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搭配鱼类的比例,有效控制水质。投饲量由投放鱼种苗的2-3%逐步增加至8-9%。进入高温季节,投饵量增大,水质变化快,及时加注新水,排出部分塘水,保持塘水新鲜,控制池塘水的透明度在20-30厘米,根据池水的溶氧量来开启增氧机,保证池水的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在饲养过程中每10天施放一次生石灰,每亩用15-20千克全池泼洒,控制池水pH值以创造有利黄颡鱼生长的环境。每亩可收获150-600千克黄颡鱼。使用此种养殖模式,可以以较短时间取得最大的收益。
(三)与池塘养殖鱼类混养
黄颡鱼与池塘养殖鱼类混养,放种规格要求10厘米以上,每亩放200-300尾,这样既不增加池塘的投饵量,又可获得一定产量的黄颡鱼,既不影响池塘主体鱼类的养殖,又可以摄食池塘内小鱼虾、水生昆虫等,对清除池塘野杂鱼起到较大作用。
1、清塘消毒在池塘放养7-10天后,用生石灰150-200千克/667平方米进行干塘消毒,清除病员生物及敌害。
2、施肥塘按年初产量计划配备饲料和肥料,饲料以沉性颗粒配合饲料或膨化饲料为主,并坚持“四定”投饲方法,具体为:精饲料日投喂量,5月以前为池塘鱼体重的2-3%,5-6月为4-5%,6月中旬-9月底为6-8%,每日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各喂一次;所施肥料有粪肥、大草等有机肥和碳铵、尿素、磷肥等化肥,并坚持“三看”施肥,低温期主要施用有机肥,高温阶段以化肥为主,具体根据水质情况掌握肥料追施量。
3、调节池塘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每30天换水1-2次,保持池水透明度30-35厘米。此外各池中安有增氧机1台,经常开机增氧,提高水中溶氧,避免鱼类浮头或泛塘,并定期施用生石灰,以改善水质,调节pH值。
4、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食场挂袋、挂篓,对饲料、水体、食场、工具等进行药物消毒,并采取外用药物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等方法予以预防,发现鱼病及早治疗。
(一)以投喂鲜活小鱼虾主养
1、池塘清整
池塘以2-5亩(1亩=1/15公顷)为宜,平均水深1.8米,池塘淤泥厚约30厘米,注排水条件良好,池塘必须进行严格的清塘消毒,池塘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消毒,3天后加注新水至1.5米。培肥塘水后再放种。
2、放种
放种规格当然越大越好,一般收购自然界野生苗放种,规格为15克/尾以上,如果是放养人工繁殖的苗种,规格一般为5-8厘米。再按常规搭配一些鲢、鳙、草、鲫等,以利于控制池塘水质,提高池塘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放种数量南北方也不一样,由于北方生长期短,放养密度以1000-1200尾/亩为宜。南方水温高,生长期也较长,所以放养密度以500尾/亩为宜。
3、饲养管理
根据黄颡鱼吞食的特点,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活动、摄食情况,在池塘投喂适口的鲜活小鱼、虾,让其自由觅食,最好的鲜活小鱼以鲮鱼、露斯塔野鲮、麦瑞加拉鲮鱼、鲫鱼等为好,其次是四大家鱼的苗种。池塘池水的透明度应控制在20-30厘米。每20天每亩用15-20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控制池水pH值以创造有利黄颡鱼生长的环境。池塘内周围适当放一些水浮莲以适应黄颡鱼白天在池底栖息,晚上游出水面觅食的生活习性。这样精心管理的池塘,每亩可收黄颡鱼50-250千克左右的产量。此种方法虽然成本低,但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产量和经济利益。
(二)以投喂饲料为主,辅以海水冰鲜鱼和淡水小鱼虾养殖黄颡鱼
对池塘和放种要求同以投喂鲜活小鱼虾主养方式相似,但密度可以增加(1500尾-2000尾/亩),达到精养的水平,提高单位产量。饲养管理要求更严格,管理更细致。在池塘下风头设置5平方米左右的投饲点,投饲点用20目左右的网片围圈,网片高出池塘最高水位3-5厘米,离池底距离50厘米左右。经过驯化,黄颡鱼可从底部进来集中摄食,并达到抢食的程度。根据水质、天气、鱼的摄食情况,观察投饲点有无残饵,适当调整投饲量,也可根据水质情况灵活调整搭配鱼类的比例,有效控制水质。投饲量由投放鱼种苗的2-3%逐步增加至8-9%。进入高温季节,投饵量增大,水质变化快,及时加注新水,排出部分塘水,保持塘水新鲜,控制池塘水的透明度在20-30厘米,根据池水的溶氧量来开启增氧机,保证池水的溶氧量在3毫克/升以上。在饲养过程中每10天施放一次生石灰,每亩用15-20千克全池泼洒,控制池水pH值以创造有利黄颡鱼生长的环境。每亩可收获150-600千克黄颡鱼。使用此种养殖模式,可以以较短时间取得最大的收益。
(三)与池塘养殖鱼类混养
黄颡鱼与池塘养殖鱼类混养,放种规格要求10厘米以上,每亩放200-300尾,这样既不增加池塘的投饵量,又可获得一定产量的黄颡鱼,既不影响池塘主体鱼类的养殖,又可以摄食池塘内小鱼虾、水生昆虫等,对清除池塘野杂鱼起到较大作用。
1、清塘消毒在池塘放养7-10天后,用生石灰150-200千克/667平方米进行干塘消毒,清除病员生物及敌害。
2、施肥塘按年初产量计划配备饲料和肥料,饲料以沉性颗粒配合饲料或膨化饲料为主,并坚持“四定”投饲方法,具体为:精饲料日投喂量,5月以前为池塘鱼体重的2-3%,5-6月为4-5%,6月中旬-9月底为6-8%,每日上午9-10时和下午4-5时各喂一次;所施肥料有粪肥、大草等有机肥和碳铵、尿素、磷肥等化肥,并坚持“三看”施肥,低温期主要施用有机肥,高温阶段以化肥为主,具体根据水质情况掌握肥料追施量。
3、调节池塘经常加注新水,高温季节每30天换水1-2次,保持池水透明度30-35厘米。此外各池中安有增氧机1台,经常开机增氧,提高水中溶氧,避免鱼类浮头或泛塘,并定期施用生石灰,以改善水质,调节pH值。
4、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的方针,在食场挂袋、挂篓,对饲料、水体、食场、工具等进行药物消毒,并采取外用药物与内服药物相结合等方法予以预防,发现鱼病及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