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循序渐进地以掌握教材为主的一种教育活动。从学校活动总量统计上来看,课堂教学所占的时间最多、涉及的知识面最广,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最大。因为课堂教学是严密组织起来的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所以,能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一个教师教学成败的关键。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想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除了要认真研究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外,还要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就是对每堂课都必须进行精心设计。这就如同演戏要精心设计唱腔、服装、道具、布景一样。因为每堂课设计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合理设计讲课时间
对讲授时间的设计,是由教学对象所决定的。我所从事的授课专业,是小学生语文,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从小接触汉语言熏陶,也具备一些初步的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其特点决定了授课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授课持续时间过长,学生不仅容易疲劳,而且不易于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有时学生还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因此,我在设计讲授时间时,一般不超过1小时,即每次授课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两节课,这样既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也符合授课与自习比例的要求。
二、认真设计讲授内容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把学生当作张白纸,不管什么内容,从头讲起,片面追求本课的系统性、完整性。结果,学生不仅不积极动脑,而且还会对老师和教学内容产生反感。针对这一蔽端,在教学中,就必须对讲授内容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对教材上的内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略讲,哪些详讲,必须事先作出科学的安排,为此,应着重抓住了以下两个环节:
1、熟悉学生
只有了解了授课对象,设计出的内容才符合他们人要求。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就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我们学校规定:老师在接受一个新队的教学任务时,都必须深入到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现有知识能力和实际专业水平,听取他们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设计讲授内容搜集第一手资料。
2、研究教材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反复研究教材,从中找出各节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力求使讲授内容达到“最优化”。所谓内容“最优化”,是指授课内容高难度的适当、数量上合理、一个课题综合任务的落实而言,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能够抓住课题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在分,因势利导地教会学生发现最本质的东西,训练学生掌握最重要的学习技能,防止生吞活剥。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每项练习,都应使学生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有利于养成用触类旁通的方法解答同一类型的其他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讲授内容时要定时要定准授课内容的“度”,既不能让学生“坐看吞桃子”,也不能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纵横的内在联系,理解每单元、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从教材知识结构上、思想是做好“搭桥”、“铺路”的工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把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沟通起来,让学生“ 跳一跳” ,摘得到”。
三、灵活设计讲授方法
备课中,老师在掌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之后,还必须进而解决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才能,以及思想观点等问题,即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优化的教学内容只有再辅以最有效的讲授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讲授方法多种多样,授课老师必须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以及老师自身的素养等条件合理选择,科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运用了以下几种授课方法效果较好:
1、恰当地运用事例和数据论证观点
这一方法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尤其是一些生动的事例,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效果
几年来,为适应高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广泛运用。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可以减少教学难度,提高教学速度,而且可以扩大新知识的含量,巩固教学成果。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即老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关系。使用多媒体手段,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那种认为“机器能代替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设备要靠人来操纵,教学软件要由人来编制,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教学效益,也要由老师来研究,老师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比机器更重要。二是教与学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也和普通授课一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任何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程,都必须使老师与学生保持一定的直接接触。尽管有些多媒体课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接触少了,但内心的“接触”不可少,老师的心里一定要有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媒体的组合要合理,要让各种媒体的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力求使各种媒体的长处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精心设计讲授的各个环节,避免漏洞
每一堂課就好象一个大的工作系统,也好象一部正在运行的机器,哪个部件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每堂课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讲授中间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穿插哪些事例,板书的书写顺序、字体大小、投影图片的放置位置、教学用图的悬挂位置、教具的性能、特点及演示方法等等,都必须心中有数,同时事先要做好功能检查和试验性演示。遇到故障和难题,要在课前解决,以保证课堂演示能够顺利进行。看起来,这似乎都是些小问题,可是我总把它们看成是教学整体中的一部分,从未忽略过。这些环节做好了就能够避免上课时手忙脚乱,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智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 (01)
[2] 叶献萍.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13, (09)
[3]张华. 浅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S1) .
关键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质量
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想上好一堂小学语文课,除了要认真研究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外,还要有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就是对每堂课都必须进行精心设计。这就如同演戏要精心设计唱腔、服装、道具、布景一样。因为每堂课设计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合理设计讲课时间
对讲授时间的设计,是由教学对象所决定的。我所从事的授课专业,是小学生语文,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从小接触汉语言熏陶,也具备一些初步的的自学能力和理解能力,其特点决定了授课的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授课持续时间过长,学生不仅容易疲劳,而且不易于理解和消化讲授内容,有时学生还容易产生腻烦心理。因此,我在设计讲授时间时,一般不超过1小时,即每次授课的持续时间不超过两节课,这样既符合教学对象的心理,也符合授课与自习比例的要求。
二、认真设计讲授内容
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在以往的教学中,总把学生当作张白纸,不管什么内容,从头讲起,片面追求本课的系统性、完整性。结果,学生不仅不积极动脑,而且还会对老师和教学内容产生反感。针对这一蔽端,在教学中,就必须对讲授内容进行设计。也就是说,对教材上的内容,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略讲,哪些详讲,必须事先作出科学的安排,为此,应着重抓住了以下两个环节:
1、熟悉学生
只有了解了授课对象,设计出的内容才符合他们人要求。俄国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如果教育家从多方面培养人,那么他就首先应该在多方面来了解学生”。我们学校规定:老师在接受一个新队的教学任务时,都必须深入到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现有知识能力和实际专业水平,听取他们对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设计讲授内容搜集第一手资料。
2、研究教材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要反复研究教材,从中找出各节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力求使讲授内容达到“最优化”。所谓内容“最优化”,是指授课内容高难度的适当、数量上合理、一个课题综合任务的落实而言,要求老师在备课时能够抓住课题的主要内容,提炼出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在分,因势利导地教会学生发现最本质的东西,训练学生掌握最重要的学习技能,防止生吞活剥。课堂教学内容中的每项练习,都应使学生从中得到最大的收获,有利于养成用触类旁通的方法解答同一类型的其他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老师在设计讲授内容时要定时要定准授课内容的“度”,既不能让学生“坐看吞桃子”,也不能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要做到这一点,老师就要吃透教材内容,把握教材纵横的内在联系,理解每单元、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从教材知识结构上、思想是做好“搭桥”、“铺路”的工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把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沟通起来,让学生“ 跳一跳” ,摘得到”。
三、灵活设计讲授方法
备课中,老师在掌握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之后,还必须进而解决如何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才能,以及思想观点等问题,即解决教学方法的问题。优化的教学内容只有再辅以最有效的讲授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的讲授方法多种多样,授课老师必须依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授课对象以及老师自身的素养等条件合理选择,科学设计。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运用了以下几种授课方法效果较好:
1、恰当地运用事例和数据论证观点
这一方法不仅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尤其是一些生动的事例,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
2、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效果
几年来,为适应高技术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已广泛运用。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可以减少教学难度,提高教学速度,而且可以扩大新知识的含量,巩固教学成果。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即老师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关系。使用多媒体手段,能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那种认为“机器能代替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设备要靠人来操纵,教学软件要由人来编制,如何使教学活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提高教学效益,也要由老师来研究,老师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比机器更重要。二是教与学的关系。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也和普通授课一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老师处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任何形式的多媒体教学课程,都必须使老师与学生保持一定的直接接触。尽管有些多媒体课老师与学生面对面地接触少了,但内心的“接触”不可少,老师的心里一定要有学生,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考虑教学内容的安排,使教学符合学生的实际。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媒体的组合要合理,要让各种媒体的使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应用于教学过程,力求使各种媒体的长处在教学中充分地发挥出来。
四、精心设计讲授的各个环节,避免漏洞
每一堂課就好象一个大的工作系统,也好象一部正在运行的机器,哪个部件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每堂课怎样开头、怎样结尾、讲授中间采用哪些教学手段、穿插哪些事例,板书的书写顺序、字体大小、投影图片的放置位置、教学用图的悬挂位置、教具的性能、特点及演示方法等等,都必须心中有数,同时事先要做好功能检查和试验性演示。遇到故障和难题,要在课前解决,以保证课堂演示能够顺利进行。看起来,这似乎都是些小问题,可是我总把它们看成是教学整体中的一部分,从未忽略过。这些环节做好了就能够避免上课时手忙脚乱,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魏智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4, (01)
[2] 叶献萍. 小学语文素质教育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 科教文汇(下半月), 2013, (09)
[3]张华. 浅谈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 (S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