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回荡在太行绝壁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ll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日深夜,河南林州境内,一辆载有33人的大巴车坠下悬崖……
  第一时间救援
  3月3日0时30分钟,某装甲团作战值班室电话急促的响起来,打电话的是曾在团里施工的林州群众杨永峰。核实情况后,作战值班员迅速向团政委赵玉先报告。赵玉先果断做了安排部署:“逐级请示,建议装步营出动100兵力,第一时间赶到展开救援!”“成立临时指挥组,我带吴雪冬参谋长、宋俊生副团长和卫生队组成先遣组先赶赴现场……”。
  3月2日23时31分,正在野营驻训的该团装步营刚刚结束夜间实弹射击考核。突然对讲机里响起一阵急促声音:“装步营紧急结合,执行事故救援任务……”
  距离驻训地50公里的一处山间公里,一辆中巴车坠入悬崖,初步估算伤亡30余人,此时距离事发已经过去一个小时。
  “现在时刻1时13分,各连10分钟后集合完毕,执行3号预案……”接到团作战值班室电话后,张宝发30秒钟内干了5件事:给对讲机更换电池、穿上作战靴、扎腰带佩戴指北针、从抽屉拿出一副地图、一套夜间指挥器材。
  部队的野营驻训地,全营参加救援的100名官兵很快确定,就在大家分头准备背包绳、铁锹、夜间指挥棒、背包绳等救援器材时,营长宋俊生的面前突然出现20多名入伍不到两年的新战士。
  “营长,让我们也去吧,人多力量大,我们要和大家一起救援。”
  “胡闹,山区里,人过多并不一定是好事,不利于展开救援。”时间紧迫,张宝发撂下一句,“服从命令,否则按违抗军令处置。”转身去集合准备就绪的救援官兵。
  张宝发不知道,那些营长下死命令不让他们参加的战士们有11人偷偷挤上了运输车。
  不惜代价救人
  到达事发现场,张宝发倒吸一口气:近乎垂直的崖壁上到处散落着伤员和汽车碎片,中巴车已经支离破碎,幸存的群众在半山腰发出痛苦的呻吟……
  战士们一路急跑到达山脚下,先期到达的赵政委、吴雪冬参谋长、宋俊生副团长和几名军医已经救下来一名伤重的群众。
  赵玉先为了便于掌握救援现场全景,躲避着不时滚落的山石,扒开密密麻麻的荆棘,爬上了山崖最高处进行指挥:“一组搜索伤员,二组开辟上下山的通道,三组转运伤员,预备队负责担架制作,器材保障、目标指示……”
  现场环境实在太恶劣了,山上是密密麻麻的灌木丛,布满荆棘,石块堆积在悬崖底部,越往上石头越小,根本迈不开脚,只能爬。
  “时间就是生命,快快。”百米的悬崖上,战士们已经嗅到现场弥漫着的血腥气息。官兵们组成的十多个搜集小组各自为战,一字排开展开地毯式搜索。
  最先爬到悬崖上面的,是班长王海全,他看到一个满脸鲜血的小男孩,王海全迅速脱下自己的棉衣披在了男孩身上。他打开绿色指挥棒,向山下挥舞。
  军医邓晓东、王泽坤带着医护组官兵赶来了,对小男孩进行包扎、固定,抬上担架。
  “要稳住,不要造成二次伤害。”下山的路难走,踩在碎石上,脚底呲溜溜的滑,近乎垂直的陡坡难以站立。
  “把脚插进碎石里,增加摩擦力!”王海全声音沙哑的吼着,一下踩空,脚陷进了石头缝里,尖锐的石块划破了小腿,脚掌被卡住了。
  忍着剧痛,王海全硬生生把脚拔出来,小心翼翼的迈出脚步,突然,他的脚踩在了软绵的脚掌上,他明白,那是旁边扶着自己的战友刘梦琳的脚,他在用脚掌给自己垫路。
  报案的群众杨永峰全程参与了救援行动,他不停的称赞官兵过硬的素养:“整个救援行动配合非常默契,就像演练过一样。”他说,没有制式担架,官兵们把携带的工兵锹,两锹交错卸下锹头,背包绳一缠一绕,不到2分钟就制作好了一个简易担架。
  从山腰到救护车,有1000多米的陡峭山路,几乎寸步难行。可官兵们却抬着伤员连续不断跑了七八个来回。杨永峰说,要不是有过硬的素质,很难在这样险恶的地形下把伤员运下山。
  凌晨时分,气温降到零下10度。官兵们把迷彩服脱下盖在伤员身上,仅穿着短袖训练服,虽然疲劳到了极点,却没有一个人放慢脚步。
  山顶的赵政委发现,很多伤者多处骨折,根本无法使用担架。官兵怕给伤者造成再次伤害,就把伤者抬到携带的行军锅里往山下运。
  经过一片碎石地带时,一名在前方为抬担架的战友开路的战士,被一块大石头绊倒,在近乎垂直的悬崖上滑下去了十来米远。当赵政委一把抓住这名战士时,心猛地纠在一起。这名战士仅穿着意见单薄的体能训练服,汗水浸透,已经像是水洗一般,后背被碎石刮得血迹斑斑。
  群众就是我们的亲人
  风越刮越大,武警、消防、紧急救援队伍也来了。
  中士李传亮抬下来一名重伤员,突然“哎呦”一声,仰面躺在地上站不起来了。
  李传亮有严重的腰间盘突出,5个小时里,他的腰就没有直起来过,陡峭的山崖,下山必须蹲着往下滑、上山必须弓着腰攀爬,水壶里装的水还是满满的,他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上一口。
  战士黄健想打开水壶给李传亮喝水,可手上一丝力气都没有,他们的手完全麻木,换了七八个人,没有一个人能拧开水壶。
  “别睡,别睡,马上就到医院了。”濒死之时,信念比什么都重要。装步二连一班长王海全在一名叫文艺的中年妇女耳边不停的念叨,鼓励她坚持住,别放弃。
  来到一片碎石地时,在身体下滑的一瞬间,王海全一把抓住一旁的荆棘,手掌被荆棘扎得血肉模糊,他依然稳稳地站住,那一刻,他只有一个念头:不能再让肩上的伤员再次受到伤害。
  文艺被抬下山,送达救护车上,王海全发现,医生全部上山实施救护了,仅有一名司机在值守,王海全果断决定护送文艺去医院。他脱下自己的身上外套、棉衣,披在了文艺身上,自己身上只剩下平时穿的一件短袖训练服。
  王海全发现,文艺的声音越来越弱。情急之中,他问出文艺女儿的电话,用执行任务发放的手机拨过去,想让亲人鼓舞她求生的意志。可没想到,一接通就遭到一顿痛骂,原来对方以为深夜陌生号码是诈骗电话。他再次拨通了电话。
  山谷里出现了一丝曙光。官兵们经过地毯式搜索,确定伤员已经全部搬下了山。
  官兵们克服山陡路险、严寒夜暗等种种不利条件,连续奋战6小时,152名官兵从死神手中抢回13名受伤群众的宝贵生命,转运安置遇难群众遗体20具。
  闻讯赶来的群众把他们围得水泄不通。一位老大娘跪在地上,用颤抖的声音不停的说:“人民子弟兵,好样的,好样的。”
  13名幸存的群众转危为安后,联名写了封感谢信寄给军区党委,按上了13个鲜红的手印,称赞该团官兵是“一支素养过硬、心向百姓、能打仗的人民军队。”“当人民群众畏难之时,他们第一个抢在前、冲在前。”
  日前,该团党委下发向装步营学习的决定,他们的事迹成为官兵开展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
其他文献
一般来说,学生毕业了意味学业结束,不再与学校有什么牵扯,石家庄市雷锋小学的毕业生却不然,他们“常回家看看”,有的参加母校活动,有的资助困难学生,有的与班级“手拉手”......正如一个毕业生来信所说:记忆是轻易抹不掉的,无论走到哪里,母校刻在我们心里的“雷锋花”总在散发着沁人心肺的花香。“  这封来信的毕业生,叫庞博,她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创业开了一家设计公司。河北省石家庄市著名的雷锋广场就是
期刊
2013年12月21日上午,10时30分左右,青岛的迟先生路过抚顺路与抚顺支路路口,看到一名老人跌倒后三名中学生立即过去照料。迟先生将所见所感发布到网上,迅速引起岛城媒体的关注。后来查明,三位学生是超银中学初一5班的李晟昊、万云京和杨学政。  那天,李晟昊三人结伴从书店买完课外书回家,忽然看到一位老奶奶摔倒了,他们赶紧跑过去想把老人扶起来。旁边一名路人提醒:老人的腿可能骨折了,不能马上搀扶,以免二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人叫英雄。  英雄者,有凌云擎天之志,气吞山河之势,腹纳九州之度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英雄者,肩扛正义,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英雄者,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英雄者能吃常人难熬之苦,受常人难忍之罪,做常人难及之业……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英雄连、杨靖宇、刘胡兰、董存瑞、邱少云、黄继光、雷锋等,就是这样的英雄,万众景仰,千古留名。  然而,近些年来,有一股诋毁、亵渎英雄的阴风
期刊
装甲兵工程学院教练团坦克二连,原本只是一支普通的连队,但通过38年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培养雷锋传人的薪火传承,让这支连队在驻地群众心中不再普通。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作为人民子弟兵,38年来,他们把对父母之爱献给了孤寡老人  毛主席当年曾赞扬雷锋同志:“一个人做一件好事不难,难就难在一辈子坚持做好事。”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评价坦克二连。38年来,坦克二连官兵视群众为亲人,先后照顾驻地15
期刊
莫斯科当地时间5月9日上午,在世人的瞩目的红场,鼓乐喧天。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正在举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方队高擎鲜艳的五星红旗,身着新式礼宾服,迈着特别设计的威武步伐,正步踏过广场青石路。  102人的方队,一切都无可挑剔:横成列,如刀切;竖成行,似山墙!每个动作都像从模子里拓出来一般,棱角分明,毫厘不差,精准无误!  这一刻,俄罗斯观众沸腾了。许多人举着手机相机拍摄,
期刊
吴起,位于延安西北100多公里,当初是个镇,古时候为边陲要地。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吴起在此屯兵驻防,由此得名。不过,小小吴起镇之所以后来大名鼎鼎,缘于它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节点。  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驻吴起镇,同十五军团胜利会师。至此,中央红军完成历时1年,纵横11省,行程25000里的长征,实现了历史性的战略转移。红军刚到吴起镇,国民党骑兵紧追不舍。彭德怀奉命指挥了漂亮的“切
期刊
那天,出租車司机朱师傅五点半交车,看看表已经五点一刻,便把“暂停载客”的牌子竖了起来。正是周末,四十中门口涌出大批的寄宿生。朱师傅忍不住习惯性地把车停了下来,盯着来来往往的学生。他们一律穿着朴素的校服,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师傅,我,我想坐您的车。”一个跛足女孩背着书包走了过来,看看左右,急急地说。  朱师傅说得交车了,他只是停下来歇一会儿。女孩低下头,过了几秒钟,她又恳切地说:“谢谢您了
期刊
张连芳是大庆市让胡路区龙岗小区居民。她只有一只眼睛,左手只有4根手指,右手功能几乎丧失,这样一位身有残疾的老人,把全部的爱献给了那些“问题孩子”和困惑青年。20年来,她无私帮助过的孩子有100多人,现在有108个孩子亲切地管叫她“妈”。   没有“妈妈”我可能就学坏了   8月31日,记者来到张连芳的家,碰巧有几个“儿子”来看她。“是妈妈让我懂事了,没有妈妈,我可能就学坏了……”17岁的金奎源
期刊
近几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根据青年学生的主要特点和西北地区的实际,通过实施“爱·尚微公益”工程,不断推进学雷锋活动向常态化发展,他们的做法先后受到了国家教育部、国家文明委和团中央的表彰。  一、什么是“爱·尚微公益”  记者到西北师范大学采访,首先听到的是以下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西北师范大学几位同学到甘肃会宁某镇支教。中午在拉面馆吃饭时看到了一个学生到拉面馆要了一碗面汤,把掰开的干馍放在汤里一泡
期刊
由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题词所兴起的全国学雷锋活动,已经有半个多世纪了,至今依然保持蓬勃发展势头,这个活动的成熟度、热度以及保鲜度,是任何社会活动无法比拟的。究其原因主要是两股力量交汇的结果。一方面是人民对雷锋精神所含蕴的为民情怀的感动,所体现的和谐友爱社会图景的向往,所标示的道德准则的认同。另一方面是肩负中华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持续不断地推动。50多年前毛泽东老一辈为雷锋题词,掀起了全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