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的“廉价早餐”

来源 :文苑·感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起中国大学生,日本大学生承受的经济压力可能更大一些。在日本,并非所有大学都配有宿舍,哪怕配有宿舍,也数量有限,无法提供给每一位学生。也就是说,还在大学时代就得支付每个月高达几万日元的房租。而奖学金也不是减免学费的意思,而是凭借成绩优秀才能获得“学费贷款”。所以说,在日本上大学的经济压力不小。
  谈到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廉价早餐”值得一提。廉价早餐,在日本被称为“百元朝食”:只要100日元(约合6元人民币),甚至50日元就能购买到一份营养均衡且丰盛的早餐。早稻田大学学生食堂里的50日元早餐包括热蔬菜浓汤、面包、豆腐和苹果,如果按照市价,这份早餐应该要卖到700日元左右,因此,每天廉价早餐供应點前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廉价早餐的起源,最早是私立双雄之一的庆应大学。2006年10月,庆应大学学生健康保险互助组织为了帮助经常“跳过”早餐的学生改善饮食习惯,在日吉校区推出过实验性的免费早餐。可以说,这种免费早餐就是现在廉价早餐的前身。此后,庆应大学每年都会定期实施100日元早餐活动。
  庆应大学的免费早餐获得学生点赞,社会的评价也非常高。京都市的立命馆大学也“从善如流”,本科生家长组成的父母教育后援会和学校合作,共同提供了10天的免费早餐,并于2014年4月开始的新学年全面引进了廉价早餐。很快,廉价早餐就普及到了全国各个大学。
  从健康方面而言,不吃早餐可能会扰乱生活节奏,不规则的饮食习惯也是健康问题的一大主因。话说回来,日本大学生需要连早餐钱都省了吗?说起来可能难以置信,但事实的确是这样。立命馆大学对本校大学生所做的调查显示,每天都吃早餐的学生仅有约六成,不吃的人中有不少人是为了省钱。
  日本有16%的孩子处于相对贫困状态,他们可能需要自己利用课余时间打工挣学费、生活费。哪怕是能够从家里获得经济支援的孩子,到手的钱也越来越少了。根据东京地区私立大学教职员工会的调查,就读于东京圈私立大学的外宿生从家里收到的生活费用越来越少,甚至达到了有调查记录以来的最低值。
  虽然100日元早餐让学生节约下来的钱有限,但是,能让他们在一段时间内不因为省钱而忍受饥饿,100日元的早餐的确是雪中送炭。从庆应大学、早稻田大学走出去之后,他们很可能会摆脱贫困,再也不会为几百日元所困扰。但是,在经济困顿时获得母校的支持,这种归属感会让他们铭记一生。
  当然,廉价早餐不会要求购买者提供贫困证明,甚至从来不会说明这是给贫困学生专门提供的早餐。不伤贫困学生的自尊心,也不“歧视”非贫困者。说到底,会为了省下几百日元而起早排队,购买限量廉价早餐的学生,必然是认为自己有这个需要。
  这种办法不仅让学生吃上营养均衡的早餐,还让一些学生改变了生活习惯,上课不再迟到。近年来,日本学生一直吐槽9点上课太早,尤其冬天起床更是痛苦。这个问题也因为廉价早餐有了改善。同样提供100日元廉价早餐的东京经济大学,不少学生都表示自己是为了早餐早起,有了早餐的支撑,比过去更能集中精神上课。
  经济不景气,大学生除了要忙学业,还要兼职打工来挣生活费、住宿费。可是,展望未来时最先看到的是几十年的学贷,沉重的负担和消极的情绪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信心。这时候,学校首先伸出援手,给他们实际的支持,使很多人都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话听起来虽虚泛,但日本人从生活小事中获得力量的能力是惊人的。
  虽说不会把贫困和廉价早餐联系在一起,但最受益的还是贫困学生。最可怕、最难战胜的不是物质上的匮乏,而是物质匮乏给个人身心健康发展带来的伤害。在日本,100日元连乘坐一站地铁的车票都买不到,却给了这些学生一天温暖的开始。
  让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日本学校开始采取类似方法,给贫困学生一点支援,让一些学生愿意早起享受廉价早餐,让他们获得尊严与健康,还有来自学校的关爱。
  摘自《日本的细节》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其他文献
离开杭州的前一天,我又去了西湖,在武林门CBD的大广场上坐了很久。我下定决心回去好好读书,实在不行再复读一年。我希望高考能考上杭州的大学,以另一种身份来拥抱杭州。  “城中村”,见证年轻人最初的奋斗  我读高二的时候,恰逢杨超越出道——看到这个便利店打工的女孩因为参加选秀而一夜成名,我心里也痒痒的。  跟她一样,我出生在西部农村,务农的父母供我读高中都觉得辛苦。每学期,看他们割肉般交出学费,我于心
期刊
时光仿佛回到第一次见到陈祖宁的那天,清晨的阳光温暖地洒下来,他夸张地站在教室桌子上,做一个飞天的动作,说:“这世上任何事都有是非对错标准,唯有喜欢一个人例外。”  一  陈祖宁退学了。这消息像颗原子弹般在高二(3)班炸了,夏晓用失望的眼神望了一眼宋凯后,快步追了出去。  夕阳下,陈祖宁的背影像部老式失真的电影,在镜头前渐行渐远,模糊到只能在记忆中找寻。  其实像陈祖宁这种人,退学可能是人生必经之路
期刊
少年是什么时候变成大人的呢?三十年后,当他回忆往事时,总会想起那个暑假,想起他的第一次江湖之行。  那天,独自在市里求学的少年决定:暑假不回老家了,不挣到生活费誓不还。  很幸运,他在学校觅得一份收發报纸信件的活计。一想到一个月后,口袋里就会有几张通过自己劳动挣来的票子,然后会变成米饭、菜肴,甚至鸡腿,少年不由两眼放光。  他正在收发室发呆,忽有一人飘然而至,来人白衣如雪、长发飘飘。这不是班花吗?
期刊
小学五年级时,我因故离开父母亲身边,到新潟县妙高高原的农家住了一个夏天。在那里遇见了《银河铁道之夜》(作者宫泽贤治)的主角——少年乔凡尼。  白天帮忙做田里的工作,晚上一个人缩在被窝里,就能深刻感受到在妙高高原的生活有多孤单,或许没有其他朋友,最后只能靠阅读来稍稍减缓寂寞。当时我很怕夜晚,所以每到晚上就得读书。把故事念出来之后,恐惧竟然莫名其妙地就降低了。如果有那张不是仅仅宇宙能去,而是哪里都能去
期刊
小时候,她家住农村。春天里,母亲在门旁的空地上撒下一片花籽。一场雨后,一个个嫩绿的青苗从土壤里钻了出来。母亲牵着她的小手,指给她看。说:这些呀,都是种给我家姑娘的花儿,叫指甲花。从此,她日日到花前探望,希望它们快一些长大,好染俏她的指甲。  夏天终于到了,指甲花在她殷殷的期盼中枝繁叶茂。一天清晨,正要出门劳作的母亲,忙里偷闲摘了指甲花,为她染起指甲。母亲说:昨天晚上,我听见指甲花们悄悄说,你要做一
期刊
时至今日,我偶尔还会想起,自己在兵荒马乱的高考前一天被一个男生当众表白,几乎惊动了整栋教学楼的事。每每和同学谈起这段经历,我都不禁感慨:“很特别的回忆,也算终生难忘了。”  那天本来和高中三年来的每一天一样,似乎没什么差别。教室里的风扇呼啦呼啦地吹,却赶不走渗入空气里的炎热。大家紧皱着眉头,专注地盯着一沓又一沓的错题集,仿佛多看一道题,高考就能多得一分。  午休时,后排的同学给我传来一张皱巴巴的字
期刊
复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没有复读过的人,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天资聪颖、善于应试的人也无法体会其中的滋味。  不瞒你说,我复读过。在第一年差二本线3分的前提下,我和同届多数同学一起,选择了复读。那一年跟我一起复读的同学,好几个是超出二本线十几分甚至三十几分的,他们有着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一本院校、重点本科。  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前提:什么样的成绩才建议你复读。  很多同学让我给建议,大多数都是处
期刊
请看护好你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这个充满怀疑的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信仰。  中国教育的一个现象就是,即使是名牌中学和名牌大学的学生,也始终在某种狭隘的眼界内,在和别人的比较与竞争中长大。中国名牌中学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学生上中国最好的大学,能够进北大、清华就是巨大的成功。至于为什么要进北大、清华,进了北大、清华后要干什么?没有人问这样的问题。老师不问,家长不问,学生也不问。大家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上
期刊
我一直有个疑问: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工作,这个过程真的是正确的吗?  我们的教育内容顺应时代的变化做任何改变了吗?我会这么说的原因,是当今社会上的就业机会和以前相比,已经有了极大改变。  ◆孩子的工作将是尚未出现的职业  举例来说,我刚读小学时,普通手机、智能手机、网络等都还不存在,教练管理和信息安全管理也是最近才出现的行业,公寓大厦管理员则是2000年之后才出现的职业。  也就是说,现在的小
期刊
蔡康永在《给残酷社会的善意短信》中,有一段话:“每做一件事,最好只追求一个最在乎的目标,其余都可以让步,这样实现目标的机会才高。”如果我们既想享受体制内的福利,又想追求体制外的自由;既想拥有镀金的文凭,又想获得实习的经验;既想领略北上广的繁华,又贪恋家乡生活的安逸,那就只能如蔡康永所言,“如此美事,有得等啊”。鱼和熊掌终究不可能兼得。贪心和妄念只会迷惑我们的双眼,阻挡我们大步向前。  就像我国大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