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灵·慧·美”生态课堂的思考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构建“灵·慧·美”生态课堂,需要教师找准“品读的方向”、品味“思考的密语”、把握“领悟的入口”以及案例导“行”。
  【关键词】品读 思考 领悟 灵 慧 美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1A-0030-02
  教育是智慧的传承与分享,而“人”是教育中的核心要素。课堂是师生共同经历的一段生命旅程,是师生成长的温床,是师生享受智慧共生、情智交融、生命对话的场所,是触发孩子灵气绽放、教师慧心巧思、课堂美美与共的舞台。在课堂中,学习者总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在课堂上,从“读·思·悟”入手,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和美”课堂氛围,激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种积极性,是充分体现基础教育课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两性合一”,以及构建“灵·慧·美”生态课堂的重要途径。而在课堂中找准每一节课“品读的方向、思考的密语、领悟的入口”,则是构建课堂“灵·慧·美”的关键节点。
  一、找准“品读的方向”
  (一)教师——读学情、读资源、读方法、读反馈、读反思
  构建“灵·慧·美”课堂,师生“共读”是关键。“读”什么呢?笔者认为,这个“读”要分角色分阶段有梯度地推进。作为教师,在课前,先得“下水”品读教学内容,通过品读课题,明确教学方向;通过咬文嚼字,吃透教材文本,从而把握全课知识点,学生的学习盲点、易混点与障碍点。其次是品读学情,把握学生的学段共性特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小组团队合作学习的水平,真正把握教的起点。同时品读可利用的文本资源、课件资源、时空资源、人力资源等,为课堂上合理调配教学资源做好充分的预设。最后是结合所“读懂”的内容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却又不会被流程“牵着鼻子走”。此外,品读教法,则更有助于教师巧妙化解难题,使教学语言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最浅显的语言引导学生把知识学得更加深入;品读学法,使教学方式能更好地调控课堂,让孩子更喜欢课堂,从而避免教师在讲台上唱“独角戏”。在课堂中,教师则重在对学生“读”的反馈,静下心来倾听孩子的声音,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在课后,教师反思学生的“读”,通过反思细节把握缺失,反思方法优选策略,反思效果查缺补漏,反思过程重构课堂。
  (二)学生——读文本、读背景、读关键词、读交流、读练习、读收获
  课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良机。首先,通过“圈、画、想、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教材文本,品读学习内容,把握知识点、易混点、学习盲点与学习中的障碍点。其次,引导学生品读课文背景,通过联系作者生平、时代特征,帮助厘清课文脉络,导正对文本的理解。再次,引导学生品读课文关键词(句、段),使学生学会集语文“百花”,品语文味美,爱语文韵味。在课堂中,学生要学会“读”教师点拨、“读”同伴交流,“读”自己所“惑”,让自己能紧跟教学进程,听有所得、学有所获。最后,引导学生“读”精彩练习,通过好的练习引导自己再次品读学习效果。在课后,孩子们要“共读”全课收获,通过回顾梳理把握缺失、查缺补漏,感受成功的愉悦。
  总而言之,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品读,才能整合知识、优选方法、上出童趣,让语文课“读出语文味、品出语文味、练出语文味”,数学课“读出数学味、品出生活味、练出精彩味”。正如“课堂在细节中体现智慧、在咬文嚼字中彰显精彩”,只有在“品”与“读”上下了真功夫,才能为构建“灵·慧·美”的生态课堂打开一扇窗。
  二、品味“思考的密语”
  “思是教之本,思是学之源。”教学中,我们“思”什么?我觉得:教师要思考教的目标、方法与过程,学生要思考学的目标、方法、过程。
  在教学前教师先思考:这节课我们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然后思考:知识怎样传递更有效?如何在课中结合学法点拨?关键处如何引领?教学环节怎样安排?怎样挖掘课堂中的趣味点、生长点、拓展点……还要思考:怎样达到一节课的目标要求?如何落实知识点?又如何提炼考点?挖掘演化点、拓展点?如何充分下放学习主动权,把学生的舞台还给学生?……
  教育教学理论告诉我们:教学要重在让学生亲历过程、体验知识、优化方法、培养能力、落实四基,更重要的是要在教学中充分下放学习的主动权,给孩子提供更大的思考空间与展示平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1.这节课我们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这样学?2.语文课上如何进行品读分析?通过品读分析懂得了什么?数学课上如何审题?从哪个角度入手更有效?3.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习方法或解题策略?形成了怎样的思路?……
  简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思考如何在教学中抓住关键点、瞄准知识点、聚焦疑难点、突显易错(混)点、拓展延伸点、挖掘趣味性展开教学;面对学生,我们要指导孩子学会思考学习的目的和意义,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策略,让自己更轻松更灵慧地投入学习。
  三、把握“领悟的入口”
  在教学中,我们更多的引导与等待,终归是为了等待花开。因此,“读”“品”之后,我们的目光聚焦点最终会落到“悟”上面。悟什么?笔者认为,教学最需要领悟的就是——学科文化、学科规律、学科之美。师生共同对知识点、趣味点、生长点、拓展点、延伸点进行回顾梳理,突破学习的难点、盲点与易混点,促使教师在此过程中领悟课型的构建,让学生领悟知识模型的构建,同时使“悟”的触角深入到“四基”“四能”“学科核心素养”,最终推动师生教与学素养的发展。
  為了实现以上教育愿景,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将学生视为教育的主体,更应切实地将他们看作教育过程的平等参与者、合作者。作为教师,我们要领悟到:教,关键在于“授之以渔”,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应仅仅是“鱼”,还应该授予学生“捉鱼的方法”。课堂中,应更“解放”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以“读”带“思”,以“思”促“悟”。我们坚信:一位有着“慧心巧思”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灵气绽放”的学生,最终构建出“美美与共”的课堂。   四、案例导“行”
  深研“读·思·悟”,方能构建“灵·慧·美”生态课堂。教师唯有对课标教材、学情起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甚至对教育教学本身、生命教育进行品读,延伸自己的思考,形成自己的感悟,才能在教学中做到紧抓重难点、发现趣味点、聚焦疑难点、突显易错点、对准知识点、找准学习盲点(障碍点、训练点、检测点),深挖知识的生长点(拓展点、深化点),结合自己的思考点,融合教育与课改的聚焦点,构建特色有效的“灵·慧·美”课堂,锻造“灵·慧·美”的自己,培养“灵·慧·美”的孩子!
  学生怕写作文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是语文教学中最难“啃”的“硬骨头”,最难翻越的“夹金山”。一位教师针对当前学生“怕作文”的现状,以《设计新型的笔》为题执教了一节习作指导研讨课。课后,我们在深度研讨、回顾梳理、重构课堂时提出了这样的思路:
  课前导“读”——读学情:学生为什么“怕”作文?原因不外乎:无积累、不了解、缺想象,从而导致:思路不清、指向不明、无话可说、无从下笔。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可采取措施:①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笔的相关资料,积累对笔的认识;②上课伊始,以视频《笔的演变史》或《用笔的烦恼》情境剧导入新课,既激发学生对笔的兴趣,又为后面教学架桥铺路。
  课中促“思”——①“思”笔的品种、性质与功能;②“思”笔的创意设计。以上活动,慧心巧思的设计,调动学生“眼、耳、手、口、脑”全身心参与学习活动,既营造了互动共学的良好学习生态环境,促使课堂智慧共生、孩子灵气绽放,又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课尾促“悟”——①写一写:把你想要设计的笔写出来;②说一说:请你来当小小推销员,推销你设计的笔。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写作思路、写作提纲、写作方法、推销技巧等点拨指引,将课推向大高潮,达到“课虽上完、意犹未尽”的教学效果。
  “日积月累做学问,敞开心扉做真人。”我们只有潜下心来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对教学有自己的品读、自己的思考、自己的领悟,才能形成适合自己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并在教学中将彰显个性与融汇百家之长相融合。也许,这样的课堂才会灵慧臻美,美美与共!
  注:本文為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构建小学‘灵慧美’生态教育模式的实践研究”(立项编号:2017B053)的研究成果。
  (责编 黎雪娟)
其他文献
宋朝李嵩的绢本作品是一幅以线为艺术语言的白描淡彩.画者将线条描绘物象的写实性与传达意境及主观情感的写意性融合到一起,使这幅画既具有工笔画的严谨,又不失写意画的自由
我绘画的形成、发展、重构三个阶段,是我创作方向的形成,也是我艺术思想的佐证。1987年至1990年在武汉读研究生期间,是我的艺术风格形成的时期,一个艺术方向初步确立的时期。
期刊
从带有悲剧色彩的沙耆身上,我们能看出一个时代的问题吗?中国人画出中国自己的油画,这个问题曾引出许多仁智之见。作为一位画家,崇尚实干而又意志坚定的徐福厚,一直在自己认
本文的前四部份分别发表在本刊1975年第4期与1978年第3期上。本期刊登的是第五部分。余下还有三部分,以后续登。 The first four parts of this paper were published in th
尚扬:徐福厚拥有忠诚、宽厚的天然品质,同时也具备智慧和幽默。这些素质体现在他担任的大学领导工作中,更体现在他的艺术中。他的艺术在追求深刻的人文理想。他在武汉读研究
廊坊师范学院是一所伴随“京津明珠”廊坊市的迅猛发展而快速成长起来的全国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本院艺术系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现包括美术和音乐两大专业,而美术方面现有美
本文报告了通过建立慢性疾病信息数据库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对相关疾病数据信息的统计查询、循证医疗设计,可用于军队平战时慢性疾病的辅助诊疗。 This paper reports o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