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中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办法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98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能力进行语文实践的高层次活动。当下,作文教学却出现“高耗低效”的现象,为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下面办法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基本的写作技法;提高作文兴趣,养成良好写作习惯;写亲身经历,降低成文难度。实践证明成效显著。
  【关键词】观察;方法;兴趣;习惯;能力;写作
  一、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自身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将直接影響其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对于成人来说,他们在工作生活中时时需要语文,需要作文能力。工作中,他们要经常写报告、写总结、写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做法经验,还要把科研成果写成论文进行推广交流。生活中,他们也要经常发信息、聊微信、写微博与人进行沟通交流,这些都需要写作能力的支持。甚至参加活动的发言事先也需要打腹稿。总之,一个人写作能力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其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和生活质量的高低。这不是夸大其词,更不是危言耸听,然而一个人作文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作文习惯的形成是应该从小训练和培养的。建国以来,经过全国广大语文教师的辛勤努力,中小学写作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形成了许多富有创见性的教学模式,但总体看我国中小学写作教学状况却不容乐观,而且形势严峻。我是一个从事初中语文教学近三十年的老教师,我对学生做过写作兴趣的调查,以两个教学班的学生数一百为例,爱写作文的学生在百分之十五左右,不爱作文的学生或怕作文的学生占百分之四十五左右,余下的百分之四十是迫于父母的压力和对付考试而被动作文。对于这些不爱作文的学生,他们作文时有的只是苦恼,又那有兴趣和热情可言呢?我的调查结论是:中小学生半数以上不爱作文。这不能不令广大语文教师深思。作文真是一件苦差事吗?其实不然,我觉得一个人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法和有了一定写作兴趣,写作应该是充满乐趣的。
  二、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
  (一)学会观察,掌握方法
  一些中小学生不爱写作文,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吃尽了苦头又无力解决造成的。一提作文他们就会摆手、摇头、躲闪,仿佛是拉他们去刑场。我们做教师的要体察孩子们的苦衷“凝眉苦思不得其果,七拼八凑卒不成篇。”我认为解决学生作文无内容可写的首要办法是先让他们学会观察。世间万物都有其表象特征和本质属性。无论是写人、叙事、写景,一般都要从表象入手进而探究其本质规律,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掌握观察的步骤,明确注意的事项等一些技术层面的知识。指导中小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人、物 、事、景。观察应先从家庭学校做起,再扩展到社会和大自然中去。让他们把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记录下来,时间一长他们的眼睛就再不是漫无目的的浏览,心灵就不再是无动于衷的麻木,写起文章来就会有事可写,有情可抒。再不会抓耳挠腮、不知所措、苦不堪言了。经过一定的训练,他们的观察就会变得有目标、有方法、有收获,做起文章来定会得心应手侃侃而谈。有的学生说,我的观察能力不强。此言差矣,人人都有定向观察的天赋,只是一些人不经常用而已。比如一个犯了错误的学生,班主任迎面向他走来时,他会感到灾祸的降临;一条狗向他冲过来,他会预感被咬。这是因为他从人和动物的神态、动作、言语等方面的观察中得到了信息,而他得到的信息又往往是正确的,那么你能说这样的人不会观察吗?所以说学习观察事物并不难,人人都有这方面的潜质,我们教师要激发学生这方面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对待生活变“无心”为“有心”。学生一旦养成良好的习惯,就会主动观察生活。其观察、感受、理解、思维能力就会得到不断地提高。这样学生就会对作文产生兴趣,就会把观察所得表达出去,一吐为快。
  (二)提高兴趣,养成习惯
  学生在学会了观察,掌握了一定写作技巧之后,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动笔的良好习惯。让他们在写作中畅快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放飞心灵;让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让作文成为他们生活中须臾不可或缺的内容。当然我的期望有点过高,有点理想化,但退一步讲,学生只要有上面说的一半兴趣,我们中小学作文教学的状况也绝不是今天的样子,它一定会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近。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读促写。前一段我读了小说《李自成》发现在与人交谈中词语的运用恰切多了,这说明文学经典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不管你有无意识你都在学习和积累。纵观一些写作高手的生活,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平时很少有不爱读书的。写作是需要知识的,对于广大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的阅历不够广,知识还不够丰富,通过读书来弥补这方面的缺陷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好办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对他们的阅读进行指导、检查、督促使之逐步形成自觉的习惯。学生阅读过程中应要求他们写读书笔记,随时记下阅读的感悟和收获,进而提高写作能力。
  (三)写亲历事,降低难度
  训练中小学生的作文能力一定要从孩子们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生活入手,从写亲身经历做起,切不可为了应付考试而急功近利、好高骛远。殊不知从写他们的亲身经历练起,才是快速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因为是亲身经历他们身在其中,写起来就会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感要发。这就大大降低了作文的难度,就会激起他们的写作欲望,增强成文信心。我有一个这样的亲身经历。我教的一个男学生平时作文极差。他的作文经常是前言不搭后语、思路不清、逻辑混乱、用词不当、表意不明。可有一次我在其班主任那看到他写给一名女生的情书,让我大吃一惊,其情感之真挚,表达之顺畅令人叫绝。那情味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每个健康的孩子都有写好作文的可能,只要我们教者树立信心正确引导。至于有的学生写真人实事也写不出好作文,那是写作技法上存在问题。他们往往把作文写成流水账,出现内容杂芜、主题不明、平淡寡味的毛病。我们应教给学生审题、立意、选材、详略和刻画人物等基本写作技法。让学生懂得作文不是生活原貌的照搬,而是对生活的提炼加工创造,它更能集中的表现主题。即“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上面说的虽是老生常谈,但这些工作确实需要我们语文教师把它们细致入微的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去。
  参考文献:
  [1]朱福生的《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作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布依族先民在长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通过敏锐的观察、深刻地思考和智慧地加工,创造出了极为丰富而又极具魅力的民族文化。尤其是他们的主要依靠口耳相传和口传心授的方式继承下来的“口传文化”,更是作为本民族重要的文化形式,涵盖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准法规则、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等,可以说是集多元和丰富之特点为一体,寄托了本民族的极具重要意义的相关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追求。这些口传文化与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主要是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协作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通过分工、互助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小班语文教学给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小班背景下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本文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小班背景下语文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而对解决策略进行简要探讨,希望可以促进语文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  引
期刊
【摘 要】予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的重视,密切的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参与度,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较为重要的。对于初中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实地理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地理教学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趣味性的,从而也就会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说,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相关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对地理教学本身具有的趣味性特征加以一定程度的应用,针对教学模式以及教学
期刊
【摘 要】在初中地理学习阶段中,读图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掌握的一种能力,在掌握这种能力的基础上,在学生今后发展和学习的过程中其实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性作用的,教师一定需要予以这种能力的培养工作充分的重视,在施行有效性比较强的措施的基础上,使得学生的学习以及读图能力得到的一定程度的提升,进而使得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笔者依据实际工作经验及相关文献资料的记载,分析培养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
期刊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初中阶段是一个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重要阶段。对于自我约束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的寄宿生来说,学校的严格管理只是外化的手段,为学生养成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而养成教育才是滋养学生心灵,影响一生成长的根本手段。只有成功的养成教育才能确保
期刊
【摘 要】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有许多作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锻炼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同时也是学生了解英语知识,拓展英语应用范围和能力的中介,有效加强对阅读教学的深入思考和应用,是对新课标对英语教学要求的全面贯彻。本文围绕新课标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一、新课标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特点
期刊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那么数学教学活动将会变得事半功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更要注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主要从四个方面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兴趣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兴趣;培养方法  兴趣是以精神和物质需求为基础的、推动人们去感知事物并进行探究的心理倾向。它会对人们对外界事物的认知产生积极的影响。
期刊
【摘 要】以“实验活动8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教学为例,探讨了初中化学实验活动课“学、教、做、思”四位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重视活动前的研学,灵活活动中的教学,关注学生的分组实验过程及学生对操作步骤的理解,注重实验后的反思性学习,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在实验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活动;初中化学;教学模式  一、实验活动课的教学现状  (一)忽略学生能动性  在新修订的人教版
期刊
【摘 要】近十年来,由于教师待遇低和留守儿童多及各种社会因素,导致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学质量越来越差。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位数学教师面前的难题。针对当前农村小学的数学现状,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基础,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因为现在很多农村学生计算能力差,从而影响了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我个人认为,从教师本身上说,要端正教师的思想,教育形成合力;从教学方法上说,抓好学生课堂纪律,因材施
期刊
【摘 要】“孔子圣人,其学始于观书”说明一个人的学习从阅读开始,到阅读终,阅读对一个人的发展及为重要,语文是进行各种学习的基础,同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延伸,同时还是阅读教学的重要补充点,学生阅读质量是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重要关键点。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不仅对学生学习成绩有帮助,还可对学生的思想,心理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在中学时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极其重要。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