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德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其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道德风尚形成中具有独特价值。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博雅课程中的雅行课程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师们认真分析了时代要求和学校情况,自2013年起,开发了“过好民俗节,永葆中国心”传统民俗节系列德育课程。该课程将传统民俗节知识、文化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博雅素养。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系统性、自主性、融通性、思想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系统设计,完善课程体系
民俗节课程紧紧围绕五个主要的民俗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课程开设时间为节日当天或放假前一天、前一周(如课程需要,也可延展到一个月)。五个民俗节都是文化内涵深厚的重要节日,文化知识、民间风俗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丰富,因此,每个民俗节日都能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深入学习。而这五个民俗节日的课程又在一年内完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民俗节课程系统。
每个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不同,因而相应的民俗节课程内容各有侧重:清明节重在追思先人,祭奠英雄先烈;端午节重在挖掘内涵,增强爱国情怀;中秋节重在以文抒怀,感悟团圆亲情;重阳节重在爱老敬老,提升孝顺意识;冬至节重在感念师恩,培养责任态度。这五个民俗节日课程的学习点串联在一起,将中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传递给学生。
融通学科,丰富课程内容
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以民俗节日的相关文化为基础,融合多个学科,从文学、音乐、绘画、动手实践等多个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博雅素养。这种融通的综合课堂的课程学习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利于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例如,2015年端午节课程在2014年端午节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文综大课堂”环节。在这节课中,地理、历史、政治老师围绕端午节文化,融合各自的学科内容,共同完成一节文综课。也就是说,在一节课程里,学生可以从文综的角度学习到更为综合、更为全面的知识。这就增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提倡自主,增加课程情趣
与其他的课程不同,“过好民俗节,永葆中国心”传统民俗节系列德育课程自始至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课程各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这增加了民俗节系列课程的趣味性,使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1.年级承办,自主设计
每次民俗节课程都由一个年级的学生承担,从课程设计到组织、实施都由学生来完成。这就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拒绝深入课程的尴尬局面。两年来,每个承担课程设计的年级都是师生齐行动,群策群力,结合年级特点,深入开发课程。大到课程方案、实施流程,小到背景视频、主持文稿,都由学生完成。例如,2015年“品味端午,传承文化”端午节课程由初二年级学生设计实施,分为“话说端午”“诗诵端午”“书绘端午”“端午倡议”四个篇章。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育的过程。
学生自主设计课程,还使得每个民俗节都亮点纷呈:初中学生设计的课程更具趣味性,高中学生组织的课程更具思想性。
2.自查资料,分享交流
为了能够使课程内容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所有承担设计的年级学生都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查阅资料,主动分享交流。经粗略地统计,每个年级为民俗节课程准备的资料、文稿都在万字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优秀诗文作品等,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同时,课程中的演讲、对话展演等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3.自创精品,展示才能
在承办课程的过程中,或是在学习之后,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思考、收获融入各类的原创作品中。例如,在“清明时节话清”中,师生创作朗诵诗歌,共同抒发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在“端午文化我传承”中,学生自制端午文化书签,演唱原创歌曲《端午·纪》;在“爱在中秋,情满校园”中,学生绘制个性化的兔爷造型;在“重九敬长辈,登高祭故人”中,学生创作《敬老爱老歌》并诵读;在“冬至情长,感谢有您”中,学生通过演讲自己的文学作品抒发对老师们的感谢。这些原创作品中不乏精品。总之,民俗节系列德育课程给学生的才艺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
4.主动实践,体验风俗
每一次民俗课程,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端午包粽子、中秋舞龙狮、重阳系香囊、冬至开始绘制“九九消寒图”……这些实践项目让学习内容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们亲自去实践,感受自是不同。
注重思想,探索课程深度
如果课程只有外在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刻的内涵,就不是一门成功的课程。在民俗节系列课程中,学校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民俗节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课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不断拓展课程的深度。
1.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吃月饼、赛龙舟等民间习俗,只是民俗节日的一些外在形式。民俗节有着深刻的内涵。例如,冬至节的文化内涵除了祭祀祖先外,还在于感恩天地万物。因此,在设计冬至节课程时,学生们充分把握住了“感恩”这个内涵。学生们将自己对教职员工们——任课教师、年级组长、职员老师和保安、保洁人员的感激之情,浸润在文字里,寄托在演讲中。可以说,他们关注到了所有帮助自己成长的人们,在冬至这个寒冷的日子,送上了他们最真挚的祝福。
2.结合现实各有侧重
我们不仅发掘民俗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注重其现实意义。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结合这个年度主题,2015年的重阳节课程的设计重点突出、意义深远——“敬老爱老”成为“重九敬长辈,登高祭故人”课程的主题,而敬老爱老的主要对象则是抗战老兵。这就使得课程的内容从简单地传递民俗知识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此课程与学校之前开展的“关爱老兵校园义卖”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对抗战老兵不只停留在精神仰慕阶段,而是将关爱与敬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引导思考启发深思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民俗课程不能只停留在了解传统文化的阶段,还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例如,在“清明时节话清明”活动中,学生将关注的视线投到了世界各民族节日中与清明节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节日上,这使学生对于人类共同的思想脉络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同时,学生还在活动中引导同伴去思考“在新时代应如何看待传统民俗节”的问题。这些设计使得课程的深度和思辨性增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过去的两年中,学校让民俗节系列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背后,是学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是全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是学生作为民族继承者的担当。课程之路尚遥,吾辈将继续求索!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文化特质,其中,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在道德风尚形成中具有独特价值。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作为一所百年老校,历来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博雅课程中的雅行课程正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教师们认真分析了时代要求和学校情况,自2013年起,开发了“过好民俗节,永葆中国心”传统民俗节系列德育课程。该课程将传统民俗节知识、文化传递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在这个过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博雅素养。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注重系统性、自主性、融通性、思想性,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系统设计,完善课程体系
民俗节课程紧紧围绕五个主要的民俗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面向全校学生开设。课程开设时间为节日当天或放假前一天、前一周(如课程需要,也可延展到一个月)。五个民俗节都是文化内涵深厚的重要节日,文化知识、民间风俗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丰富,因此,每个民俗节日都能作为一个单元进行深入学习。而这五个民俗节日的课程又在一年内完成,从而形成了一个循环,构成了一套完整的民俗节课程系统。
每个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不同,因而相应的民俗节课程内容各有侧重:清明节重在追思先人,祭奠英雄先烈;端午节重在挖掘内涵,增强爱国情怀;中秋节重在以文抒怀,感悟团圆亲情;重阳节重在爱老敬老,提升孝顺意识;冬至节重在感念师恩,培养责任态度。这五个民俗节日课程的学习点串联在一起,将中华民俗文化中的精华传递给学生。
融通学科,丰富课程内容
学校在设计课程时,以民俗节日的相关文化为基础,融合多个学科,从文学、音乐、绘画、动手实践等多个方面综合提升学生的博雅素养。这种融通的综合课堂的课程学习模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利于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例如,2015年端午节课程在2014年端午节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文综大课堂”环节。在这节课中,地理、历史、政治老师围绕端午节文化,融合各自的学科内容,共同完成一节文综课。也就是说,在一节课程里,学生可以从文综的角度学习到更为综合、更为全面的知识。这就增大了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了教学效率。
提倡自主,增加课程情趣
与其他的课程不同,“过好民俗节,永葆中国心”传统民俗节系列德育课程自始至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在课程各环节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性。这增加了民俗节系列课程的趣味性,使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1.年级承办,自主设计
每次民俗节课程都由一个年级的学生承担,从课程设计到组织、实施都由学生来完成。这就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课程、拒绝深入课程的尴尬局面。两年来,每个承担课程设计的年级都是师生齐行动,群策群力,结合年级特点,深入开发课程。大到课程方案、实施流程,小到背景视频、主持文稿,都由学生完成。例如,2015年“品味端午,传承文化”端午节课程由初二年级学生设计实施,分为“话说端午”“诗诵端午”“书绘端午”“端午倡议”四个篇章。其实,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育的过程。
学生自主设计课程,还使得每个民俗节都亮点纷呈:初中学生设计的课程更具趣味性,高中学生组织的课程更具思想性。
2.自查资料,分享交流
为了能够使课程内容受到全校同学的欢迎,所有承担设计的年级学生都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查阅资料,主动分享交流。经粗略地统计,每个年级为民俗节课程准备的资料、文稿都在万字以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资料、优秀诗文作品等,经历了一次完整的自主学习过程。同时,课程中的演讲、对话展演等环节,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锻炼与提高。
3.自创精品,展示才能
在承办课程的过程中,或是在学习之后,学生们纷纷将自己的思考、收获融入各类的原创作品中。例如,在“清明时节话清”中,师生创作朗诵诗歌,共同抒发对先烈的缅怀之情;在“端午文化我传承”中,学生自制端午文化书签,演唱原创歌曲《端午·纪》;在“爱在中秋,情满校园”中,学生绘制个性化的兔爷造型;在“重九敬长辈,登高祭故人”中,学生创作《敬老爱老歌》并诵读;在“冬至情长,感谢有您”中,学生通过演讲自己的文学作品抒发对老师们的感谢。这些原创作品中不乏精品。总之,民俗节系列德育课程给学生的才艺提供了充分的展示空间。
4.主动实践,体验风俗
每一次民俗课程,学生都亲自参与其中:端午包粽子、中秋舞龙狮、重阳系香囊、冬至开始绘制“九九消寒图”……这些实践项目让学习内容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融入学生的生活中。学生们亲自去实践,感受自是不同。
注重思想,探索课程深度
如果课程只有外在热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刻的内涵,就不是一门成功的课程。在民俗节系列课程中,学校注意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民俗节蕴含的文化内涵,在课程中融入自己的思考,不断拓展课程的深度。
1.发掘节日文化内涵
吃月饼、赛龙舟等民间习俗,只是民俗节日的一些外在形式。民俗节有着深刻的内涵。例如,冬至节的文化内涵除了祭祀祖先外,还在于感恩天地万物。因此,在设计冬至节课程时,学生们充分把握住了“感恩”这个内涵。学生们将自己对教职员工们——任课教师、年级组长、职员老师和保安、保洁人员的感激之情,浸润在文字里,寄托在演讲中。可以说,他们关注到了所有帮助自己成长的人们,在冬至这个寒冷的日子,送上了他们最真挚的祝福。
2.结合现实各有侧重
我们不仅发掘民俗节的历史文化内涵,更注重其现实意义。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结合这个年度主题,2015年的重阳节课程的设计重点突出、意义深远——“敬老爱老”成为“重九敬长辈,登高祭故人”课程的主题,而敬老爱老的主要对象则是抗战老兵。这就使得课程的内容从简单地传递民俗知识上升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此课程与学校之前开展的“关爱老兵校园义卖”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对抗战老兵不只停留在精神仰慕阶段,而是将关爱与敬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3.引导思考启发深思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民俗课程不能只停留在了解传统文化的阶段,还要在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这样才能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例如,在“清明时节话清明”活动中,学生将关注的视线投到了世界各民族节日中与清明节具有相同文化内涵的节日上,这使学生对于人类共同的思想脉络有了较为清晰地了解。同时,学生还在活动中引导同伴去思考“在新时代应如何看待传统民俗节”的问题。这些设计使得课程的深度和思辨性增强。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过去的两年中,学校让民俗节系列课程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其发展演变过程的背后,是学校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决心,是全校师生对传统文化的向往,是学生作为民族继承者的担当。课程之路尚遥,吾辈将继续求索!